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裡為何珍藏著一隻豬頭?

劍花煙雨風情


英國人一向以保守著稱,不過他們也有幽默的一面,這隻豬頭就是大英帝國海軍榮耀的象徵,見證過大英帝國海軍戰無不勝的輝煌。

大英帝國戰爭博物館是專門收藏戰爭藏品和展示英帝國戰爭歷史的博物館,藏品十分豐富,在數以百萬計的文件、照片、檔案中,有一件特殊藏品——真正的豬頭。

故事要從一戰開始說起。

眾所周知,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由德國挑起的,作為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德國想要挑戰老牌強國大英帝國的世界霸主地位,但他們的海軍實力始終是一個短板,1915年3月,德國海軍“德累斯頓”號輕巡洋艦在智利領海遭英國海軍“格拉斯哥”號、“肯特”號重創,被迫自沉。

“德累斯頓”號輕巡洋艦上有一個特殊乘客,一頭活蹦亂跳的肥豬。德國人愛吃豬肉世界聞名,他們為了吃上新鮮豬肉,就在養了一頭肥豬,準備饞的時候宰了吃,但這頭肥豬的運氣確實不錯,英國海軍的襲擊讓他免於被屠宰的命運,戰艦沉沒時,這頭肥豬也跳入海里。

英國海軍“格拉斯哥”號的官兵發現了這頭在海里游泳的肥豬,他們覺得十分有趣,就跳下去把這頭肥豬救了上來,繼續養起來,還給它娶了一個名字——提爾皮茨。

真實的提爾皮茨是德國海軍公海艦隊之父,英國人給豬娶這樣一個名字,嘲諷意圖十分明顯,更滑稽的是,英國人還給提爾皮茨頒發了一枚鐵十字勳章(德國軍人的榮譽勳章),表彰它“在母艦一直留守到最後時刻”。

從此之後,提爾皮茨就成了“格拉斯哥”號巡洋艦的吉祥物,到處巡遊,日子過的無憂無慮,長的也越來越肥,後來考慮到在艦上不方便,提爾皮茨又被送到了樸次茅斯港的皇家海軍炮術學校安居下來,有了一個固定的家。

不過提爾皮茨似乎不喜歡這個新家,在這裡到處闖禍,最後又被送還給“格拉斯哥”號的艦長約翰·盧斯,約翰·盧斯也不知如何處理這頭“老夥計”,乾脆把提爾皮茨以摺合2萬英鎊的高價拍賣了,所得收入全部捐獻給英國紅十字會。

提爾皮茨後來又幾經轉賣,一直活到1919年才死掉,死因居然是被人宰了吃掉,雖然沒能躲過被宰殺的命運,但它畢竟度過了5年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值得了。

但提爾皮茨的故事沒有結束,它的頭被做成標本,作為首批藏品,贈送給大英帝國戰爭博物館,而它的蹄子則被做成一套刀叉的手柄,贈送給新一代的“格拉斯哥”號巡洋艦,並隨艦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提爾皮茨應該慶幸自己沒有遇到中國海軍,不然的話估計活不過當天,而且一定是屍骨無存,什麼豬耳朵、豬鼻子、豬臉、豬頭、豬蹄子、豬尾巴會被做成各種美食。

一直到1958年,“格拉斯哥”號巡洋艦退役,提爾皮茨的蹄子也被送到大英帝國戰爭博物館。時隔近40年後,提爾皮茨的腦袋和蹄子終於團聚在一起,提爾皮茨也因此成為大英帝國乃至世界唯一名垂青史亙古長存的豬。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英國的“帝國戰爭博物館”,即便在全球範圍內來觀察,也屬於比較特殊的存在,是一座有著多個分館的全國性博物館,成立於1917年,以紀錄第一次世界大戰史實,以及英帝國人民為這次戰爭所作的貢獻。

館藏物品包括從飛機、裝甲車、海軍艦艇到制服、徽章、獎章和裝飾品等,藏有1.2億英尺的電影膠片和超過6500小時的錄像帶,600多萬張相片、底片和幻燈片,以及約32000小時的歷史錄音帶等。

如題所示珍藏著那隻豬頭,屬於非常特殊的館藏品,說起豬頭是有來歷的,即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的豬肉非常有名,水兵愛吃大豬肘子,德累斯頓號輕巡洋艦上的官兵,竟然在艦上養了一頭肥豬。

作為一艘輕巡洋艦,德累斯頓號是一度活躍在南美洲,參與海上破交軍事行動,儘管沒有她的姊妹艦埃姆登號這麼有名,但由於在海戰中被英國海軍捕獲了艦上的那隻大肥豬而名聞天下。


