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那些经常去旅游的人?

凌风266893506


经常去旅游的人大致分为三种人

第一种:旅游从业者

我就是一名旅游从业者,以前在旅行社做计调,也就是负责整个团队操作,吃住行游购娱。这几年在做导游,外出带团。在带团过程中经常会有游客说:好羡慕你们导游工作,可以天天出去旅游,去不同的地方旅游,还不要钱!有的时候我会跟游客聊聊导游工作的优越感和艰辛,有时候只是呵呵一笑,这个只有我们旅游同行才能同样的体会。

第二种:退休了拿退休工资的老年人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叔叔阿姨们,以前在单位上班,他们现在基本上都已经退休了,他们以前上班不自由,但是有钱花,现在退休了,突然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所以就用退休工资来弥补现在时间上的空缺,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出去旅游。我以前带过的叔叔阿姨,有的人每个月都出去旅游,有的跟着旅行社,有的跟着驴友,每月几个一日游两日游,每年几次6-10天的出省或者出境旅游,旅行社也有很多这种针对老年人有钱有闲而设计的夕阳红团还有很多夕阳红专列。其实老年人经常出去旅游对他们时身心都是有好处的,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够放松心情开阔视野,避免退休抑郁!

第三种:有钱有闲对生活有追求的人

这一部分人构成就比较复杂了,大家感觉这部分人都有哪些人大家可以共同讨论一下


品味旅游


我是一名真实的旅游从业者,凡是写旅游都好的,百分之99的都是非旅游从业人员,,大家不理解旅游从业者的辛苦!!!我跑了大半个中国以后开始跑国际线路,第一年还是蛮新奇的,我一年一口气跑了20多个国家,半年换一本护照!!!泰国最近我每个月来四趟,柬埔寨前半年每个月也是跑四趟!曾经一年跑埃及!!!!!这种苦只要我们从业人员才理解!!!热气球 降落伞 深潜 浮潜都体验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每次陪着别人的家人,三年没回家的我不知道心里有多难受!!!飞机一个月十多趟!!!!这么讲吧此刻最羡慕的是和家人一起吃团员饭!!! 行行都有行行的苦,,珍惜现在,享受今天!!孝敬父母,各种表达只是代表你自己的观点,并非每个人都认同!! 天天旅游的我说到此我好想我老家的儿子和我年迈的奶奶👵!旅游已对我没任何吸引力!!!








黄土高坡的阿宝


我没有多余的钱,更谈不上富裕小康,但就是喜欢开着车朝着远方出发。

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喜欢安逸的,有喜欢折腾的。这跟爱好有关系,跟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有直接关系。

我来自农村,工作不固定,常常也捉襟见肘,哪里有钱赚就去干什么,只要是想出去了,就总是会提前安排好时间,说走就走。

大部分的人说没有时间,但更多的人说是没有钱。可我想说,不是时间和金钱的问题,是你对诗和远方的热爱达不到那种放飞自我的心境。

世界很大,你想去看看,可到头来还是没有时间,也许是爱好,也许是忙碌,可我想说,是因为你不够狂野。

说走就走,半夜吃了碗拉面,说着说着就直接开车去了草原天路。

没有时间,下午还在准备明天的工作,晚上就请了假,背起了包裹,第二天早晨开车去了太行山顶。

担心车况不好,看完电影里的藏区景色,马上就决定周五夜里出发,轮胎都不换,开车去了甘南。

等等。。。。。。

太多没有行动的原因不是没有时间和钱,而是你的心,你是否已经爱上了在路上的那种感觉。








云天户外旅行


一年至少有几个月在外面跑,这人就是坐不住,不管家里的事,只要老人好好的,他是巴不得天天都不在家,今天在欧洲,明天又到美洲,这是说他的这个期间还在外国,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不错,都可以去,只是和中国不存在外交关系的国家,不能够去。早就是要把这世界走过遍,这是退休之后才有此想法的,趁此还可以走得,周游世界的目的可以实现,从六十岁开始到七十五岁,你天天这样玩,不想儿孙,一个月的六千多元,就全部用在旅游上了,还要加上我平时的积蓄,才会满足我的旅游开支呢?老来才当月光族,也要让年轻人觉得,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老年人要过好晚年,就该像这样玩到老,活到老,学到了,这就是中国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6353902879


我退休以后就喜欢旅游,而且是自由行(国内)。











飞雪迎春2135


正常人都喜欢旅游,但是旅游需要钱,钱从哪来,这是关键。平民百姓三五年出去一趟就很不错了,光一个新疆89个县,十年能转完。没有50万是不够的,别说全国,全世界。


易学白头翁


古人讲:“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游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

