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开国功臣纷纷被杀,大谋士朱升为何能善终?

文史砖家


朱升是元末明初的一代文宗,徽州休宁人,徽州又称新安,他就有了这样一些桂冠:“休宁理学九贤”之一,“新安理学名儒”。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率军攻下徽州。徽州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东面有张士诚,西面有陈友谅,南面有方国珍,要想在此站稳脚跟,并不容易。朱元璋接受大将邓愈的推荐,微服私访朱升,向他求教应对之策。

朱升的对策十分简单明了,仅仅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对朱升的建议佩服的五体投地,留他当军师,运筹帷幄。朱升出谋划策,为大明王朝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学识,很多制度和文件出于他的手笔。朱元璋写给他的《免朝谒手沼》,列举了他在开国大业中的贡献:“尔察历数,观天文,择主就聘,首陈三策,朕实嘉行。新安款降,不俟兵刃,四方之士,杖策而来,皆卿齿德俱尊倡之也。”

在明朝建立的第二年,朱升就辞官归隐了。

朱升的归隐,后人有很多解读。有的人认为,朱升岁数大了,已经年逾七旬,而且多病;有的人认为,朱升一贯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元末就曾辞官归隐过。多数人认为朱升归隐的主要原因是出于政治考虑,也就是明哲保身。

长期在朱元璋身旁朝夕相处,朱升对此人的秉性有透彻的了解,一言以蔽之:猜忌刻薄。成为皇帝以后,更加变本加厉,继续与之共事,必无好下场。但是这种担心又不能作为辞官归隐的理由,直白地讲出来。

洪武二年(1369)三月,朱升向皇帝请求“归隐山林”时,皇帝朱元璋为了挽留他,表示要给他更高的官衔,朱升婉言谢绝。两人之间有一场微妙的对话。

朱升说:之所以不敢接受更高的官衔,是因为我的儿子福分浅薄,不敢叨受天恩。

朱元璋问:你有几个儿子?你不接受更高的官衔也就算了,为何不让你的儿子来辅佐我呢?

朱升被皇帝的恩情感动,流着眼泪回答:臣只有一个儿子,名叫朱同,事君之忠有余,保身之哲不足,因此不希望他做官,恐怕他日不得老死家乡。

朱元璋面露不悦之色,说道:呵,这是什么话!我和你虽有君臣之分,却情同父子,有什么嫌,有什么疑,顾虑到这一步?

朱升坦白地回答并非臣的顾虑,但愿陛下哀怜老臣,免臣的儿子死罪赐以完躯,就是万幸。

朱元璋被声泪俱下的朱升感动了,决定赏赐朱升父子“免死铁券”。皇帝赏赐的“免死铁券”真的可以“免死”吗?不见得。朱升在洪三年(1370)病逝,可谓寿终正寝。他的儿子并没有享受到“子免一死”的恩宠,已经担任礼部侍郎的朱同,被卷入胡惟庸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判处死刑。朱元璋特别开恩“赐自缢”,给了朱同一个完尸。


古道犀风


昨天刚刚回答了一个汤和,今天又来了一个朱升。可见,当官的能在朱洪武手底下平安混过余生,真的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情啊!

汤和能在朱元璋手底下保个全尸,一在于不贪图荣华富贵,急流勇退;二在于小心谨慎,不触摸皇帝红线,获得了朱元璋的信任。能做到这两点,已经是智慧过人了。

朱升和汤和还不一样。汤和是急流勇退,朱升是还没见到大浪头,就已经见微知著的告老还乡了。没错,朱升就是一个嗅觉灵敏,眼力老辣的读书人。朱升走上人生巅峰和后来的能够活命,也是靠的这两条。

第一,朱升比朱元璋年长29岁,当年朱元璋想学刘备三顾茅庐找到他的时候,朱升既没有摆出一个世外高人的鸟架子,也没有像诸葛亮那样摇头晃脑扯半天天下大势。只是言简意赅的吐露了夺取天下的九字秘诀:

高筑墙 广积粮 缓称王

正是靠着这简单明了的九个字,吴王朱元璋成了洪武皇帝。朱升也是一步一步走上人生的巅峰。因为朱升和朱元璋的父辈岁数相当,又同姓朱,朱元璋当年对他非常尊敬,明里暗里的都称他为“宗长”,这就相当给力了。后来朱在家乡盖大楼,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朱元璋还题词匾额:梅花初月!

