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一言不合就“暴走“,媒体平台在直播上应如何应对?



用户一言不合就“暴走“,媒体平台在直播上应如何应对?



当很多行业进入了凛冬,裁员潮滚滚而来。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体育解说领域却存在人材缺口。随着更多巨头闯进体育版权领域,优秀的解说员和评论员成了香饽饽。

这背后折射出整个直播行业标准的提升。社交媒体时代,用户需求改变了,对于解说员、直播水准以及衍生内容的要求提高,这催生了直播行业标准的改变。

新媒体平台如何应对这一需求的变化?12月18日,在PP体育北京柏莱特演播室媒体开放日上,PP体育常务副总裁曾钢给出了他的解答——媒体平台应利用技术的革新,提升解说质量和直播水准,并通过资源的串联,推动衍生内容升级改造。

用户需求正在发生变化

2009-10赛季欧冠1/4决赛,拜仁一度1比3落后曼联。此时,解说员刘建宏询问嘉宾陶伟,“陶指导,这会你是看好曼联,还是拜仁?”陶伟的回答成为了经典——“我觉得,对吧,还是会支持拜仁慕尼黑。”至今听来,这句话仍让无数拜仁球迷泪目。

在解说领域,分为解说员和评论员(解说嘉宾),陶伟就是一个非常称职的评论员。当最近我们听到一个解说嘉宾数次将贝尔叫成劳尔的时候,你对于陶伟的怀念尤甚。

2019年,中国的体育版权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在PP体育发力体育版权之后,咪咕、优酷体育和爱奇艺体育也杀入进来。各个新媒体平台对于解说员、评论员的需求猛增。

专业的评论员更是成为了“珍稀物种”。曾钢列举了刘越、徐阳、张路、李铁等几个例子。这几个名宿都是PP体育的解说嘉宾。除此之外,还有谁能与他们比肩呢?篮球领域,最受球迷欢迎的评论员当是张卫平老爷子,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

用户一言不合就“暴走“,媒体平台在直播上应如何应对?


在曾钢看来,解说嘉宾需要两种复合能力,”一是,在球员时代必须是顶尖选手,才能参与到高水平的比赛解说中,理解球员在关键场次中的关键动作,以及教练员的技战术处理;二是,必须有解说员的天分。”曾钢还举了一个知名前国脚的例子。该前国脚属于头脑型前锋,完全能够理解教练的意图,但无法快速转化成观众听得懂的语言。

球技与口才俱佳的名宿本来就凤毛麟角。社交网络时代,球迷们变得更加挑剔,一言不合就飚弹幕,甚至在社交媒体上群起而攻之。球迷们的胃口被吊起来了,而且有表达自己诉求的渠道,解说员、评论员们已经没有办法混日子了。

其实,球迷们如今不仅对解说员、评论员更为苛刻,对整个直播行业的标准要求更高。

紧紧拥抱新技术


用户一言不合就“暴走“,媒体平台在直播上应如何应对?



放在几年之前,球迷们观看赛事直播可选择的媒体平台并不多。主流媒体播什么比赛,选择谁来当解说员和评论员,球迷们只能被动接受。

可当移动互联网大潮来临,用户的地位发生了翻转。他们如果不满意的话,可以用脚投票。媒体平台必须想尽办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在高清画质、解说嘉宾、衍生内容等方面做到极致。这带来了好处就是直播行业标准不断改进。

为了挖掘解说人材,PP体育推出了《足球解说大会》。与此同时,在PP体育北京柏莱特演播室,两套战术分析系统投入使用则是为了提升解说质量,满足重度球迷的需求。

曾钢介绍了这两套战术分析系统,一套是vizrt、Libero系统,另一套是PP体育自己开发的系统,可以对数据进行广泛采集,提取解读,提供给解说嘉宾。依托数据做支撑,解说嘉宾可以有的放矢,带来令球迷们印象深刻的表述。

在改善直播质量方面,各媒体平台也不遗余力。以PP体育为例,北京柏莱特演播室包括10+2个多媒体高清及4K演播室,涵盖最新技术体系及自研适应性技术。

用户一言不合就“暴走“,媒体平台在直播上应如何应对?


其中,4K正在渐渐成为行业新标准。所谓4K指的是视频分辨率大小的一个标准,代表着视频有更高的清晰度,呈现出更丰富立体的色彩。目前,4K虽谈不上普及,PP体育已经在重点布局了。

“2019年PP体育规划了至少380场4K赛事直播,平均到每周会有超过7场4K直播。我们希望通过4K的信号、内容制作,提升媒体直播的能力,让用户真正感受到4K画面所带来的感官体验,让体育直播更有品质,让更多人愿意去看。”曾钢说。

衍生内容水准也需全面提升


用户一言不合就“暴走“,媒体平台在直播上应如何应对?



直播并不是一个孤零零的产品。正如曾钢所言,直播是一个慢生意,产业链条长,涉及到外场的信号制作、内场的节目制作,以及大多数内容制作。

这个行业整体水准的提高,并不仅仅满足于直播一个维度的提升,需要整个产业链条的完善。围绕直播衍生出来的相关内容与直播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曾钢表示,新媒体天生就具备资源的重组、链接、交互等功能,可以基于内容进行纯互联网IP化运营,“我们可以把场内、场外的画面进行重组,结合用户的关注点,进行组织并充分释放。”这些优势增加了PP体育生产衍生内容的能力。

在具体内容制作方面,PP体育也将充分发挥与咪咕、优酷的合作优势。“在合作过程中,我们会立足PP体育的版权资源,以直播为核心建立新的服务。2019年,我们与咪咕的关于4K的合作,会逐渐进行商业化的尝试。与优酷的合作,基于体娱结合,我们也是在打磨和探索。PP体育今年做了《足球解说大会》,优酷做了《这!就是灌篮》,未来在足球、格斗领域也许会有新的IP出现。”曾钢透露了与合作方共同探讨衍生内容打造的具体路径。

除了衍生内容的生产,同时也涉及到内容运营手段的提升。信息流、专题、超话、社群等则是具体的运营思路和方向。

总结来说,直播是体育版权行业的动力系统,解说水准、转播标准就是发动机,而衍生内容则是辅助系统。整体性能的提升,取决于各个零件的功能升级,以及相互之间的完美协作。“我们希望通过各个资源环节的串联,整体地提升直播行业水准。”曾钢并没有掩饰PP体育在直播领域的雄心壮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