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記憶|鄂州百年碼頭的變遷

10月23日,秋日的暖陽揮灑江面,點點碎金閃爍。汽笛聲聲,牽引著大大小小的航船往來於長江黃金水道。

長江段店泥磯段,湖北騰達物流碼頭一片繁忙。3艘滿載玉米的駁船停在碼頭邊,一臺大型起吊機正將玉米裝卸到一輛輛大卡車上。

江村記憶|鄂州百年碼頭的變遷

(遷建後的騰達物流碼頭)

“這些玉米將運往位於葛店開發區的鄂州海大飼料有限公司。我們這座物流碼頭主要服務於湖北楓樹線業有限公司和鄂州海大飼料有限公司,為他們運送包裝件和各種飼料原材料,從未運過砂石料。”碼頭負責人曾正詳介紹,騰達物流碼頭建於2001年,有2個泊位,可停靠8000噸的大型船舶。2014年,碼頭上游建起了葛華水廠。因碼頭處於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下游300米範圍內,去年碼頭整體下移了200多米,現在的新碼頭距水廠取水口有450多米。

在碼頭和江堤間,幾名工人正在忙著硬化道路。“老碼頭已進行了復綠,新碼頭正在進行運輸道路硬化和周邊環境配套建設。按照規劃,將建成兩層駁岸,恢復周邊植被,建設汙水處理沉澱池,還要購買灑水車、清掃車等,實施綠化、亮化、淨化、美化工程,將此處建成花園式碼頭。”曾正詳說,“落實長江大保護戰略是我們的責任。”

從騰達物流碼頭往長江下游行走約300米,有一個小山包,上面還存有小亭、候船室,一層層水泥臺階伸入江水中。“這裡是泥磯客運碼頭,現在已經沒有客輪停靠了。”泥磯村黨支部副書記秦仕兵說。

江村記憶|鄂州百年碼頭的變遷

(葛華水廠鳥瞰圖)

泥磯村位於長江南岸,因岸邊有一石磯而得名。其獨特的地理環境,便於來往船隻停靠,久而久之形成了碼頭。

1941年,湖北長航客運公司在泥磯設置碼頭,客運線上至漢口、下至黃石。因沒有躉船,乘客上下客輪均用小木船往返相送。後來,長航客運公司在此配備了躉船。

村民秦足友回憶,上世紀50年代的泥磯客運碼頭尤為繁華,華容一帶百姓過江都在此處乘船,每日三班次,最多一天運送乘客上百人次。

江村記憶|鄂州百年碼頭的變遷

(磚廠變身蜜柚基地)

由於人氣頗旺,岸邊吸引了不少擺攤叫賣的商戶。酷夏時,石頭臺階坐滿納涼人,十分熱鬧。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後,因交通改善,人們改坐火車、客車出行,泥磯碼頭停止了長途客運,只設泥磯至武漢新洲區客運輪渡,百年老碼頭就此衰落。

客運渡口和騰達物流碼頭之間有一大片平地,上面栽種了成片的意楊樹。

“以前這裡有兩個砂石碼頭,去年拆除了,砂石都搬到下游的武漢港航發展集團泥磯砂石(臨時)集並中心了。”秦仕兵說,過去,因運砂車輛來回碾壓,導致路面嚴重破損,江邊住戶常年不敢開窗。後來通過整治,砂石碼頭被成功取締,江邊區域出現了較大面積的砂石裸露現象。為進一步恢復生態原貌,村裡在此鋪設草皮、撒播草籽,栽上了意楊樹,還長江水清岸綠的自然生態原貌。村裡還實行長江岸線管理動態巡查、定期督查,切實築牢長江生態保護防線。

如今走在江堤上,放眼望去,一片蔥綠。一排排意楊樹就像威武的哨兵守護著長江大堤,樹葉在秋風的吹拂下,發出沙沙的響聲,彷彿在訴說百年老碼頭的興衰和變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