第二,朱升见微知著,知道朱元璋建国之后起杀心!

在朱元璋刚刚当皇帝不就,嗅觉敏锐的朱升就已经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当时有一个叫许元的金华人,当年也是朱元璋登门拜访求来的文化人才,为朱元璋打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就在天下已定,朱元璋准备登基的时候,许元递交辞职报告,说天下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老朱一看你丫的什么意思啊,我这边刚刚新锅新灶准备办宴席,你就给我撂挑子走人,什么意思啊。忤旨!硬是把许元给弄死在大牢里了!朱升一看,握草,朱元璋这家伙真狠啊,赶紧都吧,不如不定哪天也把我这颗脑袋给嚓嚓了。于等朱元璋办好大事之后,瞅准一个合适的机会递交辞职报告。朱元璋一开始还装模作样挽留一番,朱升除了告老还乡之外,还死乞白赖的为自己的儿子朱同求得一张免死金牌。他跟朱元璋讲的很清楚,自己就一个独苗儿子,他对皇帝的忠心绰绰有余,但是不擅长明哲保身,将来说不定哪一天就得罪了皇上,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朱元璋说那哪能啊,你是我老宗长,怎么着也不能搞你儿子啊,于是打了一个白条,提前饶朱同一名。这个朱同一开始很听爹地的话,直到40岁都没有出去做官。可是人就怕膨胀,后来朱同就膨胀了,也学着人家做官,结果他文章也好学问也好,很快就干到了高层,结果洪武十八年因为户部的盗卖官粮大案,整个户部被满门清洗,朱同也在其中,据说朱元璋法外开恩,给朱同留了一个全尸!三尺白绫赐死全尸。

我估计当时朱同的心里一定会想起一首周杰伦的歌:听爸爸的话,老实待在家;不听爸爸的话,果然搞死啦!

总结:朱升能够免于朱元璋的追杀,是因为他政治敏感性强,提前看到了朱元璋的杀机。只可惜千算万算,也没能保住儿子的一条小命,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铁锤历史


朱升(1299-1370年)何许人也?大明开国谋臣,著名的定天下战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是此人提出的,他和刘伯温是一路人物,都是朱元璋谋官,辅佐登基建国,1368年朱元璋登位时朱升已经是70岁的古稀老人了,不久就告老还乡,和刘伯温一样都是病死的,那时候朱元璋还没有开始滥杀无辜。

图为朱升画像。

朱元璋杀的大臣分几种,一种是势力大要打击,直接以谋反杀了,胡惟庸案、蓝玉案,杀了几万人;一种是功劳大受朱元璋猜忌的,比如叔侄冯胜、冯诚,父子傅友德、傅让;还有一种是杀的贪官、渎职官员,比如空印案、郭桓案、南北榜案。

朱升墓在今天的江苏盐城。

朱元璋对功臣大开杀戒是在洪武中后期,是从胡惟庸案开始的,那是洪武13年,一直扩大诛杀范围,杀到洪武23年,历时10年,死3万;后来的蓝玉案,也是杀了几万人,而朱升死的时候是洪武3年,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还没开始呢,所以朱升死的太早了,躲过去了,如果朱升扛活,肯定也是被杀的对象,因为郭桓案朱升的儿子朱同就被杀了。

图为朱升故乡,休宁县陈霞乡回溪村,远远看去感觉还保留着明代徽派建筑的味道。

最后再多说一句,当年朱元璋大肆屠杀大臣,比如杀胡惟庸,证据呢,没有,朱元璋就认定胡惟庸要谋反,就是要把他杀了,党羽一网打尽,证据材料是后来人为的一条条加上去的。所以死在前面的常遇春、朱升、刘伯温、邓愈等,都躲过了这一劫。


图文绘历史


严格意义来讲,朱升不能算在朱元璋开国功臣之列,“公、候、伯、子、南”五种爵位的分封中是没有朱升的。朱升是朱元璋早期的谋士,算不上开国谋臣,他最著名谋略就是闻名遐迩的九字国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使朱元璋没有成为元朝的重点打击对象,为朱元璋的势力扩张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大明王朝建立前期是有功劳的,朱元璋没有杀他也是有原因的。

