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為什麼要讓丁汝昌當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是陸軍出身也沒參加過海軍學習,該如何解釋呢?

司馬長史


丁汝昌出身貧寒以及早年投身長毛這一說法是經不住推敲的,根據丁氏家譜以及李鴻章、袁世凱等人的報告來看,丁汝昌出身小康之家,上過私塾,有一手漂亮的書法。而且丁汝昌早年投身銘軍水師營,在平叛戰爭中成長為水師軍官。後來為了剿捻子,水師營上陸作戰,因而給人留下丁汝昌出身陸軍這一刻板印象。

至於李鴻章為什麼要選丁汝昌作為海軍提督,有如下四點原因。

第一,丁汝昌沒有自己的派系。淮軍體系中,但凡是有頭有臉的都有自己的派系,如果一旦自成一派,那麼勢必難以駕馭,導致海軍成為一家之私軍,這樣於國無利。而丁汝昌此時不僅沒有自己的派系,還僅僅是個賦閒的記名提督。

第二,丁汝昌為人隨和,因此更適合做海軍司令官。其實北洋海軍提督只負責行政工作,不負責具體的作戰、訓練工作,這些工作主要由左右翼總兵劉步蟾、林泰曾負責。

當時中國的海軍軍官團基本都是由福建船政學堂培養的那批毛頭小子,這幫人當中並不適合做海軍司令官,畢竟難以服眾,同時海軍當中還有洋員作為顧問,因此必須要一個為人隨和並且善於調和人際關係的司令官,所以丁汝昌就是最佳人選。雖然閩系高級軍官劉步蟾帶頭排斥丁汝昌,但是丁汝昌仍然在中下級軍官以及洋員當中聲望卓著,仍能駕馭海軍。

第三,丁汝昌是一個好學的人。丁汝昌最開始在一艘蚊子船上當督操,期間自學海軍知識以及英語,最後通過考核才當上北洋水師提督,並在1888年成為北洋海軍提督。

丁汝昌曾經帶隊前往英國接收超勇、揚威兩艘巡洋艦,期間丁汝昌及其官兵給英國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根據英國人的記錄,丁汝昌可以用熟練的英語和洋人交談,並且能繪製海圖制定航線,說明丁汝昌並非海軍門外漢。日本海軍創始人勝海舟和丁汝昌私交甚好,兩人甚至互贈佩刀以示惺惺相惜。丁汝昌自盡殉國後,勝海舟為丁軍門寫了一首輓詩,詩中給與他的故友、日本海軍可怕的對手丁汝昌以極高的評價:心血濺渤海,雙美照青史。雙美是武士道對武士的最高評價,如果丁汝昌是海軍的門外漢,那麼如何會得到勝海舟雙美的評價。

所以,丁汝昌在當時不一定是海軍提督最好的人選,但是絕對是最不壞的人選,而且歷史也證明丁汝昌是一位合格的海軍司令官。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對於丁汝昌這位陸軍將領當北洋水師(海軍)提督,一直被人詬病,以陸軍出身當海軍司令確實不合適。但這不是什麼大問題。李鴻章任命丁汝昌為提督,在保證自己控制北洋水師前提下是個合適安排。

(1)誰最合適出任北洋水師提督

當時,最適合做北洋水師提督的是左宗棠福州船政局的畢業生,但他們資歷淺。顯然不可能。即使你再參加過演習,沒有實戰並指揮過戰爭,作為軍人來說你說話就不硬氣。

福建船政學堂:兩名官員坐者左宗棠,站者沈葆楨;兩名西裝者為:日意格、德克碑

再者,北洋水師名是“水師”卻是“海軍”,其分軟硬件,硬件是靠李鴻章從清政府腰裡掏銀子從英德法奧匈等國買來的。

軟件是左宗棠創立、沈葆楨主持的福州船政局貢獻的,當然,錢也是清政府掏的。但情況不一樣,軟件比硬件更重要,鐵東西十幾年就得陳舊,軟件只要活到老學到老,那麼永遠不會陳舊。

李鴻章對福州船政局趁著左宗棠去西北、沈葆楨病退,將最好的“軟件”和“硬件”都弄到了北洋水師。其軟件佔據水師90%以上的中高級管理位置,如果提督再讓船政局當,那麼,很顯然,李鴻章怕失去控制權。

(2)傳統水師就沒有合適人才嗎

用水師去指揮海軍也不合適,更為嚴重的是,大部分水師將領因為舊有成績更會排斥海軍新的思想。

湘軍水師的兩位創始人彭玉麟、楊嶽斌(楊載福)以及同時代各水師提督是否合適呢?

