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昌稱P2P都是騙局,大家怎麼看?

1178891903


郭廣昌的原話不是這麼說的,別老斷章取義啊。

郭廣昌的原話是:“我從來不看好P2P,我不是說所有的,但基本上都是騙局。一個金融企業的核心就是風險的定價能力,無論用大數據也好,用產業經驗也好,用你的產業鏈上下端(的資源)也好,離開這種(風險定價)能力,其他在做的基本都是耍流氓。”

提取核心意思是,沒有風險定價能力的P2P基本上都是騙局。

P2P金融本身就是利用一些人的資金差運轉

P2P的本質是,我有錢,你缺錢,我把我的錢借給你,你支付我利息。比起銀行等傳統借貸渠道,P2P的方式更靈活,下款更迅速。藉助互聯網這個大平臺,觸及到的人群更多。

這其實是有利的一方面,但不好的是,享受了優於銀行的服務,當然要付出高於銀行的利息。

P2P的大爆發也已經證明這行的剛需。

2、風控能力是核心

雖然p2p出現過很多跑路事件,但並不能一竿子打死這個行業,鑑別這個行業公司好壞的一個業務點就是風控能力,傳統金融企業,在風控方面非常重視,轉變到互聯網平臺p2p上,風控也是核心重中之重。

只要風控嚴格,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範圍內,p2p跟綿延千年的傳統金融行業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憑什麼傳統金融行業盛行千年,p2p就被視為洪水猛獸?

3、選擇有優質傳統金融平臺背書的p2p公司

互聯網金融是時代不可阻擋的進程,已經有許多傳統金融公司佈局p2p業務,像平安集團等等傳統金融企業都上線了p2p平臺,支付寶、京東金融、和包支付、百度錢包、微信理財等等平臺都是背靠各大互聯網巨頭公司。

本質上,他們都屬於p2p的一種,合理理解和運用p2p是未來的趨勢。

不過,金融從來都是高風險行業,要是抱著投機暴富的心理,將全部身家壓進去賭明天,則很有可能賠光,還不如老老實實去買房,起碼能保值。

比起作為一個高收益的渠道,我更看好p2p成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一種常態化存在。

筆者詩語02年入市,潛心研究股票十多年,並集結了一批"民間股神",總結了一套選牛股成功率極高的抄底戰法,深受股民喜愛,特此建立了一個【微信公眾號:湯詩語】,每天講解選牛股思路,很多朋友學會後,抓住了不少漲停牛股。剛剛也是有很多粉絲朋友說,看了您直播講解,也是成功抓住了華控賽格80多個點的收益,要不要繼續加倉。

華控賽格,是在股價回踩的時候選出,截止目前漲幅高達82%,很多相信了本人的新股民,看了微信直播講解的粉絲朋友都是抓到這波收益,這也是長期看詩語直播微信的粉絲朋友所能把握的利潤!

深賽格,我是根據雙龍戰法及時選出講解,輕鬆收穫58%以上的漲幅,恭喜當時看到筆者選股思路文章的股友及時把握住了該股這波行情。

從上圖可以看到此股的走勢是不是跟上面講到的兩隻股票類似呢,都是經過一段時間下跌洗盤迴踩底部支撐後企穩拉昇,目前該股也是再次下跌回踩支撐線附近,相信講到這裡大家都清楚了,該股後期走勢,就不在這裡多點評了,會在選股文章持續跟蹤講解。

本人在定期跟蹤研究很久的幾隻類似光洋股份、西安旅遊的股票已經選出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微信公眾號:湯詩語 )查看,最後,如果手中有個股被套,不知道如何解套,買賣點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與筆者取得聯繫,本人看到後,必當鼎力相助!