1、朱元璋称帝前期朱升的功劳

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升受朱元璋邀请,决定出山辅佐朱元璋,这一年朱升59岁。朱升出山第一计策便是九字国策真言,让朱元璋做好防守,大力发展农业,不要急于称王,令朱元璋茅塞顿开;朱元璋攻打婺州、滁州,朱升又献计,助其顺利拿下城池,并在滁州得到以刘伯温为首的大量谋士;朱元璋在于大战陈友谅、张士诚时,朱升再献策,助其顺利解决粮草后援,顺利拿下陈友谅、张士诚。这一时期,朱升是有功劳的,助朱元璋铲除地方割据,但朱元璋这几次战役主要是打而非谋,而且朱升是在关键时刻的指点,比起主攻的将领功劳还是差一些,在加上朱元璋重武轻文,朱升远远够不上威胁,这是其一。

2、朱元璋称帝后朱升的隐退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朱升被召至南京,充当朱元璋的智囊,官至翰林院学士。负责各项制度的编写及开国功臣的制诰等,正当文武百官为爵位争功邀赏时,朱升却萌生了退意。与朱元璋多年的共事,他早已看穿朱元璋的本性,可共患难但不能共富贵,再加上他自身年事已高、淡泊名利,为了子孙后世不得不做长远考虑。公元1639年(洪武二年),朱升提出辞呈(70岁),朱元璋劝说未果,赐免死券,送其回家。然后朱升并既未回老家,又没去隐居地,而是辗转来到龙岗重新安家,洪武三年病逝。淡泊名利、看透世事,以求自保,这是其二。

总结:朱升的急流勇退、拒绝封赏、年事过高、隐居他乡,这些都是朱升的自保措施,可惜的是第二年便撒手人寰。如果长寿,结果可能就不说这样了,所以说,朱元璋没有杀的功臣,并不是说他功劳低没威胁,而取决于自保手段。


野史也是史


建立大明朝之后,朱元璋为了保证自己朱氏王朝的千秋万代,朱元璋绝对不能留下这些老臣危害他后代的天下,因此,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傅友德等人无一能幸免,但却有一个人得以幸存,活了下来,此人叫做朱升,一个识时务者为俊杰之人。

虽然在明朝,朱升的名气不大,但是,在当代中国却如雷贯耳,到底是为什么呢?当年毛泽东所说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就是从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演化而来的。由于他的推崇,朱升声誉鹊起。人们也许会问:朱升究竟何许人也?朱升是元末明初一名大知识分子—一代文宗,徽州休宁人,当时,朱升一直归隐在徽州,在大将邓愈的推荐,微服私访朱升,向他求教应对之策。朱升的对策十分简单明了,仅仅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群雄割据、逐鹿中原的形势下,成就宏图大业的最佳战略方针。

果不其然,朱元璋听了朱升的话,一路扩张,最终等级当了皇帝。可以说,朱升比刘伯温的本事更大,他擅长星象,《星卦提纲》是他26岁写的,朱元璋曾有七言两句御联:“国朝谋略无双士,翰林文章第一家。”说的就是此人。

但是,当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想要加封此人,朱升却拒绝了,因为他看出来朱元璋是一个谋杀功臣之人,所以,他就以自己年龄太大了,准备告老还乡,临走的时候,他还说:不走就成了祸害。

最终,朱元璋杀死了30个功臣,而朱升,却不知踪迹……


星翰宝贝


朱元璋不是所有的功臣都杀的。

第一类是威胁皇权,忽视帝威的。

第二类是目无法纪,扰乱治安的。

第三类是结党营私,利益集团的。

第四类是贪脏枉法,欺压百姓的。

我想明太祖的初衷并不是杀人,赐予丹书铁券的主要目的希望老兄弟们能够推出权力的争夺,安心做个富家翁。他老朱可以保你一世太平,可是这些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人,如今好不容易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进入贵族,谁甘心如此就转身离开,还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没办法,昔日并肩作战的好兄弟,在权力倾轧中都迷失了自我,忘记了初心。人在江湖,停不下来了。比如李善长最后明白了这个道理,准备着安全着陆,洪武皇帝也给予了足够的面子,但是他的弟弟,他的继承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头道走到黑,只能落得个族诛身死的下场。

除去朱升早早归隐,还有汤和与徐达都是善终,至于传说的赐鹅肝鸩杀徐达和刘伯温,我个人倾向于后人杜撰,附会。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对于一个没有威胁的将死之人,是不会再浪费精力去谋杀的。再说朱元璋雷厉风行的性格,怎么会行暗杀之术。

