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楼市成交暴跌50%,李嘉诚旗下公司高管警告明年香港楼价可跌30%,香港楼市要崩盘了吗?

吴文建


楼市景气度与市场资金利率和宏观经济景气度有关。

按照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数据,2018年第三季度香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实际增长了2.9%,低于第二季度的3.5%,更远低于第一季度4.6%的同比实际增速,整体呈现下行趋势。

香港经济增速放慢根据香港官方发言人介绍;贸易摩擦对香港对外贸易的影响已经开始浮现,并且在短期内料会更趋明显。

问题在于香港资金利率是与美联储挂钩的,美联储加息港市也同等程度加息,这对于下滑的经济是一个难以承载之重。

经济下滑,楼市维持高景气度并不现实,而且加息极大的加重购房者的负担。香港楼市进入低迷期可以理解。香港土地注册处12月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11月住宅销售总额为260亿港元,环比上月下降32.5%,较去年同期538亿港元下降51.6%。11月份住宅销售量为2635套,去年同期为5694套,同比下降54%、

销量下滑,楼价自然不能得到支撑,但楼价下跌多少,这个不容易判断。据香港《明报》5日消息,长实执行董事赵国雄4日表示,2019年香港楼价或跌25%至30%,二次按揭房屋和面积极小的“纳米楼”尤其高危。该人士认为但过去数年楼价急升,民众收入增长却有限,供楼负担其实正在加重,这种观点是值得重视的,经济下滑,居民收入不可能快速增长,但是不断的加息,供楼负担自然加重。

但是是不是会跌25-30%这个不好过度评论。要等未来检验。


杜坤维


李嘉诚旗下公司高管说得没有错,目前香港楼市成交量大幅下滑,房价也出现了5%左右的松动,总体上拐点已现,而且香港又是自由之港,资金自由流动频繁,房价又是在1997年最高时期的63%以上。所以,明年香港房价泡沫破裂是大概率事件。


也正因为如此,李嘉诚并不看好香港和内地楼市,所以近年来李嘉诚家族已经不在内地收缩退出的姿态。李嘉诚曾经说过,他决不赚行情的最后一个铜钿。足见李嘉诚的心态很好,只要赚到鱼中段最肥美的那部分就可以了。现在,看来李嘉诚的对香港楼市早有敏锐的预见性,否则他的资产就可能大幅缩水了。


其实,李嘉诚旗下公司高管唱衰香港楼市,与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如出一辙。陈茂波曾警告称,随着美联储的不断加息,对于新兴市场来说,挑战不少。而香港超低息的年代,不但结束,可能还会步入逐步加息周期,资产市场的风险不能忽视。


那么,李嘉诚的高管赵国雄,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人,他们为啥都要唱衰香港楼市?我们认为原因有三个:第一,全球和中国内地经济放缓,香港也难独善其身,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没有根本解决,导致人们对收入增长预期的下降。同时,美联储10月份加息后,香港金管局也在12年后宣布首次加息。这是香港房价下跌的导火索。


第二,自2009年初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香港房价已经连涨了十年了,已经成为全球房价最高城市的前几名。目前香港的房价要比1997年的高峰时期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目前,香港两居室总价在800万至1400万港元之间,当地市民已经无力购房。只要稍有不利因素出现,房价就会出现大调整。


第三,国内房地产调控已经影响到香港楼市,因为内地很多炒房者都在香港大量囤积房产,而一旦内地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炒房者的资金链就会发生问题,所以不得不抛售香港房产,这使得香港的高房价遭受沉重抛压。


李嘉诚之所以在国内外商界长袖善舞,主要是他对各行业动向有着非常强的敏锐性,几年前他就选择退出香港和内地房地产市场,如今果然应验他的判断,李嘉诚并不是不看好国内经济,所以在很多领域他还是有投资的,唯独在业务上面是尽量减少对楼市依赖的。这次,李嘉诚逃顶香港楼市又获得圆满成功。


