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心里会特别害怕麻烦或影响到别人?

于涛


刚刚才回答一个问题讲到很多人都把自己存在的缺点归因于小时候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方式,这是不对的。可是看到这个问题却不由自主的把它和不当的教养方式联系了起来。

过年在家里,大家齐聚一堂,因为常年不见,都给彼此的孩子买了很多的玩具,爸妈看到直皱眉头,说我们兄弟姐妹就知道浪费钱,我们小时候从来不乱花钱,不也长得好好的。听得我心里咯噔一下,看着孩子们虽然被爷爷奶奶训斥仍然开心的拿着玩具一起玩,时不时的还要来句,下次我想买什么之类的话,心里有挺欣慰,还好,孩子们没有被影响。可是我,已经被爸妈深深的影响着。想把喜欢的东西据为己有大概是所有人的天性,尤其是孩子,在缺乏自控力的前提下更是如此,想想我们小时候,提出的要求或者说请求总是被父母严厉的拒绝,衣服一洗一换就够了,新三年旧三牛缝缝补补又三年;吃饭吃饱就行,吃零食是不可饶恕的,如果表达出想吃零食的心思或者羡慕别家的孩子有零食吃,立马被冠以不争气、没出息、不体谅父母的辛苦等等字眼,长期以往,内心就会开始形成自己是不值得被付出,自己的索取会被拒绝和嘲弄,这种低价值感会一直保留在自己的心里,直到长大。被这样对待所长大的孩子,通常不敢去麻烦别人,除非别人主动表示要提供帮助,而且要表现出非常乐意的态度,他的心里才会舒服,才敢接受他人的帮助。真的挺可怜。


希朴羊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你能够考虑到他人的情况而选择克制自己的举动,这是非常好的,也证明你是一个可以站在别人心理角度考虑问题的人。但是,你认为影响和麻烦别人会让你觉得惶恐不安和焦虑就是一种心理反应过激的表现。一般具有这种心理状态的人都是由于家教和成长的影响而形成的。

我有一位朋友和你的情况非常相似,他认为麻烦别人会让自己十分愧疚,所以,他更愿意付出而非索取。可以说,他的成长环境当中有着父母积极影响的一面,但是,父母却没有给予他正确的影响如何来看待人际关系中双向性和两面性,也就是说,虽然他的父母教会了他如何尊重他人,但是这种程度已经让他的潜意识当中认为,我只有通过小心翼翼和不断地付出这种方式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就让人际关系的两面性扭曲化了

你是一个非常看重他人利益的人,这是没错的,但是,你的心理过程当中又是否将这种日常的影响和麻烦当成了自身安全感和自尊感的投射呢?

也就是说,一般人影响和麻烦别人会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可能会通过一些方式去弥补。但是,你可能将这种细节问题当作是一种摄取安全感和自尊心的途径,所以才导致你的反应比他人更加激烈。也许你的家教情况也存在这种“过火”的表现,不能说你的父母做错了,只是在你还不具备客观分析的年龄却让将这种正面教育转化为了自我认可的层面。

在平时的生活中,影响别人之后产生自责是正常的,但是只要这种情绪状态并不是很长时间,你就要学会原谅自己,客观看待;你的道歉首先原谅的是自己,他人的原谅才能起到关键作用。并且,麻烦别人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因为人际关系如果不存在互惠互利也就会自然瓦解,如果有需要,你可以去麻烦别人,因为你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回馈他人,并不用觉得焦虑。

希望我的解释能够给你一定启发,你现在需要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既客观看待自我认同以及人际关系中的互惠互利!


心理博学社


不记得哪位名人曾经说过: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搁浅在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人与人的交往是通过人们的思想、观点、兴趣、情感的互相交流与碰撞,达到彼此沟通、协调。人与人的交往是人类自然属性驱使下的社会活动,同时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与追求。人与人的交往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一厢情愿行为,而是有来有往的双向箭头的沟通方式。从问题中分析,你是一个小心翼翼的人,对交友的观念有自己明确的主张,害怕遭到别人的误解,所以在社会交往十分谨小慎微,周围信得过的朋友很少,你在观察与比较中产生了惶恐的感觉。

心理学研究发现腼腆的个性特征会妨碍与多数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腼腆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气质性的腼腆,就是天生比较内向,安静,说话低声细语,见到不熟悉的人就会紧张得冒汗、脸红和心跳加快。二是认知腼腆,就是过于自恋自爱,过于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生怕自己稍有行差踏错就会遭到其他人的耻笑和羞辱,所以言行老是受到他人及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变得小心翼翼,害怕错误和失败,害怕与别人交往。三是创伤性腼腆,就是本来也可能较为开朗,但由于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曾经遭受事业的失败,生活的挫折,于是变得消极被动,谨小慎微。第一种腼腆,主要加强性格锻炼;而后二种则是后天形成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主要从改变认知观念,培养交际技巧上下功夫。


鹈鹕心理


是否有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考量标准,是个人内心是否有强烈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思想、情感冲突,这种冲突是否影响到了人正常的社会生活。

从题主的描述上来看,你为了保证不麻烦到他人,已经对自己过分严格地要求,比如不允许自己在睡觉时发出响动,绝不能让室友帮你开门等,而且因为这种自我要求,内心也产生了明显的惶恐和焦虑。这些都表明,你确实存在着心结,或者说心理问题。


