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者 社区书记妙计守“江村”

疫情肆虐,江风更显凌厉刺骨。

人少街宽,一大早,杭州白杨街道江潮社区党支部书记滑宝霞就出门了。近段时间,辖区疫情防控点位上常见她忙碌的身影。

战“疫”者 社区书记妙计守“江村”

滑宝霞和大家一起建立了一座坚固的隔“瘟”墙。

滑宝霞,从事社区工作已有15年。“我们的社区书记兢兢业业,好能干,好党员有担当!”辖区一位老党员冲着记者反手给滑宝霞一个大拇指。

每天早上7点半,社区的大门口准时会出现一个身影,穿着紫蓝色的羽绒服,站立在寒风中。

战“疫”者 社区书记妙计守“江村”

在滑宝霞的感召下,踊跃报名参加志愿者的人越来越多。

巡视整个辖区的门岗执勤工作,询问前一晚有没有什么特殊的事情……一大堆问题排山倒海而来,神奇的是被问者也不含糊,有时候还会问一答三。

“给你们点赞!”滑宝霞也为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跟踪采访期间,记者发现这个社区充满了友爱和正能量,相互鼓励成为大家砥砺前行的秘诀。

早上8点半,滑宝霞返回社区,号召全体社区人员站在社区门口,相隔一米的站队,开始部署一天的防疫工作。

战“疫”者 社区书记妙计守“江村”

最危险、最辛苦的工作,滑宝霞都会第一时间去陪岗、甚至偷偷去顶岗。滑宝霞给所有人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要想服务好大家,首先要保护好自己。”

“大家连续作战很累很辛苦,每个人的工作量都很大,我心里清楚,谁要扛不住一定和我说,我来,我来帮你解决。”滑宝霞身上背负整个江潮社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早会结束,作为社区的负责人,需要总牵头、总协调,统领社区上上下下所有事务,滑宝霞一天,不是在门岗值守,就是在楼宇间巡查,不是在电话沟通,就是在处理纠纷,或是在指导防疫工作。

战“疫”者 社区书记妙计守“江村”

中午,顶替其他工作人员站岗值守,从12点到下午2点。她说:“站岗的需要特别照顾一下,确实累,我多站一会儿,他们就能多休息一会儿,毕竟,这是一场持久战。”

战“疫”者 社区书记妙计守“江村”

忙完带有危险的工作后,出楼道前,滑宝霞及时换下防护服。“这服装太醒目,会让居民看了紧张。”

结束中午的站岗工作,下午滑宝霞又要带领工作人员,针对红色管理人员进行走访,所有的居家医学管理对象,每天都要走一遍。

“只有确认每一户分封条都安然无恙,我的心才能安然坦荡。”一般巡查结束,也就到了傍晚时分。

回到社区,总结好一天的工作。晚上,又开始针对白天发现的问题,召集物业、业委会三方碰头协商事务。

“当日事必须当日毕,再晚这个会要开。”会议结束,接听居民的电话。夜里10点,滑宝霞又去辖区门岗巡视一圈,再回家。

“其实回了家,我还要处理协调联系很多事情,往往都得12点多才能休息,身体要散架了,一想辖区大家的信任,就给自己打气……。”

一天14小时的工作,滑宝霞已经持续了快半个月。

滑宝霞的“守村”妙计

付出终归有收获,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滑宝霞更多时候是在不停地思考,她说:“唯一担心的就是怕哪个环节没做到位,让防控工作功亏一篑。”

为解决人力不足问题,她第一时间建立由信息核查组、外围管控组、管控服务组组成的“攻坚三小组”,压实责任、合理分工。

为解决信息流转问题,她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和三方协同作用,组建三方协同议事会,对物业、业委会提出的问题总能第一时间给出解答,让三方对防疫工作的落实步调一致、高度契合。

战“疫”者 社区书记妙计守“江村”

尤其针对重中之重的重点疫区返杭人员的管控,滑宝霞构想出了“红黄蓝”三色分类管理法。

对纳入该管理模式人员,采取“一人一档”、“一人一专班”、三人帮扶小组、车牌监控、微信定位、一日两报告、物资帮送服务、污染垃圾专门分类等措施,确保了重点人员足不出户、持续跟踪、不产生二次传染。

滑宝霞正是通过一招招锦囊妙计,从容应对各式各样的问题,用她的智慧守护着“江村”人民的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