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款量产的喷气战机 斯大林死后迎来春天的苏霍伊设计局


第一款量产的喷气战机 斯大林死后迎来春天的苏霍伊设计局

波兰空军装备的苏-7

作为苏联二战后的两家主要战机设计厂,米高扬设计局和苏霍伊设计局一直处于一个此消彼长的态势中。在接下来的系列中栋哥会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两家设计局在二战后的一系列代表作。开始当然要从栋哥极度迷恋的苏霍伊系战机讲起。

第一款量产的喷气战机 斯大林死后迎来春天的苏霍伊设计局

1991年拍摄于波兰的苏-7BKL

苏霍伊设计局尽管在1939年便成立,但在整个二战中都没有一款战机能够量产装备部队,几乎成为了政治上的弃儿(斯大林同志似乎不怎么喜欢苏霍伊设计局)。但在二战后苏霍伊设计局迅速抓住了喷气式战机的发展潮流,设计出了苏-7战斗轰炸机,成为苏霍伊设计局第一种正式投产的喷气机,也从此打开了苏霍伊系战机的井喷。

第一款量产的喷气战机 斯大林死后迎来春天的苏霍伊设计局

双座教练机版的苏-7UMK

苏-7战斗轰炸机(北约代号:装配匠-A)是一款后掠翼喷气式单座单发战斗轰炸机,该机的特点是简单坚固耐用,但航程短、载弹量偏低,在投掷炸弹后可参与空中格斗。苏-7战斗轰炸机除了在苏联空军中装备了1400余架外,还广泛的出口当时的亲苏国家,参与了1967年的中东六日战争、1971年的印巴战争,并在印巴战争中取得了其的第一个空战战果——一架巴基斯坦空军的歼-6战机。

第一款量产的喷气战机 斯大林死后迎来春天的苏霍伊设计局

苏联空军的苏-17M

为了解决苏-7航程短和载弹量偏低的问题,苏霍伊设计局1966年在苏-7的基础上设计出了新型的战斗轰炸机苏-17(北约代号:装配匠-C)。苏-17相较于苏-7最大的变化在于换装了变后掠翼,增强了对各型跑道的适应性和载弹量(最大载弹量3000kg)。

第一款量产的喷气战机 斯大林死后迎来春天的苏霍伊设计局

苏-20(左)和苏-7BKL(右)

1971年,量产后的苏-17开始全面装备苏联空军,跟随苏联空军参与了入侵阿富汗的行动,但阿富汗炎热的天气给苏-17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爆胎和刹车起火都是小问题,炎热和沙子经常造成航电设备失灵却让苏联空军的小伙子十分头疼。直到1990年还有1000余架苏-17在空军服役,1993年还参与第一次车臣战争。

第一款量产的喷气战机 斯大林死后迎来春天的苏霍伊设计局

沙漠风暴行动中被联军空袭损坏的苏-22

除去苏-17本身外,苏霍伊设计局还推出了苏-20、苏-22两种猴版“装配匠”战机用于出口,广泛的装备了亲苏国家,在2011年的叙利亚内战中还曾出现过苏-17的身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