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劉光毅解讀MEC:解鎖垂直行業的“金鑰匙”

得益於網絡的快速部署以及智能終端的大規模普及,視頻、遊戲等大流量業務暴漲,用戶對業務體驗要求也越來越高,網絡處理能力急需下沉到網絡邊緣,來應對這些實時大流量業務對網絡的壓力,這也是近幾年運營商聯手產業界積極推動MEC(移動邊緣計算)技術的主要原因。

中國移動劉光毅解讀MEC:解鎖垂直行業的“金鑰匙”

作為5G網絡體系架構演進的關鍵技術,MEC幾乎可以被視作一把“鑰匙”,可以滿足系統對於吞吐量、時延、網絡的可伸縮性和智能化等多方面的“剛需”,近年來引起了行業的廣泛關注。尤其在電信運營商4G時代增量不增收、難以適應垂直行業差異化需求的挑戰下,MEC已經成為破解上述問題的“金鑰匙”。

中國移動劉光毅解讀MEC:解鎖垂直行業的“金鑰匙”

中國移動研究院無線所總工劉光毅

正如中國移動研究院無線所總工劉光毅在9月27日“移動邊緣計算與互聯網高峰論壇”的演講中所提到的,應對暴漲的流量,網絡容量擴容的壓力很大,5G到來後更大流量的業務也會爆發,那麼消費者和行業用戶如何能隨時隨地體驗到網絡的高速、高效和低時延,進而願意為各類新穎應用付費,從而讓通信產業鏈賺到錢?

MEC,正在為此而探路。

MEC助力運營商轉變管道角色

據預測,從2016-2020年,全網業務量平均增長可以達到8倍,熱點地區超過10倍,2030年可以超過100倍,這樣的趨勢對運營商來說,網絡容量擴容可想而知。

而且,國內三大運營商已經開始積極拓展垂直行業市場,但每個行業的對網絡的需求,業務特點、安全要求都千差萬別,有賴於5G網絡通過靈活的網絡架構、網絡切片技術,加上邊緣計算部署,為不同的行業提供不同的網絡配置、不同的功能,提升運營商的垂直行業服務能力,從而帶來收入的增長。

劉光毅強調,現階段解決運營商的營收剪刀差,除了降低成本之外,另一個重要方向就是開源節流。智能家居、車聯網甚至未來的自動駕駛、智慧農業、新能源以及教育等,都是適合運營商拓展的垂直市場,把5G的高速率、低時延、高可靠性等能力,置於這些垂直領域,可以極大提升運營商增收機會。

但是如何讓網絡能力來支撐起新型服務,一個是網絡切片技術的應用,另一個就是MEC技術的應用。

具體到如何實現,劉光毅表示,移動邊緣計算的部署可以讓業務處理能力下沉至靠近用戶端,在引入本地存儲和計算能力的基礎上,讓網絡邊緣也具有處理流量信息的能力,把核心網的很多功能下沉到基站一側,更好地為新型服務做支撐。

“這樣一來,新型服務可以儘可能靠近用戶,網絡信息的處理就不用從基站到傳輸網再到核心網回來繞一圈,傳輸時延可以大大節省,在5G的架構下,基於MEC的端到端業務時延可以降低到10ms左右,基本上可以滿足大多數實時傳輸的需求。同時也給運營商帶來傳輸資源的節省,且可以提供個性化的‘隔離服務’,讓企業的信息處理更為高效和安全。

據他介紹,MEC的網元還可以對整個網絡的全局信息進行感知,對業務需求進行及時感知,使網絡資源實現更優的調配,且實現更好的覆蓋優化。

MEC的四大功能

劉光毅著重總結了MEC在四個方面的優勢和能力。

一是邊緣雲平臺,

未來的MEC將基於雲的架構,可以與CU和UPF等網元共平臺部署,同時也可以把部分功能下沉到基站側,支持對時延要求比較高的應用。“以前在科幻電影裡看到的眼鏡式AR/VR應用,在MEC的支撐下將不再是一個夢想,我個人覺得未來首先會普及在個人娛樂、教育等領域,給用戶帶來沉浸式交互式體驗。”

二是運營商最為關注的能力開放,

為了讓更多創新型企業更便於開發新型業務,運營商可以通過標準的API接口把網絡能力開放給第三方,使其更方便調用運營商網絡能力,來配合客戶定製服務,運營商與第三方在收入上分成。“這也許是未來5G發展的另外一種商業的模式。”

三,邊緣網關是MEC的另一大能力,

把路由功match能下沉到基站邊緣側,實現了用戶數據在基站側完成了交互,大大提升網絡效率,業務時延也會極大降低。據劉光毅介紹,目前在4G網絡中,中國移動已經在做這方面的試驗和驗證。

四,MEC可以幫助運營商網絡變得更加智慧,

通過網絡大數據的採集分析,協助整個網絡問題的發現和解決,幫助運營商實現網絡智能化以及自動化運維,極大提高運維效率,降低運維成本。

“在商場,藉助MEC,可以實現人流的疏導、消費信息的採集、商場的各商鋪打折信息主動推向消費者,以及消費人流熱力圖呈現等,完全可以把商場變成一個智慧化的商場,對商家和消費者都很便捷,且能提高整個商場的管理能力和安全保障。”

劉光毅舉例說,“再例如智慧工廠,對低時延、高可靠以及對數據的安全性、私密性的要求很高,可以把邊緣計算下沉到工廠的IT機房,企業數據在本地就可以實現路由交換,數據無需上傳到公網上,直接在本地截止。同時數據的實時存儲也可以更高效。操作人員的手機和工廠完全關聯起來後,可以更便利實現工廠的管理,助力柔性製造、智慧製造。”

同時劉光毅也強調,針對不同的應用,MEC部署的位置也非常靈活,需要結合具體應用案例需求實現針對性地部署,並可以按需動態去配置功能,只有這樣才能綜合提高每個應用的效率,提升它的經濟性,從而保證運營商新型服務質量的同時為運營商帶來更好的收入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