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環境音、音效、Foly,應該如何用到電影裡?看《無名之輩》聲音指導怎麼說

《無名之輩》講述了在一座山間小城中,一對低配劫匪、一個落魄而有理想的保安、一個身體殘疾卻性格彪悍的毒舌女以及一系列生活在社會不同軌跡上的小人物,在一個貌似平常的日子裡,因為一把丟失的老槍和一樁當天發生在城中的烏龍劫案,從而被陰差陽錯地擰到一起,發生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誕喜劇與感人事蹟。

都知道环境音、音效、Foly,应该如何用到电影里?看《无名之辈》声音指导怎么说

影視工業網直播欄目【劇組有料】請到了《無名之輩》聲音指導蔣建強老師,他為我們分享了這部電影的聲音設計理念和製作過程。蔣建強老師告訴我們,《無名之輩》在聲音方面想追求的是真實感,為了實現這個真實感,蔣建強老師分別通過從對白、環境、音效、Foley設計和製作分享舉例了製作過程,非常詳細的案例展現,具體內容如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直播回放。

都知道环境音、音效、Foly,应该如何用到电影里?看《无名之辈》声音指导怎么说

蔣建強老師

蔣建強老師已入住幕後英雄APP,如有合作需要,可以APP內搜索聯繫

影視工業網:你是如何與饒曉志導演建立合作的?

蔣建強:2015年和郭帆導演通電話,他接下來要監製一部電影《你好瘋子》,那是饒曉志導演的第一部電影,那也是第一次和曉志導演合作。《你好,瘋子》雖然票房不盡如人意,但是積攢了很不錯的口碑,這為曉志導演做第二部電影打下了基礎。我是在2017年2月14號情人節那天,收到了曉志導演新電影的劇本,當時片名叫《人間喜劇》。因為大家已經有了上部戲愉快的合作,所以這次很快就確認下來共同完成這部作品。進入籌備期階段後,就開始參加和導演及其他主創們的劇本會和拍攝方案會。直到8月10號正式開機,當時劇本改名叫《荒槍走板》。

影視工業網:《無名之輩》的聲音製作定位是什麼,以及如何實現?

蔣建強:籌備期間在開創作會的時候,我對劇本做了分析,對於片子的聲音創作風格,我和導演也詳細的做了闡述和探討。

每部片子都有它自己獨特的氣質,要從片子本身挖掘導演想要表達的內在含義。所以作為創作者要分析與制定出用哪種聲音形式去表達與實現,通過不斷的探討過程,最終確定的聲音風格就是,用聲音塑造出真實的人物和營造真實的場景來幫助導演講故事。這個風格和我們之前合作過的電影《你好,瘋子》,用聲音構建和營造另類場景,用大量音效製造懸念的相對誇張的風格截然不同。

《無名之輩》這部戲的風格講述的是偏寫實的地方語系的現代主義題材故事,所以在選演員時重點選取了會說貴川地方方言的演員。章宇本身就是貴州人,所以他的臺詞我們一點都不擔心,而對於其他主演如陳建斌老師和任素汐跟大潘的臺詞,我們選擇了開機之前和拍攝中的演員休息時間由專人做語言指導和培訓,再加上本身曉志導演也是貴州人,所以在拍攝的過程中,也在不斷的給予演員臺詞方面的糾正和指導。

都知道环境音、音效、Foly,应该如何用到电影里?看《无名之辈》声音指导怎么说

在後期時,對於語調特別不準確的地方,約演員進棚用ADR的工藝方式補錄和修正。所以最終呈現出來的成片,這三位演員的方言不敢說百分百標準,但是至少聽著不會突兀和跳戲。當然,方言只是語言表現形式中的一種,如果在表演的準確度和方言的準確度之間一定要做取捨時,,我們還是選擇了前者。比如在Ending那場戲,三人被關進同一輛救護車裡對峙的那場戲,雖然陳建斌老師和大潘的方言不是很標準,但是三人的戲特別的好,那種在特定的人物和特定的環境下,相互戲頂戲表演出來的情感與細節,後期是無法完全還原的,所以方言的標準度給表演做了讓步。

影視工業網:麻煩給我們具體談談《無名之輩》中環境、音效、Foley設計和製作

蔣建強:因為《無名之輩》聲音風格的定位就是要真實,而真實就是讓觀眾相信眼前發生的這一切都是真的,也就是真實的人物在真實的場景裡發生了真實的事件。拿環境聲設計來說,他是極其具有帶入感的,在一個陌生的場景裡,與之匹配的環境聲可以迅速把觀眾帶入戲中,甚至通過環境聲的延伸可以營造出一個畫面無法完全展現到的空間。

