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反者道之動”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你還有哪些其他見解?

道道道ing


從無而至有,謂之道。

道就是從無形(意識,古人稱之為:精神)至有形(物質)的過程。

物極必反,有形的必然會返歸於原本無形的狀態。

故曰:反者道之動!

有生於無:有形的物質(地),生於無形(天)。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了有形的天地,然後有萬物。

萬物必然會返歸於原本無形的狀態,包括地球。

天地尚不能久,而況人乎?

天生地,地返天。天地可以反覆!

天地含精(精神),萬物化生。

陰陽,其實就是物質和意識。老子樸素的稱之為有無。

陽蕭蕭發乎天,陰赫赫發乎地。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發乎天者,歸於天,發乎地者,歸於地。所以,人死是精神(陽)和肉體(陰),陰陽兩分。精神歸於天,天人合一。骨骸歸於地,入土為安。

所以,陰陽即是無形的精神(意識)和有形的物質。

天乃道,天即是道,是大的精神、意識體。

精神、意識在天,所以稱天道。

天地萬物的形成,都是精神從天分離出來,故曰:道生一。

精神聚而成氣(未見形也),故曰:一生二。氣,居於有形和無形之間,故曰:衝氣以為合。

氣再聚,凝結成形、質,即肉眼可以看見的物質——地。故曰

:二生三。

天地形成,而生萬物,故曰:三生萬物。

物極必反,返歸為一(精神)。

所以,道即是無,無形的精神(意識)。

精神在天,故曰:有天道。

精神凝結成形、質(物質)在地,故曰:有地道。

人有精神和骨骸,故曰:有人道。

精神(意識)就像水,凝而墜地,蒸而昇天,從無形至有形,又從有形迴歸於無形。不斷交替循環,生生不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故曰:天行健。

所以,人們要遵循這樣的循環規律,自強自律,從善不息!


西蜀府河人


原創思想,看了一些回帖,實在是對老子誤解太深,老子曰:`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是說道從來就是與事物發展相反的方向施加作用力的,你走強,道就要使你走弱,反之你走弱,道就要使你走強,如果你是弱者,道就要使你變為強者,所以不會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即所謂`風水輪流轉’,由此,道達到隨時維繫宇宙,萬物和人類社會動態平衡的結果。看看人類社會,曾經的強者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曾經是何等的不可一世,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昔日王侯門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他們皆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所以,千萬不要去當破壞平衡的霸主,超級大國,因為那是道首先要懲罰的目標!不稱霸,切記!切記!


孤猴78345271


理解“反者道之動”,核心是抓住“這個“反”字的意義。

這個“反”字的意義存在於《道德經》的兩段話中。

一段話是《道德經》通行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這段話描述了道的性質,並且說,面對這樣可以為“天地母的“混成”物,作者把它叫做“道”,加給它一個稱呼叫“大”。之所以叫做“大”,是因為在可以稱呼的事物中,沒有比它更大的了。

再看。“逝”,行,即變化,離開本體狀態的運化。“遠,極。“反,返回,通返。意思是,道是不斷變化的,變化到邊際,就返回本體。

從這一段話可知,整個“反”的過程,是指兩種變化,一種是道變化為德,由“無”變化到“有”, 道自身的變化是變出和自己本質相反的具體事物,是離開本體的“逝、遠”過程,道變成非道;一種是變化到邊際返回道本體的過程,德變化回道,由“有”變化到“無”,非道變成道。這兩種變化,前一種“反”是相反相成的“相反”的意思,後一種“反”是返歸本體的“返歸”的意思。


“反者道之動”,就是對這兩種過程的概括。“反”的意思,就有這兩種意義。

“反”的意義,在《道德經》裡有一個稱呼,專門指“返歸”這個意思,這就是“復”。

這賦予“反者道之動”一種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原理。那就是,我們平時能看到的是具體事物,守道的途徑就是“復歸其根”。


這層意思表現在另一段文字裡,即《道德經》通行本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萬物並作,是道的變化現象,是“逝、“遠出來的事物。“吾以觀復,是說認識道、遵守道,正確的途徑是“觀復”。觀復,就是觀“反”,就是體驗觀察事物由“有”向“無”迴歸的過程和規律。

“觀復”很重要,它揭示了“反者道之動”的原理的深一層意思,也是“反”字的深層意義。老子認為,支配我們的是道,是“無”,而我們能面對的是德,是“有”,通過德和“有”,我們才能達至於道,由“有”到達“無”。在此基礎上,老子建立了一套守靜、貴柔、尚無、崇虛、用嗇等理論。