不执著财经


这表明,香港楼市有可能已进入拐点,泡沫破裂也有可能进入临界点。之所以这样判断,是因为现在香港楼价确实太高了,高得离谱。

首先说香港的楼价。

香港被称为2018年全球楼市泡沫最大的城市。瑞银集团发布的全球房价泡沫指数排名,香港前两年还是在六七名徘徊,今年已经飙升至第一了。

过去十余年间,香港楼市持续走强,至2017年,港岛、九龙、新界的私人房屋均价飙升至19.45万港元/平方米、17.57万港元/平方米、10.72万港元/平方米,但香港家庭年收入中位数只有32.76万港元。一个普通香港家庭全年不吃不喝,在港岛买不起2平方米。楼房最终还是由居民购买力支撑的,如果楼价超出购买力太远,大家都买不起,那么楼价泡沫就是太大了,最终下跌是一个必然,这是一个基本的经济规律。

其次,香港房价收入比太高。

根据瑞银最新的全球房地产泡沫指数(此排行榜仅考察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房价负担水平)显示,香港房价收入比为19.5,也就是说需要一个香港家庭19.5年的收入(且不吃不喝),才能买起一套房。香港也连续八年斩获“全球房价最难负担城市”桂冠。

第三,香港经济处于低速增长区间。

香港经济目前基本上都在3%左右上下浮动。过去十年,香港经济增长率平均2.7%左右。这样的经济增长,支撑不起居民收入高增长,当然也支撑不起房价高增长。简单地说,就是房价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所以泡沫比较大。

香港房价泡沫确实存在,但什么时候泡沫破裂,是不确定的。因为香港毕竟是全球最大的自由港之一,全球资金都喜欢进入香港,尤其是内地是香港楼市非常重要的支撑点之一。这是一个有利因素。但目前内地经济增长放缓,从早期的8%以上,到目前的6%-7%之间,有较大的回调。虽然经济依旧健康稳健,处于中高速增长区间,但与原来的高速增长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内地对香港楼市的坚挺支撑,也有一定程度的放缓。


波士财经


香港11月成交量腰斩,价格上,从8月份的峰值来看,房价已经下跌了约5%。
香港房地产服务机构仲量联行在11月的报告预测说,香港长达10年的楼市上升周期正式结束,预计在2019年年底的时候,香港住宅价格至少会下跌15%,如果宏观经济面趋弱,股市持续下跌的话,跌幅可能都会到达25%。
这是否意味着,香港房价将迎来一轮大跌?
在判断香港房价是否会暴跌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下历史。
历史上,楼市当然跌过,而且是暴跌过。1997年至2003年,香港房价暴跌70%以上,结果是什么呢?是之后的报复性反弹。
1995年开始,香港楼市逐步走向繁荣。1997年年初,香港楼市的热度,只有泡沫危机爆发前的日本楼市可以匹敌。1997年7月,金融危机爆发。再之后,2001年美国科技股泡沫破灭,2003年SARS……这期间全港房价从高峰时期的7761港元每平方英尺降到了1854港元(相当于每平米不到2万,那是2003年的香港),降幅超过70%。
1997至2003年,香港楼市最低潮时,催生了超过10万名“负资产”人群。按照彼时香港240万套房产计算,“负资产”者占总购房人口的5%。
到2003年,在连续6年的经济低潮后市民对香港楼市彻底失去信心。就在此时,港府计划每年推出8.5万套公屋,以此彻底解决70%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这彻底惹怒了中产阶级,因为这计划如果推出,房价想涨更不可能了。于是,后面的故事,就是这计划夭折了。
这是中国政府网对2003年香港的一段总结。
看完以上历史,我们有理由相信,香港楼市并非不可下跌,毕竟已经牛了10年了。但是,还会跌的跟上面那段历史的那么惨吗?以史为鉴,肯定不会了。毕竟……

赵冰峰财经


香港楼市成交暴跌,价格下行似乎成为一种预期。但是,对于香港而言,采取的是联系汇率制度,而在美联储接连加息的背景下,美联储进入到加息的大周期,对香港而言,不得不被动跟进。然而,对于房地产价格与股票价格,往往也容易受到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而重要的投资渠道往往也是利率敏感的产物。如果说香港房价降温,是否意味着香港房价的大幅下行,这或许仍然有待观察,但香港房价难免步入冬天,一旦缓和了土地严重失衡的状态,加大了市场供给,更容易加速香港房地产泡沫的破裂,而香港高房价泡沫的消灭,可能会引发大量断供潮,这或许引发香港本土的风险爆发。不过,对于香港高房价泡沫的破裂,可能会把这泡沫破裂风险传导至内地市场,这可能更值得我们警惕的问题。