當然比丁汝昌更合適。但問題是彭玉麟不可能降職去聽從李鴻章調遣;楊嶽斌水師去打陸戰,結果1865年平定陝甘民亂,1867年被撤職回家中法戰爭時期才被重新啟用,早已經脫離時代了,根本不可能。

至於長江水師的提督們,如黃翼升、李成謀等人,很顯然都是比彭玉麟、楊嶽斌等人的思想還保守。

(3)丁汝昌其實最適合做北洋水師提督,陸軍出身並不能代表不能當海軍提督,丁汝昌在水師中的地位讓人質疑

1875年,躲避劉銘傳“斬殺令”的丁汝昌在家中被重新請出來去購買鐵甲艦、主辦海軍。恰巧左宗棠也調丁汝昌去甘肅效力,李鴻章以“傷病復發”為由留在自己身邊。

由此可見,丁汝昌是位厲害人物。以他的資歷作為提督是沒問題的。

同時,從1875年丁汝昌介入北洋海軍開始,到1888年被任命為提督,已經長達13年。可以說,13年使其具備基礎的海軍知識、思想是沒問題的。

作為水師提督,丁汝昌對於北洋水師的作用讓人質疑。特別是,他能否扭轉“福建船政局”主導水師的格局很讓人質疑。


坐古談今


對於一個軍事統帥而言,軍事專業技能並不是決定性因素。對於大清而言,建立海軍自然只能從陸軍將領中選拔;對於李鴻章而言,自然只能從淮系嫡系中選拔。

(北洋水師)

《走向共和》李鴻章有一句經典臺詞:我他媽不任人唯親,難道要任人為疏,非要下面一個個都聽話,他才滿意。

這句話深刻的揭示了用人的道理。我們來慢慢闡述。

1874年日軍侵略臺灣對清朝震動很大。1875年作出建設三洋海軍的規劃,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水師,之後開始大力建設北洋水師。

(牡丹社事件)

1881年,任命嫡系丁汝昌為水師統領。

在新式軍種建設上,新中國的海軍、空軍都是陸軍將領負責的;二炮部隊也是陸軍轉過去的。在國民政府時期,空軍司令周至柔出身十八軍系統,海軍司令桂永清出身教導隊系統。所以陸軍將領擔任水師提督自然是題中之義,不用差異。

按照以文制武的思路,北洋水師基本是直隸總督節制、南洋水師是兩江總督節制、福建水師是閩浙總督節制。在事實上也是如此,中法戰爭中南洋、北洋水師南下都是需要總督首肯。

(李鴻章)

從天津教案開始,李鴻章就代替自己的老師擔任直隸總督,淮軍陸續駐防天津等處,負責海防。北洋水師也是李鴻章負責範疇,自然任命自己的人。

在選人的過程中,李鴻章中意的是銘軍統帥劉銘傳,由於各種因素,劉銘傳沒有擔任。就選擇了丁汝昌。

(丁汝昌)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丁汝昌早年加入了太平軍,後來跟隨自己的上級加入湘軍。1862年被編入淮軍劉銘傳部,因對剿滅捻軍有功,丁汝昌升至總兵,加提督銜。

1874年清政府為了裁兵節餉,丁汝昌位於裁撤之列。1875年正在負責組建海軍,丁汝昌前往投靠。1880年,丁汝昌曾率領鄧世昌等官兵前往英國接收超勇、揚威號軍艦回國。


