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一辆重型坦克,能攻克一座三国时期的城池吗?

婲瓣


如果是光天化日之下一辆现代重型坦克突然出现在古代的一座城池附近,那么这辆坦克很有可能轻易的摧毁城池的大门,冲进去横冲直撞,几百人瞬间都变为肉泥,但是一般来说三国时期的战略要地都是有护城河的,如果是这种情况坦克只能轰开城门却无法进入城内也就无法真正的占领这座城。

并且以上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第二次,如果士兵们都知道了这种兵器的存在,对于一辆这样的坦克,还是能轻易的将其俘获或摧毁。

古人可以怎样将坦克摧毁?

如果发生了一次坦克攻击城池事件,那么坦克这种兵器马上就会被古代军方知晓,很多城池将会布下天罗地网对付这一辆坦克,因为你只有一辆坦克,没有步兵护航,在第一次攻击过城池之后必定会被精锐骑兵跟踪,无论到哪都会有骑兵在暗处跟踪你,你的位置会一直被掌握。如果你主动攻击第二座城池,那么等待你的可能是地上的大陷阱,直接陷入大坑之中,或者被围困致死,或者被浇灌沥青活活烧死。

如果你不再攻击第二座城池,恐怕最终也逃不了,通过精锐骑兵的报告,古代军方也能基本摸清这件骇人的武器基本功用,只要你夜间停下休息,马上就会有特战勇士搞破坏,给炮管灌铅,从通风口注入毒气,等等,坦克也经不起每天这样折腾,即使有近防武器,也不能24小时盯着360度的死角。或者干脆重骑兵和坦克进行正面对抗也不是不可能赢,因为这坦克的功用已经被摸清楚,所以一定会有针对性的新装备出现,比如能让一千个重骑兵围着你抛射易燃的火球,不停的有人向坦克喷射沥青,就算近防机枪不断扫射,数千个弓弩手解决机枪手不是什么问题。不就之后坦克就会变为一个大火球,失去战斗能力


骑士户外


城池瞭望兵:报~将军,前方杀来一辆可以行走的铁怪物

将军:命弓弩手放箭试探

弓箭手:报~将军,铁怪物刀枪不入,接连发出惊天巨吼,几处城墙应声爆裂,守军死伤惨重!

将军:莫非天外来客?点精兵500、战车10乘,偏将开城迎敌。

情报兵:报~将军,开城应战人马还未近前,便被一串火舌喷的人仰马翻,全军覆没,铁怪物已向我城门攻来。

将军:命守城官城头准备10缸火油,城门内速挖能容下怪物的10米深坑,待怪物攻城,深坑附近点火放烟,城楼10缸火油浇之放火,贴怪物不被烧死也的被呛得掉入深坑。

情报兵:报~恭喜将军,怪物燃火跌进深坑,动弹不得,里面呛出一短毛小怪,已被拿下,嘴里直呼:我是楼主,我是楼主……

将军:吊起来弹鸟5000下,杖刑100,明日午时赤身游街,择日请主公定夺。

刘备:立邀曹孟德和仲谋,开坛设宴吃叉烧,儒与两国国君共尝“楼主”,就算天外来客来犯也奈我不得,震慑之!


艺影星谭


请注意标题,是攻克一座城池!

那么首先来看一下三国的城墙是什么样的

由大型石块和夯土堆砌而成,厚度约为13米。在古人看来是坚不可催。

现在这座古老的城墙将迎来天外来客,一台2000年后的钢铁巨兽,我们就假设是99A式吧

暂不考虑防护问人,我个人不认为长矛大刀能砍破这钢铁。

也不考虑行程问题。只攻一座城,半箱油就够了。

那就是火力的强度的持继力问题了,

99A式,125毫米炮击打老城墙可以说是手到擒来。如果打城门,瞬间就炸他的稀吧烂,如果打城墙,用HE高爆弹也就三五发的样子,就打倒城墙了。

那么坦克是不是进城呢?NO~三国时代已经有火油了,三国是风云时代,将星云集,智才横出,当你大摇大摆的开着坦克进城,头上一大桶火油倒下来,那就是莫洛托夫鸡尾酒提前二千年发明了。

这时候可以用强大的威慑力,让对方投降。每天开炮三炮,碾压对方的意志,不多久对方就不得不谈和了,因为每发炮弹掉在城里,都是惊人的效果,对士气打击太大,对未知的恐惧一直在支配着他们。谈和就是归顺,就是交出城池,那这样第一座城,你就拿下了!还收获一批战兵。何乐不为呢


敏感度很高


这个问题,有点难度,一般军迷者可以答复。

老夫是一名底层老百姓,只能说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部重型坦克,看似强大,其实也有弱点的。

