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40年滄桑鉅變|贛發集團的風雨改革路

我看40年沧桑巨变|赣发集团的风雨改革路

我看40年沧桑巨变|赣发集团的风雨改革路

我看40年滄桑鉅變

改革開放40年,中心城區經歷了滄桑鉅變。吃、住、行、遊、購、娛……更新迭代、日新月異。宋城章貢,變得熟悉又陌生,古老又年輕。悠悠宋城的風景,記憶裡虔城的模樣,如今改變幾許?

章貢發佈將陸續推送文章,從不同視野介紹改革開放以來章貢區的變化。

1998年,

贛發集團啟動改制。

我看40年沧桑巨变|赣发集团的风雨改革路

改制初期贛發的生產車間。

當時的贛發,

人員有800多人,

銷售收入4000萬左右,

利潤僅幾十萬元,

資產負債率99%以上

……

從1998年改制起,

贛發集團共完成:

工業總產值23億元、

銷售收入21億元、

實現利稅2.7億元、

上繳稅金2億元、

為員工發放工資福利2.5億元、

資產負債率從99%以上下降到58%。

回望贛發20年的風雨歷程,

就是一部蓽路藍縷、銳意改革歷史。

改革之役——永不停歇的遠征

贛發人從不懼怕改革,時光年輪裡鐫刻著鮮明的記憶。1998年7月,贛州電機廠、贛南水輪機廠兩廠在贛州率先實行國有資本退出的產權制度改革,由原兩廠領導班子成員並吸收兩廠技術、經營、管理骨幹60人為創立股東,共同出資組建新公司,在妥善安置兩廠職工、確保離退休和分流職工生活保障的前提下,以資產配負債、一次性轉讓分期付款的方式收購贛州電機廠、贛南水輪機廠生產經營性資產。

我看40年沧桑巨变|赣发集团的风雨改革路我看40年沧桑巨变|赣发集团的风雨改革路
我看40年沧桑巨变|赣发集团的风雨改革路

改制初期贛發工人在車間生產的場景。

贛發公司改制,當時是全市第一家,沒有現成方式可以借鑑,改制指導組以明確的方向、清晰的思路、嚴密的步驟、規範的操作,積極穩妥地推進,調查測算、方案設計、資產評估、會計審計、產權界定,無一不是在法律規範下進行,企業股權向經營團隊和業務管理骨幹集中,嚴把資產評估關、依法改制關。

改制後,公司嚴格履行改制方案和合同,嚴格按《公司法》、公司章程規範運作,健全了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新三會”與原國企的黨委會、工會、職代會“老三會”有效融合。大規模精簡機構、進行勞動用工和人事制度改革,員工改為聘用制,管理人員競爭上崗。

在實事求是、大膽探索實踐中,求生存、求發展,逐步建立適應市場的經營機制、民企體制機制,是贛發在改革歷程中永不停歇的腳步。經過艱苦的思想轉化和改革的陣痛,促進了全員轉變思想觀念、使職工成為改革的主體,贛發也走出了一條具有本土特色的國企改革、生存發展之路。

我看40年沧桑巨变|赣发集团的风雨改革路我看40年沧桑巨变|赣发集团的风雨改革路

2016年,贛發工人在車間生產的場景。

破舊之道——探尋主業的良方

面對國內水電市場日趨飽和以及訂單需求下滑,加上亞州金融危機和金融次貸危機,以及原材料大幅頻繁上升,成本上升,資金緊張等,市場競爭異常殘酷。而水泵業要想守著老技術、老產品、老觀念,必將難以為繼,唯有“做大做強”才能贏得嚴峻的挑戰。

“三個並舉”和“兩個同時”成為贛發人做大主業的第一劑良方。突破傳統的固守東部市場發展的地域觀念,挺近到資源豐富的雲貴川等西部大市場以及覆蓋全國市場,實施“東西並舉”;在水輪發電機組和水泵的總量中,以大機組、大水泵為主,但小機組、小水泵也不能丟,實現“大小並舉”;逐步引進創新,試製出技術含量高的機組,如:燈泡貫流式機組、四噴嘴機組、大型軸流泵、雙吸泵、多級泵等,同時常規型機組也不放手,實行“高低並舉”。在做好主機小成套訂貨的同時,做好電站大成套訂貨。在做好新建電站合同簽訂的同時,做好老電站的技術改造,塑造“兩個同時”。

