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过去在农村吃不饱,为什么不抓鱼、野鸡和野兔来充饥?

小庄兄477


野生动物的数量根本不够吃好伐!偶尔开开荤还可以

中国的汉字是源于象形文字,其中有一个字叫“豫”,这个字是河南省的简称,因为河南在古代属于豫州的管辖范围。按照《说文》中的解释,豫的意思是“象之大者”。所以从侧面可以推断,古代的河南是有许多大象的。

当然,河南到底有没有大象这个还有确实的依据,但河南在历史确实有很多老虎。河南曾经是华北虎的分布区域,但今天你在河南已经看不到野生的老虎了,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野生华北虎就灭绝了,现在仅存的110多只生活在动物园里。

老虎如此凶猛的野兽都能被人类捕杀殆尽,其他的动物就更不用说了,前几年甚至连麻雀都被打光,动物根本不是人类的对手,野生动物的数量也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否则我们干嘛还要圈养和驯化牲口呢?

在大灾之年,一旦某一地区受灾就直接牵扯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的吃饭问题。在断粮的情况下人们连树皮和土都吃,甚至出现易子相食的惨剧,这种情况下能逮住野鸡野兔岂不更好?但是我们周边的环境哪有那么多野鸡野兔啊!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中国东部大多数适宜耕种的地区都被人类占据了,留给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是极小的,野生动物的数量也是不多的。

我父亲小时候,农村周围还偶尔能看到野兔子,抓一只开开荤还是不错的(野鸡就别想了,我长这么大只在老家的山里见过一次野鸡)。但这种较大的动物还是太少见了,在农村河鱼和青蛙是最为常见。可是河流中的鱼也没有多到能够当饭吃的地步,而且一个人抓鱼也是比较费劲儿。

至于青蛙,这就更不能逮了,以前的农村是没有农药的,把青蛙抓光了谁去吃虫子?这不得不偿失嘛!

所以野生动物是可以抓的,人类在原始社会时不就靠捕猎维持生存嘛。可现在人太多了,而野生动物却太少,不够吃是根本原因。在碰到灾荒的时候,农村连老鼠都给吃光了,这是多么恐怖的场景。

(由于自然环境保护的较好,美国多个州都出现野猪泛滥,但是美国人是不怎么吃野猪的,因为纯野猪肉非常的臊气,不好吃)

相比之下,以前挖野菜的情况是比较多的。野菜的繁殖能力比较强大,而其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容易获取,在以前人们常常拿野菜与主食混在一起充饥。


千佛山车神


说个真实的故事,本人喜欢吃鱼,所以每次请人吃饭都有鱼,有次水库放水,好多大鱼被冲出水库,伤痕累累的,也就是半死不活的,被人捞上来在市集上卖,刚好我回老家,看到兴奋不已,买了一条十多斤的回家烧一大锅,一个人吃不香啊,就叫了隔壁一个比我大十岁的邻居陪我喝酒,结果他看到鱼就差点吐了,勉强陪我喝了一杯酒就撤了,弄得我莫名其妙。

晚上大家在外面纳凉,我就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如果小时候家里天天让你吃鱼 没有主食,最关键的是烧鱼还没油你会怎么样?

我当场就呆了,因为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但也能想到,鱼如果没有配料肯定是不好吃的,仔细回想,父母在田里发现有鱼和泥鳅,也会抓回去,但都不会煮,放灶台烘干,等来年油菜籽结果了才煮了吃,那时觉得真香啊,太好吃了。

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受过这个苦 我呢也只受过一半的苦,看到这个话题想了很多,如果你有和我差不多经历的,希望你也说说那个故事。