在研究中,人們都認為“反者道之動”,是一種道的循環論。我認為並非如此。道的變化,不是循環方式,而是不重複的“非循環”變化。《道德經》沒有類似“道是自我重複這樣的論述。道歸回本體,再不可能重複自己的變化,所以這種變化就不是循環的。因此,我們可以說,“反”不是循環性的過程。


熱帶雨林的午後


反者道之動。文言文語句的精煉總是讓人過多的去理解,結果一句話就能整出長短不一的解釋,而且由於解釋者在不同時期所受限制不同,解釋的意思也深淺不同。這樣一來,讓人反而不知所措不明就裡。

就老子這句“反者道之動”來說,題主就已經給出了三個解釋,也看過其他一些解釋,總覺得不能簡潔明瞭的給出個解釋。人家老子五個字的一句話,就給弄出幾十個字的解釋,而且還各有各理,這叫人如何理解呢?

個人認為古語解釋,不能摻合今人的思維,畢竟社會發展變化很大,何況上千年的演變呢?所以我們必須按照每一個字相對應的含義來解釋才能讓人一目瞭然。

首先,“反”字古語也是有多個含義,但是在這句話中,“反”就是反覆週而復始這一個意思,其他象反對、相反、反轉、反應、反動等意思跟後面的“者”相連貫就有點牽強。因為,“者”雖然也有多個含義,但在這句話中,“者”是“反”字的助詞,表示什麼什麼的人什麼什麼的事什麼什麼的情況什麼什麼的現象之類的,那麼“反者”連起來就是反覆或者週而復始這種情況或現象的意思。如果用“反對、反動、相反、反轉、反應等這種情況或現象”這樣明顯感覺語句彆扭,如果用過長的語句解釋,如題主給出的“運行規律的反向性或者兩個事物的相對性”之類的解釋,明顯就是現代思維,老子是不會這麼想的,成語才是那個時代的流行詞,所以週而復始比較正統且明瞭。下面“道”字的意思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自然規律,古語解釋為天道。而“之”字做為天道的助詞起一個連貫作用,可以譯為的,也可以不譯。最後的“動”字做為天道的補語在這裡意思為改變、變化。

好了,現在把“反者道之動”的解釋連貫起來就是:週而復始的現象就是天道的變化形式。


自由需自立


“反者道動之動”語出《老子-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譯文“陰陽運動的變化,是道的運動,道的作用是微妙的。天下的萬物產生於看得見的有形物質,有形質又產生於不可見的無形質。”

老子在《道德經》裡,多次論述“事物的矛盾和對立轉化是永恆不變的規律”,精闢卓見的概括了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現象本質。“反者道之動”是說陰陽的相互交替作用是宇宙間的根本規律,陰陽的運動過程是一個即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統一體。只有陰陽兩者不斷髮生相互作用的條件下,才可能進一步呈現出對立制約、互根互用、消長平衡和相互轉化的運動態勢。陰陽運動過程都存在著對立制約,互根互用的運動形式,整個運動過程會呈現出你強我弱的動態聯繫和陰陽運動之間的自調性。以及陰陽運動交感相錯、相反相成、消長轉化、離合、反照、平秘的運動屬性。


手機用戶落霞孤鶩


反著,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德經》第四十章

但就這段話而言,可能比較難以理解,其實它已經有了很多同義詞,或是叫做物極必反,或是叫做月滿則虧,又或者是不為己甚,又或者是國人所說的“中庸之道”……

中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馮友蘭先生用“毋太過”來總結這句話,可謂是簡明扼要了。就如馮友蘭先生所說,無論是道家還是儒家,凡是中國人,骨子裡的堅持和外在的言行處事,都離不開“中庸”,都要講究一個“分寸”,一個“度”。許多人可能會驚歎是不是有什麼誤解,《中庸》不是儒家經典嗎,怎麼會和《道德經》產生關係了?沒錯,《中庸》是儒學中一門很重要的學問。


但凡大道,其實在最根本上是殊途同歸的,只是不同的學派有了不同的說法。《中庸》所闡述的境界,與道家的“陰陽”實在是異曲同工之妙。“反者,道之動”則是儒道思想的根源之出。道家很講究陰陽平衡,追求無為的境界。孔子在為《易經》作傳時,同樣提到“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後世儒學更同樣贊同“居安思危”的防患意識,注入此類,數不勝數。可見,“反者,道之動”並非《道德經》一家的見解。