丁汝昌出身於陸軍,且沒有學習過海軍知識,對海戰更是一竅不通。1888年,北洋海軍正式成軍時,陸軍出身的丁汝昌被任命為海軍提督。之所以任命丁汝昌為北洋海軍提督在於其安徽人和淮軍出身的身份。北洋海軍是由李鴻章一手創建的新式海軍,丁汝昌為海軍提督更容易使李中堂牢牢掌控這支海軍,從而成為李鴻章的私產和政治資本。


丁汝昌當上北洋海軍提督之後對李鴻章感恩戴德,對李鴻章的話言聽計從,北洋海軍在丁汝昌的領導下,成為了李鴻章的私人軍隊。丁汝昌在任職期間對北洋海軍的建設傾注了大量心血,同時嚴於律己,但整肅軍紀不夠嚴厲。


歷史軍魂


四個字:任人唯親。

1854年太平軍佔領廬江,父母雙亡的丁汝昌投入太平軍,在程學啟手下當兵。1861年安慶被湘軍團團圍住,程學啟帶著丁汝昌等300人翻牆出城,向曾貞幹投降。7月在程學啟和丁汝昌的帶領下,湘軍攻破安慶城,二人因此升官。

因上海紳士的請求,曾國藩命李鴻章組建淮軍,開赴上海,程學啟被劃歸李鴻章,丁汝昌也跟著到李鴻章手下幹事,在四江口戰鬥中,丁汝昌表現英勇,劉傳銘非常欣賞他,於是將他召入麾下,丁汝昌隨著劉傳銘東征西討。

太平天國被剿滅後,丁汝昌隨劉傳銘北上剿捻,之後丁汝昌因功被授予總兵,加提督銜,1874年劉傳銘打算裁去丁汝昌的部隊,丁汝昌不從,劉傳銘決定殺掉他,丁汝昌逃回故鄉。

在故鄉丁汝昌時常想起李鴻章,於是北上天津投靠李鴻章,李鴻章說他暫時不能接收他,因為他與劉傳銘交惡,如果接收他,就會與劉傳銘產生矛盾。李鴻章讓丁汝昌等一段時間,他正在創辦海軍,急需人才,將來講這個大任叫給丁汝昌。丁汝昌因此閒置在天津,當時左宗棠正在指揮清軍收復新疆,正缺少人才,他知道丁汝昌作戰英勇,因此奏請朝廷,讓他跟著自己去西北,但是李鴻章不願意丁汝昌離開自己,便以丁汝昌生病為由,將他留在天津。

1879年清政府購買的軍艦到達,李鴻章奏請丁汝昌在北洋任職,隨後又派丁汝昌去國外接受其他的軍艦,1886年丁汝昌率定遠等軍艦到達日本,引起日本人的羨慕,但是後來發生了摩擦,

北洋水師總查琅威理下令軍艦向日本開戰,但是被丁汝昌制止,最後日本賠償了五萬元。

1887年清政府命各地選拔將才,李鴻章極力推薦丁汝昌,在李鴻章的運作下,丁汝昌成為了北洋水師提督,加尚書銜。

1895年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丁汝昌自殺。

李鴻章讓丁汝昌當北洋水師提督主要是出於私心,從後來的種種現象看,李鴻章幾乎把北洋水師當做自己的私人財產,自己有錢不投資水師,卻想著法找朝廷要錢,最後戰敗後朝廷又背黑鍋。


川軍團團長虞嘯卿


李鴻章也想選一個既懂海軍又有實戰經驗的將才來擔任北洋水師提督,可是在當時的清朝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人才。有帶兵治軍經驗的都是不懂海軍的陸軍將領,而那些留洋歸來懂點海軍知識的又都是文官,沒有領兵的經驗,所以關於合適人選的選擇確實極為困難。

當時北洋水師還未成軍之時,清朝先建立了北洋營務處,負責督練海軍事宜。最開始由直隸候補道員許鈐身負責,此人有辦洋務的經歷,會說洋文,熟悉中外法律,但是沒有軍旅經驗,還有洩密之嫌。後又改由李鴻章的幕僚馬建忠出任,此人曾出國留學,是獲得法國語言學位的第一個東方人,對現代海軍略有認識,但也非科班出身,難當此任。