但题主也不用为此感到恐惧难安,有心理问题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某些适应不良的部分,这是非常正常的。只要我们勇于探索自我,分析思考,就能渐渐地将这部分人格统合起来。

从你的表现上来看,我推测分析你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结,也许是因为你在成长过程中,曾深深地有过这样的感受:“我不能给他人添麻烦。如果给他人添麻烦,我会被认为是个不够好的孩子,甚至是坏孩子。他人会给我非常负面的回应,比如会呵斥或者责骂我,彻底地否定我。”


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这种标准渐渐地内化进了你的心里,成为了你的自我要求,如果你没能做到,不用外界给予回馈,你自己的内心就会有严厉的评判,你内心的惶恐不安与焦虑就是由这种严厉评判所唤起的情绪。


如果你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发现确实有类似的记忆,那么,我希望你能告诉自己:“我不是个坏孩子,就算给他人带来一点麻烦,他人也不会全面地否定我,他们依然会善待我。”


如果你能够勇敢地在生活中进行一点尝试,比如请室友给你提供一些帮助,我相信你会慢慢地感受到,他人对于你的接纳和宽容度,在某些方面应该比你想象得要高。这种思考和正向反馈应该会慢慢帮助你改善你的心理问题。


作者简介:曹怀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实践超千小时,主擅领域包括婚恋情感、人际交往、两性心理、人生规划、家庭关系等。自2011年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粉丝六万多人,坚持定期回复私信,无私为近六千名求助者提供咨询,咨询解答超千万字。《婚姻与家庭》杂志特邀专家,多家媒体签约撰稿人。欢迎关注我的个人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知乎、头条号)。

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题主你好,其实你这种行为表现,是能够照顾别人的需要,眼里有别人,这样的行为模式,如果不是过分小心翼翼的话,有利你的适应环境,有利于你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与别人更好的相处。现在拥有你种在乎他人这种品质的人其实很难得的,很多人都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影响到别人而不自知,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会阻碍到自己的发展的。所以,你能拥有这样品质,是值得幸的事情。
至于为什么会特别害怕麻烦或影响到别人,有几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与你的成长经历有关,也许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严厉的要求你,不能影响到别人,你成长家庭环境在这方面把你熏陶成一个有自我修养的人。当你是这种状态时,其实,你是认可自己的行为的,内心不会有冲突,会因为自己能够拥有顾及别人感受的能力而自豪。
另一种可能是你的自我价值感低,过于压抑自己,让自己神经紧绷,无法放松,时刻处在一种紧张的状下之下,如果是这样话,就需要进行调整。因为你已经走到另一个极端,影响到你自己心理的健康。过于小心谨慎也会影响到自己的人际关系,因为你自己是一个种紧张收缩状态,甚至有点自我封闭,人们与你这种状态的你打交道,可能会不舒服。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尝试找合格的咨询师,深入的探讨你的困扰。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李菊红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暖心理


生活中应该有很多这样的人吧,我就是其中之一,记得小的时候家里亲戚打电话找我爸,那个年代农村很少有电话,如果有事只能打到别人家里再喊我爸去接,所以我们都会去对门的吴伯伯家里接电话,爸爸觉得不好意思,给他们买了水果表示感谢,可能人穷了谁都会看不起吧,接了几次吴伯母可能就会有点不耐烦吧,但是没有表露出来,记得那次爸爸去接电话,我跟在后面也去了,爸爸接完电话回家了,我在吴伯伯门口玩,听到了一句话,“真烦人,有本事自己装个电话呀!”我当时心里一震,跑回了家,时隔多年过去了,我对那一幕,那一句话记忆犹新,就因为这件事,我特别特别害怕去麻烦到别人,哪怕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我害怕听到别人类似于吴伯母当年说的那一句话,感觉那些话像一根针一样扎在我心里,可能永远也抹不去了


万达旅游会议


首先不麻烦别人是种难得的高素质和修养。

但题主描述的情况可能稍微有些偏差。推测一下:不麻烦别人→怕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影响→别人的反感→内心的恐慌→不自信不安全→取悦别人。这是一个循环过程。

一般这种性格类型的人特别在意别人对ta的评价,而且这种性格类型的人会让事情走向两个极端:过分地忍让和破罐破摔。很多人在一段关系开始前各种忍让,达到旁人看不下去的境况,然后突然有一天爆发了,老子/老娘再也不想忍了,爱咋咋地。

按照循环的最末端:取悦别人,可以推测你在某个年龄段有被忽略过,你想用取悦他人的办法获得别人的关注。可见不够自信,不能自我供给内心力量,也就是说内心很怯弱的。

这是种性格,性格其实无所谓好和坏。题主需要改变的不是性格,而是坦然面对自己的性格,消除这种焦躁和不安感。


大V老师


性格使然!你属于典型的内向型!既然怕麻烦别人,就尽量不要去麻烦影响人家!好多事情是能够自己干好的!



见解派


你属于为别人付出站在别人角度看待问题的对吧,你是不是感觉付出没有得到回报,你有一些性格内向对吧,你是不是希望别人也不要太过关注你,走出去吧,你如果真正说起来是有一些习惯性悲观情绪,不要让这些不好的情绪感染到你,多出去旅游,参加一些聚会,唱唱歌,多和人交流,要自私一些,多考虑自己多一些,你要清楚只有自己活的快乐才会对得起自己身边的人,不用过分考虑别人的感受,那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