一是在坦克的必经之路,撒上大量的刚性磁铁,大小不一,有细如面粉,也有砺石大小的。如坦克经过,那大大小小的刚性磁铁会吸附在坦克上,吸附在坦克的链条处,吸附在坦克的齿轮,发动机,甚至跑到炮筒里。如此坦克必然瘫痪。

2是加一个高压电线,如500千伏的,坦克一过,必像火球一样,

3,铺满稻草,有一二米厚,坦克进去,稻草必然绞进链条皮带,而瘫痪。

4,在坦克必经之路,铺满塑料瓶,里面装满硫酸,硝酸,王水等,坦克压上去,这些腐触性很强的液体必然喷射到坦克上,坦克肯定完蛋。

5,这招最厉害,让农民在周围焚烧秸秆,让坦克看不清方向,就在这时,警察那起手铐把坦克的轱辘给拷上了!自然坦克就动不了,


山之恋山之恋


坦克:开打!

一发炮弹炸了城门。

弓箭手:嗖刷刷刷……

坦克:f**k!老子机关枪给废了!

hoooooooog!

城头废。

骑兵来也!

坦克:老子主炮让你怂!

工兵挖坑d(ŐдŐ๑)

工兵铲长江大堤!

坦克车长:……we will we will f**k you!

一股清流冲了过来!

坦克翻……


空军一号飞啊飞1


如果不要求攻克后治理,或者杀光城中军民,那么一辆弹药充足、燃料充足的重型坦克,攻克三国时期城池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当然,说的是一般城池,而且不能说修到坦克无法抵达的地方。比如你把坦克放在长江北面,然后让坦克去攻克建邺城,欺负坦克不能过长江,这就是耍赖了。

重型坦克,一般指40吨以上的坦克。那么我们就以美制M1A2为例子吧。

美制M1A2,重70吨,长10米,宽3米多,最大公路时速60多公里,加满油行驶400公里,配备105或120毫米主炮,以及7.6毫米机枪。

这么一款庞然大物,直接开到城下,用火炮轰塌城门,或者撞开城门,不费吹灰之力吧。想象相当于1000个人手持的巨大攻城锤,以好几倍于人奔跑的速度撞城门是什么感觉?

就算你在城里面设置路障,坦克是能够爬坡越野的。

有人说什么用投石车砸,用火烧。M1A2对付伊拉克军队的炮火大部分情况都能安然无恙,你说投石车的力量比伊拉克的炮弹更强?三国时代用木柴烧出来的火比破甲弹的高温还厉害?

还有人说挖陷阱。拜托这不是打游戏。一战坦克都能携带大捆木柴来填壕沟了,你的陷阱打算挖多深多宽呢?

科技的力量是古代人无法想象的。

当然,如果说给三国时代的人配属几个穿越过去的现代军人,让这些对坦克属性了如指掌的现代军人来指挥三国时代的人布防;同时设定坦克这边只有坦克手等几个人,而且这几个人并不知道对方有了现代军人参谋,只是完全懵懂地单凭一辆坦克去进攻城池,那确实可能坦克阴沟翻船。

但是,这种设定本身已经很不对等了。那你还不如直接放几只猴子在坦克上呢……


巴山夜雨涮锅


我发现下面答主吹牛的不少,一致认为可以轻松突破三国时期的城市,那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根本没这可能。

三国时期的城市是以以夯土为主,夯土的特性就是粘性高,不容易脱落,而且投石器投出来的石头砸上去只能让他越来越结实,而不会倒塌。

这种城墙在现在看来,对付坦克简直是最佳利器,城墙的厚度最薄的三米,高度从六米到12米不等,高高的把城池围住。

那么我们再看看坦克的攻击力,坦克的两大特点,火力和速度,在进攻城池的时候,速度没有用了。那么就只剩火力一项,我看他怎么攻破这座城池。

坦克炮装药量不够几公斤,而穿甲弹的装药量更少

,这样的弹丸以每秒700多米的速度冲向城墙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是什么?是山崩地裂,还是尘土飞扬?

告诉你什么都没有,夯土结构的城墙在弹丸钻进去的时候在城墙内部爆炸,弹丸的破片杀伤全部被夯土吸收,产生的冲击力也被夯土吸收,结果就是城墙一震,就落下去一些,但是不会完全倒塌。

待得连续几发的炮弹落到同一个位置以后,夯土的城墙会形成一种斗坡状,这个时候,这辆坦克按道理按道理可以通行了,是不是就可以冲进城内大杀四方呢?我的回答是,做梦。

我们不说前面的护城河,说白了,前面一段护城河就已经把坦克挡在外面了,那么我们把这个因素排除,坦克还是进不到城内。

因为他炸出的那个缺口其实是他的死亡缺口,夯土被大量的炮弹炸松了以后,根本不足以承受坦克压上去的重量,坦克一战进入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界,到时候你跑都跑不了,还何谈攻破城池。


所以说现在很多人都是想当然而,认为现在的高科技在远古时代就是大杀四方,就是无敌的,我只能告诉你,每一个时代的武器是对应每一个时代的,跨世纪的武器并不见得就有效,更别说坦克弹药用不了了怎么办?

