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控股的“野望”与资本力:如何炼就庞大的产业集群?

联想控股的“野望”与资本力:如何炼就庞大的产业集群?

一视财经

你永远不知道未来迎接你的是什么!

撰文&张宁

这是笔者最近买菜的感悟:

由于媳妇比较忙,买菜的活儿就落在了我身上。突然发现,青菜、鸡蛋的价格上涨了不少,可以说一天一个价,让我十分意外,不过也只能发发牢骚,菜还是要吃。丈母娘因此教导说,如果你提前多备点东西放在冰箱里,到需要或者涨价时就不会手忙脚乱了。

仔细想想也是!生活小事如此,企业发展亦如此,市场环境可谓瞬息万变。就像马云马老师著名的“履带战略”:要讲究多手准备。

马云认为,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能够3年到5年都保持优势的。所以要形成梯队发展、有机作战,每一家公司,一个上,然后退下来,再另一个上,形成一个循环,这就是履带战略。阿里巴巴B2B需要修复,淘宝就当第一阵营,然后是天猫,接下来支付宝起来了,过两年再是云计算,再是菜鸟,一轮一轮的上。

37年前,诺奖得主詹姆斯·托宾也曾强调,“将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然后看好这些篮子”。

在国外商业演变的历史中,詹姆斯·托宾的观点不断被历史证实:宝洁、IBM、通用电气、谷歌……从个人日化消费品到工业设备制造,再到互联网新贵,诸多标杆性企业,都是通过多元化经营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处于经济转折点的中国企业,也在尝试延展自身业务,华为、中兴涉足零售及个人消费电子业务、万达以商业地产起家涵盖生活服务,即便是BAT也都在拓展金融业务。

事实上,国内将“履带理论”以及多元化战略运用到极致的除了马云,还有柳传志,一样的格局,一样的大师级战略!

联想控股的“野望”与资本力:如何炼就庞大的产业集群?

01 抉择

纵观PC行业的发展历史,风云诡谲。这些年惠普、戴尔、联想等各大品牌此起彼伏活跃在各大排行榜上。虽然偶尔听到Gartner发布了最新的PC出货量,但个人电脑市场已趋近饱和,没有常胜将军,都要不停爬坡。曾经登上全球PC行业王座的联想,也遭遇了转型困境。此时的PC,就像七十年代的IBM、通用电气所面临的难题一样,如何寻求突破?寻找增长?

柳传志开出的药方是多元化发展。

“1998年,我到美国通用电气学习十天。脑子里一直想的问题是1984年联想集团成立的时候,当时的全世界有几万家电脑公司,到1998年前后做电脑业务的公司只剩不到十家。”柳传志曾回忆道。

同时,他认为,高科技领域由于颠覆式创新、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有很大风险,裹足不前是不行的。因此,“怎么能够让现有的企业敢于创新,同时又能活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元化发展。拿今天来说,联想集团遇到了很大的风险和挑战,而联想控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从容应对。”

对联想集团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柳传志曾直言非常“庆幸”对联想业务进行拆分,一步步建立起投资集团——联想控股。“联想控股保证了股东利益和员工利益;同时分散了联想集团业绩下滑带来的危机,提供了联想品牌可以延续的基础。”他说。

事情发生在2001年,这也是对联想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当年联想有两个大动作:一是拆分为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二是实施多元化战略,进军投资领域。彼时的联想控股还只有一家基金,未形成投资集团。

如今在“投资公司”战略的主导下,多元化投资控股公司——联想控股已经全面开花,孵化出不少产业集群,而大家熟知的联想集团只是联想控股一个业务板块。

早前,金融、资本运作不论是对企业还是公众,普及和认知度都较低,“生意就是买与卖的交易”,完全忽视了金融的力量。通过资本扶植创新创业型企业,进而实现商业价值,实现战略转型。

日前,联想控股取得包括来自于卢森堡金融业监管委员会和欧洲中央银行的所有所需监管及相关审批,成功完成收购卢森堡国际银行89.936%股权。

而这只是联想控股资本运作的一个缩影,利用资本的力量打造自己的商业版图,目前联想控股已经形成产业集群,成员企业包括君创租赁、考拉科技、拜博口腔、德济医院、神州租车、佳沃集团、三育教育、联泓集团、东航物流……业务布局广泛,已经涵盖IT、金融服务、创新消费与服务、农业与食品、先进制造与专业服务五大板块。

此时,通过投资并购、自建等,联想控股脱胎于实业,成为一家资本与产业并举的集团公司。

联想控股的“野望”与资本力:如何炼就庞大的产业集群?

02 孵化和蜕变

回顾8年前的目标——“一家不错的投资公司”,8年之后再看,不论是从财务业绩上,还是公司价值上,联想确实做到了,完成了曾经的誓言。

据联想控股2018年中报显示,2018上半年,联想控股实现收入人民币1565.49亿元,同比上升10%。其中,金融服务、创新消费与服务、农业与食品三大板块高速增长,其营收分别增长17%(19.80亿元人民币)、17%(8.86亿元人民币)、218%(63.87亿元人民币)。

柳传志早前做出的多元化布局,为如今的联想控股提供了高速增长的现金收入。

除此之外,联想控股利用资本的力量,还发掘、孵化出一批高增长的创业公司,相继成立君联资本、弘毅投资、联想之星等投资公司,进入VC、PE和天使投资领域,三家投资公司针对不同成长期的企业,实现对高价值企业的全方面覆盖及挖掘。

联想之星主要针对初创企业的天使及A轮投资,仅2018上半年,投资项目超过20个,涵盖了智能机器、产业变革、生物技术、医疗器械等前沿领域,在管项目有40个发生下轮融资,近10个项目实现退出;

君联资本针对创业企业的B轮、C轮投资,2018上半年累计投资项目超过37个,全部或部分退出项目12个,4家企业完成IPO;

弘毅投资为PE,主要是上市前及上市后的投资,2018上半年,总计完成12个项目追加投资,12个项目完全或部分退出,1家企业在A股上市。

联想控股的“野望”与资本力:如何炼就庞大的产业集群?

03 技术革新背后的资本力量

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与华为、中兴等传统科技巨头继续专攻技术领域不同,联想控股的发展方式则是利用资本孵化企业,像育苗的温室一样去孵化创新型企业。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底,联想之星、君联资本、弘毅投资总基金规模已经近1100亿人民币,相关负责人表示:

“希望能够帮助更多有价值的创业公司。”

转型之后的联想控股,虽然不再是一家科技企业,但通过资本的力量帮助了更多创新型企业得到了更大发展,例如君联资本就是科大讯飞的首批投资者,面部识别领域的独角兽face++背后也看到了联想之星的支持,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从这方面说,作为科技企业孵化的苗圃,联想控股以另一种方式扛起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大旗!

获取技术没有错,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推动技术革新背后的资本力量。

联想控股的“野望”与资本力:如何炼就庞大的产业集群?

一视财经

有趣丨有料丨有深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