都知道环境音、音效、Foly,应该如何用到电影里?看《无名之辈》声音指导怎么说

在開機前主創團隊去貴州當地看景的時候,我準備了一套5.0環繞聲的錄音器材,在看景的過程中,選擇性的把具有地方特色的聲音元素進行了大量的錄製,其中包括了語言元素和音樂元素等不同的素材,在後期團隊做環境編輯的時候通過EQ,聲場空間和分成處理後全部用在了不同的場景裡。比如說在馬先勇買李子那場戲,環繞聲的後環方向飄來樸素的貴州女聲方言的清唱山歌聲,馬先勇在老師辦公室的那場戲,傳來遠處操場上學生們喊口號及老師吹口哨的聲音,包括警察在菜市場追逐波仔那場戲,菜市場的方言叫賣聲和群雜討價還價的聲音等等,都是在看景過程中錄製的,對還原和營造真實的場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都知道环境音、音效、Foly,应该如何用到电影里?看《无名之辈》声音指导怎么说

當然在拍攝過程中,只要有機會,我跟前期錄音團隊也會大量錄製當時拍攝場景的聲音素材,比如說戲裡拍攝的馬路環境,老王頭家裡的Room tone,以及組織錄製案發現場的人群群雜以及警察維護現場的口令等等。因為這些聲音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聲音元素,是素材庫裡找不到的資料。所以整部戲的每一個特定場景的環境聲,都是為這部戲私人訂製的。

在摩托車,汽車,火車等效果聲的錄製方面,也採用了拍攝之外的單獨錄製。比如開場的摩托車發動,轟油,掛檔,開走,及熄火等等,和道具師溝通後,借來戲中眼鏡和波仔的摩托車及馬先勇的皮卡車,把話筒佈置在各個角度,反覆錄製了大量的聲音素材。另外包括火車劃過,也在鐵路的左右兩個遠近方向佈置了話筒,以及鐵軌下面也都預埋了小型5.0環繞話筒,在後期團隊做效果編輯時進行重新剪輯,用在了成片裡。那種火車從頭頂劃過的聲音的衝擊力以及音色細節帶給觀眾更直觀的視聽感受。

都知道环境音、音效、Foly,应该如何用到电影里?看《无名之辈》声音指导怎么说

還有一個重要的聲音元素,那就是Fole小動效,這部戲在Fole方面的設計是在畫面定剪後開始的,我們根據戲中人物的性格,性別,以及不同的情緒點都做了相應的設計。舉兩個簡單的例子,高翔在籃球場集結同學的那場戲,高翔打籃球的籃球與地面接觸撞擊聲,按照當時人物內心的矛盾與憤怒,我們專門錄製了各種力度與角度的籃球聲音。同一個籃球,在用不同的力度拍打時,籃球的內部會有一個高頻的類似於“曾曾”的聲音,這個聲音在我們越用力拍打籃球,他就越明顯,所以在錄製Fely時,我們想盡各種辦法單獨錄製到了這個“曾曾”的聲音,在高翔很憤怒的拍打籃球時,我們給每一聲籃球都疊加了這個聲音元素,用帶高頻的令人不安的籃球拍打聲表達高翔內心的那種狀態。

都知道环境音、音效、Foly,应该如何用到电影里?看《无名之辈》声音指导怎么说

另外片子本身要表達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尊嚴,眼鏡是自尊心極強的人,在和大頭看到網友給他們製作的惡搞視頻時,他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侮辱。隨著劇情的推進,這個時候他已經處於奔潰的邊緣了,此時做出的反應就是咬緊牙關,不斷在擰自己的褲腿,恨不得把褲腿擰爛,而又說不出話來。一般在生活當中大家可能不會很留意這種小動作產生的聲音,但是作為電影,用視聽語言表現的話,這種聲音對人物來說是極其重要。我們也是按照演員的動作幅度,嘗試站在演員的情緒角度來錄製了那個看似不起眼的聲音,有手指和布料摩擦以及布料和布料摩擦的聲音,通過這個放大了的小動作的聲音表現出眼鏡當時的內心那種五浪翻滾的狀態。當然還有很多類似於這樣的聲音設計,都是以故事和人物為主。

都知道环境音、音效、Foly,应该如何用到电影里?看《无名之辈》声音指导怎么说

這部電影在聲音方面還有一個重要的設計,那就是片子本身黑色幽默的那一部分。站在大頭和眼鏡是兩個可愛的憨賊的角度,我設計了一些高雅的歌劇方面的聲音元素,無論是在搶手機店的過程,還是搶完手機店逃跑的過程中,都重點用這種高雅的藝術形式和他們可愛憨豆的人物形象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種極大的反差,而這種反差的方式給片子黑色幽默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幫助。電影的聲音不像畫面那樣的直觀,很多時候他是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在影響我們的觀影體驗,大部分的聲音都是要含在故事和人物背後,默默的幫助人物的表演和幫助我們更好的去講故事。如果一部戲要是有太多聲音被觀眾直觀的覺察到得話,那說明這些聲音就太過於突出太搶戲,那樣的話也就違背了電影聲音要服務人物和故事的初衷。當然,特殊題材需要特殊對待,對於特別需要用聲音去表現的電影,那就另當別論了。

都知道环境音、音效、Foly,应该如何用到电影里?看《无名之辈》声音指导怎么说

影視工業網:《無名之輩》聲音後期製作了多久?