李鴻章甚至考慮讓劉銘傳來擔任,但未能實現。正在李鴻章遲疑不定、左右為難之際,正好丁汝昌途經天津拜謁李鴻章,李鴻章認為丁汝昌既是自己的舊部,還是一位驍勇善戰、忠誠可靠,又有帶兵治軍經驗的老將,雖然不懂海軍,但也是目前為止最合適的人選,於是便將其留在了北洋,北洋水師各艦的接收、訓練都是由丁汝昌負責,所以在北洋水師建軍之時,丁汝昌也就順理成章的成為北洋水師提督。


小小狼王


在晚清那個混亂的政治環境下李鴻章之所以任命丁汝昌做水師提督,抹不開以下因素,首先丁汝昌從太平軍投降後,就跟在李鴻章的身邊,被編入淮軍,隨後參加了保衛上海的戰鬥。而後,1864年,隨劉銘傳北上剿捻,1868年被授總兵加提督銜,後來,清政府決定裁軍節餉,丁汝昌與劉銘傳搞得很不愉快,劉銘傳惱怒他不執行命令,想要殺了他,丁汝昌提前得到消息於是離職回家,得勉殺身之禍。後來,丁汝昌前去投靠深居高位又是自己同鄉的李鴻章,李鴻章素知其勇武,對他也頗為敬重,想要留在身邊重用,但是又怕之前他和劉銘傳的過節,所以讓其暫時等待。


1879年,丁汝昌終於等來了機會,清政府從英國訂購的四艘軍艦來華,北洋艦隊規模日漸擴大,李鴻章奏請丁汝昌為炮船督操,隨後的1880年隨林泰曾、鄧世昌前往英國接收新定製的軍艦,由此可見李鴻章對丁汝昌的器重。而丁汝昌也並非庸才一個,1882年平息朝鮮的“ 壬午兵變”,丁汝昌起了很大的作用。1888年,北洋海軍正式成軍,丁汝昌被任命為海軍提督,統領北洋海軍。他到任後,為海軍的建設積極奔走,在丁汝昌的建議下,清廷在威海劉公島設立水師學堂,培養駕駛、指揮軍官;在大沽、旅順設立水雷學堂,培育魚雷軍官;在山海關設立武備學堂,在威海設立槍炮學堂,培育各級專業軍官。在任期間,丁汝昌深知自己雖起於行伍之中,但是對於現代海軍他是深知自己存在嚴重的不足,所以他也積極的學習海軍知識,但是由於各種因素的限制,他無法成為一名優秀的現代海軍指揮官 ,綜合素質跟劉步蟾相差甚遠。因為是李鴻章的嫡系,先前也是戰功卓著,所以李鴻章保舉他做水師提督後,朝廷還是比較認可的。


1894年,甲午海戰爆發,北洋艦隊遭到慘敗,丁汝昌一下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其實這次失敗大家都明白,不是參戰的將士不用命。而是裝備差距太大了,戰後統計,北洋艦隊總計發射炮彈2000多發,日本聯合艦隊發射炮彈40000多發,火炮射速差距太大,日本軍艦普遍裝備了速射炮。在那個海軍裝備更新日新月異的時代,各國都大力發展海軍,早幾年丁汝昌就多次向朝廷申請添置新式軍艦和快炮,奈何從成軍後未添置一艘軍艦,反觀日本,天皇大力支持,而我們的統治者還截留海軍軍費,海戰能打到這個份上,確實已經盡力了。

後來丁汝昌因執行李鴻章的命令,不敢出港迎戰,在威海衛軍港內被日本人包了餃子,其本人拒絕投降,服毒自盡,看著自己辛苦帶出來的艦隊就這麼全軍覆沒,援軍遲遲未到,我們不知道當時丁汝昌內心是怎麼想的,當時他是多麼的絕望,只能以死明志。同時管帶劉步蟾等人亦舉槍自盡,自此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北洋艦隊的覆沒,我們先不管清廷內部是如何鬥爭的,僅李鴻章一人要付很大的責任,如果北洋艦隊不遵守李鴻章的命令而出港迎戰,即使敗了還可以南下,但是呆在威海衛,就只能等死了。另外,北洋艦隊的覆滅,也是清廷內部各種勢力相互傾軋的結果,他們認為北洋艦隊是李鴻章的私人艦隊,不是大清國的艦隊,借日本人的手除掉北洋艦隊,正好符合他們的利益。這種為了個人或某一集團的利益置國家民族利益於不顧的當權者,焉有不亡之理。只是可憐了北洋艦隊的全體將士。