伍股嬌


我最近雷了好幾個平臺,花時間瞭解了一下P2P,因為我也想知道P2P是否是騙局。

我投資P2P,是從2014年開始的,到2015年、2016年,我看到了很多關於P2P的正面報道。比如:

在這些正面報道的引導下,我對P2P越來越有信心,凡是賺到一筆錢,我就投資進P2P。這幾年,P2P的平均利息高達10%以上,我對此沾沾自喜,對家人誇耀,認為錢存銀行根本不行,跑不過通貨膨脹,還是我有頭腦,會理財,能夠讓財富不貶值。

而且我認為,P2P能夠為小微企業貸款,比較靈活,對於服務金融也是有作用的。很多企業,在銀行審核時可能通不過,因此喪失了競爭的機會,這不公平。而P2P可以讓他們公平參與競爭。但是,這可能也埋了個雷。因為小微企業資質不行,還款能力也不一定行啊。

但是,今年有關P2P的負面新聞越來越多。尤其是6月,有人發話了。

我迅速撤了一些回來,但是依然有大部分還在平臺上,因為是死期,又轉不出去,所以眼睜睜等著暴雷。

一個資金流量300多億的平臺老闆宣佈平臺展期。他說,大家不要擔心他跑路,因為他有155億,現在只欠大家70億。他要等三個月他的樓盤開盤了,他回收資金後才能夠還給大家。這個聲明最好不過的說明了,他的標的原來都有問題,是自融的。也就是說,p2P本來只是發揮信息中介的功能,但是他都將資金彙集到自己的池子裡。

這個可能很多平臺都有類似的問題,因為他們發佈的企業貸,房貸,很多都是3個月的,或者6個月的,你想啊,誰借錢3個月、6個月就能還。尤其是企業和房產,得有一個週期啊。所以,這個一般都是虛假的。很多平臺有活期,隨存隨取,我覺得這個貓膩最大。

當然,對於投資者來說,不管他的標的是否是真實的,只希望自己的本金能夠回來。我們希望相關部門能夠一如既往的關心P2P,不僅要引導行業的合規發展,更要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王可期


郭廣昌的原話不是這麼說的,別老斷章取義啊。

郭廣昌的原話是:“我從來不看好P2P,我不是說所有的,但基本上都是騙局。一個金融企業的核心就是風險的定價能力,無論用大數據也好,用產業經驗也好,用你的產業鏈上下端(的資源)也好,離開這種(風險定價)能力,其他在做的基本都是耍流氓。”

提取核心意思是,沒有風險定價能力的P2P基本上都是騙局。


P2P金融本身就是利用一些人的資金差運轉

P2P的本質是,我有錢,你缺錢,我把我的錢借給你,你支付我利息。比起銀行等傳統借貸渠道,P2P的方式更靈活,下款更迅速。藉助互聯網這個大平臺,觸及到的人群更多。

這其實是有利的一方面,但不好的是,享受了優於銀行的服務,當然要付出高於銀行的利息。

P2P的大爆發也已經證明這行的剛需。


2、風控能力是核心

雖然p2p出現過很多跑路事件,但並不能一竿子打死這個行業,鑑別這個行業公司好壞的一個業務點就是風控能力,傳統金融企業,在風控方面非常重視,轉變到互聯網平臺p2p上,風控也是核心重中之重。

只要風控嚴格,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範圍內,p2p跟綿延千年的傳統金融行業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憑什麼傳統金融行業盛行千年,p2p就被視為洪水猛獸?