蔣建強:在影片殺青後,緊接著就進入了後期精剪的階段。從殺青到畫面定剪的這個過程,大概是半年的時間。從聲音部門拿到定剪畫面開始,到做完終混差不多用了四個月時間。那這四個月不是一直連續工作,因為會有審查等待期,畫面修改期等。聲音累計製作的時間差不多50天左右。

在影片剪輯過程中,曉志導演與後期的各部門主創一直保持著密切聯繫,我們定期會在導演工作室開看片會進行探討。《無名之輩》的聲音後期製作我選擇了合作多次的派華,包括編輯和音棚及杜比混錄棚。

都知道环境音、音效、Foly,应该如何用到电影里?看《无名之辈》声音指导怎么说

在今年的4月份畫面定剪後,聲音統籌按照影片的製作週期和製作進度做了詳細的聲音計劃和聲音進度表。在我和聲音團隊開始了後期聲音工作前,我組織團隊內部先進行了聲音創作會,把導演和我對聲音的要求及具體創作思路,跟團隊夥伴們做了細緻的討論,以便在製作過程中發現問題可以第一時間跟聲音團隊進行修正,來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證進度。畢竟有過很多次合作了,所以跟聲音團隊在對聲音美學以及工藝流程和工作方式等方面已經有很高的統一性和配合度了。

經過修整同期聲後,這部戲的同期使用率在百分之七十左右,ADR補配佔百分之三十,主要是不可避免的環境噪音和審查需要更改臺詞以及糾正個別方言。比如馬先勇和高明在河邊車內的夜戲,眼鏡,嘉琪,跟大頭三人在天台的雨戲,都是因為環境噪音及演員聲帶疲勞音色沙啞而重新配音。老王頭是因為演員九孔臺灣口音的問題,做了整個人物配音,而且是由曉志導演親自上陣用最標準的貴州方言幫助九孔立住了人物。而操場上高翔集結同學那場戲因為內容原因,做了整場戲的臺詞改動而全部重配,所以那場戲的口型問題是我心裡最過不去的一個坎兒。另外全片嘉琪家,夢巴黎,天台這三個主場景是我們在攝影棚裡搭景棚拍的,因為當時的都勻還沒有專業的同期聲攝影棚,所以在對全片錄製同期聲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開拍之前,我做了攝影棚的聲學改造方案,在置景過程中也多次跟美術指導溝通,儘可能的多創造出一些對錄製同期聲有利的條件。

後期過程中,我在每個階段都會邀請曉志導演和製片人培宏到棚裡來確認階段性的成果,曉志導演對電影聲音的理解度很高,對聲音創作方面也有很多想法和見解,我特別喜歡與這樣對聲音有想法的導演在一起工作,因為可以在創作過程中不斷的互相探討,會碰撞出更多更好的東西。每次看完片,大家一起探討與篩選,提煉出最優質的方案,保留對故事對人物有提升的聲音元素。

都知道环境音、音效、Foly,应该如何用到电影里?看《无名之辈》声音指导怎么说

影視工業網:如何與電影作曲合作?

蔣建強:《無名之輩》的作曲是搖滾男神謳歌老師,也就是94年魔巖三傑紅磡演唱會時,穿著短褲滿場飛奔的主音吉他手,他是位具有文藝內心同時又具有搖滾態度的優秀作曲,對待工作極其認真。以往做每部戲的時候我都會主動和作曲溝通創作,雖然作曲的過程不屬於我的工作範圍內,但是最終做完的音樂要給到我這兒來做全片混錄,所以為了避免到最後混錄的時候出現音樂和聲音之間不融合的情況而耽誤混錄進度。

這部戲同樣在後期作曲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我和導演都會去謳歌音樂工作室聊創作,我們三人分別站在劇作,聲音及音樂三個不同的角度探討每一條音樂的創作,以便讓劇作,聲音和音樂能更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在確定完音樂小樣後,謳歌會把小樣帶到我這兒,放進聲音工程中,搭戲一起聽,然後去探討,再修改,反覆確認音樂表達的準確度,最終確定完後進棚錄真樂器。同樣我這邊的音效在做到一定程度時也會發送給作曲,做參考,以避免音色和節奏方面的重疊。在最終混錄階段,除了我和聲音團隊的夥伴外,曉志導演和謳歌也是每天在終混棚,我們共同完成了這部電影的杜比5.1的混錄工作,可以說是在劇作和聲音和音樂三方面做到了最大的融合度。

影視工業網:因為電影現在也會在移動和網絡平臺推出,針對這一塊,聲音部分會做什麼工作?

蔣建強:影片現在正在熱映當中,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都有很大的收穫,雖然不是百分百完美的電影,但至少對於近些年的國產電影來說,絕對是良心作品。這部戲將來要在平臺播出,所以最近我也正在趕製網絡平臺播放的杜比Atoms home 版本的聲音,以便將來平臺的觀眾也能得到極高的視聽享受。

都知道环境音、音效、Foly,应该如何用到电影里?看《无名之辈》声音指导怎么说

全文完

都知道环境音、音效、Foly,应该如何用到电影里?看《无名之辈》声音指导怎么说

想要觀看更多幕後內容、直播,下載“幕後英雄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