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记忆|鄂州百年码头的变迁

10月23日,秋日的暖阳挥洒江面,点点碎金闪烁。汽笛声声,牵引着大大小小的航船往来于长江黄金水道。

长江段店泥矶段,湖北腾达物流码头一片繁忙。3艘满载玉米的驳船停在码头边,一台大型起吊机正将玉米装卸到一辆辆大卡车上。

江村记忆|鄂州百年码头的变迁

(迁建后的腾达物流码头)

“这些玉米将运往位于葛店开发区的鄂州海大饲料有限公司。我们这座物流码头主要服务于湖北枫树线业有限公司和鄂州海大饲料有限公司,为他们运送包装件和各种饲料原材料,从未运过砂石料。”码头负责人曾正详介绍,腾达物流码头建于2001年,有2个泊位,可停靠8000吨的大型船舶。2014年,码头上游建起了葛华水厂。因码头处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下游300米范围内,去年码头整体下移了200多米,现在的新码头距水厂取水口有450多米。

在码头和江堤间,几名工人正在忙着硬化道路。“老码头已进行了复绿,新码头正在进行运输道路硬化和周边环境配套建设。按照规划,将建成两层驳岸,恢复周边植被,建设污水处理沉淀池,还要购买洒水车、清扫车等,实施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将此处建成花园式码头。”曾正详说,“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是我们的责任。”

从腾达物流码头往长江下游行走约300米,有一个小山包,上面还存有小亭、候船室,一层层水泥台阶伸入江水中。“这里是泥矶客运码头,现在已经没有客轮停靠了。”泥矶村党支部副书记秦仕兵说。

江村记忆|鄂州百年码头的变迁

(葛华水厂鸟瞰图)

泥矶村位于长江南岸,因岸边有一石矶而得名。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便于来往船只停靠,久而久之形成了码头。

1941年,湖北长航客运公司在泥矶设置码头,客运线上至汉口、下至黄石。因没有趸船,乘客上下客轮均用小木船往返相送。后来,长航客运公司在此配备了趸船。

村民秦足友回忆,上世纪50年代的泥矶客运码头尤为繁华,华容一带百姓过江都在此处乘船,每日三班次,最多一天运送乘客上百人次。

江村记忆|鄂州百年码头的变迁

(砖厂变身蜜柚基地)

由于人气颇旺,岸边吸引了不少摆摊叫卖的商户。酷夏时,石头台阶坐满纳凉人,十分热闹。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因交通改善,人们改坐火车、客车出行,泥矶码头停止了长途客运,只设泥矶至武汉新洲区客运轮渡,百年老码头就此衰落。

客运渡口和腾达物流码头之间有一大片平地,上面栽种了成片的意杨树。

“以前这里有两个砂石码头,去年拆除了,砂石都搬到下游的武汉港航发展集团泥矶砂石(临时)集并中心了。”秦仕兵说,过去,因运砂车辆来回碾压,导致路面严重破损,江边住户常年不敢开窗。后来通过整治,砂石码头被成功取缔,江边区域出现了较大面积的砂石裸露现象。为进一步恢复生态原貌,村里在此铺设草皮、撒播草籽,栽上了意杨树,还长江水清岸绿的自然生态原貌。村里还实行长江岸线管理动态巡查、定期督查,切实筑牢长江生态保护防线。

如今走在江堤上,放眼望去,一片葱绿。一排排意杨树就像威武的哨兵守护着长江大堤,树叶在秋风的吹拂下,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在诉说百年老码头的兴衰和变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