一,不会收割稻谷,但要参加拨苗,早上五点多就在田里了,小虫子盯得人好痒。

二,不会给稻谷脱粒,但要帮忙捧稻子给踩打谷机的人,这活相对来说轻松点,当然,每次移动打谷机得帮忙推一下,谷子出仓得帮忙拉袋口。

哈哈哈哈,说多了都是累,都不想再说了,想到以前骑车去20公里的地方赶集,口袋竟然没有一分钱,我是真的佩服我自己。

小时候的猪肉真鲜啊,现在再好的菜也没有那个味道。

那时的葱好香啊,吃个面远远就嗅嗅到香味了。

陈真的功夫真好啊,现在都佩服。

青春不在,祝奔五的你事业有成,也祝正在青春的你开心快乐。


飞来飞去的蜂



我的父亲,出生在上个世纪1946年,他在家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姐姐,还有一个弟弟和三个妹妹,在1958年,刚出生才几个月的三姑因为奶奶没饭吃,没有奶水喂她,后来被迫送给了我的姑奶奶去养育。

听爸爸说,在六一年,我那刚刚满三岁的幺姑突然不见了,家人四处寻找未果,急得我奶奶直掉泪都找不到人。直到第二天,生产队的人去仓库里抱豌豆藤出来晒干准备打豌豆时,这才发现幺姑原来躲在豌豆藤里面剥生豌豆吃。

现在想来都觉得难过,一个三岁的小孩,她肯定是饿得没办法了,才敢一个人独自去那黑黢黢的仓库吃生豌豆。

前几天,和女儿回家,女儿买了一些鳝鱼回家炒蒜苔,另外还买了一条鱼回家做红烧鱼,晚上,一家人围在桌子边吃饭、聊天,不知不觉,父亲竟然又说到了他在六十年代食不裏腹的往事,当时,女儿就问他爷爷:

“你们那时候怎么不去打鱼来吃呢?

我爸头也没抬的告诉她,那时候没油又没盐,就算有鱼摆在眼前,也吃不下去。再说吃伙食团那阵子,每家每户的锅都被集体搜走了,锅没了,油盐也没有,怎么去吃鱼啊!


李茗说乡村


人们在农村吃不饱,为什么不抓鱼,野鸡,和野兔来充饥?

作为一个1947年出生的老农民,看了后辈们问了这个问题,眼里含着泪花,告诉你,你这个问题就像现在的孩子问爷爷奶奶,你们那会没有饭吃,不能到超市买饼干,方便面吃吗?

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就为了一个字:吃。但几千年来没解决的还是一个字:吃。

八零后的孩子才会知道没有饭吃可以到超市买东西吃。因为198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才最终解决了这个几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这要感谢共产党,感谢让中国人吃饱吃好富裕起来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

饥荒年代,什么没有吃过。

我家门口有棵老榆树,那年冬天,实在是没有一点吃的,我父母就那刀切榆树皮,然后把树皮剁碎,在石磨上碾成糊,然后和剁碎的干菜掺和在一起,贴饼子吃。

有人会说,我们现在还专门到农家乐吃野菜啊!

我会问你,你天天吃没油没盐的野菜试试?你吃一口又苦又涩的榆树皮试试?

能吃能塞进肚子的都吃了,还能不吃野鸡野兔和鱼,我看了好多网友的回答,说是这些东西不好逮,没有工具,这完全是没有那时生活经历在那瞎胡扯,没有人愿意饿死,而放过可以充饥的任何可以吃的东西,原始社会人都知道打猎物充饥,现代人的智力和能力绝对要高出人类祖先不知多少倍。


想吃没有逮不到的,想逮就有逮的工具,关键是很少,逮不到,人就饿死了。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特别是年轻一代,你们没有过在艰苦年代生活的经历,你们是幸运的。要珍惜现在的好生活啊!


农村老叟爱喝酒


小时候,每当我浪费粮食,奶奶总会向我道起她的小时候,“我们那个年代呀,吃不饱穿不暖,一天能有一顿饱饭吃就知足了,现在好饭好菜的伺候你,你还不吃!”

现在回想起来,我不禁产生了个疑问,既然农村人在过去吃不饱饭,为什么还不抓水里的鱼,还有山上的野鸡野兔来充饥呢?

