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千億產業,建成我省西南開放門戶

做大千億產業,建成我省西南開放門戶

“在廣東經營了10多年模塊電源工廠,還是想回到家鄉。”2011年,金昇陽(懷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向陽和妹妹一起回到懷化,建立起自己的子公司。自項目投產以來,年銷售額從2015年的1600萬元增長至2017年的8300萬元。

作為湖南西南的開放門戶,懷化一直在向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邁進。懷化市委書記彭國甫表示,今後懷化將圍繞現代商貿物流、生態文化旅遊、健康養生(中藥材)、電子信息、農產品加工等“五大千億產業”,做大產業集群,推進生態創新融合發展,“真正使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

■記者 卜嵐

立足 農業惠民,旅遊興業

走進九豐現代農博園,棚內蔬果飄香,綠意盎然,呈現一番四季如春的美景。作為懷化現代農業發展的樣板項目,農博園於今年6月開園以來,已累計接待遊客60萬人次,解決當地就業200多人,實現旅遊收入3000多萬元。

“園區智能觀光溫室佔地3.6萬平方米,種植巨型南瓜、玩具南瓜、迷你貝貝、靈芝等珍奇希特蔬菜品種達360多種。”生產經理馮樹珍介紹,園區雖大但僅有50餘名工人,這都歸結於公司對科技的應用,“比如實施了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滴灌水的利用率可達95%,一般比地面澆灌省水30%~50%,有些作物可達80%左右,每畝地還可節約3個勞動力。”

按照“農業惠民、旅遊興業”的發展思路,懷化一直在探索“農旅一體”融合發展新路子。從2016 年起,懷化連續三年每年安排5000 萬元生態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引導資金,建立起生態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引導資金穩步增長機制。投入也取得了顯著成效,2017年,全市旅遊接待量達5000.36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393.94億元,每年生態文化旅遊產業總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

發展 “中醫”為主,做大健康產業

提取、制粒、整混、分裝……11月27日,在湖南正清集團的生產車間,8條生產線正在有條不紊地運作著,經過16道工序,不到3分鐘,一顆清熱解毒顆粒就這樣“出生”了。

湖南正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監事長佘偉佳坦言,政府每年給予公司上百萬財政支持,還設立農科園,其中規劃了200畝地給正清,讓他們有足夠的場地研究中藥材和種苗的防禦,“我們用5年的時間,使正清風痛寧、魚腥草注射液、清熱解毒顆粒、靈芝口服液主導產品銷售產值過20億元,實現種植、生產、銷售、藥醫結合的全產業鏈經營。”

懷化素有“藥材之鄉”的美譽,全市共有中藥材1900多種,中藥材蘊藏量居全國第二、湖南第一。截至去年12月,懷化市醫藥集群實現產值45 億元,其中產值超億元骨幹企業12 家;高新技術企業7 家、創新型試點企業2 家,高新技術產值佔集群總產值的70% 以上,大健康產業呈現蓬勃發展的好勢頭。

未來 推進生態、創新融合發展

據介紹,目前懷化已投資近1300億元,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13家,實現了產業和產業項目發展的歷史性突破。先後引進和培育了奇力新、華晨等一批電子信息企業,九豐、匯源等一批現代農業企業,佳惠、傳化等一批現代商貿物流企業,懷仁等一批醫藥健康企業。預計到2020年,力爭培育100億元以上產業集群5個,“四上”企業總數突破2000家。

“未來,我們的工作重點在於搭建大平臺,優化產業承接佈局,依託懷化國家高新區、懷化經開區和13個省級集中工業區,承接一批產業重點項目,吸引上下游配套產業入駐;實現全產業鏈發展,培育電子信息、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8個工業新興產業鏈;由‘要素驅動’轉化為‘要素驅動和創新驅動’相結合的雙能驅動,以科技為產業發展的第一動力,推進生態、創新融合發展。”彭國甫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