大飛哥愛歷史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說一下左宗棠和李鴻章的恩恩怨怨。



當年在大清國的朝廷上,李鴻章義正言辭,慷慨激昂的對慈禧訴說海防的重要性。海防在當時的確重要,就是現在也是重中之重。但為什麼我以這種語氣道來。因為當時受沙俄扶持的阿古柏屢次進攻我新疆重鎮。左宗棠力主征討阿古柏,收復新疆失地。而李鴻章主張放棄新疆,發展海防。最後左宗棠老將軍抬棺入疆,迅速蕩平亂賊,阿古柏兵敗自殺,實力打臉李鴻章。拆東牆補西牆本身就是緩兵之計。但李鴻章當時可不是這樣想的,因為北洋艦隊是他一手打造出來的。北洋艦隊的實力代表了李鴻章在朝堂上說話的地位。

言歸正傳,再來是丁汝昌。


丁汝昌,清朝晚期將領,官至北洋海軍提督。安徽合肥人(李鴻章老鄉),丁汝昌早年參加太平軍,當太平軍大勢已去的時候,被迫隨隊歸順湘軍,不久改隸淮軍,參與對太平軍和捻軍作戰,官至記名提督。光緒五年(1879年),被李鴻章調北洋海防差用。

光緒七年(1881年)1月,率北洋水師官兵200餘人赴英國,接帶“超勇”和“揚威”巡洋艦回國。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在威海衛之戰中,指揮北洋艦隊抗擊日軍圍攻,但未得到上級命令,無奈港內待援,致北洋海軍陷入絕境。最後在彈盡糧絕,援軍來援的希望破滅之後,拒絕了伊東祐亨的勸降,服鴉片自盡以謝國人。

丁汝昌這個人,個人能力不強,甲午海戰中也看出來了。但他有一個“優點”。就是聽話。尤其聽李鴻章的話。丁汝昌是李鴻章淮軍裡面的老人。且對李鴻章十分忠心。又是李鴻章的老鄉。李鴻章當然舉薦丁汝昌了。

但可惜舉國之力打造出來的當時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親手覆滅在李鴻章手裡。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李鴻章胡亂指揮,前怕狼後怕虎命龐大的北洋艦隊龜縮在威海衛。成了日本人的活靶子。甲午海戰北洋艦隊是大傷元氣。威海衛戰役後卻無力迴天了。希望中國的第一批近代海軍,能看到我們現在的國防實力,以我改革開放40週年的繁榮告慰那些為國戰死的英魂!

至此,敬禮!


濟州府一戶侯


從丁汝昌在大東溝海戰指揮的隊形來看,還是很有能力的,有人說北洋隊形失敗,其實是不瞭解當時情況,清軍所有艦船都側重正面火力,而側舷完全就是火力真空,在當時只能船頭對敵,而且要擺出雁形陣,這樣左右側面火力射擊不會收到友艦的遮擋,北洋水師是一定要失敗的,炮彈是鐵坨子沙子配重的老式穿甲彈,只能砸對方水線才能把對方砸沉,注意!是砸!!主力火炮是架退炮,就是開一炮後退卡死!然後開栓!清炮膛!裝彈頭!裝藥包!在擰栓!在解鎖!在復位!在瞄準!通常這種情況得五分鐘能扔出一個鐵坨子,在說火炮數量,一艘船也就三到四門主力火炮,而日軍一艘船就十多門的!你這邊扔鐵坨子五分鐘一發,日軍一分鐘八發!你這就一到兩門炮,人家十多門!同時間你打10炮中5炮,人家打800炮中350炮,你準確率好可是有什麼用???你是鐵坨子,人家是爆破彈,打上爆炸燃燒有毒氣!而鐵坨子只能打個不痛不癢的小洞!航速沒人快!火炮沒人多!炮彈沒人好!這仗根本沒有辦法打!


