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倒流19年 那首優美的《七子之歌》猶然在耳

中新網12月20日電 12月20日,是澳門迴歸祖國19週年紀念日,澳門民眾全城同慶。此時,耳畔若響起那動人的童聲:“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是否令你感覺回到了19年前的今天?

时光倒流19年 那首优美的《七子之歌》犹然在耳

資料圖:澳門特區政府在金蓮花廣場舉行升國旗、區旗儀式,慶祝澳門迴歸。中新社記者 龍土有 攝

1998年底,大型電視紀錄片《澳門歲月》首映,片中那首感人至深的主題歌,引起觀眾的強烈反響,並將其選為迎接澳門迴歸的“主題曲”。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這首歌的歌詞並非為澳門迴歸而寫的新作,而是90多年前一首題為《七子之歌》的組詩中的第一篇,其作者就是著名愛國學者和詩人聞一多。

《七子之歌》是聞一多於1925年夏天創作的一首組詩,共七首,分別是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和旅大(旅順-大連)。

那時的中國社會黑暗,山河破碎。聞一多看到祖國被列強強佔了七塊土地,憤然寫下了《七子之歌》。在詩中,聞一多以擬人的手法,將中國當時被列強掠去的七處土地比作遠離母親的七個孩子,受盡異族欺壓,渴望回到母親懷抱。詩歌一方面抒發了對祖國的懷念,一方面表達了對列強的憤恨。

《七子之歌•澳門》這首詩在字裡行間中,無不展現了澳門400年的滄桑,與中華民族對命運的抗爭。這首詩令我們體會到了聞一多在寫作時情感上的爆發,也同樣感受到了他的堅強與不屈,正像詩中所寫:“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

时光倒流19年 那首优美的《七子之歌》犹然在耳

資料圖:澳門迴歸第一天之夜施放煙花慶賀,火花映紅濠江兩岸和海濱具有中葡特色的觀音像。中新社發 賈國榮 攝

1998年初,《澳門歲月》的總編導在一次偶然翻閱聞一多詩集時,發現了《七子之歌》,即請作曲家李海鷹為之譜曲。

李海鷹在收到歌詞時,那幾句詩詞就一直在他的腦海中繚繞。李海鷹說,他的創意是跟隨著聞一多的思路,前面用簡單的音調轉換,就如同缺失母愛的孩子唱著簡單的童謠,而從中間部分開始,像浪濤一樣呼喚,展現渴望母愛的情感,這樣的旋律漸漸在他的腦海中浮現。到了第二天,這首《七子之歌》的曲子就如同早已譜寫好的一樣,被李海鷹迅速完成。

时光倒流19年 那首优美的《七子之歌》犹然在耳

資料圖:1999年12月20日零點,北京天安門廣場澳門迴歸倒計時牌前一片歡騰。中新社發 滿會喬 攝

而當這首歌曲在中國各地廣為傳唱時,一個澳門小姑娘的名字也開始為人所知,她就是最早演唱這首歌曲的容韻琳,當時只有9歲。

容韻琳是在第一次被告知要用普通話演唱《七子之歌》後,開始學習普通話的。而她的母親由於常常要陪女兒外出參加活動,也是從1998年開始學講普通話。

演唱《七子之歌》使容韻琳母子學會了普通話,也為容韻琳帶來許多朋友和機會。成為小明星後,她收到了全國各地許多小朋友和大朋友的來信、賀卡以及錄音帶。

容韻琳在談到澳門迴歸祖國時稱,最早是父母告訴她祖國的歷史,而當她在唱了《七子之歌》後,去過了很多地方演出,才知道祖國竟然這麼大,有這麼多美麗的地方。她覺得做箇中國人真好。

澳門迴歸19年,這首歌也伴隨了我們19年,歌詞依然那麼感人,旋律依然那麼優美。這首歌一定會繼續傳唱下去,因為它代表了所有中國人最美好的期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