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持拍攝的情況下,如何解決風光攝影時的大光比問題?

艾倫格溫


攝影的時候,有時候畫面的光比太大了,不是天空死白,就是地面死黑。這個時候你該如何處理?這裡飛俠來介紹2個小妙招。

平衡畫面光比方法之一:使用中灰漸變濾鏡。特別光比是成水平分佈,且水平方向沒有比較突兀物體的時候,效果最好。比如說天際線,海平面,遠山等。舉一個例子,飛俠拍攝的金山嶺長城。圖一是沒有使用濾鏡的,圖二是使用濾鏡,稍加後期處理(稍微增加對比度,清晰度和飽和度),效果明顯。

如果手穩,在光線充分的情況下可以不用三腳架,手持不是不可以。當然,我還是建議使用三腳架。

第二個方法,就是依靠高寬容度相機的RAW個事,然後“生拉硬拽” 。哈哈。 現在相機的寬容度越來越高了,比如飛思,比如尼康D800系列,可以通過後期對RAW文件提亮,壓暗的方式來實現畫面均衡曝光。當然,這種大力度操作,會對畫質造成損傷。所以我把這種方法放在最後。


網際飛俠


手持相機拍攝風光,在大光比環境下,我個人覺得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拍攝:

1、拍成剪影。大光比環境通常是逆光或側逆光環境,如果需要高光部分不過曝,顯然暗部就會更暗,這樣索性拍成剪影效果也不錯。

2、保持主體曝光正常,讓背景過曝。

這是一種無奈的妥協,當光比反差過大的情況下,如果沒有閃光燈、反光設備干預,或者拍攝範圍較廣泛不適用補光的情況下,需要暗部曝光正常,只能讓高光過曝。

3、hdr高動態包圍曝光。hdr是這幾年比較流行的一種拍攝方式,原理就是分別根據不同的測光結果拍攝若干張相同構圖照片,然後再把這些不同曝光的照片合成為一張,這樣就能把高光,暗部都能正常拍攝出來。

4、使用raw格式拍攝,後期對高光、暗部進行調整。這種方式拍攝的時候將相機的記錄格式設置為raw格式,raw具有較大信息量,在後期可以進行較大範圍修改。後期可以對曝光不足的暗部和稍微過曝的高光進行修復。但raw都作用也是有限的,並不一定完全能把暗部和高光細節找回。


卷太郎攝影坊


手持拍攝,可以通過多種手段表現大光比場景。這些手段無論手機或者單反都可行。

Raw是首要的手段,其記錄了14~16位的色彩,還有眾多的細節,遠比直出的8位jpg強。為後期編輯打下堅實基礎。

大光比場景下,最亮部與最暗部光比極大,可以分別選取作為聚焦與測光點,分別拍攝多張。前提依然是raw。

在photoshop中,使用堆棧,將多張raw實施堆棧,一般至少3張。你可以發現,無論是暗部還是亮部的細節都得到相當大的提升,信噪比得到極大提高。當你實施9張以上的raw進行堆棧,即便是手機,也可以超越一般截幅單反。

這種思路,已被華為運用於手機,比如最新的mate 20 Pro,它在手持拍攝夜景時,就是拍攝3張,然後堆棧,包含智能對齊圖像元素,其出來的圖像信噪比相當高,清晰度也可以接受。但是華為一如既往的圖像處理,就是塗抹嚴重,細節缺乏。自己手動拍攝3張raw,然後在photo shop裡面堆棧,畫質要比其自動堆棧強得多。

以下是p10 plus的實例,供參考。





yeeu209729010


使用相機HDR功能可有效減少大光比帶來的欠曝或過爆問題

  1. 打開相機HDR改為自動,相機會改為3張照片拍攝,一張欠曝主要為了曝光準確高光,一張過爆目的是提高暗部細節,一張正常拍攝

  2. 由於人的手抖拍攝時候如果不實用三腳架一定要確保穩定,因為在拍攝的過程中稍微抖動最後合成HDR會出現脫焦現象,所以在不使用腳架時候儘可能加緊手臂,防止晃動帶來的問題