3、選擇有優質傳統金融平臺背書的p2p公司

互聯網金融是時代不可阻擋的進程,已經有許多傳統金融公司佈局p2p業務,像平安集團等等傳統金融企業都上線了p2p平臺,支付寶、京東金融、和包支付、百度錢包、微信理財等等平臺都是背靠各大互聯網巨頭公司。


本質上,他們都屬於p2p的一種,合理理解和運用p2p是未來的趨勢。


不過,金融從來都是高風險行業,要是抱著投機暴富的心理,將全部身家壓進去賭明天,則很有可能賠光,還不如老老實實去買房,起碼能保值。

比起作為一個高收益的渠道,我更看好p2p成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一種常態化存在。


我是吳懟懟,虎嗅、36氪、鈦媒體、產品經理等專欄作者、前澎湃新聞記者,專注互聯網科技文娛解讀,更多深度解讀,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吳懟懟


朋友,首先肯定地說,郭廣昌的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犯了以偏概會的錯誤。



前幾年P2P平臺風起雲湧,全國登記在冊的P2P平臺超3000家,每年融入融出資金額規模達2萬多億元。毋容質疑,P2P平臺對推動新興金融業態發展、為解決實體經濟及個人融資之困做出了重要貢獻; 同時它拓寬了民眾投資渠道,也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有效投資平臺。



因為P2P平臺從誕生之日起就處於一種無人監管的灰色經營地帶,確實良莠不齊,讓一些居心叵測的資本混跡期間,處於野蠻生長狀態,使一些P2P平臺變異為騙取老百姓錢財的“黑平臺”,將老百姓的血汗錢、養老錢、救命錢洗劫一空,這讓民眾對P2P平臺形成了一個極壞的畫像,以為所有P2P平臺都是有問題的騙人平臺。可以說,郭廣昌也有可能受此影響才形成這個觀點的。



其實,P2P平臺並不都是有問題平臺,它們出生的背景並不都一樣,還有許多經過正規審批的P2P平臺,比如京東金融、鳳凰金融、人人貸等等,一些正規的P2P平臺的投資其實並不比銀行理財差。所以在選擇P2P平臺時關鍵要看準是否正規,還有絕對不能貪圖高利回報;否則就容易上當受騙,誤入歧途。



正因為P2P平臺存在問題多,才引起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中央八部委出臺了若干關於清理整頓P2P平臺的政策措施,目前P2P平臺也已進入清理整頓的收尾階段,一些不合格的P2P平臺將逐漸退出,良幣驅逐劣幣的機制即將形成;而且合格的P2P平臺有可能發放正規金融牌照,納入有效金融監管範圍,其經營也將步入健康軌道。如此,民眾參與P2P平臺的投資就更有保障,風險也就更小了。



所以,看P2P平臺還是應以客觀理性和全面發展的態度,而不能因為一些P2P平臺的問題就將整個P2P平臺全盤否定,提出全面打倒或取締P2P平臺的做法顯然是錯誤的和不明智的,更是站不住腳的,不僅會遏制金融業的創新與發展,也將對民眾減少一個投資渠道。



因此,在P2P平臺上應興利除害,揚長避短,積極引導P2P平臺向著有利金融創新、有利於民眾投資、有利於穩定社會金融的大局出發,才是正確之舉。不知我的看法能否讓朋友滿意,但無論如何我都是從客觀、公正的角度來看待P2P平臺的,希望對你正確認識P2P平臺起到有效幫助作用。工作、生活快樂!


財經深思


把觀點發表者的原話拿出來,才有可能提出正確的問題,並針對問題進行討論。如果斷章取義,就有可能使問題複雜化,並對發表觀點者產生不利影響,甚至會誤導觀眾、誤導輿論、誤導消費者和投資者。

我們注意到,郭廣昌的原話是這樣的:“我從來不看好P2P,我不是說所有的,但基本上都是騙局。一個金融企業的核心就是風險的定價能力,無論用大數據也好,用產業經驗也好,用你的產業鏈上下端(的資源)也好,離開這種(風險定價)能力,其他在做的基本都是耍流氓。”

