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成湖南西南開放門戶和新增長極——訪懷化市委書記彭國甫

加快建成湖南西南開放門戶和新增長極

——訪懷化市委書記彭國甫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肖軍

11月22日,在開放強省暨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推進大會後第二天,懷化市委書記彭國甫便帶隊赴省發改委,就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等工作進行溝通對接。回到懷化接受記者採訪時,他正在與懷化市有關部門研究細化完善承接產業轉移規劃和工作措施。

“國家發改委印發的《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把懷化納入湘南湘西產業轉移示範區,是懷化開放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彭國甫站起來,充滿激情地說,懷化市委、市政府一定不辱使命,認真落實開放強省暨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推進大會的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搶抓歷史機遇,加快把懷化建設成湖南西南開放門戶和新增長極。

“拂面春風好借力,正是揚帆遠航時。”彭國甫說,《總體方案》中明確指出,示範區要成為中西部承接產業轉移的“領頭雁”、內陸地區開放合作示範區、國家重要先進製造業基地、支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增長極。這一戰略定位,既凸顯了示範區“金字招牌”的“含金量”,更賦予示範區新的歷史責任和使命。懷化將乘東風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充分發揮在“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湖南“一核三極四帶多點”發展格局中的區位優勢,紮實做好承接產業轉移這篇大文章,確保轉得來、接得住、發展得好,積極為全國同類地區承接產業轉移探索經驗、做出示範。

承接產業轉移,懷化具體在哪幾個方面發力?對此,彭國甫成竹在胸,娓娓道來。他說,一是科學優化產業承接佈局,推動產業有序承接、錯位發展。當前要抓緊研究制定承接產業轉移的發展規劃和具體方案,依託懷化高新區、懷化經開區和13個省級工業集中區,堅持走“名、優、特、科、高”產業發展之路,構建“一縣一產業”“一園一特色”承接產業發展格局。力爭到2020年,培育百億園區10個,千億園區1個。二是精準把握產業承接方向,堅持不懈抓項目、興產業、強實體。精準研究把握和承接東部沿海地區轉移趨勢的產業,以懷化產業及產業園區三年提升行動為抓手,以省“5個100”和市“5個10”產業項目建設為載體,因地制宜承接發展生態文化旅遊、現代商貿物流、醫養健康、綠色食品等特色優勢產業,加快培育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新材料、軌道交通配套、大數據5個工業新興產業鏈。充分發揮廣州港懷化內陸港、長沙海關駐懷化監管機構、懷化至明斯克中歐班列等平臺作用,紮實推動五大開放行動落地見效。三是加快推進生態創新融合發展,著力推動承接產業創新升級。堅持把科技創新及其成果轉化作為後來居上、出奇制勝的重要“法寶”,以懷化高新區、國家農業科技園為龍頭,強力推進產業鏈、創新鏈、金融鏈、人才鏈、價值鏈“五鏈”深度融合,加快構建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生態經濟體系,用創新擦亮生態名片。

“承接產業轉移,必須要有良好的生態作保障。”彭國甫說,懷化將進一步加強政治生態、社會生態、創新創業生態建設,著力構建一流的營商環境,為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有力保障,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