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神器“肌貼”,該做何選擇?


跑步神器“肌貼”,該做何選擇?


跑鞋、運動服裝、手錶、補給、按摩放鬆等產品越來越多,很多跑者都抱著有利於成績的心態去嘗試,現在馬拉松賽場上花花綠綠的“膠布”就是其中一種,這種“膠布”被稱為肌貼。

隨著肌貼的使用越來越廣泛,肌貼已被越來越多的跑者所關注,人們對它的印象已不再只是“神奇的貼布”,而是轉變為“一項可以用於治療肌肉損傷的專業醫療技術”。因此,肌貼如今已被廣泛應用在運動醫學領域和康復醫學領域。

今天就來帶大家認識下“神奇”的肌貼!

什麼是肌貼?

肌貼是一種帶有極佳彈性的超薄透氣膠帶。

肌貼是由日本人加瀨建造博士(Dr. Kenso Kase) 在1973年發明,是一種可用於治療運動損傷和一些其它疾病的彈性貼布,目前已廣泛應用於運動醫學和康復醫學領域。


跑步神器“肌貼”,該做何選擇?


肌貼的布基採用防水彈力布,膠水為醫用亞克力膠,膠面呈波紋狀不完全覆蓋在布基上。厚度與透氣性均類似於人體的皮膚,可用來減輕水腫、改善循環、支持、訓練、放鬆軟組織、減少發炎反應、降低疼痛。

已有研究表明,肌貼對改善人體的靜態平衡能力、本體感覺機能以及受損關節的活動範圍是有效的,對預防和改善運動性疲勞具有積極效應。

肌貼的主要作用

肌貼在體育運動實踐中,被作為改善人體運動能力和提高運動成績的一種手段。

主要被用於預防和治療由於運動損傷而造成的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 也被用於提高運動員肌肉功能和改善肌肉疲勞。

1. 改善肌肉:肌效貼在不同的貼扎方向下對皮膚和筋膜會產生不同方向的作用力,自肌肉的起點向止點貼扎時,作用在皮膚的拉力和肌肉收縮方向相同,可產生促進肌肉收縮的效果;

反之,由肌肉的止點向起點貼扎時,則會產生相反的拉力,而達到預防肌肉攣縮、促進伸展的效果。增加肌力還可能是因為有彈性的貼布對皮膚的感覺輸入引起神經反射,從而在肌肉進行最大力收縮時能募集更多的運動單元。

2. 緩解疼痛:肌效能貼布本身具有伸縮性,貼在皮膚上當肌肉活動時,皮膚與肌肉同時被刺激,同時也增加了皮膚與肌肉的間隙,直接減輕了皮下痛覺感受器的刺激。


跑步神器“肌貼”,該做何選擇?


3. 改善關節活動度:在貼扎肌效能貼的情況下主動活動,貼扎部位的血液循環加快,放鬆了緊張的肌肉,增加了被貼者的感覺輸入,減輕了疼痛和心理上的恐懼, 從而改善關節活動度。

4. 矯正姿態:通過減輕異常肌張力,重新調整關節,幫助筋膜和肌肉功能重建,達到筋膜和力學糾正效果;


跑步神器“肌貼”,該做何選擇?


5. 增強本體感覺:肌效能貼布通過對皮膚的壓力和拉力刺激皮膚機械感受器,從而增強關節的位置覺和運動覺,加強本體感覺輸入,達到調控神經和骨骼肌活動的目的。

肌貼的貼扎技術

貼扎技術是指按一定技術要求,將肌效能貼布貼扎到人體皮膚表面,並借其彈性回縮而發揮功效的一種醫學治療技術。

肌貼的作用功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肌效能貼布貼扎技術,在貼扎時要充分考慮貼扎位置、 肢體擺位、貼布剪切形狀、貼布起始點(也稱為錨點)、貼布拉伸程度,以及採用單層還是多層貼扎等因素。

不同組合的貼扎技術以及採用的形狀不同,其作用功效上的側重點上也不一樣。


跑步神器“肌貼”,該做何選擇?


根據貼扎目的及貼扎位置的解剖特點的不同,肌貼有多種剪裁方法。常用的貼扎形狀有“I”形、“Y”形、“X”形、“O”形、“爪” 形、“燈籠”形、“複合型”形5種,使用者可根據需要進行隨意裁剪,不同形狀的貼扎則有不同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跑步神器“肌貼”,該做何選擇?

前幾種形狀剪裁方法簡單,但“爪” 形、“燈籠”形、“複合型”形就要有難度一些,剪裁不夠細心,貼扎之後兩邊會脫離皮膚,跑動過程中會十分不舒服。在貼扎時還要非常小心,否則肌效能貼布的作用適得其反,非但沒有幫助被貼者,反而成為累贅。

這種肌貼必須要配備專門的剪刀,平常的剪刀剪裁會十分麻煩,所以切記不要帶了肌效能貼布忘了剪刀,就像上戰場忘帶槍是一個道理。

現在在市面上有一種預裁式肌貼,相比較上面所提到的剪裁式肌貼,它能為跑者在剪裁合適的形狀上面省去大量的時間,並且便於攜帶。跑友們可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所需要的形狀貼扎即可,讓跑步小白也能輕鬆上手。

跑步神器“肌貼”,該做何選擇?

LP推出的預裁式肌貼就是不錯的選擇,無論是貼布本身上層的“布”或是下層貼於皮膚的“膠”,均依照生物力學以及生理機制設計出來的。

跑步神器“肌貼”,該做何選擇?

膝蓋、大腿等部位是跑者最容易受傷的部位,因此 LP 特地設計了預裁式肌貼。貼扎方便省去了裁剪的程序,並且貼扎之後非常牢固,跑動過程中不會出現脫離現象。

跑步神器“肌貼”,該做何選擇?

無須裁剪直接貼扎,為業餘跑者省去一大筆麻煩,並且攜帶方便,隨拿隨貼。現98跑很多會員都在使用,攜帶LP肌貼到達訓練場後,貼扎即可,省去了大量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