我们了解的世界就是我们身边的世界,往小了说,多数人的生活和工作圈子,应该都是居住点周围方圆10公里的区域,每天见到同样的人,听到同样的话,遇到同样的经历,似乎已经成了约定俗成;往大了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国家,看到的新闻,经历接受的习俗和传统造就了我们自己。但是我们不熟悉的世界还有这么大,我们不熟悉的文化还有这么多,旅游可以帮我们补上这一课。

“经常”去旅游是多“经常”?不可否认,从事旅游行业的人,由于工作原因,他们出去的机会要多很多,但是这对于他们来说更多是工作,不过他们工作圈的半径比很多人要大很多。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是去旅游。我觉得“经常”以一年两次为限吧,毕竟“物以稀为贵”,太频繁会让你在旅行时,不够兴奋和专注。

我自认为,自己算是经常去旅游的人,我通常每年会去欧洲一次,原因是我很喜欢欧洲各国的文化,哪种一国一文化的分为,让我很痴迷。至今,英国,西班牙,德国,荷兰,意大利,单论国家来说,真的不算多。我每次都会抽出15天左右的时间,选择一个国家的一两个城市,心无旁骛的走走看看,边放松,边感受,感受当地的文化和生活,尝试像一个当地人那样去生活,你会发现没有了为了赶时间而走马观花,所以我去的很多地方都是旅游攻略不涉及的地方和玩法。

我会把自己去过的地方和想去的地方,统统标注在“Google Map谷歌地图”上,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屏幕上布满了你的足迹和你的愿望,你会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和跃跃欲试的冲动,期待着下一次的旅行。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旅行方式,不一定要年薪多少,公司高管才能享受的到,很多人在旅行中找到快乐,找到乐趣,也收获了新的工作的机会,所以,经常去旅行的人,是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并能够从旅游中收获的人。


旅行指数


就目前来看,有一些人其实都是一边旅行一边工作的。

表面上你看到的这些人仅仅是旅行而已,但其实他们还是用了很多的时间去学习相关的技能,磨练出有一技之长,这个技能最好和旅行匹配。比如英语、写作、修图、拍摄、剪辑视频、甚至锻炼身体(因为要背很重的器材包)......

当你拥有了过硬的技能,就可以争取到一部分机会。比如做自由职业者,成为各大旅游局的合作摄影师等,这样旅行出差的机会也就随之增多。

这时,就意味着你可以用你的技能,换得了工作,来Cover掉你的旅行费用。


更多详情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51职前订阅号】~ (zhiqian51)


应届生求职网


本人苦逼上班族一人,虽然在高校工作,每年有寒暑假,但由于是在机关部门,很多工作与地方政府对接,所以每年寒暑假实际休息时间很短。所以我个人出门旅游的频率基本上限制在一年2次,寒假一次暑假一次,至于国庆中秋这些节日,就不出去添堵了。

这个频率当然不算经常了,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个频率应该适合大多数上班族。第一,这个频率对于多数上班族来说是可以接受的,10到15天年假加上一些节假日调休,完全是可以做到的。第二,这个频率对于自己家人,尤其是正在上学得孩子也是可以接受的,孩子总不能为了行万里路而频频中断学习吧。第三,这个频率对心理放松调节作用更大,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上一段时间,过上一段按部就班的生活,总是会感到厌倦,换一个地方换一种心情,旅游期间多多少少都会忘掉生活工作中的一些不愉快,对心灵做一次放空。

如果大幅超过这个频率,比如前面不少人说的旅游从业者,或者一些经常出差的人,旅游的意义就发生变化了。第一,把一件快乐的事作为工作,是毁掉这种快乐的最好方式,旅游也不例外。第二,不能和家人和朋友和心爱的人一起旅游,其实是一件很凄凉的事,旅行的意义也将大打折扣。第三,经常旅游,旅游对心理的治疗作用就不复存在了。

当然,对于一些渴望和外部世界交流,立志环游中国环游世界的人来说,旅游或许有其他一些非常的意义,但没有人愿意永远当一只无脚鸟,那些经常在外漂泊的人,你又怎知他们内心没有一颗归家的心?


高校人才真经


我曾经去过被誉为世界的尽头的一个国家~南美洲的智利,一年多,不长不短,足够了解这个国家,但想深入,还需更长时间!认识一位周游于拉美,南美的自由摄影者,20多岁的小姑娘,足迹遍布拉美南美等多个国家!问她,值得吗?她说,非常值得!我通过看她的一些摄影作品,真的觉得世界之大,震撼我心!旅游,旅于途中,游在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