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讀書筆記總覺得自己在抄書怎麼辦?很沮喪。館藏書又不敢在上面留下痕跡?

鶴遊煙


對於題主的問題我以前也深有同感。我每次閱讀的時候一般幾個小時就可以完成一本書了,但是寫讀書筆記卻通常要花幾天的時間,至少是閱讀時間的兩倍。這導致我的讀書筆記每次都是滯後很久的。不過現在我改進了一下我的筆記方法,感覺還是挺有效果的,分享給你。

九宮格筆記法

先上個示範

這個方法其實去來自彭小六的《洋蔥閱讀》,如果感興趣,想要深入瞭解可以考慮買這本書或者是學習網課。不過我還是會在下面介紹具體怎麼用這套筆記方法。

首先這個筆記需要由5個部分組成。分別是

1.書本信息

(包括但不限於書名作者,出版社)

2.從這本書中想要找到的問題

這一部分主要是培養讀書的目的性,帶著問題讀書可以加快閱讀速度,以及明確閱讀目標。

在提出問題的時候建議先閱讀序,目錄思考自己想從這本書瞭解什麼,如果還沒有概念可以先閱讀書中一小部分的內容再思考。

小提示:如果讀書目的性並不是很強的,只是單存想陶冶情操,或者是瞭解瞭解,就不建議用這種方法了

3.AHA啊哈

這部分內容是記錄書中哪些讓你特別有感觸、靈機一動的地方。有時候我是用這部分內容寫我對這本書的一些感受。

4.接下來要做的事

看完書總要吸收點什麼,然後學以致用,這樣書才沒有白讀。這個部分就是在讀完書的最後思考我接下來要怎麼運用書中的知識。

記錄型筆記

這種類型的筆記我通常是用來記錄一些金句或者是裡頭有大量的一些方法例子的文章。

比如,我昨天剛完成的《寫作自媒體》。這本書主要是教你如何寫發表在自媒體的文章,屬於特別乾貨型的,9宮格筆記法根本記錄不下,我就會選擇直接摘抄。

但是摘抄我也是選擇性地,選擇對我當下幫助最大,而不是覺得這個好,那個好就都抄下來。

再比如下圖是《十四堂人生創意課2》的筆記。如果剛剛認真看我前面發的九宮格筆記可能會發現是記錄同一本書。我之所以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一起用是因為九宮格主要是記錄一些方法,而摘抄是為了抄錄書中的好句、金句。

我之所以使用這個例子主要是想說我前面所說的兩個方法是活的,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一起用,秘訣就是怎樣最高效最方便就怎麼用,你擁有了絕對的決定權。

最後我想說的是,怎麼讀書、怎麼做讀書筆記其實都是用決定的。我們一定要有“皇帝”視角,想著這本書或者是寫讀書筆記怎樣可以更好地服務於我,我要怎樣從中抓取更大的“利益”,即便是把整本書撕掉或者是寫筆記一頁紙只寫了不到半頁,也都沒有關係。


好好學習的Lily


這個問題,我也經常遇到,借來的書,不像自己的,可以隨意劃線、記筆記,但是如果什麼都不做,看完一本書很快就會忘記。直到後來我看到一本書,裡面介紹到的記筆記的方法幫助我解決了這個問題,在此分享出來,希望可以幫到更多的人。


這種記筆記的方法叫“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是日本著名“筆記本作家”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提出的。

“蔥鮪火鍋”就是蔥段金槍魚火鍋,是以金槍魚為主料,輔以蔥段的日本特色料理。放到讀書筆記上,就是說採用“摘抄+評論”的方式記讀書筆記。


簡單來說,就是先將書中自己認為的重要的內容摘抄下來,緊跟著寫下自己對這段話的理解或者感悟。在摘抄的段落前加上“〇”的標記,同時註明這段內容在書中的哪一頁。下面緊跟的一行記錄自己的評論和感想,感想前可以加上“☆”的標記。


另外,在準備記筆記之前,可以先寫下讀書筆記的日期、書名和作者,這樣才更方便以後查找,日期可以採用200221這樣的6位數的年月日形式。

採用這種摘抄和評論交替進行的方式,除了可以促進理解、引發自己的原創思考之外,還可以幫助自己加深記憶。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如有疑問,歡迎和我一起討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