通往國民節目的進階之路,《星空演講》該如何打破自身瓶頸?

通往國民節目的進階之路,《星空演講》該如何打破自身瓶頸?

“我們一定會考慮社會價值和人文關懷,《星空演講》應該是高品質的,而不是喧鬧的、膚淺的,是能在你看了之後,給你留下思考,提升你的人生視野的。”

作者 | 範琳琳

距離2018冬季《星空演講》收官已經過去了近一個星期,但節目中嘉賓的演講內容仍然在微博、朋友圈佔據著重要的位置。目前,2018冬季《星空演講》四期節目累計播放量已經達到了1億次,相關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7億,互動討論量高達38萬,這一數字還在增長,內容的口碑也處於持續發酵中。

不僅如此,徐崢2016年在《星空演講》做的演講,近期又被翻了出來,成為大家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星空演講》的長尾效應非常明顯,你不知道他爆發的點在哪裡”,騰訊網副總編輯、《星空演講》出品人楊瑞春向《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表示。

從2016年至今,《星空演講》已經走到了第六季。最開始,《星空演講》只是一檔市場活動,而現在,《星空演講》已經成為公眾人物結合自身經歷探討社會話題,表達自身觀點進行自我療育的平臺。

在2018冬季《星空演講》中一共有22名嘉賓,除了董璇、蔡康永等明星外,還增加了創業者瞿芳、應書嶺等有影響力的名人。和2018夏季《星空演講》一樣,此季節目同樣採取前三期錄播,最後一期劇場版直播的形式。通過拓展嘉賓類型、更新表達形式,《星空演講》試圖激發節目自身的生命力和創新力。

不過,《星空演講》仍然受限於節目本身的天花板。為此,《星空演講》正在謀求新的演進。明年起,除了將節目期數縮減到一季,控制嘉賓人數之外,《星空演講》還將採取跟拍、採訪的形式,擴大嘉賓的演講情境。

“我們希望《星空演講》一直做下去”,立春工作室組長、《星空演講》項目負責人張立意向《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表示。

通往國民節目的進階之路,《星空演講》該如何打破自身瓶頸?

文化綜藝節目中的一股清流

12月16日,2018冬季星空演講的第四場在大隱劇場舉辦。接近夜裡11點時,活動現場仍然人頭攢動。坐在舞臺最前面的是兩個小學生。他們告訴媽媽,聽完下一個嘉賓的演講就走。

2018冬季《星空演講》最後一期囊括了蔡康永、洪晃、董璇、 黃奕、 曹雲金、 張大大、 凱叔及河森堡8位嘉賓,以“逆生的力量”為主題,他們講述了面對逆境的人生思考和體會。引人矚目的是,董璇也是演講嘉賓之一。

自老公高雲翔陷入爭議後,這是董璇首次公開發聲。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早是董璇主動找到《星空演講》的製作團隊——立春工作室,表達了想要演講的意願。對此,連立春工作室都感到既詫異又敬佩。儘管在此之前,有不少明星來到這個舞臺,講述所遭遇的風波,但他們大多都在風波結束後。很明顯,董璇還身處局中。

通往國民節目的進階之路,《星空演講》該如何打破自身瓶頸?

董璇

但董璇及其團隊,一方面希望能夠向外界傳遞信息,另一方面又希望減少外界歪曲其觀點的可能。考慮到《星空演講》是個值得信賴、有品質保證的節目,《星空演講》成為其首選的發聲渠道。但是在真正踏上舞臺前,董璇仍處於猶豫、糾結狀態中,總想要退出。

這當然是因為直播非常考驗嘉賓自身的能力,另外,始終變化的現實情況也加深了她的恐懼。但董璇最終還是選擇登上了《星空演講》的舞臺。從人生經歷入手,董璇追尋了自己“笑對人生”的態度來源,哪怕面對網絡上“原諒教教主”的稱號,她也不予理會。作為“家裡唯一能扛事的人”,她要集中精力解決問題。她說,自己曾打過退堂鼓,但支持她上臺的,是她演講中提到的,人們給予的善意。

“對於嘉賓來說,他們對《星空演講》的訴求並不完全一樣,比如洪晃,她講的是怎麼看待死亡,實際上這個話題非常公共化,是對現有的文化認知的一種挑戰。這樣的嘉賓想要對社會價值有所促進。而對於董璇、張大大、黃奕來說,他們則是希望獲得觀眾更多理解、更多支持,我覺得,對他們來說,《星空演講》甚至有自我舒壓的效果”,楊瑞春表示。

無論是董璇的婚姻問題還是黃奕的原生家庭問題亦或是張大大的網絡暴力問題,嘉賓演講內容都以“逆境”為中心。實際上,2018冬季第四期《星空演講》的主題就是“逆生的力量”。如果說之前的《星空演講》把重點放在嘉賓的名氣和各自的故事上,今年以來,以主題串聯起嘉賓演講內容的《星空演講》則向節目形態邁進了一步。

當董璇作為嘉賓被定下時,立春工作室開始圍繞董璇,探索節目的主題,尋找其他嘉賓。“我覺得《星空演講》是一個自己生長出來的節目,很多時候我去邀請嘉賓的時候,嘉賓會反過來給刺激”,張立意介紹。楊瑞春則尤其強調《星空演講》需要找到節目和嘉賓的結合點,滿足嘉賓的表達慾望。

縱觀2018冬季《星空演講》,第一期節目與青騰大學合作,主題是“創造的力量”,講述創業路上的艱難困苦。第二期節目通過與天美工作室合作,強調“思考的力量”,探討思考對人生的影響。第三期節目定位為“改變的力量”,描述嘉賓如何自我升級。第四期則圍繞“逆生的力量”,聚焦逆境中的成長。

