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出现了很多“居家养老”的新模式,你怎么看?

Lime2018


国外老人,一般到了70岁后,就卖掉自己的别墅,去买一个养老公寓了。那里面有人照顾,有很好的设施,门锁都是电话控制,很方便,而且她和中国的养老院不一样,从外表看它和我们的洋房一样,每个人都是买了一个独立的房子,屋里的电话可以联系照顾你的人,吃饭可以有人送来,就像住在了一个高级酒店一样,有游泳池,图书馆,设备样样俱全,很方便,还可以找别人聊聊天。现在,中国“居家养老”的人越来越多,很多老人不喜欢,因为在家里呆的时间久了就憋出病了,很多人长期不下楼,腿脚都不利索了。很多老人是没办法,子女上班,孙子孙女也上学,不用他们管了,他们没事干,连做饭都省了,子女给他们安了软件,他们叫外卖,在家看电视,偶尔买点东西都用网购了。其实,这对老年人不好,多活动活动,出去走走,找人聊聊天,更有益老年人的健康。希望老年人都能过个安乐的晚年。



宝妈茶会


天津最近确实流行起很多智能的养老新模式,像题目提到的“日间养老”主要针对一些生活可以自理,但缺少陪伴的老人,白天在日间照料中心与同龄老人一起聊聊天,晚上回自己家中休息,可以有效的帮助老人排解寂寞。而“结伴养老”更是最近几年天津频繁被报道的热门养老模式,亲戚朋友集中到一起生活、做伴,方便子女们就近照顾还能彼此关照,受到很多天津市民的喜爱。

对于上面这些新型的居家养老模式,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的,随着社会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养老方式的话题一直备受天津市民的关注,很多老年人晚年虽有养老需求,但又不想住进养老院,这时候如何居家养老就成为他们和子女最为关心的问题,现在的生活越来越智能,我觉得在生活中为老人添加一些智能设备会非常实用,比如:智能腕表、智能手机等等,将一键求救、定位、配送餐、家政护理、代买代卖、医疗咨询、医疗保健等功能全部整合在一起,非常方便快捷。

我觉得,任何新鲜的生活方式我们都应该去了解、接触,多方比较,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的“居家养老”的模式,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结合几种流行的模式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养老模式,总之,不论选择哪种方式养老,子女还需多用心,随时关注老人状态,经常回家陪伴老人,才能让老人居家养老更安心。您觉得呢?


今晚报


中国人出于某种心理上的压力,老年人不愿意住养老院,只要家有儿女,老人进养老院就是丢面子掉链子,老人脸上无光,儿女背后被人戳脊梁骨的,这些是舆论压力,我们应该理解,其实这背后也折射出很多养老院的问题,如果养老院真的好,那么谁会没面子?谁都会觉得光荣吧。

我们的养老院实际是面临很多问题的,其实主要还是穷的问题,凡是进养老院的老人,通常条件都是不怎么样的,而且有些养老院还经常爆出负面新闻,让人闻风丧胆,所以,在中国老人心里,养老院并不是好的选择。

我最推崇的是养老公寓,我觉得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养老公寓是指买专门推出的养老产权房,一般二三十平,两个屋,价格不贵,再加上这样的房屋通常在山清水秀的地方,所以是比较吸引人的。这样的养老公寓,有几个好处。

第一,房子是自己的,没有寄人篱下,尤其没有在养老院的心理压力。

第二,缴纳一定的服务费,就有专门的人照顾生活起居,比如食堂吃饭,打扫卫生,公寓式管理。

第三,每个老人之间都是平等的邻居,而不是养老院里的病友,心态不一样,再加上都是房主也有心理优势。

我估计,我在老的时候就这样选择。


韩东言


天津出现的日间养老和结伴养老的居家养老模式,可以说是目前为止最人性化的养老模式。因为居家,不管在谁家,都是正常的社区,有不同的人,有男人,有女人;有孩子,有老人,也有中青年人。人们都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有条不紊,周而复始,这就是正常的社会日常生活。


老人在其中生活,正常情况下不会感觉自己与众不同,这很利于老人心态健康,因为日常的生活中,老人是不会想到自己已老的。

如果老人生活在养老院,即便是豪华的富人养老院,他们也是整天面对的都是老人,时时都在提醒他们已进入暮年。另外,普通的一般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一些小怪癖,那么多老人在一块,估计会有比其他年龄段人群更多的矛盾,老人在养老院可能添堵的几率更高,会不利于老人身心健康。
不过有的不可理喻的老人,如果在家里的话,会给家里亲人造成不可调和的困扰,建议这样的老人明智一点,一定要到养老院养老,对自己对亲人都是一种解脱。每个人都会老,在变老的过程中,如果能在注重身体保养的同时,提高个人的内在修养,就能优雅的慢慢变老啦!