要不锦衣卫下狱问罪,要么大动干戈连根拔除。洪武大案不少,不多徐达和刘伯温两条小命。

只要不是威胁皇权和皇威的统治与传承,不犯下严重的违纪犯法的行为,老朱的屠刀不会轻易的坎向老兄弟的头颅。

朱元璋所谓的屠杀功臣,我认为主要是洪武年间,大案较多而且处罚严重,牵连甚广。“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而所谓的诛杀功臣也大都有后两案牵连出来的。而这四大案都是动摇大明统治基础的核心利益的驱动。

国人向来有同甘共苦的理想,所谓苟富贵勿相忘。心态摆不正,定位不清醒。新的身份的不适应最终导致兄弟反目,而不明真相的群众,也会自然而然的为失势的“弱势群体”鸣不平,认为我付出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一旦成功,你的江山就应该有我的一份。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取得阶段成功后很难再进一步成长甚至传业团队内耗,出走,企业固步自封甚至破产的原因。

一个足球队上场的球员有11名,一次进攻终结者只有一个人。如果人人都想着自己射门,从而曝光在闪光灯下。那么这个球队离解散也就不远了




五湖散人李清枫


首先我们要知道,朱升死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当时朱元璋并未开始大肆屠杀功臣。

明朝建立后,朱升成为翰林学士;但朱升在与朱元璋的接触中觉得朱元璋这人猜忌刻薄,日后很有可能会屠杀功臣。

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升以年迈为由向朱元璋请求告老还乡,这时朱升已经七十一岁了。但顾虑到儿子的安全,无奈之下,向朱元璋乞求“免死铁卷”。结果朱升儿子朱同做礼部侍郎才做了一个月就被牵扯进了郭恒一案(明初四大案之一),入狱身死。

朱升,字允升,安徽休宁人;就是提出九字国策的人,九字国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毛主席评价他“九字国策定江山”。

朱元璋一直说朱升是一位老实人,而朱升也淡泊功名,还有就是的确已经年迈了,洪武三年就死了。

谢谢!


图南杂谈


明初大谋士刘伯温因善于谋划,在民间被演绎成一位神机妙算的奇人。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刘伯温虽然聪明过人,但却没能猜透“兔死狗烹”的道理,最终落得被毒死的下场,结局令人唏嘘。其实就明哲保身而论,刘伯温跟同时期另一位大谋士朱升相比,的确相距甚远。那么,朱升是怎样的奇才?他最终因何得以善终?


朱升生于元朝初年,是江浙行省徽州路休宁县人,自幼勤奋好学,由此学业大有进步,年纪轻轻地便考取进士,成为远近闻名的饱学之士。元朝末年,朱升经人荐举,出任池州学正,在职期间整治学官腐败现象,并执行学规、考校训导,一时间风气大变,颇有成绩。



朱升任职三四年后,便赶上红巾军首领徐寿辉等人在蕲州、黄州一带起义。因为池州遭到战乱的波及,所以朱升便携带家眷到石门隐居教学,并暗中观察时局的走向。此时江南诸侯纷起、遍地烽火,竞争到最后,基本上便剩下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三大势力,而朱升最终投靠的“明主”,正是朱元璋。


1358年,朱元璋攻取徽州后,将朱升隆重地请到幕府中,并向他求教进取之道。朱升察觉朱元璋有人主之相,便向他提出三条、九个字的创基立国策略,即“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深受朱元璋赞许(“太祖下徽州,以邓愈荐,召问时务。对曰:‘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太祖善之。”见《明史·卷一百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



从时局来看,朱元璋虽然占据苏南浙北富庶之地,但南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两大劲敌,周边还分布着为数不少元朝残余,再加上还有一个名义上的领导-小明王韩林儿,若朱元璋贸然称王,势必成为众矢之的。所以按照朱升的建议,朱元璋暂缓称王的节奏,而是沉下心来在境内加强防守、发展农业,并伺机侵吞对手的地盘,由此逐渐做大做强。


1363年,朱元璋通过鄱阳湖之战击杀陈友谅,在消除最大的外患之后,才于次年(1364年)称吴王。两年后,朱元璋派人暗杀韩林儿,自此成为境内最高领导。1367年,朱元璋又消灭张士诚,成为南方最有实力的军阀。次年(1368年),朱元璋又发出“北伐中原,驱除胡虏”的口号,并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末,元顺帝逃往漠北,明朝基本上完成对全国的统一。



