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言語者無二三。婆娑塵世,難免有運不濟之時,感物傷懷,一腔憂愁,不得傾訴。唯有淺吟低唱,聊以自娛。

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

今日偶聞一語: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

初聞此語,諸多思緒,下馬看花,不禁追問度娘,蓋此語出處乃一戲子之作。遍賞此作,頗具人生情懷。試問,何人不在曲中過?何人不在曲中求?故不惑三問。

初問:生而為人,何故百般執著,不遂安心之意?

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

百般執著,皆因慾求不滿,徒增痛苦之心。現或有身出富貴者,或有身出貧賤者,二者其所想所求,無外乎名,利,情三欲耳。佛雲:世間自在者,常在世間而不為世間所拘礙。人之一生,不過百載年華,恍如過指流沙,彈指剎那,何不惜時?唯有輕念執著,方得自在。

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

再問:世間苦多樂少,身在曲中,千般孤獨,何以自拔?

若人生無苦,也許能不哭,可只要是人就有七情六慾,七情六慾皆是苦,而苦中苦是愛不得,亦恨不得。心向曲中,即是曲中之人,種種煩腦不請自來,心生一念,天地皆知,莫以孤獨慰己,需坦然處之。

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

三問:曲散人終離,萬般無奈,可怨命否?

世人萬千種,浮雲莫去求。一念起萬水千山皆是情,一念滅滄海桑田已無心。緣起緣滅,皆為造化弄人,安之若命,無可奈何。

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

書不盡言,草此為止,下附全文,供君一閱。

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聞已是曲中人。

既然已是曲中人,何必再聽曲中曲。

曲中輕憶夢中人,夢醒時分嘆紅塵。

曲終人散夢已醒,何處再尋夢中人。

夢中合唱鳳求凰,夢醒獨奏離別賦。

即知曲人存於夢,何故執於曲外人。

多少痴夢多少等,難訴痴情曲中人。

一蕭一頁紅塵事,一弦一曲了人生。

既然已是曲中人,何必再悟曲中意。

不願再做曲中人,奈何越聽越沉淪。

曲中曲,人中人,曲散人終離,曲終人散早成空。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