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卡羅爾:真正厲害的人,都具備這一點

斯坦福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卡羅爾:真正厲害的人,都具備這一點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人與人之間是有差別的,並且有些差別是很難逾越的。

所以每次當我聽到或看到比自己厲害的人,甚至於特別厲害的人時,我都會仔細觀察,這人到底有什麼過人的能力,憑什麼他就能行,然後去借鑑和學習。

尤其是這兩年,因為工作的原因,接觸和結識的人越來越多之後,我對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有了更深的認識。其實很多世俗眼中的差別只是表面上的,或者說淺層次的,真正的差別在思維上面。

更清晰來說就是,是否具備足夠的成長型思維,不具備成長型思維的人,他可能十年如一日沒啥進步,具備成長型思維的人,他的每一次經歷都是一次成長。

斯坦福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卡羅爾:真正厲害的人,都具備這一點

01 成長型思維,從學會接納開始

成長型思維的提出者,是斯坦福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她還為此專門寫了一本書,並受到比爾蓋茨的推崇,書名叫《終身成長》。

卡羅爾在書中列舉了大量案例,分析了教育、體育、商業、人際關係等領域成功與失敗的因素。並提出,歸根結底都是思維方式的不同,成功者是成長型思維,而失敗者是固定型思維。

兩種思維模式最根本的區別是什麼?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萬事萬物通過自己的參與都可以改變,因此,心智也在不斷迭代強化,從而造就非凡人生。

擁有固定型思維的人,認為可控因素很少,自己不過是洪流中的一片樹葉。因此,心智在年輕尚輕時就停止發育,一直守至終老,才與身體一起埋藏。

所以,人生路上,若想取得不錯的成績,首先就要培養成長型思維,而培養成長型思維的第一步就是學會接納:接納自己,接納他人,接納環境。

在這一點上,我一直比較佩服《士兵突擊》裡的許三多,他似乎是一個天生就能接納一切的人。

一個有著性格缺點的普通農村孩子,他堅毅和執著,在軍人的世界裡跌打滾爬。因為他的笨,讓全連隊受累;因為他的認真,讓全連隊為之感動;因為他的執著,讓全連隊戰士為之驕傲。

或許他不知道什麼是接納,但是他的每一個舉動,每一次行動,都把接納發揮的淋漓盡致。

接納自己,知道自己的傻和笨拙,於是他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碰到不知道的,他不恥下問,其他人休息了,他還在練習,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他始終不拋棄不放棄。

接納他人,不對任何人擺譜擺架子,始終保持他的純樸和善良,因為他的姿態放的足夠低,所有的人都願意和他交往,他也就吸取了更多的能量和資源。水低成海,人低成聖。

接納環境,不抱怨,不放棄,即使老家的房子在爆炸聲中變成一堆瓦礫,他依然邁出向前的步伐,即使生活給了一手最爛的牌,他依然努力打的無限精彩。

當一個人懂得接納,他的生命就是向上的,他的心態就是寬容的,他的思維就是積極的。成長型思維,從學會接納開始。

斯坦福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卡羅爾:真正厲害的人,都具備這一點

02 成長型思維,決定了人生層次

如果說財富決定了人的階級,大致分為窮人、中產、富人。

那麼,思維則決定了人生的層次,越是具備成長型思維的人,人生層次越高,不只是物質上的層次,更是精神上的層次。

具備成長型思維的人,他看問題是看全局和未來發展,而不是眼前和雞毛蒜皮。

因此,他能從弱小者到走向強大,能從失敗者到絕地反擊,能從墮落者到重拾勇氣。每一次的變化,都是一次層級的躍遷。

我深為敬仰的企業家孫宏斌,就是這樣一位具備超強成長型思維的人。

92年,當時的聯想太子孫宏斌,被掌舵人柳傳志親手送進監獄,大好前程,就此日薄西山。兩年後,孫宏斌出獄,一無所有,他要求見柳傳志一面,是要報仇嗎?

當然不是,他懇求柳傳志幫他一把,投資他創業,柳老爺子也很爽快,直接給了50萬,孫宏斌也拿著這筆錢,創辦了順馳房地產,後來竟然成為地產大鱷,與王石叫板。

無獨有偶,與之相似甚至更為傳奇的故事,也發生在史玉柱身上。

96年,巨人史玉柱在巨人大廈資金鍊出現問題之後,並沒有自亂陣腳,一蹶不振,而是發揮他超越常人的營銷思維,用盡全力打造出“腦白金”這樣一個品牌,迅速佔領禮品和老年市場,然後東山再起,風采不減當年。

有人評價史玉柱的一生是創業圈絕無僅有的一例,他真正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再大起。

從一窮二白的創業青年,到全國排名第八的億萬富豪,再到負債兩個多億的“全國最窮的人”,再到身家數十億的資本家,史玉柱演繹的真實故事,情節之豐富,命運之跌宕,堪稱傳奇。

他說,我覺得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就是那段永遠也無法忘記的刻骨銘心的經歷。成功經驗的總結多數是扭曲的,失敗教訓的總結才是正確的。

像孫宏斌和史玉柱這樣的人,他們的人生字典是沒有“永遠失敗”這幾個字,現實給他的打擊和磨難,他都當作向上生長的基石,所以無論何時,他都能絕地反擊,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最高層次。

真正成大器之人,絕不關注一時輸贏,他們只關注自己的目標,人生每一個節點,對他們而言,都是一次突破層次的契機,這也是成長型思維的終極體現。

斯坦福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卡羅爾:真正厲害的人,都具備這一點

03 成長型思維,每個人都要具備

成長型思維對人的一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決定人生時態和最終結局。

有人把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做了幾個實例分析,我覺得非常準確。

①固定思維的人規避挑戰,成長思維的人歡迎挑戰。

②固定思維的人痛恨變化,成長思維的人擁抱變化。

③固定思維的人老是關注限制,成長思維的人總是尋找機會。

④固定思維的人不接受批評,成長思維的人珍視反饋、主動學習。

⑤固定思維的人喜歡呆在舒適區中,成長思維的人喜歡探索新事物。

⑥固定思維的人有時候覺得努力是無用功,成長思維的人每次失敗都是一堂課。

⑦固定思維的人在改變現狀上無能為力,成長思維的人凡事皆有可能。

⑧固定思維的人認為畢業後無需過多學習, 成長思維的人認為學習是終身的事業。

雖然不夠全面,但只要真正做到其中幾個點,就已經能超越大部分人了。

成長型思維如此重要,那怎樣培養成長型思維了?

第一,成長型思維需要接受。每個人天生就是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的結合體,所以對於自己的固定型思維,我們要抱以積極的心態去承認它,面對它,接受它。

接受或許是不易的,因為有些想法、觀念、認知已在我們的大腦中運行了很多年,但是當我們努力做好這一小步,人生就會前進一大步。

第二,成長型思維需要思考。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背後的道理和規律,所以我們要學會總結、歸納和思考。

尤其是當我們發覺自己的固定型思維時,更加要去思考引發自己固定型思維背後的原因,以便於指導自己下一次的行動,更好的規避固定型思維,發揮成長型思維。

第三,成長型思維需要改變。通過第二步,瞭解了引發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原因,和它帶來的不良影響。

接著,我們就要去行動和改變,用成長型思維去和它溝通,指導它,影響它,慢慢它就會改變,然後支持你、幫助你。

成長是伴隨人一生的,成事是不可能預見的,成器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當我們培養出足夠的成長型思維時,這一切都會變得簡單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