1915年3月13日,德累斯頓號輕巡洋艦在智利領海,被英國皇家海軍巡洋艦格拉斯哥號等艦發現,雙方經短暫交火後,德累斯頓號輕巡洋艦由於受到重創而選擇了自沉。

在德累斯頓號輕巡洋艦沉沒前,艦上那頭大肥豬跳入大海,游到了英海軍格拉斯哥號巡洋艦旁邊,英艦上的水兵將豬打撈上艦,並取了德意志帝國海軍公海艦隊的締造者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茲海軍上將的名字。

英國艦員還給那頭肥豬頒發了鐵十字勳章,這頭肥豬成了棄暗投明的象徵,成了英國家喻戶曉的英雄那頭肥豬,起碼在巡洋艦格拉斯哥號上呆了一年的幸福時光後,被送到了位於朴茨茅斯的英國鯨魚島炮術學校,與校內的其他動物為伍。

隨後,英國紅十字會花了1785英鎊的高價,將那頭肥豬買走,把它宰了,將其肉都吃了,但豬頭,卻被完好地保留了下來。

製成了標本的豬頭,被保存在位於英國倫敦的帝國戰爭博物館裡面,成了英國海軍一戰時的榮耀,英國海軍戰勝德國海軍的戰利品。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在英國倫敦,有一座帝國戰爭博物,這是一座戰爭紀念博物館,成立於1917年。這座博物館記錄了從1914年8月起英國及英聯邦參加過的所有軍事行動,館藏豐富,但是在眾多的藏品中竟然還珍藏著一隻豬頭。那麼,這隻豬頭到底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呢?

在帝國戰爭博物館內收藏有15,000多幅油畫、素描和雕刻品,以及30,000多張海報。館藏物品包括從飛機、裝甲戰車、海軍艦艇到制服、徽章、個人裝備、獎章和裝飾品等;英國和外國的文件;參考書閱覽室內155,000多冊的印刷書籍;1.2億英尺的電影膠片和超過6,500小時的錄像帶;600多萬張相片、底片和幻燈片,以及約32,000小時的歷史錄音帶。



在這眾多的藏品中,令人最為驚奇的是竟然還有一隻豬頭。提起這隻豬頭的傳奇故事,我們還要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說起。一戰時,德意志帝國海軍戰艦“德累斯頓號”是一艘輕巡洋艦,艦上的德國水兵們特別愛吃豬肉,為了方便吃肉,他們就在巡洋艦上帶了一頭大活豬。

但是戰爭是殘酷的 ,有一天,在南大西洋上,德國的“德累斯頓號”巡洋艦被英國皇家海軍的“格拉斯哥號”給擊沉了,就在巡洋艦即將沉沒之際,這頭豬從德國的巡洋艦上縱身躍入大海,遊向了英艦。英國水兵就把它撈了起來,並且還給他命名為“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茲海軍上將”,這個名字是德意志帝國海軍主力艦隊——公海艦隊的締造者。鑑於肥豬“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茲海軍上將”棄暗投明的英勇事蹟,英國艦員們還很幽默地給它發了鐵十字勳章,這英國人真會玩呀!

這隻肥豬在“格拉斯哥號”上渡過了一年的歡樂時光。後來,戰事緊急,他被送回英國鯨魚島炮術學校(朴茨茅斯),但英國人擔心轟炸會導致這頭肥豬亂跑,就決定將其處理掉。後來,這頭肥豬被英國紅十字會花了1785英鎊(當時可是好大一筆錢,大約相當於現在360萬人民幣)高價買走,殺了吃肉。這麼大一筆錢,可以買多少頭豬,這也太奢侈了。不是英國人腦子有病,就是其中有貓膩。

雖然肥豬的肉被吃了,但豬頭被保留下來,並且製成了標本,用以記錄英國海軍一戰時的榮耀,一直保存於英國倫敦的帝國戰爭博物館裡。最後,它也成了博物館中最奇葩的文物,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密探零零發


英國人的幽默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很多人都應該聽說過英國有一隻首相府首席捕鼠官——拉里。一隻上任幾年以來一直喜歡睡覺、翫忽職守的捕鼠官。多次被目擊到放走老鼠——現實版的《貓和老鼠》!

當然,英國人的幽默不是今天才有的,在英國有這一座帝國戰爭博物館。這是一座十分有意義的博物館,主要記載了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所做出的貢獻。之所以建這麼一座特殊的戰爭博物館,均有賴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英國的工業水平已經達到了十分發達的地步,人們通過一系列的戰場物品展覽和通過相機記錄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英國人為戰爭所做出的貢獻和犧牲。館藏的物品包含了有關戰爭的一切物品,從飛機、艦艇、機槍、軍裝、獎章到戰利品以及戰場上留下的那些現場照片和影像資料。這些都是十分彌足珍貴的歷史資料,對於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戰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而在這些歷史資料之中有一個特殊的展品,便是有一個豬頭掛在了戰爭博物館的牆上。關於它的故事則體現了百年前英國人身上所帶的幽默感。