很顯然,郭廣昌的話兩兩點不能忽視。一是不是所有的P2P都是騙局,而是基本上;二是抗風險能力是衡量P2P平臺是不是騙局的關鍵。

從前者來說,既然郭廣昌不是說所有的P2P都是騙局,就不應該用都是騙局來轉述他的觀點。不然,對郭廣昌不公平,對P2P也不公平。而實際情況是,能夠具有較強抗風險能力、能夠充分評估自身風險定價能力、能夠嚴格按照規定執行的P2P平臺並不多。正是因為不多,才會導致問題不斷、風險不斷、跑路不斷、P2P的案件不斷。從這個角度來講,郭廣昌的觀點是完全正確的,是值得有關方面重視的。

從後者來說,無論是什麼樣的金融機構,抑或與錢打交道的機構,風險能力(包括抗風險能力、風險定價能力、風險防禦能力、風險化解能力等)都是衡量企業是否案例、是否可靠、是否應當支持和鼓勵的關鍵。如果連風險能力都不具備、都沒有這方面的意識,這樣的公司,必然會帶來問題,會造成極差的社會影響。P2P所以廣為詬病,就是因為具備風險能力的實在少得可憐,甚至可以用手指來數。更重要的,多數P2P平臺,還脫離了相關法規的約束,業務範圍完全脫軌。在這樣的情況下,說它們是騙局,一點也不為過。如果嚴格按照相關的金融法規,甚至可以這樣說,多數P2P平臺的投資者,可以追究其法律責任、造成影響比較大的、後果比較嚴重的,直接追究其刑事責任。

這也意味著,今後在金融創新和業務創新過程中,不管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出現的,只要開展金融方面的業務,只要與錢打交道,就應當對其風險能力進行評估。達不到抗風險能力條件的,要堅決禁止,切忌為了一時之需,盲目發展,避免造成不良後果,尤其是嚴重的不良後果。


譚浩俊


大家對p2p的偏見頗深,認為p2p是騙子的人太多了,作為一個在p2p的投資者,我可以負責任的說p2p絕對不是騙局,我來給大家細細講述下這個行業。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p2p,專業叫法是個人對個人,也叫點對點借貸。用民間話說就是傳統民間借貸互聯網化。其實說白了p2p平臺就和中介公司是一樣的道理。起到一個撮合作用,正好你有錢,有人急用錢,又從銀行借不來,這時通過p2p來撮合這筆交易,p2p平臺和你約定一個利率,和借款人約定一個利率。通過平臺來作為擔保方保證交易的正常進行,平臺從中收取一些費用盈利,這就是p2p。

由於p2p剛興起時,國家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互聯網金融監管辦法。早期互聯網金融幾乎爆發式的野蠻生長,許多不發分子和投機倒耙的人動死了歪腦筋,開個假的p2p平臺,通過高息誘惑投資人上當。當非法集資到一定程度,直接跑路逃之夭夭。前幾年的e租寶,到前一陣的錢寶網,都是龐氏騙局,算不得p2p,只要你不被高息誘惑矇蔽雙眼,正常的p2p並沒有那麼可怕,我每次對身邊的人談起p2p,他們第一反應也是說p2p是騙子,我也能理解,因為p2p從誕生到現在在人們心裡始終是一個不良的形象出現。

然而從去年開始,國家對互聯網金融實行了一系列監管措施,比如銀行存管,57號文件,標的限額,禁止各種校園貸、現金貸,再到現在的金融平臺六月份完成備案,這一切的規範都是為了讓p2p更好的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如果是詐騙,國家又何必大費周章去管理,直接全部關停算了。

存在即合理,之前我說這句話引來了許多人的謾罵,但是事實就是事實,你喜不喜歡他都在那裡。

最後祝p2p行業蓬勃發展,服務於社會。




樂於助人的安娜



回答這個問題,我應該是比較有發言權的,從2013年開始,我們為浙江15家企業進行了P2P平臺的開發和前期的推廣代運營,企業註冊地有杭州市,溫州市,台州市等,到去年底為止,我關注了一下,基本全部關閉(是不是倒閉不瞭解,平臺全部關閉)。哪P2P究竟是不是全是騙局呢?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第一、先舉個例子,前輩發明鐵製菜刀,促進了切菜生產力,這是事實,但也有句行話:功夫再好也怕菜刀,說明菜刀也有人用作殺人砍人的工具。但,全世界人民的廚房,都不會因為菜刀有砍人殺人的功能,而不用菜刀。因此,我要表達的是:P2P無論作為平臺還是作為商業模式,只是一種技術,本質上沒有“騙”的屬性。