和主題相匹配,《星空演講》的嘉賓來源日益豐富。比如,2018冬季《星空演講》第一期邀請了青騰大學的學員、明星企業的創始人:奇點汽車創始人瀋海寅、輕鬆籌CEO楊胤、領譽傳媒CEO周昊、小紅書創始人瞿芳、量子力學VSPN的CEO應書嶺。

“我們希望表達更多元、更豐富的社會價值,拓寬大家的認知邊界”,楊瑞春說,“正如我們的slogan‘與浩瀚相遇,於不平凡中遇見平凡的自己’,我們希望《星空演講》並不是狹窄的、個體的表達,而是擁有浩瀚的底色,能引發思考的節目。”

正因如此,《星空演講》形成了獨特的氣質:不喧囂、不撕逼,將娛樂性和思想性相平衡,《星空演講》成為文化綜藝節目中的一股清流。

通往國民節目的進階之路,《星空演講》該如何打破自身瓶頸?

想要打造國民級節目

但《星空演講》正在觸及自己的天花板。

相比於《朗誦者》、《見字如面》、《國家寶藏》,以古老的傳遞信息的方式——“演講”為中心的《星空演講》,在內容形式和藝術模式上的創新始終有限。甚至一定程度上,為了保證節目本身的調性,立春工作室本質上是在做減法,從而將人文關懷、思想價值置於更突出的位置。

因而,《星空演講》更願意將自身的競爭對手對標為《一席》以及羅振宇的跨年演講。“《星空演講》讓公眾人物以更立體、更真實的形象面向公眾,同時希望以更直接、更有效率的方式傳遞社會價值和文化觀念”,楊瑞春說。

然而,面對洶湧而來的競爭對手以及用戶愈發珍貴的時間成本,《星空演講》需要以各種方式延長自身的生命力。

在今年之前,《星空演講》一年還只有兩期節目,每季僅一場劇場版星空直播演講。“雖然節目反響很大,可能一下子就上很多熱搜,但是就像是煙花燦爛,瞬間爆炸,短時間街談巷議,但是這件事慢慢就從公眾的視野裡消失了”,楊瑞春說。哪怕節目有自身的長尾效應,可能日後仍然會引爆輿論,但這更像是偶然故事,而非節目本身設定的爆發流程。

為了讓《星空演講》更接近於節目形態,而非事件形式,《星空演講》於今年4月作出節目改版升級的決定。改版後,《星空演講》採取3+1的模式,增加3場mini星空錄播演講,同時保留一場劇場版星空直播演講。

這樣的考慮是,一方面,不管嘉賓在上臺之前的表現如何,但是直播當天,嘉賓的狀態一定最好,加上直播的形式和現場觀眾的反應都將擴大節目的傳播效果。另一方面,採取錄播的形式,立春工作室將更有自己的操作空間。2018夏季《星空演講》的前三期節目就加入了心靈對話環節,由嘉賓自問自答。2018冬季《星空演講》前三期節目則將這一環節改成了採訪。

與此同時,《星空演講》也在擴大自己的盈利途徑。除了廣告盈利之外,從今年開始,《星空演講》開始嘗試和品牌進行整體合作。2018冬季《星空演講》第一期節目與青騰大學合作,第二期節目則與天美工作室合作。在擴大議題情境的同時,《星空演講》會對嘉賓選擇、主題設置進行整體對接。

通往國民節目的進階之路,《星空演講》該如何打破自身瓶頸?

《星空演講》與青騰大學合作的第一期節目

為了進一步激發製作團隊的活力,迸發節目本身的創新力,製作團隊還採取工作室改革,通過一系列激勵政策、管理模式創新,以促成精品內容的“化學反應”。

即使這樣,《星空演講》的瓶頸仍然還在那裡。張立意並不諱言《星空演講》的困境,“《星空演講》的場景仍然還是非常單一的,總體表達形式有一些單薄,觀眾對這樣的節目形式處於比較厭倦的狀態了。”甚至《星空演講》的獨特氣質,也成為制約其發展的桎梏之一。《星空演講》還不得不面對的是,《星空演講》邀請嘉賓有自己的門檻,這也意味著可邀請的嘉賓將越來越少。

“我們想要把《星空演講》打造成一檔國民性節目,始終能為觀眾傳遞感動”,張立意表示。朝著這一目標,《星空演講》始終走在自我革新的路上。

如何讓節目形態取得更大的突破成為《星空演講》的核心問題。為此,《星空演講》明年將作更大的改版:將節目縮減為一季,對個別演講採訪、跟拍、記錄。“我們要讓嘉賓最後演講的15分鐘能更精華,也要讓觀眾知道這十五分鐘的總結和感悟從何而來,要往哪裡去”,張立意說。

實際上,與其他同類型玩家相比,《星空演講》仍然有自己的核心壁壘:依靠騰訊娛樂的龐大資源以及與明星團隊強信任關係,《星空演講》已經樹立起自己的品牌標誌。另外,《星空演講》的製作團隊本身為媒體出身,這也意味著該團隊更善於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

正如騰訊新聞所追求的權威性、專業性,立春工作室站在娛樂、文化的交點上,希望通過《星空演講》奉上有溫度、有深度、有思考的內容。“我們一定會考慮社會價值和人文關懷,《星空演講》應該是高品質的,而不是喧鬧的、膚淺的,是能在你看了之後,給你留下思考,提升你的人生視野的”,楊瑞春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