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崇文门:老百姓的“鬼门关”,城墙上摔死的人不计其数


崇文门,是老北京内城九门之一,俗称“哈德门”,在正阳门东面3公里,与西面的宣武门要相互性,左文右武。九门的作用各不相同,崇文门是专门走商车的地方,外来客商到北京做生意,先从左安门进外城,再到崇文门交税,方可进入北京内城。图为崇文门。

崇文门瓮城内有一座寺庙叫镇海寺,寺里有一个大铁龟,“崇文铁龟”誉满京都,但让外来客商望门生畏。逃税漏税不是现代人的专利,清朝时有专门靠这吃饭的,趁午夜背着商品,用钩子甩到城墙上,顺绳子翻过去,以此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不过这行风险极大,一旦被抓,免不了牢狱之灾,清朝一代从墙上掉下来摔死的人不计其数,苛捐杂税逼得人民九死一生地去谋取生路,所以崇文门又被老百姓称为“鬼门关”,图为崇文门下。

图为崇文门外等待进城的客商,在整理物品,崇文门苛捐杂税繁琐,如“绸缎布酒”等,也有免税的货物,但要排很长时间的队,一般小贩会根据自己的商品,把钱放在帽沿上,关吏会自己拿,关吏取下银钱,立即放行。崇文门是九门中最肥的门,皇帝也知道这些人贪污枉法,没办法,这些关吏们每年给皇帝和大臣买点好吃的送去,这事就算过去了,等于变相分赃。


图为崇文门上的门楼,这些照片拍摄于1906年,清王朝在内忧外患下已经风雨飘摇啦,九门中除了正阳门外,其余都是一片破败的景象,当年慈禧太后的亲弟弟桂祥,就在崇文门内收税,是个税务专员。

公元1552年,嘉靖皇帝怕北方少数民族打他,就在北京城的外面增建了外城,防止少数民族的侵扰,本来是北京城最南面的崇文门外才开始繁荣,不过这并没起到什么作用,李自成进北京时没有从南面进城,而是从最北面的德胜门进的城。图为崇文门外的护城河。

多尔衮入关之后,将汉人全部赶出了内城,内城留给八旗人居住,崇文门内是满八旗的正蓝旗居住。满汉地位就凸显出来了,当时崇文门外就是一片未开发的荒地,图为1906年的崇文门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