郭施亮


1998年香港楼市崩盘的时候,从来没有人想过20年后香港不仅超越了当时的巅峰,还涨到了普通人穷极一生再也买不起房的程度。

1997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香港房价大跌30%以上,一些房奴无力还款,被银行赶出家门,有的露宿街头,有的走向天台,负资产家庭数量高达10多万户。

负资产不只是群众。“机灵小不懂”张卫健同志,在化妆间用15分钟就做出了买一层楼的决定,结果“亏得老妈都不认识了”,不得不在大陆拍了六七年电视剧才还清了债。

香港回归当年,土地限制随之取消。董建华在其首份《施政报告》中承诺,大幅度增加未来的建屋量至每年85000个单元,希望以增加供应来缓解房价压力。香港房价因此走向持续下跌的通道,在2003年前后跌到了极点,令董建华想不到的是,香港市民纷纷走上街头抗议,要求取消供房量,降低土地供应,重振香港楼市,董建华黯然下课。

有人问,香港土地供应那么紧张,怎么不填海造地?从历史看,填海造地,香港早已有之。早在1842年,香港就展开了第一次非正式填海工程。迄今为止,香港填海土地大约7000公顷,占已开发土地面积的26%,容纳了70%的写字楼面积和27%的人口,如今繁荣的西环、中环、湾仔至铜锣湾等地区都是填出来的。

但是因为触及到某些不可言说的利益,填海造地逐渐停滞。土地供应逐年缩紧,香港楼市再攀高峰。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用推恩令废止了世袭罔替。一千四百多年前,隋文帝用科举制灭掉了名门士族。中国并无贵族传承,但贫富差距一直存在。而在香港,有无房产成为了划分阶级最简单的手段。

走到今天,全球金融危机蓄势待发,美元加息缩表毫不手软,香港不得不跟上美联储的脚步,香港楼市已然见顶。

阿根廷诗人赫尔博斯说:我们有两种看待时间大河的方式,一种是从过去,时间不知不觉地穿过此刻的我们,流向未来;还有一种比较猛,它迎面而来,从未来,你眼睁睁看着它越过我们,消失于过去。

崩盘在即,我们将再次见证历史。希望这次不要有人再从高楼跳下。且行且珍惜。


心情似晴天


廣州深圳也跌了,有价無市了


手机用户52562535023


房价一直是上涨的趋势



MMA孤独求败


香港之前经历过金融危机,对楼市也很敏感。

李嘉诚总是有先见之明,在前两年就已经大举从大陆撤离楼市了。基本上卖光了在大陆的所有楼盘。而在香港的楼盘,李嘉诚也是出手不少。李嘉诚则利用套现出来的现金大举抄底英国。基本上对英国的公用事业大量买入。曾有报道戏称,李嘉诚基本上买下了大半个英国。足以证明李嘉诚的眼光基本上都是超前的。

李嘉诚旗下长实执行董事发表观点,认为明年经济会比今年更差,这点我是认同的。来年香港楼价可跌25%至30%,这也是正常的。因为香港的楼价一直都没有怎么跌过。如果经济不怎么好,楼价当然会下降了。只不过这点和大陆不一样。国内现在对楼价仍然有期待。明明知道可能会下降,可是大家还是会去买房。

即使香港的楼价会下跌30%,也不代表香港的楼市就会崩盘了。这只是正常的一种现象。不会发生像1997那样的危机。跌得多了,也有大陆的资金会过去接盘的。

最近问答点赞好少啊,虽然行情不好,但还是希望多多帮忙点赞哦,谢谢!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股海重生2015


很多人说大陆楼市要崩盘了,总拿日本做比较,但是你们知道日本从经济开始发展后多少年楼市才开始下跌吗?日本真正的经济发展应该是从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然后一直到1937年,这是第一阶段,这一阶段还经历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33年的经济危机,这三个事件大约十年,然后1937-1945这期间是战争也不算,第二阶段是1950-1990年这四十年经济发展阶段,所以从明治维新到日本楼市崩盘应该说日本共发展了将近八十年才下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