街頭說評書


首先,在北洋水師中絕大多數將領都是海軍科班出身的,且大多都是福建廣東人為主。而丁汝昌作為一個太平天國投誠的陸軍將領,為何又能當上北洋水師提督之職呢?乍一看,是有些許不合理,但仔細分析一下,李鴻章提名丁汝昌去擔任北洋水師提督肯定有他自己的用意。畢竟丁汝昌生性憨厚且又服從指揮,而且丁汝昌與其又是同鄉,從李鴻章的視角來看,丁汝昌是擔任北洋水師提督之職的不二之選。由於之前已經回答給類似的問題,所以下面就放上之前的一篇文章來詳細闡述一下這篇問答。


一、丁汝昌一生從戎,是北洋水師中資歷最深的將領,參加戰鬥無數,也是作戰經驗最豐富的將領。作戰勇敢頑強,是立戰功最多的將領。也是最早使用洋槍洋炮的將領,是最早參與建設新軍的將領。二、丁汝昌雖然是陸軍出身,對海事不甚精通,這是事實。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就說他是對海軍之奧妙全然不知的門外漢和指揮無能的庸才。雖然丁汝昌沒有像北洋水師中的諸多將領那樣留學海外,但他受過專門訓練,早年曾在長江水師管帶船炮,在光緒初年就已經留北洋差序,執行籌建海防的工作,曾赴英德購軍艦,觀察國外船廠。在壬午兵變、甲申政變以及巨文島事件中都是由丁汝昌一手帶領北洋水師去平息爭端的,丁汝昌投身海軍建設、擔任北洋艦隊提督多年,對海軍事務早就從不懂到懂,就連北洋艦隊總教習琅威理也曾稱讚他“韜略素嫻”,所以就丁汝昌的資歷看也是最適合最有能力去擔任北洋水師提督的。


三、丁汝昌早在甲午海戰全面爆發之前,就已經對日本海軍的快速發展,北洋海軍已經處於落後的狀態有了清醒的認識,他一再向清政府申請,添船換炮刻不容緩,但清政府為了給慈禧太后慶壽,花掉了大量建設海軍的錢財。另一方面朝廷又拒絕了丁汝昌在主要戰艦上配置克虜伯速射炮和後膛炮的最低要求,這些方面足以表明丁汝昌的能力以及站前對待北洋水師和日本海軍的清醒認識。

四、甲午戰爭中,丁汝昌是積極主戰的,始終身處戰爭一線,並不是像網上說的那樣他是投降派、庸將、貪生怕死之人。丁汝昌在指責、彈劾、幾乎被革職的情況下,仍然率領北洋水師駛向戰場。丁汝昌是在被摘去頂戴,以戴罪立功之身,暫留北洋水師提督的情況下,親自指揮了威海衛保衛戰。他拒不接受伊東祐亨的勸降,在威海衛諸炮臺失守,靖遠艦中彈沉沒,整個北洋艦隊和劉公島面臨縱深打擊,陸軍鼓譟譁變要求投降求生之後。丁汝昌被逼至降敵自殺的選擇,在悲痛中給李鴻章留下一紙電文,遙望北京服鴉片自盡。

值得一提的是,在威海衛保衛戰之中,日本聯合艦隊的司令伊東祐亨在北洋艦隊陷入絕境之時,曾向丁汝昌發出勸降書,對他的處境表示同情,勸其不值得為之死戰,而丁汝昌則在回信中表示“餘決不棄報大義,今唯一死以盡臣職。”



在日寇威逼誘降,蒙受屈辱的情況下,丁汝昌依然大義凜然,盡節以終。但在威海衛保衛戰後期,李鴻章壓制了丁汝昌的正確主張,嚴令北洋艦隊“不許出戰,不得輕離威海一步”,“如有違令出戰,雖勝亦罪”,這才是北洋艦隊坐以待斃的最主要原因,也沒有理由讓作為提督的丁汝昌來背這個黑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