相距一粒米——缘


居家养老符合我国的国情,因为我们中国传统观念还是由子女进行养老。

我本人亲自去过养老院,看到过养老院老人的生活状态,如果能自理还好,如果不能自理,那么就是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生活质量非常低。

这还不算什么,更关键的是没有子女的陪伴,老人会非常的孤独,这比物质的匮乏更让人伤心!

所以说在家养老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方式,我们可以拿去养老院的钱,请一个保姆在家里,这样最起码白天有保姆照顾,晚上和子女聊聊天,陪着说说话,也算是安度晚年了。


地产游侠


天津市政府能不能学习一下南京市政府居家养老的政策和经验?

由政府出钱,顾佣养老人的家人并培训这些被顾佣的家人,还检查他们的工作。

简单地说,政府成立一个公司,顾佣老人的儿女。发给儿女工资,给这些儿女上保险,培训这些儿女,检查这些儿女的工作。

我非常赞同这种分散的、居家式养老。


老顽童焦原78483771


所谓的日间养老,真实的含义因是养老驿站和日间照料中心,一般提供日托、老年餐桌、送餐服务、助洁、助浴和一定的护理服务,其最大的特征就是驿站和中心都是建立在小区周围附近,社区居民可以非常方便的就近获取养老服务,这种养老驿站和日间照料中心一般是半公益性质的,其营业的场地一般是由街道免费提供的,其提供的各种服务,老年人可以用养老服务津贴和助残券去消费这些项目或者折抵一定的费用,但是驿站和中心的运营商一般是私营企业性质的,当然也有国营资本进入养老行业,有些驿站和中心是由国营企业运行的,一般做到大型的,好多连锁的驿站和机构的一般是国营投资运营或者由大型、资本雄厚的企业投资运营。也有好多资金比较薄弱的NGO——社工服务社在承办驿站和中心,这些小型机构的有些运营状况不太好,有些闲置和空置的比较多,利用效率不太高。

而结伴养老,是一种居民自发的互助行为,既不是政府行为也不是商业行为,一些关系比较好的老年人自发组织一起购买一栋房子,然后一起生活,结伴养老,居住在一起,轮流做饭,聚会 游戏打麻将等等,或者有共同兴趣爱好的老人自发组织起来找个固定的地点一起生活,过渡到老年的行为,现在这样自发性互助养老的组织很多,一般都是居民自发行为,经费也是居民自己筹集,老年人之间分摊,这种结伴养老的地点和形式都很灵活,没有固定的要求,也没有政府的资金扶持和资助,近些年由于老年人越来越多,这种养老方式非常流行,非常时髦,经常会看到有地方招结伴养老的老人。但是这种养老方式也至少有个发起人和组织者。


云说养老


现在养老院的费用高,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如果几个关系好的老人凑在一起居住请个保姆一起照顾,然后把自己不住的房子出租出去,把出租费贴补到住的老人家里,几个老人一起养老挺好的,儿女也可以轮班来看看老人,这下相对老人的子女也多了


喵150793623


不管你什么好模式都需要钱,今天的老人年轻时候国家采用的是高积累,低工资。没有什么存款,是未富先老。而且多少慢性病缠身,都需要钱,有医保也是杯水车薪。孩子只有一个,能顾得了自己不啃老就是万幸。老人们是靠天天不应,靠地地不灵,就是死了墓地都买不起。这种情况下谈什么养老模式岂不是天方夜谭吗?


世纪之歌


摸着石头过河。现在,人养成个毛病,凡事好乱说。往往把个人嗜好当成群体意识去传播,误人不浅。比如养老,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到五十年代末期出生的人,现在已经是需要养老的主体人群。都是经过计划生育经历阶段的。由于一个孩,现在面对的是‘’二小四老‘’的养老局面。家庭养老已经成为天方夜谭故事,小的要吃饭育孩,出工赚钱。老的日逐衰弱,要用人照顾。养老已经趋势面向社会。老人养老进养老院,老年院,已是所趋之势。关键是养老院咋样办好,人道养老,不是去遭罪。凡是总纠缠传统的面子养老的,实际是一种脱离现实的回避意识。办好管好老年院,才是未来养老的大势所趋。老年院也会成为老年人众望所归之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