在這條路上,不僅造出了燈泡貫流機組、大型軸流泵,同時垂直軸風力發電機、永磁電機,開關磁阻電機也隨之開發出來。短短几年,贛發就迎來了改制後的“暴發式”增長,贛發公司年訂貨額突破2億元,年銷售收入首次突破1億元,年利稅突破1000萬元。一舉成為當時贛州的六大支柱產業之一,機電產業的龍頭企業。

我看40年沧桑巨变|赣发集团的风雨改革路我看40年沧桑巨变|赣发集团的风雨改革路

贛發生產的發電設備。

在此基礎上,公司自籌資金實施“年產80萬千瓦大中型水輪發機組”技術改造,先後累計投入近1億元。新建2.7萬平方米重型鋼結構廠房,新增10米單柱數控移動式立式車床、4米數控雙柱立式車床、10米數控重型臥式車床、200數控落地式鏜銑床、500噸C型壓力機、數控火焰切割機等大型高精生產設備,贛發擠入全國水電行業前列。

如今,贛發人已將目光瞄向了國家“一帶一路”重大發展戰略,贛發設備已經出口到英國、意大利、越南、巴基斯坦、土耳其、巴西等近三十個國家,真正挺起了江西水電裝備製造業的脊樑。

我看40年沧桑巨变|赣发集团的风雨改革路

12月17日下午,贛發集團出口烏茲別克斯坦發電機組整裝上車。

創新之路——築牢發展的根基

因循守舊沒有出路,畏縮不前坐失良機。近幾年來,由於國際經濟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全球經濟復甦艱難,外需不振,出口增速下滑,國內經濟處在轉型關鍵期,內需不足,產能過剩,這些不利因素疊加,同樣給贛髮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和風險。

為此,公司提出“守住底線,搶抓機遇,變危為機”的決策,底線就是“資金鍊不斷、隊伍不散、管理不亂”。而“搶抓機遇”、“變危為機”,主要是抓住“十二五”小水電增效擴容的機遇,既支持棚戶區改造和電站改造,又對贛發實施資產重組,降成本、降負債。整個集團也乘勢實施重組,把贛泵的生產製造整體搬遷到沙石鎮,原文明大道廠區則改造成文化創意產業園——贛州宋城壹號。

我看40年沧桑巨变|赣发集团的风雨改革路

宋城壹號文化創意產業園。

至此,贛發集團開創了以“6+1”項目為切入點,實施“製造服務雙輪驅動”戰略,從而走上了轉型發展之路。一邊是產業結構升級,企業轉型發展;一邊是延續歷史文脈,保護工業文化遺產。創客文化、宋城文化、客家文化、工業文化融合展現,夢想家音樂餐廳、中韓文化科技創新交流基地、卡拉大冒險、花笙記匯美攝影、翰林院重慶小面、青禾花藝、泰拳文化等一批項目先後簽約建成。

我看40年沧桑巨变|赣发集团的风雨改革路我看40年沧桑巨变|赣发集团的风雨改革路
我看40年沧桑巨变|赣发集团的风雨改革路

宋城壹號裡部分業態。

可以說,“宋城壹號”是贛發集團進入生活服務領域的開端里程,也是贛發人雙輪驅動戰略的生動體現,展現出贛發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解放思想、敢為人先、勇於擔當的企業內涵。該園先後榮獲江西省重點文化園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工業旅遊區、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省級眾創空間等稱號,開啟了集團轉型發展的新局面。

我看40年沧桑巨变|赣发集团的风雨改革路

真正走上改革之路後,路是越走越寬的。推開窗子我們可能看到的是風景,但當我們真正敢於推開門走出去,我們就成為了風景。

這是改革後贛發人的感觸,

也是贛發人面對改革的新心態。

大家都在看

我看40年沧桑巨变|赣发集团的风雨改革路我看40年沧桑巨变|赣发集团的风雨改革路
我看40年沧桑巨变|赣发集团的风雨改革路我看40年沧桑巨变|赣发集团的风雨改革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