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空突防不再灵验?雷达组网成体系作战,超低空突防成明日黄花

超低空突防不再灵验?雷达组网成体系作战,超低空突防成明日黄花

超低空突防曾经是战机对付地面及海上目标的绝佳手段,但为何如今超低空突防已经不再灵验,成为了明日黄花呢?因为现在已经有了对付这一突袭方式的最佳手段,这就是让雷达进行体系组网作战。

这要归功于现代雷达的发展及改进。曾几何时,超低空突防是冷战时期最为流行的突防方式,各国研发新战机以及新型轰炸机时都将超低空突防作为极为重要的设计要求,而为达到这个目的甚至不惜牺牲其他方面的性能。像可变后掠翼就因为能满足超低空突防的需求而备受追捧,苏24,F111,狂风等战斗轰炸机都将此作为其实现对地打击的主要手段。

超低空突防不再灵验?雷达组网成体系作战,超低空突防成明日黄花

但是冷战后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超低空突防已经不再有效。尤其是预警机的大量普及以及雷达网的综合体系作战,更是使得超低空突防成为镜中花水中月。海湾战争中,超低空突防进行对地打击的英国狂风战机就因此折戟沉沙,损失惨重。但是超低空突防对付没有完整空防体系的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实际效果。

而现代雷达之所以能识破超低空突防,就靠的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曾经的雷达都是一些早期的探测方式,比如单脉冲以及多脉冲捕捉,这样雷达波发现敌机后就能被雷达站接受到从而发现目标,但是超低空突防利用了早期雷达的不足,即对超低空目标几乎没有发现能力,从而在地面杂波的掩护下实现近乎隐身般的打击。

超低空突防不再灵验?雷达组网成体系作战,超低空突防成明日黄花

马岛战争中阿根廷战机超低空突防屡屡成功就是因为英军雷达的无所作为。但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雷达这一缺陷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弥补,即利用高精度的雷达单元通过过滤地面杂波的方式来筛选出具有威胁的真正敌军战机目标。而如今更是专门诞生了针对贴地飞行目标而设计的补盲雷达,所以进行超低空突防已经非常危险了。

而雷达组网就成为了超低空突防的噩梦。多种雷达在同一体系指挥下分工合作,实现从超低空到超高空的无缝衔接,尤其是地面雷达网还可以得到预警机的支持下,如此一来超低空突防也再难有见缝插针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