第二、可以確定P2P是人類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的一種產物,因此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P2P的出現,不能絕對地否定事物的作用,事物的發展總有正反二個方面和不同階段呈現的主要和次要的矛盾。通過這幾年的實踐來看,當前P2P反作用負面影響表現的比較突出,是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矛盾。

第三、確實存在,騙子們利用P2P這個工具做了大量的騙局,舉個實例:浙江台州市我曾經服務過的一個客戶,外貿生產起價,擁有大面積的實體工廠,經濟危機爆發後外貿出口嚴重受阻,極力苦撐至2013年資金鍊斷裂,隨後利用P2P平臺變相融資1.5億元人民幣,初心是進行自救,沒想著騙錢,但是最終自救不了崩潰跑路。

第四、從上面的案例分析,有幾個問題應該值得深思:如何看待新事物,如何實踐新事物,如何規範新事物,新事物必然是要發展的,想扼殺是扼殺不了的,這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第五、堅信經過時間的洗禮,P2P一定是為人類造福的一種模式和服務!


雲創西子湖


P2P都是騙局說的可能有些絕對,但是,大多數都會成為騙局!我是2013年佈局的線上P2P平臺,專注於做車貸,我自己投資平臺研發費用200多萬,後來各種因素,我放棄了做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平臺倒閉潮是從爆發E租寶被抓開始,國家開始整頓互聯網金融,P2P被明確界定為屬於中介性質,嚴禁在線上搞虛假標的物,不準誇大投資低風險,不準高於銀行利息的四倍,其實互聯網金融P2P都會因風控措施不力導致大量壞賬,形成十個瓶子九個瓶蓋的惡性循環,最後窟窿眼兒越來越大,投資人的錢實在補不上的時候就會解散消失,逃亡,結局就是投資人的錢石沉大海,苦訴無門……建議投資要謹慎,遠離P2P,理財不要貪,貪多必傷


用戶6113985267


首先說明一點,目前國內大部分p2p不是真正意義上的p2p,而是偽p2p ,說明白點就是掛羊頭賣狗肉,當然綜合排名前二十的平臺基本上屬於正規p2p,我是說基本上。

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p2p?p2p本義是people ⇔people,即點對點,個人對個人,一個有閒散資金的人把錢通過信息中介平臺借給一個有資金需求的人,借款者可以自行發佈金額、利息、還款時間和方式等。假如一個借款人約定8%的年利率,要貸款5萬元,一年內還清,一個出借人出借了5萬元,可以得到8-10%的年化收益率,信息中介平臺收取部分利率差和服務費及管理費用。再者,p2p是可以有效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多了一個融資通道。

目前的大部分p2p是怎麼樣的?我為什麼說大部分,因為好平臺確實少,少的可憐。國內目前大部分p2p從一開始,出發點就是錯的,不是為了發展普惠金融,不是為了給小微企業融資,不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大多數是以自融的手段將出借人的錢轉移到自己名下其他企業或者與自己有關的企業,實現變相融資,有的是把出借人的錢拿著去投資股市,投資房地產,投資煤礦,投資酒店等等,總之就是打著普惠金融的牌子在玩自己的算盤。有的平臺為了吸引投資,將年化收益率提高到18%,20%,甚至30%,高收益帶來的必然是高風險,有的平臺上假標,偽造不存在的借款人或單位,本來需要借20萬,上標後變成100萬,多出來的80萬平臺自己收入囊中,要麼投資別的生意,要麼揮霍……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跑路的p2p?很簡單,因為每個行業都是這樣的過程,加上這個行業的特殊性,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法律永遠帶有滯後性,只有事情發生了,才會有相關立法,行業也是。以前沒有這個行業,當然沒有相關立法,沒有相關法律法規,失去了政策的監管,就是雜草叢生,亂象不斷,從2006年到2018年,p2p在中國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爆發期是在2014年,行業進入混亂期,相關的政策還是近兩年才出臺的。法律沒有給p2p一個嚴格的定性,只是說屬於互聯網金融行業,目前暫時屬於銀保監會監管。