随着朱元璋地位的攀升,作为高参的朱升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在建国前便已出任侍讲学士、知制诰,奉命同修国史。明朝建立后,朱升又出任翰林学士,负责起草制诰、编制礼乐等工作,朱元璋大封功臣时颁布的诏令,大多便是由朱升起草、拟定的。


此时,朱升已是年逾七十的老翁,朱元璋考虑到他劳苦功劳、年纪老迈,便特许他不用每日上朝,由此可见皇帝对他的尊重(“吴元年,授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以年老,特免朝谒。洪武元年进翰林学士,定宗庙时享斋戒之礼...大封功臣,制词多升撰,时称典核。”引文同上)。



按照常人的理解,朱升对明朝的建立立下奇功,理应接受皇帝授予的高官厚禄,安享富贵至极的晚年。然而,这位世事练达的聪明人,深谙“兔死狗烹”的道理,在明朝建立后才1年多时间,便以年老多病为由提出辞呈。朱元璋舍不得朱升,便对他屡屡劝留,但无奈对方去意坚定,便只好放他归家。不久,朱升在老家病逝,终年72岁。


据明人笔记《翼运绩略》记载,朱升在向朱元璋辞职时,曾请求皇帝赐给儿子朱同“免死券”,以备将来犯下死罪时能活命,明太祖感念朱升劳苦功劳,便答应了他的请求。朱升辞职后,并没有回到老家休宁居住,而是迁徙到南直隶(今江苏省)的盐城,并尽量隐藏行踪。



但让朱升没想到的时,在他死后15年,户部侍郎郭桓等人盗卖官粮案爆发,由于涉案人数极多、所涉数额极大,所以明太祖一怒之下,竟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的官员全部处死。当时,朱升的儿子朱同担任礼部右侍郎才1个月时间,但依旧被牵连其中,最终竟被杀了头。可见,“免死券”是否管用,最终解释权还在于皇帝本人。



文史砖家


朱升能善终,几个原因:

一是朱升年纪大,品德高。朱元璋请到朱升的时候,朱升已经五十九快六十了,花甲之年,在朱元璋登基后,快七十岁还能安心做顾问,不执着于名利地位。所以朱元璋称赞他“为人老实,是老成贤达中的英杰”。明洪武二年,年逾古稀的朱升请辞告老,朱元璋想要封赏他的功劳,朱升执意不肯。

二是,朱升有功劳,但是不张扬。朱升的九字国策为朱元璋定鼎江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功劳从长远来看很大,属于潜移默化的长效国策,功劳来得不突兀,不会吸引到火力。

三是朱升死得早。朱升是老一辈人,洪武三年朱升就去世了,享年七十有二,算是高寿了。这时候朱元璋刚登基三年,内忧外患,还没来得及对蹦哒的小弟们动手,或者说小弟们还没开始蹦哒,朱升也是安分的人,所以不是朱升躲开了,而是时间还早,历史的车轮还没开过来。

四是朱升有远见,见多识广。朱升早年间就研究星象、占卜,识人观人很有一套,在朱元璋大封群臣的时候,朱升就已经意识到朱元璋不是宽容仁德之主,有猜疑刻薄之性,所以很是聪明的选择了辞官归隐。就这样,朱升还不放心,怕自己儿子官场水平不够,招来祸患,还特意找朱元璋要了块免死金牌。这功课做得足吧,所以说人老精马老滑,朱升不光是朱元璋眼中的老成贤达,更是一名老司机,深得趋利避害之要。

不过,遗憾的是,朱升死后,他儿子牵连进“郭桓案”,免死金牌也没能救得了他。不能怪朱升做得不够好,实在是朱元璋太不讲究。他高估了朱元璋的底线,一国之君,说翻脸就翻脸,丹书铁券能不能用全在朱元璋一念之间。一个在规则里纵横驰骋的老司机,偏偏碰上了不讲规则的朱元璋。

论谋国,“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国策堪称经典,老成谋国之言。论谋身,朱升也能激流勇退,明哲保身。有献策定国之功,有谋生克己之术,朱升已经可以称是人臣的典范

了。


木小石012


就在朱升各种荣誉加身时,他选择了辞职。而且态度坚决,虽然他表面上的理由是年老体弱,无法承担重任,可谁都明白,他这是急流勇退,太过在乎功名利禄,总有一天无法抽身的,到时候什么下场就由不得自己说了算了。不得不佩服朱升的眼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