無論老莊孔孟,生活在一片天空下,看的是同一輪明月,同一顆太陽,經歷的是同樣的四季更替,兩者思想有共同之處,實在不足為奇,若是完全相悖,那才是有趣了。當然,我的意思並非是說儒學和道家是為同一了,還是那句話“殊途同歸”。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從《道德經》這段話中,我們大概能理解”反“這個字的意思,道家的觀念裡,萬事萬物都是循環往復的。“反”是一個過程的描述,是終結,也是迴歸,是最遠處,也是起點。“反之,道之動”就是“道”的運動方式,用現在哲學名詞來說,就是發展的自我否定的過程。“弱者,道之用”,這個“弱”並非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弱者”,它指的是“道”的表現形式,是與“道”對應的


現在我們好講西方那一套,尤其是在哲學上,笛卡爾、培根、叔本華、尼采等等,人家的辨證思想,人家的唯物論,人家的形而上,在國人眼裡看來高尚的不得了。甚至許多人士尤為贊同黑格爾所謂的”中國人沒有哲學“的說法。再往自己家裡說了,《易經》是占卜的書,儒學已經不再適用時代……現在我們要解釋一句《道德經》的常見之話,還要引用外國人話語加以佐證,要不然看不懂,又或者是妖言惑眾,迷信之流……


魚者佩之


老子的辯證法的核心理念就是“貴柔守雌”,推動柔的一面、守住雌的一面。柔即陰,陰陽兩點中選擇了那個陰,是以陰為基點,從陰的角度來發揮的一種辯證法。所謂辯證思維就是從正反兩個方面看問題,從正面看到它的反面,從反面看到它的正面。老子例舉了美醜、善惡、有無、福禍等許多對辯證範疇,點出了矛盾的普遍性,同是指出美是因為有醜的存在,沒有醜何談美,揭示出了對立雙方相反相成的原則。老子同時指出了“反者道之動也”的否定原則,說矛盾的雙方往往容易走向自己的反面,福會變成禍。禍也會轉化成福。那如何避免走向對你不利的一面,他提出了“以退為進,後發制人”的應對原則,要知雄守雌、知白守黑,不要為世俗之見所左右,大家都向著那個雄去、我偏偏向著那個雌;大家都奔白去了,我要守住黑,黑才能轉化成白。如果你一下選擇了白,白的反面就是黑,那你實際正在走向黑。主張效法水、喻意柔弱往往勝剛強,處在下位也許你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西山古賢


道德經比易經稍晚。簡單講一下易經,道德經也就立竿見影。

先說德。道德經說上德不德,易經說不事王侯高尚其德兇。看來易經是警惕“高尚情操”的。為何要警惕?因為“高尚情操”常被庸俗的人拿去換名利——事王侯。點到為止。

再說道。道德經說道可道非常道,易經說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利有攸往。看來易經是推崇“反覆”與“有攸往”的。為何要“往”?因為“實踐出真知”——君子動口不動手之流是多麼愚蠢膚淺的人。點到為止。

實事求是,還沒在於事,沒在於是與非,只在於求。

不經過求,就下斷語,絕不符合實事求是精神。

道德經啊,它不是大咖坐到桌前喝著茶咖就能念粗茅臺味道的。


兆昌416


這句話全文是: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反者道之動,我理解反的意思是通“返”,道生太極,太極生陰陽,萬物負陰抱陽,此消彼長,福禍相倚,否泰互轉,萬事萬物一切都在陰陽消長中運行,“失和者不生,失正者不宜,其不得已焉,或滅或返,是以反者道之動”,一切事物都有初生、成長、衰亡的過程,事物發展到頂點,就一定會衰落,事物衰落到低谷,就一定會再上升,這就是“反”,道就存在於萬事萬物的“反”當中,從“反”中才能體察到道的運行。

弱者道之用。弱者,就是道德經中經常提及的善於柔弱、處下、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只有守弱守柔,才是真正運用“道”的方法,即道之用, “用”與“體”相對應,“用”就是道的外在表現形式,人們在生活中,如何遵循道的規律而行?就是守弱、守柔,持用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能夠守弱守柔,才能長生久視,行遠而不殆。

以上是我的個人理解,歡迎指正討論!

80後女生,品牌文化策劃人,熱愛中國文化,用自己的理解,解讀人文生活,歡迎關注我,共探真理之妙。

玉心讀人文


老子在解釋道的時說: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日大。大日逝,逝日遠,遠曰返。這裡的返和老子說的:返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兩個返同義:即循環往復。老子在第二十五章解釋道還說道: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就是說道循環往復運行而生生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