确实,在过去,河里到处都是鱼,但那个时候没有分田到户,大人们的所有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上都是属于公家的,早八点到晚六点,有时甚至还要加班,下班后累得要死,就更没空闲时间去抓鱼、抓野兔了。

再加上那个时候是集体经济,在农村,除了流水港和小野沟,稍微大一点的水塘,都是属于集体财产的,大队里更是禁止捕鱼,只有到年底的时候,才会集体捕鱼,然后再按照每家的总工分,一般每家只有十几斤。

另外,在那个时候,队里规定每家每户锅不能有火,也不准烧,只要哪户人家开火冒烟了,都会有人来查,所以就算捉到了,也没法搞着吃,偷着用自己的办法搞,也没有油和调料,煮出来的鱼腥臭味浓一点,也不好吃。

看到这里,不知道多少人会感叹“往事不堪回首”,大家脑海中又会浮现出怎样的回忆,但活在当下,还是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吧~


找靓机科普君




我就说说我们这个地方那个时候的情况吧,我们是东北地区的,东北地区都是平原地区,就是在那个时候,所有的土地基本上都已经种上了庄稼,没有荒废的土地,也就没有野鸡野兔的生长空间,野鸡野兔也有,也能看见,野鸡野兔发现人在追它,钻劲了一往无边的青纱帐里,你上哪能找到它呀,即使找到了你上哪能追上野鸡野兔哇!


在我们小的时候,也会看见野鸡野兔的,我们也去追的,把我们都累爬下的时候,野鸡野兔早就无影无踪了。

冬天下雪的时候,我们也会领着自己家的狗,去找野鸡野兔的,当发现野鸡野兔的时候,大家就喊起来,动员各家的狗去追野鸡野兔,这些狗也就蜂拥而上,可是当野鸡飞起来的时候,那些狗只能是望天而吠了,那狗也就没法追上野鸡了,而如果是野兔,家狗追了一会也就把野兔追没了,有那么一句话,说你是属兔的,跑的那么快,说明了家狗的速度也没有兔子的速度快了!



再说说鱼的事,那个年头,有河有泡的,河水泡子里的水都是很深的,水里当然也有很多鱼的,但是那么深的河水泡子水,要想捕到鱼也是很困难的,而且还要有大型的捕鱼工具的,小型的捕鱼工具也是捕不到鱼的,捕鱼也是需要有时间的,大人们都是社员,不参加集体的生产劳动想去捕鱼也是不行的,而且还会扣你工分的。



当我们可以去河边泡子里抓鱼的年代的时候,大河也变成了小河,泡子的深水也变成了浅水,捕鱼也就可以用家里的小型的捕鱼工具了,有扒网,有抬网什么的,我们每天放学第一件事就是捕鱼抓鱼,星期日也是整天的泡在水里,大人们都要起早贪黑的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也没有时间去捕鱼抓虾的,捕鱼也就成了我们最快乐的事情了!

因为鱼比较多,我们每天都能捕上个三五斤的鱼,那说候每家的人口都很多,三斤五斤的鱼一顿也就吃的净光的!而且在农村还有那么一句俗话,就是“臭鱼烂虾,小米饭的冤家”,也就是说,吃鱼不但不能省粮食,而且会浪费粮食的,有鱼酱就着饭吃,每顿反而会多吃进一碗饭的!

这些事也都是我经历过的事了,我也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了,所以我说的话也是有道理的,当你看了我的回答后,也就知道那个吃不饱的年代,为什么不抓鱼,抓野鸡,抓野兔来充饥了!

【感情您对从善如刘悟空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和留言!】


从善如刘L


你怎么知道不抓鱼,野鸡和野兔充饥呢。

我是北方八零后,小时候家里的主食还是地瓜面做的。

提到这些野味,我首先想起来的是我母亲跟我说过的,在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外公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只大雁,捡到的时候已经死了。具体是怎么死的,无从知晓。