  3. 如果不實用HDR就想單張出片也不用腳架,這時候可以使用GND壓低天空高光,確保快門速度即可拍攝一張大光比照片,但是需要一定技巧調整漸變鏡的角度,多次嘗試基本可以保證出片

好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你幫助,喜歡我的回答記得點贊評論,哪裡說的不對多多指教,謝謝^-^

色影君


我用的是寬容度被攻擊的體無完膚佳能6d2,即使這樣,大光比也能應對。

電子技術在發展,現在很少有人再推薦用濾鏡了

開啟包圍曝光模式,不用三腳架直接高速連拍,後期用lightroom合成,自動優化一下基本就能用了,壓一下高光拉一下陰影,提高白色色階,降低黑色色階。佳能內置的HDR模式出來的是jpg格式,後期空間比較小,所以還是推薦包圍曝光。

個人總結,佳能的寬容度優勢不在低光在高光,如果遇到大光比,不管用不用hdr模式,可以適當加一兩檔曝光。如果是尼康則相反


張光權暱稱就是光圈


可以使用HDR功能進行拍攝。這是數碼相機為了解決大光比而專門設置的一項功能。原理就是開啟HDR功能後,進行三次曝光(有的相機是五次),一次是對高光部分曝光,一次是對陰影部分曝光,一次是正常曝光,三次曝光後合成一張照片。這樣就解決了過曝和欠曝的問題。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辦法,比如找灰點,用RAW格式拍攝,或者根據經驗拍攝。總之,對於大光比,在手持相機的情況下,多試拍,多總結,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經驗拍法,這也是人機合一的一個過程。


攝影人黃世輝


旅行攝影時拍日出日落大光比的照片時經常會遇上沒有合適的機位用三角架拍攝,因此手持拍攝也是可以的。一般我採用小光圈超廣角拍攝,曝光時間控制在1/60秒以上保證清晰度,拍成RAW格式,看直方圖控制太陽不過曝,後期再壓高光提陰影就可以了,圖一是俄羅斯安加拉河日出,被蜂鳥網推薦為精華照片,圖二是福建東山島蘇峰山日出,相機是佳能6D,沒有許多人說的動態那麼不堪,也沒有拍成HDR或者包圍曝光。




雅恩689


最佳成像質量的光圈優先AE包圍曝光三五檔,再PS後期合成。無反微單和電子取景的一體機用10fps以上的手持拍攝HDR(擴展動態範圍,自動高速連拍三五張-機內自動合成一張),是手動補償曝光加減曝光的HDR,10/12fps連環快拍的水果手機📱iPad也可以。//@光輝歲月132420443: 以高光為基準拍一張,以低光為基準拍一張,然後合成?這樣怎麼樣。


封濤16


非精緻和極端的風光攝影並不是非得拿腳架。

高山湖泊等等,並不是所有場景都適合漸變鏡。且便利性很差。

所以一片偏振鏡是必須的,簡便易用,消除雜光的同時可以有效壓低高光部位。

拍攝時選擇RAW模式。

在儘量曝光平衡的前提下,要欠曝,堅決不要過曝,要保證高光部位不死,暗光後期可拉回來,雖然噪點會多些,但不影響小片欣賞。


虎攝虎說


手持的話最簡單的就是hdr或者包圍曝光然後後期曝光合成了,PS裡有hdr功能可以做曝光合成,雖然手持,但是你也應該拍兩張固定在一個點上,視角基本上一致的照片,一張亮處曝光正常,一個暗處曝光正常,然後細小偏差PS會自動對齊的但是範圍差太大了也不行,所以最好還是有三腳架。當然了,如果是相對來說規則的明暗反差太大的場景,手持情況下也可以用漸變灰濾鏡來平衡光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