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来聊聊“拼命三郎”成龙

“有时候觉得像做梦一样,很多事情都发生在我身上,包括世界十大杰出青年,第一个获得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的香港演员这些很多事都觉得不可思议”。

今天咱们来聊聊“拼命三郎”成龙

2016年11月13日,中国功夫巨星成龙获颁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影星。接受记者采访时,成龙回忆这一路的艰辛也是感慨颇多。

初入片场,展露锋芒,获得圈内大佬认可。

说起成龙的电影事业,他是实打实的从底层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成龙第一次演戏,演的是一个死人,当时不懂,就很自然的躺在地上了。但活人躺在地上,是要呼吸的,在一群“死人堆”里,你稍稍动一下就会被看到。因为这个,成龙经常被骂。后来,他索性憋气,不呼吸。然而有时候男女主角剧情过于拖沓,导演又不能立马喊“咔”,他也不可能一直憋着。憋着的那一口气一松就会更猛烈的呼吸起来,于是导演就骂他:“不要动,你已经死了,肚子还动什么”。这导致成龙一度很沮丧,认为自己连死人都演不好。对此成龙不服,私下里就开始一遍遍的钻研死人怎么演。渐渐的他就成为“死”人堆里,演戏最好的一个。

周星驰的《喜剧之王》里对于这一段其实有着很深刻的描绘,很多观众都以为是周星驰的龙套生涯的一段经历,其实就是成龙的。

今天咱们来聊聊“拼命三郎”成龙

成龙正式入行的年龄是17岁,17岁的小编貌似还在备战高考,他已经在片场初露锋芒了。不禁感叹,读书无用啊。然而如果将我与成龙放在同一个年代,做同样的事情,我想我大概只是众多特技演员中的一个,认识他,而不会成为他。

当时的成龙因为过硬的武术功底,被安排去李小龙电影中做特技。于是,就有了成龙做替身,被李小龙踢飞6次的“抗揍”经历。其实,那时候在李小龙电影里做特技演员的一批人,基本可以定性为“抗揍”演员,只是成龙比较特殊,他看起来最年轻,身体好,李小龙下起手来也更放心些,所以他是被揍最惨的一个。难得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成龙并不抱怨,而是尽责的将自己的角色演好,因此他备受青睐。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胫骨.....增益其所不能。成龙用自己的坚韧,赢得了李小龙的认可,进而获得更多在电影中崭露头角的机会,也是因为李小龙的电影,他才被圈子里的人所重视,进而开启了他从票房毒药到月薪3000再到“两周一成”的辉煌电影人生。

人生逆旅,垂头丧气的转身却赢得了满堂彩。

今天咱们来聊聊“拼命三郎”成龙

1978年以前,说成龙是票房毒药都是客气的,简直就是“票房肿瘤”。成龙为大地电影公司拍的第一部电影叫《顶天立地》,这部电影当时宣称斥资200万元的大制作,票房成绩却异常惨淡,只有不到10万元。所谓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炷香,大地公司老板朱牧,显然受不了这种刺激,又出钱投了一部《女警察》继续让成龙担当主角。这次的票房比第一部好,收获了30多万,然而账本拿来一算,还是亏了大几十万,最后朱牧只好放弃,关闭了公司,颐养天年。为此,成龙备受煎熬,心灰意冷跑到澳大利亚,决心过普通人的生活。

1976年,罗维离开嘉禾,四处招募青年武打演员,准备开拍《新精武门》,经过朋友介绍,就找到了当时远在澳洲的成龙。而彼时的成龙,是整日在工地上浑浑噩噩,看不到任何希望。当他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几乎是高兴的跳了起来,那颗因为电影而冰冷的心,也再次点燃。

如果说朱牧深受《唐山大兄》的影响,觉得功夫片就应该像李小龙那样,硬桥硬马。那么罗维就只是照抄了一份《精武门》中“江湖仇杀”的模式。比之前者尚有不足,自然无法帮助成龙走出票房“毒药”的阴霾。

最开始跟着罗维的那几年,成龙电影生涯并没有迎来实质性的改变,一连六次的票房惨败,令本该意气风发,一展抱负的罗维,变的比当年的朱牧还惨,整个东南亚的大片商,都不愿再买罗维的电影,令他一度难以支付成龙的工资。

今天咱们来聊聊“拼命三郎”成龙

在这样的背景下,另外的一位大佬吴思远顺利地从罗维手中借走了成龙,并联合当时的袁和平,三人一起只花了区区5万港币,将喜剧元素加入动作剧中,拍出了《蛇形刁手》并于1978年春节上映,狂揽1200万美元票房,获得当时港片全球票房排名的第四位。

今天咱们来聊聊“拼命三郎”成龙

果然,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诙谐,你全力以赴未必能够获得满堂彩,失意后的服气转身,却能遇见新的契机。成龙一雪前耻后,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他不是要成为“李小龙2.0”而是要引超越他。离开罗维的成龙,进入嘉禾,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这是贯穿了整个成龙电影史的字眼,成龙的电影里没有一个动作是轻而易举的,每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场景背后,下一幕,都是成龙被送进医院的画面。

今天咱们来聊聊“拼命三郎”成龙

1983年 《A计划》的钟楼自由落体

成龙完成了三次,结果是,颈骨重伤,鼻骨断裂。果然是开机,跳,医院。

今天咱们来聊聊“拼命三郎”成龙

1985年,《警察故事》里成龙跳吊灯的一幕

当时拍了一天,他没敢跳,但是剧组要收工了,而且大厦是租赁的,第二天要开张,成龙坚持不用替身,于是大吼一声壮了下胆,然后直接跳了下去。

今天咱们来聊聊“拼命三郎”成龙

1986年,《龙兄虎弟》,悬崖跳上热气球的一幕

这里是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利用的是剪辑效果,分解两次,一次是成龙从悬崖跳上直升机,然后再从直升机跳上热气球。期间没有任何保护措施,这个动作之后,更坚定了保险公司将成龙这种“玩命”演员,拉入黑名单。

今天咱们来聊聊“拼命三郎”成龙

1998年,《我是谁》的21层大厦速降。

这一幕里成龙是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为史上最危险的特技镜头,创造了一项吉尼斯的世界纪录。

纵观成龙整段电影史,他的终身成就奖,可谓是实至名归的。他用自己“不惜生命”一样的努力,换来了国内国外的认可,在他成功的举起奖杯的那一刻,不免让人感慨。做事不难,做成一件事很难,而把事情做到享誉国际,不知道要在鬼门关里走过几次才行。

今天咱们来聊聊“拼命三郎”成龙

《龙兄虎弟》中成龙受伤昏迷的幕后花絮

作为观众,我们很难理解,每次在楼顶上,成龙纵身一跃时,心中想的是什么。但从他身上大大小小无数的伤,以及这一身的荣誉,我们也唯留敬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