就好像有人说我拿一把枪到古代会不会横行四方?你浑身都是铁,又能打几颗钉,弹药用了了你怎么办?枪枝损坏了又怎么办?就算是你枪不坏,子弹可以随便用,人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困了,饿了,累了,你打的久了无望了,你自己都一枪把自己打死了,还谈什么大杀四方。


愚人时代1972


很有趣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不用为重型坦克担心,主要考虑城防一方的情况。


首先,如果事先不清楚对面的破坏力,等于是被完虐

三国到今天有近1800年的历史,坦克比起当时的军事力量,是代差战争,何况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应战,胜负立判。而且古人多半会视为天兵神迹,不战而降,对题主膜拜不已。


其次,如果知道真相,决定并组织防御

那就要看城有多大,军民人口数量,以及攻克这座城的标准是什么。


攻克标准一:要求逼迫城市挂白旗

这个应该容易办到,血肉之躯无法抗衡钢铁的力量,意志也很容易瓦解,只要把县府给轰掉,县令、县丞、县尉阵亡,群龙无首,余下的官吏就会很快投降。

有人会问:从城外向城内射击,坦克火炮射程够得着吗?

够得着的。

根据考古发现,汉代普通内地县城,多为1平方公里左右,最大不超过2平方公里;

举2个例子:

林邑国都浦西城(广西黔江沿岸),城“周八里一百步”,即周长不到3,500米;

计算公式:415.8米*8+140米

福建崇安的城村古城,面积约0.4平方公里。

这样的小城,如果城面平坦无起伏,坦克一炮可以从前门打到后门。(射程按平均值2公里考虑)


当然,如果是如下这样的大城邑,则会比较麻烦。

国都

西汉的长安城,公元前202年建设,面积34.39平方公里;

东汉的洛阳城是在秦时吕不韦城的基础上加以扩建,长约9里,宽约6里,俗称“九六城”,面积12至14平方公里(不是标准矩形)。

封国国都

西汉时的临淄城分为大小二城,两城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

汉代“五都”之一邯郸,面积约14.4平方公里。

郡治城

琅邪郡治东武城(今山东诸城),城址平面呈椭圆形,全城周长9265米


坦克面对汉代的大型城市,无法展开在小县城可以实施的“斩首行动”,必须要求坦克快速突破城防,推进到理想的射击位置;而像长安,洛阳这样的大城市,厚重的城墙和护城河都会给坦克的前进造成障碍。

长安城墙于汉惠帝元年春正月起筑,采用细黄土夯筑,高12米,基座宽12至16米,墙外有宽8米,深3米的城壕。

爱好军事的朋友们,可以考虑一下重型坦克对这样一堵城墙以及相关防御(我想守军不会站着看戏,扔石头和火油罐进行干扰还是会有的),如何设计进攻方式。


攻克标准二:要求坦克歼灭城市军队的有生力量(假设无援军)

如果是要杀死城市的武装力量,即意味着双方都是不死不休。那坦克会有麻烦,让我们继续发挥想象力,就从坦克进入长安开始吧。

(1平方公里的小县城,是不会有像样的抵抗的。再说了,难得有机会开坦克穿越,是不?)


好的车长,现在你的面前就是汉代的长安城。


长安城坐西朝东,四面各开三座城门。

其中东侧为宣平门、清明门和霸城门,而霸城门与宣平门分别设有门阙,为长安城的正门;

北侧为厨城门、横门、杜门(又称利城门,后改称洛城门);

南部自东向西分别为覆盎门(又称下杜门)、安门和西安门;

西部城墙由北往南分别为直城门、章城门和雍门。

根据考古发掘,每座城门各有三个门道,门道宽约8米,为当是四个车轨间的距离,城门内有大街与城门相通。

城内的大街都与城门相通。主要街道有8条,分别为华阳街、香室街、章台街、夕阴街、尚冠街、太常街、藁街和前街。其中最长的安门大街(章台街)长5,500米,其余多在3,000米左右。道路一般宽约45米,路面以水沟间隔分成三股,中间的御道宽20米,专供皇帝通行,两侧的边道各宽12米,供官吏和平民行走。为美化环境,路旁还栽植了槐、榆、松、柏等各种树木,茂密如荫。


汉长安城内的宫殿、贵族宅第、官署和宗庙等建筑约占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二。宫殿集中在城市的中部和南部,有长乐宫、未央宫、桂宫、北宫和明光宫等。贵族宅第分布在未央宫的北阙一带,称作“北阙甲第”。居民区分布在城北,由纵横交错的街道划分为160个“闾里”。


现在,你想好攻击路线了吗?如果没有的话,我建议你先去武库。

武库建于汉高祖四年(前199年),系丞相萧何营建,是当时全国的武器制造和贮藏中心。位置在长乐和未央二宫之间,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880米,南北宽322米,四周筑墙。墙内有七个仓库,每库分为四个库房。


接下来,咱们要去未央宫吗?


