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再起的中國首富:三年蒸發了千億身家,如今重出江湖

如今新能源產業已是全球未來發展的趨勢,當年在這個領域出過不少超級富豪,漢能創辦人李河君便是其中一位。三年前,李河君的身價曾高達1600億,成為中國首富。在經歷了一系列“黑天鵝”事件後,漢能在薄膜太陽能技術上的積累逐漸進入到了收穫階段。

東山再起的中國首富:三年蒸發了千億身家,如今重出江湖

根據漢能薄膜發電在2018年8月發佈的上半年業績顯示,其營業收入達204.14億港元,同比增長615%,淨利潤達73.29億港元,同比增長近30倍,這份亮眼的業績說明李河君正王者歸來,在技術上的持續投入終於迎來了回報。

李河君出生在廣東河源的一個客家人村莊,他從小骨子裡有一種拼搏的思維,而且是個學霸。在當地有一句老話,凡是有鹹水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說明了客家人的開拓與進取的精神。九十年代初,他借了幾萬塊錢,一頭扎入了中關村創業。那是一個草莽英雄的年代,敢拼就有未來。

就是在這創業浪潮中,李河君通過倒賣電子產品,礦產生意。僅僅用三年時間,他從最初負債幾萬元的窮人,成為了擁有數千萬資產的富豪。九十年代中期,他發現了清潔能源的巨大價值,選擇投資實業做水電站項目,這也為他日後的輝煌埋下伏筆。

東山再起的中國首富:三年蒸發了千億身家,如今重出江湖

金安橋水電站是漢能的成名之戰,也是李河君的人生的轉折點。金安橋水電站位於金沙江中游,屬於特大型水電站,裝機容量達到300萬千瓦。在建設高峰時,漢能每天投入高達一千萬元,李河君曾說過一句話:“水電的特點就是一把幹起來以後,它就是個印鈔機,不管禮拜六、禮拜天,天天都這樣。”

水電站帶來的巨大收入給李河君很大的底氣,在隨後幾年他也高調宣佈進軍光伏產業,特別是擯棄已經成熟的晶硅太陽能技術,選擇當時並不成熟的薄膜太陽能技術作為突破方向,引發業界關注。尤其是漢能宣佈投入巨資,在全國各地建設了8大薄膜太陽能研發、生產基地。

東山再起的中國首富:三年蒸發了千億身家,如今重出江湖

李河君的漢能在行業低谷期,大幅擴張。他先後收了德國Solibro、美國MiaSolé、GSE、Alta Devices等四家全球領先的薄膜太陽能公司,將世界上最先進的薄膜技術收入囊中消化、學習與整合,至此漢能在薄膜光伏技術上已做了大量的技術儲備。

經過一系列的動作,漢能一舉擁有了全世界最先進的硅鍺、銅銦鎵硒、砷化鎵等多項技術專利,不僅搭建了柔性薄膜太陽能產品的完整技術路線體系,而且具備了柔性薄膜太陽能生產線核心技術及生產能力,完成了從水電向光伏的戰略轉型。李河君一躍成為當年胡潤全球富豪榜的中國首富,站上人生巔峰。不過危機也隨之而來。

東山再起的中國首富:三年蒸發了千億身家,如今重出江湖

“人怕出名豬怕壯”,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錯。公司的盲目的擴張,加上行業的消沉,在一連串的遭遇打擊後的漢能資金開始緊張,這也是李河君最困難的一年。公司市值曾在不到二十分鐘內蒸發了近1400億港元,損失慘重。

在往後那幾年,李河君開始低調起來,公司也轉變策略,為汽車、商用無人機、可穿戴裝備、電子產品等行業提供光伏移動能源的解決方案。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如今漢能已經在全球累計專利申請超過3700件,授權專利超過900件,成為薄膜發電領域的巨頭。

東山再起的中國首富:三年蒸發了千億身家,如今重出江湖

在消失在外界視線那這些年裡,漢能從傳統能源企業轉型到高科技公司,其過程是痛苦而艱難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及企業轉型過程中的難點,李河君表示,觀念、人才、技術、管理方面的轉型,處處皆是挑戰。這位中國前首富能否實現東山再起,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