金融的核心是風控,失去了風控就是瘋子!郭廣昌能說這個話,關鍵在於這裡。目前大多數p2p的風控是不嚴格不合理的,有的甚至就是一堆垃圾,中看不中用。但是不可否認,還是有十幾家平臺的風控做的很不錯,也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為小微企業的發展做出了努力,為社會經濟的發展發揮了很大影響作用。

我是真味財經,最接地氣的財經回答。歡迎大家評論轉發,一起討論,一起交流。


真味財經


這句話是句大實話!郭廣昌這樣的人物願意去講這樣的大實話,但我們這樣的小人物要聽話聽音,郭想表達的含義並不完全是字面上的含義:


1,P2P不是騙局,但絕大部分打著經營P2P生意的平臺是騙局:P2P這樣的點對點借貸是發達國家早就已經出現的產物,這是一門玩錢的生意,連專業玩錢的銀行和各類借貸機構不願意去碰這個生意,這是為什麼?因為借款人的實際財務情況和各種複雜的借款動機決定了這是一門“超高風險”的生意。

因此P2P本身有風險,但不是騙,而到了我們這裡,這個“騙”有兩層含義,一是搞高息的旁氏騙局進行詐騙;二是把高風險的P2P包裝成高利率低風險的投資行為,吸引很多沒有金融知識或者風險抵禦能力的人群參與其中。


2,劣馬驅逐良馬,法不責眾的含義:各行各業都羨慕金融行業的輕資產高回報,恕不見馬雲、許家印、騰訊京東蘇寧這些人物做大實業後還是琢磨著開銀行、開錢莊、搞支付寶,做錢生錢的生意。但這個行業也是受到監管最嚴格,准入門檻最高的一個行業,但P2P從其在內地出現就撕開了這個口子,目前並無明確的對口P2P的監管部門、監管法律、准入門檻和經營牌照(目前P2P適用於合同法和民法通則),這就給了很多想做金融生意的人可乘之機,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所有的P2P平臺背後都是一家科技公司的營業執照,完全不需要審核經營資質和申請經營牌照,這也是目前P2P行業魚龍混雜的主因,也是監管開始提出P2P平臺未來需要備案(間接的經營牌照)才能繼續合法合規的經營。


因為沒有監管和約束,進入者可以野蠻生長,“法”無禁止皆可為,P2P行業變成了一個賺快錢的行業,很多經營者進入的初衷可能是善意的,但是在經營的過程中,發現錢反而都被那些作奸犯科、虛假宣傳的平臺賺走了。久而久之,原本的初衷也變成了逐利的想法,甚至不惜鋌而走險,最終形成了劣馬驅逐良馬的局面。恐怕這也是郭廣昌所謂的“騙局”,不僅僅是行業和業務層面,更包括經營和組織層面的“騙局”。


最後給一結論,我想P2P行業一定會在國內最終存活下來並且得以發展,但它最終的結局必定是一個很小眾的投資市場,就和期貨市場一樣,無論你怎麼宣傳財富效應,隨著投資者教育的到位,讓“輸的起、玩的起”的高風險偏好人群去匹配對應的產品,絕大部分的受眾是不會觸碰這類高風險卻未必高收益的產品。


堅持原創,感恩分享,伴隨著每一個交易日一起風雨同行並不容易,動動手點擊關注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