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羧甲澱粉鈉,咳嗽哮喘都不怕?!

冀連梅藥師按一年前就科普過羧甲澱粉鈉,今天仍然有網友留言來向我求證能不能給孩子服用。。。。。。可見還在濫用中,所以繼續發文呼籲。

有了羧甲澱粉鈉,咳嗽哮喘都不怕?!


最近在問藥師平臺收到一位家長的諮詢,是關於寶寶的反覆呼吸道感染用藥。醫生建議給寶寶服用3個月的羧甲澱粉鈉溶液來增強免疫力,家長不放心藥物的安全性,於是到平臺上來諮詢我。

有了羧甲澱粉鈉,咳嗽哮喘都不怕?!

第一眼看到羧甲基澱粉鈉的名稱時,專業經驗和直覺告訴我它應該是一種輔料,也就是賦形劑或附加劑。果然,經過一番搜索翻查,我發現羧甲澱粉鈉通常被製藥公司作為膠囊劑和片劑的崩解劑,使藥物更好地分解和溶解,讓身體更容易吸收藥物。

在食品工業上,羧甲澱粉鈉也被廣泛應用。它在室溫下易溶於水,形成無色透明粘稠液體,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性和固體分散性,這種特性讓油脂粒子分佈得更平均,在麵包和蛋糕製作上起著良好的改善作用。

有了羧甲澱粉鈉,咳嗽哮喘都不怕?!

羧甲澱粉鈉作為「藥」在美國沒有上市,我是第一次知道這個「藥」的存在。沒辦法,找不到英文資料,我只好先從家長提供的中文說明書認識一下它。

有了羧甲澱粉鈉,咳嗽哮喘都不怕?!

從說明書上看到,羧甲澱粉鈉在國內取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藥準字”批准文號,它在國內算是個「藥」。按說明書的說法,它是「免疫調節劑」,「臨床用於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和由此誘發的支氣管哮喘。不良反應少見,少數患者服用初期大便次數可能增多或成糊狀。」

不良反應少見、可以口服又對小兒哮喘有幫助的免疫調節劑在美國居然沒有上巿?!這引起我的興趣了,加上國內很多家長都聽聞過這種藥品,那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更深入的認識這「藥」,看看它是安慰劑還是免疫調節劑。

什麼是免疫調節劑?

免疫調節劑,顧名思義是調節免疫系統的藥物,就跟空調可以把溫度調低調高一樣,免疫調節劑可以抑制或刺激免疫系統,也就是說它分免疫抑制劑和免疫增強劑兩種。而羧甲澱粉鈉既然被認為可增強免疫力,那它應該屬於後者。我查到的關於藥理作用的材料也顯示,它是被當作免疫增強劑使用。

美國免疫調節劑的使用情況

對於「增強免疫力」的「藥」我是比較敏感的。在美國,免疫調節劑的審批和使用非常嚴格,自我標榜為免疫增強劑的藥更少。除了疫苗以外,據我所知,FDA批准的可以刺激免疫系統的免疫調節劑數量非常少,而且使用起來也有嚴格的限制,比如沙利度胺就是其中的一個。

根據病人不同的情況,沙利度胺可以對免疫系統進行向上調節(刺激),或者是向下調節(抑制),而不是簡單地解釋為增強免疫力。而且沙利度胺在美國要買也不是易事,只有特定註冊的醫生可以開,也只有特定的藥師可以發,因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出生嬰兒海豹肢”的藥害事件就是因為孕婦吃它止吐造成的。

從我上藥學院到做藥師的這些年,我見到其他的免疫調節劑都是起抑制作用,包括用於哮喘的免疫調節劑。至於通過免疫增強劑去對抗反覆呼吸道感染從而治療由此引起的哮喘,我真的是第一次聽說,美國根本沒有類似的上市藥品。而微信裡鼓吹“有了羧甲澱粉鈉,咳嗽哮喘都不怕”純屬誇大宣傳的虛假廣告!

有了羧甲澱粉鈉,咳嗽哮喘都不怕?!