首先這個豬頭是一個英國“英雄”的首級。只可惜它的身體全部被英國人出於崇拜的目的給吃掉了。為什麼要崇拜一頭豬呢?因為這頭豬是一頭明辨是非、棄暗投明的豬。還因此獲得了來自英國的鐵十字勳章。(可見英國的十字勳章多麼的不值錢啊!)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兩大陣營的主要國家英國和德國之間的戰爭持續了數年。最終以英國為代表的協約國的勝利而結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5年,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第二年,此時的雙方正處於焦灼的交戰狀態。喜歡吃豬肉的德國人在自己的輕型巡洋艦“德累斯頓號”上養起了豬。隨後在南美洲的智利附近海域,這艘船與英國的海軍格拉斯哥號巡洋艦遇到,雙方發生了激烈的交火,隨後德累斯頓號輕巡洋艦不堪重創而沉入了海底。然而船上卻有一頭豬逃了出來,並且遊向了英國海軍巡洋艦格拉斯哥號。英國人救下了這頭豬,並且為這頭棄暗投明的豬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茲。這是德國赫赫有名的海軍上將的名字,曾親手創建了德國的公海艦隊。可見英國人是要通過這種方式羞辱了自己的對手德國!同時幽默的風格給戰爭帶來了一絲歡樂!



毫無疑問,這頭豬出名了,並且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樣他還獲得了英國的鐵十字勳章。隨後這頭出了名的豬在英國海軍的艦艇上過了幾個月的幸福生活。

然而好景不長,隨後這頭豬被送到了位於朴茨茅斯的英國炮術學校,開始了與校內的其他動物共同生活的時光。也許是這頭豬長的太肥了,加上他太有名氣了,隨後它被英國紅十字會花了1785英鎊給買走了。


當然,英國紅十字會除了救人之外,還會殺豬。這群救死扶傷的人殺了這頭“英雄豬”,並且大快朵頤地將這隻大肥豬的身體大部分給吃了,可能也是想改善了一下戰爭年代的伙食。也許這些西方人本就不會吃豬頭,於是這頭充滿了傳奇的豬便只留下了一個豬頭。最後這個豬頭還被做成了乾屍,送到了英國的軍事博物館裡,一直存放到現在供遊人欣賞。成為了英國海軍戰勝德國海軍的標誌性戰利品。

很多人表示,幸虧這頭豬不是被中國人所俘獲。否則怕是有100種方法料理它。豬頭是不可能剩下了!連骨頭也不會留下的!



珞珈山的貓


英國倫敦,有一座帝國戰爭博物館,因涵蓋各類戰爭衝突,特別是與英聯幫相關的戰事,表現的非常突出。

該博物館內收藏了1.5萬多幅素描、雕刻和油畫品、15萬5千多冊的參考書閱覽書籍、1.2億英尺的電影膠片和超過6,500小時的錄相帶、600多萬張相片底片和幻燈片、3萬多張海報以及約3萬2千小時的歷史錄音帶。

我現在講到你提的這個問題。此博物館裡面竟然還珍藏著一隻豬的豬頭,說到這隻豬頭的來歷,還要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說起。

德國是一個很出名的豬肉生產國,他們國家的大豬肘子更是世界著名。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海軍的軍事實力僅次於英國,排名當時的世界第二。時日德國海軍戰艦“德累斯頓號”,是一艘輕巡洋艦,艦上的水兵們都特別喜歡吃豬肉,而他們為了想吃豬肉更方便一些,於是就在艦上面帶了一頭活的大肥豬。

在南大西洋上,這艘航艦不幸被英國海軍“格拉斯哥號”擊沉,而這艘航艦在即將沉沒時,這頭豬從德國航艦上面跳下大海,游到了英國的航艦,而英國航艦的水手把豬撈了上來,並給這頭豬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即“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茲海軍上將”,其這個名子是德國海軍主力艦隊-公海艦隊的締造者。鑑於德國豬“提爾皮次”起義的英雄事蹟,英國艦員們還給它發了鐵質十字勳章。

德國豬“提爾皮次”在“格拉斯哥號”上度過了一年期的歡樂時光。後來,戰事頻頻,它被送回英國鯨魚島炮術學校。這地方飼養著不少動物,由於擔心被德軍轟炸後動物們到處跑散,軍校就決定把它們都處理了。

德國豬被英國紅十字會花了1785英鎊(當時的高價)買走了,把它殺了吃了肉。但豬頭被保留下來,還製成了標本,紀念英國海軍一戰時的榮光,而保留存於英國倫敦帝國戰爭博物館裡。


祥禎


我還以為授勳後可以善終呢,終於還是沒有躲過那一把殺豬刀


一抹天青


這個豬頭其實是女王的丈夫,他被詛咒了。。。


匿名登麓


以前看過這個典故,好像是戰場上送過信還是運過物資。


小田丶新疆吃貨


防毒面具的發明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