长乐宫为最早兴建的宫殿,秦代即已完成,称兴乐宫。汉初一度为皇帝居所,惠帝后成为太后居所。宫城坐西朝东,东西各设门阙,周长一万余米,面积达六万平方米。宫内主要殿宇为前殿、长秋殿等。

宫城另有复道连接未央宫。

未央宫始建于汉高帝时期,自惠帝起为皇帝朝会居所,是古代最著名的宫殿之一。隋朝将长安废弃后,但仍将未央宫作为禁苑进行修葺。宫城面积约5平方公里,四周各开宫门一座,但东门及北门外各立门阙一座。主要殿宇包括前殿、宣室、承明殿等。未央宫亦有复道与建章、长乐等宫相连接。

明光宫、桂宫和北宫是长安城内兴建的主要作为妃嫔居住的宫殿。皇太子居所在北宫内。


等一下——

车长,系统大神说设定有误,无限粮食、无限柴油、无限弹药、无限维修材料(或者免维修)……神马的都忘了加在问题里了哈!


注1:中国的99式坦克,最大公路时速达70公里/小时,0-32公里加速时间为12秒。最大行程为600公里。如果按此考虑,燃料应该不成问题。

注2:以色列的梅卡瓦主战坦克可携带85枚炮弹,是世界上现役载弹量最大的坦克。我也不知道85次炮击能否杀光那些蜂拥而来,红着眼睛的汉军:城卫军、宫卫军、禁卫军。这个问题也留给喜爱军事的朋友们吧。


最后是彩蛋时间:汉代中央军军力(按满配置计算)

1. 城卫军,东汉只余北军建制,约9万人

2. 宫卫军加禁卫军,约1万人

3. 禁卫军中,有3,000余人为特种部队

羽林郎:定员128人,皆配马,重甲,挂强弓,执利刃

羽林左右骑:羽林左骑800人,羽林右骑900人,是精练骑兵

期门郎:1,500人,重步兵

三“郎”是会为保护皇帝而玩命的最忠诚,也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万里长空夜未央


给我一台挖掘机就行……



林启羊


三国时代的城池很小,除了个别大的城市,一般的城市就只有数千户,我们假设有5000户,每户5人,也就是25000人。即使把25000人再扩大一倍,也就5万人,5万人的城市在三国时代已经算中等以上规模了,东吴的首都不过就是10多万人。25000~50000人的城市,放到今天来看,也就是一个普通乡镇的规模,像上海的大一点的镇,都有二三十万人口。

中国内地不是游牧民族,不可能全民皆兵,我们依据战国时代赵国的资料,知道每三户供养一个士兵,也假设每户有5个人,那么就是15个赵国人供养1个士兵,供养的士兵再多,国家的经济就要崩溃,要知道古代生产力非常低下,资源有限的很。赵国的人口是300多万,15个人供养一个士兵,可见赵国的极限士兵数量是20万人。我们假设三国时代和战国时代差不多,15个人供养一个士兵,那么,25000人的城市,最多可以保持1600人左右规模的军队,50000人就是3200人的军队。除非是特殊情况,把其他城市的军队往一个地方调,否则一个城市最多有3000多人的常备军队。

一支1600人的军队,要防守四座城门,还要防守县衙,以及做巡逻。我们假设90%的军队都去防守城门,则等于是1400人防守四座城门,则每座城门有350个士兵防守。350人相当于现代军队一个营的人员配置。



古代的城门一般由木头制作而成,很少用铜皮包裹,一辆现代的重型坦克,自重65吨,即使依靠冲撞,也可以吧城门撞开。只要坦克出其不意,在防守者没有反应过来,来不及放下护城河吊桥的时候,一鼓作气,快速出击,是可以闯进城市里面的。350个古代士兵,用的都是冷兵器,以长矛为主,根本不能对坦克予以伤害,坦克仅凭配置的机枪就可以把他们消灭一大半。接下来,就是攻占县衙,完全不费吹灰之力。不过,一辆坦克少了一点,最多5个乘员,人数太少,很难维系一座城市。有步兵配合就没有问题了。

我突然想到,这一辆坦克,可以比喻成现代转基因技术,而一座古代城市,可以比喻为敌视科学的愚昧无知的力量,愚昧的力量再大,再猖獗,它们始终要烟消云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