那时候物质很匮乏,大雁被拿回家后,外婆煮了很久的时间,才小心翼翼的分给大家吃。母亲说并不好吃。

我小的时候,村里那些小青年闲着没事就会去湖(田地)里套兔子。那时候有些人家还有枪,也会拿去打野物。

所以那时候还是会有很多人猎这些野物改善伙食。


后现代文艺


古代有个皇帝,当听到有人饿死了,竟然问太监:他们为什么没有吃的,为什么不吃肉?简直是太可笑了。过去吃不饱,大家都傻?不去吃鱼?真的是没有什么常识啊。


我奶奶经历过三年灾荒时代,那会别说是粮食了,基本上能吃的东西都被吃掉了。她说那会是最苦的时候,大队上把所有的粮食和能吃的都集中在一起,然后平均分到每户头上,这样保证每个人都有吃的。如果发现了野鸡野兔,也是大队上组织人去打了,然后把肉炖了大家平均吃,再往汤里加也野菜煮了吃,这样可以让更多人吃点荤的,毕竟那会只要能吃饱就行了,就别要求吃肉什么的了, 如果能有一顿打牙祭的,那就是天赐的食物,很难得的。

那会村子里也是有一条河的,河水非常清澈,但是鱼是比较少的。全都是那种小虾米的鱼,抓起来根本没什么用,因此也没有人去抓这个吃,吃的最多的可能就是野菜了,那会我奶奶说他们基本上每天最长的时间就是去地里找野菜,挖了满满一背篓的野菜,非常不容易的,这样就可以够很多人吃了。其实虽然说是野菜,但是很多都是野草,为了充饥也没有办法,野草野菜夹杂在一起,用玉米面烙点饼加在一起吃,或者就着大蒜、大葱一起吃,这些都是很不错的了。


其他的野味儿最开始还有点,到后来,基本都是被抓完了,野鸡野兔、麻雀什么的都被抓的差不多了,那段时间真的是苦啊。还好这个事件最终过去了。不过奶奶说,再也不希望经历那段日子了。


你周围有没有人经历过那段时间呢?都有什么经历吗?


老王侦查记




同样的道理,过去农村人吃不饱,为啥不抓野生动物来充饥?过去,不仅没饭,更没有默默,饭不够吃饿肚子,想吃馍馍也没有。为啥不抓野生动物,过去,有的只有狼、狐狸这些凶悍的动物,人根本对付不了,而能对付的野鸡野兔根本就没有,全被狼、狐狸吃完了。



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吃了上顿没下顿,经常饿肚子。就连烧饭用的柴草也没有。我们姊妹多,我们几个经常偷着去集体的荒坡上铲草须蛋蛋,那时只有这种耐旱性生命力强的植物,事实上,家家户户都去偷着铲,所有的荒坡都翻个边。野山野屲几乎没有什么植物,在这种情况下,哪有野兔野鸡生存的余地,翻山越岭,也不见一只野兔野鸡。实际上,根本没有。



如今,山坡植被好了,到处是野草,随即野兔野鸡也多了起来,农村人想办法套野兔野鸡,改善口味。


阿福有约


过去吃不饱为什么不去捉鱼捕野味?这个问题前几天我还问过我爸,(我爸是1958出生)他说60年代的时候许多人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更是有许多人被饿死。(我家老祖就被饿死了两个人)听说那时候连能吃树皮草根都没有多余的,那时候都是吃的是大锅饭,集体干活记工分,自己干完了就可以早点休息,那些劳动力不好的就只能在后面慢慢做。

可就算是这样,每个家庭的粮食也都不够吃,又不能去偷抢,更不能自己偷偷的种植,听他说有个人没吃的在地里偷了一个南瓜,被捉到了被用火烫手心,当时叫的那个惨啊。也有的人受不了挨饿,就离家出走到处去乞讨,这个人现在都还在,70多岁。那时候全国各地都在闹饥荒,出去也要不到什么,几天就回来了。

其实那时不是不想去捉,而是那些野味根本就没有多少,想想连人都没有吃的,动物也就比人好不到哪里。所以我爸就见不得我们浪费粮食,动不动就拿他们过去来说事,我想只要是生在那个年代的人,应该都是这个爱惜粮食的吧,用他们的话说,以前真的是被饿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