製藥輔料和食品添加劑居然能華麗變身成免疫增強劑

看到羧甲澱粉鈉從一個藥用輔料崩解劑搖身一變獲得國藥準字成為免疫增強劑,並且還得到一些國內醫生對患者的推薦,說實話,我是很震驚的。美國沒有上市這個品種,依據循證醫學思維,那它是否處於臨床試驗階段呢?我瀏覽了臨床試驗的數據庫,也是一無所獲。

美國這邊沒有頭緒,我只好回到國內尋找這個藥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循證醫學證據。遺憾的是,這個藥物的藥理作用、結構功能和作用機制研究的循證醫學文獻我一個都沒有找到,只有說明書上的結構式顯示它是一個多糖結構。

一番搜索下來,我只找到一些非常籠統、適用於所有免疫促進劑的說法:

“小兒免疫力增強的主要動力在多糖類物質,多糖類物質的水溶解性決定其免疫調節的活性。多糖類物質的免疫作用主要是激活巨噬細胞、T-淋巴細胞和B細胞或加強抗體生成及激活補體等......”

哦?看著像模象樣嘛……抗感染也確實是通過刺激這一系列免疫細胞來生成抗體的過程。可是,光有理論不行,得有可靠的臨床研究數據。有人體臨床試驗證明這個結論嗎?我連文獻都找不到呀……一籌莫展之際,同為藥師的老公在旁邊插了一句話“去查查香菇多糖吧,化學結構類似,我上大學那會兒它已經是國內增強免疫系統的明星產品了,對它的研究會多一些。”

香菇多糖?原來它從70年代開始就被發現有抗腫瘤活性,之後它的免疫調節,抗病毒等作用被更多研究。關於機理,基本表述跟羧甲澱粉鈉的差不多。可是,我依然沒有找到這有一定歷史的香菇多糖的強有力的臨床試驗證據。能找到的試驗大多是在體外,或者小鼠身上完成的。

有一篇文章就通過小鼠灌胃,然後檢測可以衡量免疫力強弱的指標,包括胸腺指數,T淋巴細胞增殖能力,血清中白細胞介素和干擾素的濃度,得出了“多糖對蛋白表達影響可能主要是通過腸道菌群調節和直接刺激作用而實現”的結論。這種種“可能”都是未經人類臨床試驗驗證的理論假設。

可能正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臨床證據,藥品審批部門對它的身份認定相當含糊,部分廠家的香菇多糖被批准為國藥準字號的藥品(如圖一),部分廠家的被批准為國食健字號的保健食品(如圖二),怎一個亂字了得!

有了羧甲澱粉鈉,咳嗽哮喘都不怕?!


有了羧甲澱粉鈉,咳嗽哮喘都不怕?!

羧甲澱粉鈉溶液的副作用

看到這裡也許有部份家長會說,就算不能證實羧甲澱粉鈉有療效,那說明書說不良作用少見,頂多寶寶多拉點臭臭,吃一吃也無妨呀,萬一有用呢?

前面提到羧甲基澱粉鈉用作輔料崩解劑時,是通過快速吸水使藥片膨脹並分解成小塊,從而起到崩解作用。也正因為它能快速吸水,不難理解剛開始使用羧甲基澱粉鈉時,可能在腸道起作用使大便數量增多而且呈糊狀。

另一方面,從家長提供的說明書上看,羧甲澱粉鈉的含量22.5g/100mL,按照說明書,1-4歲每次服用7mL,每日三次,那麼每天單單是服用羧甲澱粉鈉而攝入鈉的量就達到400mg了。

這個年齡段的中國孩子,鈉的適宜攝入量是每日700-900mg,而服用羧甲澱粉鈉而攝入的鈉就佔了每日推薦值的一半。兒童的腎功能尚未發育成熟,過多的鈉鹽可能會給腎臟帶來一定的負擔。另外,我在網上檢索了一下價格,100ml大概賣32元,按一天21ml的推薦劑量吃,5天就要吃1瓶,三個月要吃18瓶,算下來將近600元的費用也不是一個小數目。

來自同為寶媽的總結

在講究循證醫學的現在,單純依靠理論來解釋一個藥的作用機理還遠遠不夠,更需要實際且足夠數量的人體臨床試驗研究支持。正是因為缺乏人體臨床試驗數據,羧甲澱粉鈉溶液這個「藥」才沒有在美國上市。

國內市場上號稱可以增強免疫力的“健”字號產品魚龍混雜,但至少還在保健食品範疇,而羧甲基澱粉鈉獲得的卻是國藥準字,不由得不引起我的警覺。從開始的震驚,到嘗試理解它的藥理機制,再到找不到足夠的人體臨床試驗實證,身為家長又是藥師的我明確反對給兒童使用這個所謂的“藥”!

有了羧甲澱粉鈉,咳嗽哮喘都不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