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一些爷爷奶奶像孙子一样的伺候着孩子,还乐此不疲?

打天下抱不平


俗话说隔辈亲,爷爷奶奶年轻那时候一心都是扑在工作上,不懂爱自己的孩子,像我们那时候爸爸妈妈整天在地里,到吃饭的时候才回家,吃完饭就又回去干活。



孙子孙女是生命的延续,是又一辈的人烟。在他们那个年代,对待孩子不会是全心全意尽心照顾,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有缺憾。这种缺憾是无法弥补的,当孩子长大了,独立了,有自己的圈子以后就不需要家长的这种溺爱了。

当有了孙子孙女后,估计就想起了当年吧,就想把当年的遗憾弥补在孙子孙女身上。我婆婆经常口头挂着一句话,我们那时候不知道心疼孩子,现在懂了。

婆婆对待我家姑娘我觉得溺爱都形容不了,简直是没下限,虽说是爱,但是无下限的溺爱只会毁了孩子。


点STAR


是说爷爷奶奶伺候孙子女,我觉得这是中国至古以来的习俗。有句古话叫隔辈亲,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再也就是这几十年。我国现实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老人这些年只带一个子女,把子女当珍宝,舍不得子女特别劳累,也不放心自己娇生惯养的子女能带好她们的宝宝。所以,只有爷爷奶奶全身心的亲自照看孙子,才能放心。

说是爷爷变孙子,其实,当今的社会,孙子的地位远远超过爷爷奶奶,.孙子是三个家庭的宝贝,孙子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孙子的父母。众人捧着的孩子,有多尊贵。所以呀,爷爷要是能变成孙子,那可是天大的幸事呀。



爷爷奶奶特别疼孙子,细心照看,百斑呵护。这里有爷爷奶奶特爱孙子,也有带孙子的责任。带孙子,不求功,但是,决不能出错,更不能有过。再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爷爷奶奶的身后还有几位记委的(审计官)在审计呦


阿木98976533


首先一点,客观条件造成的。因为我国没有三岁以前的幼儿机构,一般家庭雇不起专门的阿姨。再次五,六十岁有内退,下岗的职工 ,人在壮年,有精力看管一个小孩,再其次,一个家庭,增添了新的生命,会给一个家带来巨大的快乐,这种快乐的弥漫,冲淡了一个新生命给家庭带来的负担。当孩子可以上幼儿园了,早晚的接送是必然的,孩子就是上了小学,为了安全,也要定时接送。因为孩子的父母要上班,这个担子就被爷爷奶奶挑起。爷爷奶奶在和孙子孙女朝夕相处中,不但倾注了巨大精力,也倾注了他们巨大的情感,对孙辈的照料几乎占据了他们晚年的全部生活。人就是这样,当你对某一事物倾注太多,这件事物不但占据你的精力,还会成为你生命的核心,你愿意为它无条件的贡献。先不说由四个成年人养育一个孩子成本大不大,单说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是不是健康?一个二代家庭的精力,财力投放到一个孩子身上,除去人性的天然亲情,这种巨大的投入,使一个家庭对这个孩子不敢怠慢,俗称“儿皇帝,孙皇帝”,小孩子的世界观没有建成,当他看见周围人众星捧月般的对待自己,一种优越感,一种说一不二。最近网上报道,一个小孩,在飞驰的车里,和妈妈吵几句嘴,就拉门跳车,失去了生命。这就是孩子在成长中,心理的成长是唯我独尊,带着这种心理,长大是不是能溶进社会,社会是严酷的,社会不会给你一个保温层。当我们全力以赴给孩子一个没有风雨的阳光房,我们是不是对他一生负责?


三木宝宝1


每一个初为父母的人,对待自己的孩子都不是全心全意的照顾,或许有这样哪样的缺憾。孩子逐渐长大,这样的缺憾越来越有感触,觉得孩子小的时候应该对在好一些,在关爱的细致入微一些,在心疼一些,在尽量做到满足孩子一些。

这种缺憾是无法弥补的,因为孩子长大了,独立了,不太需要家长这样的溺爱了。

那么当有了孙子后,这种要补偿和让自己无憾的感觉越发强烈,把对儿女的遗憾转移到孙子身上,即使做孙子,做牛马也不无不可。

我的孩子在他小的时候,曾经打过他,长大后,心里一直觉得愧疚,也不是什么大事,怎么就把孩子打了。其实大人打孩子,都是自己当时心情不好,聚一起了,刚好孩子淘气,就爆发了。

希望初为父母的人们,多多的善待自己的孩子,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尽量说服教育为主。


畄畄咂


只有儿子做了父亲,这父亲才有觉悟对自己的父亲好起来,可以与父亲共同地衔一枝烟,共同拔下巴上的胡须。但是做父亲的已经丧失了一个男人的真正权势后,对于儿子的能促膝相谈的态度却很有几分苦楚,或许明白这如同一个得胜的将军盛情款待一个败将只能显得人家宽大为怀一样,儿子的恭敬即使出自真诚,父亲在本能的潜意识里仍觉得这是一种耻辱,于是他开始钟爱起孙子 从伺候孙子那又重新获得了照顾儿子的感觉和权势


皮蛋加牛奶


因为现在的爷爷奶奶可能大多数身上都失去一定的安全感。当今这个时代,独生子多,生活物质也提高了,可是年轻一代人很少有陪伴在自己父母的,更别提爷爷奶奶那一代了,因此爷爷奶奶会想着在照顾孩子身上找到一种安全感。其实从中也反应了当代的一些问题,当代很多人只愿意一味的得到别人的宠爱,一味的索取,而不付出,但其实爱是彼此相互付出的结果。爷爷奶奶是过来人,可能更加懂得爱的给予,因此他们才会更加愿意把爱付出给孩子,而且在享受其中。


小肥妞额


人的成长、成才是在规范的轨迹里进行的,并不是溺爱、炫富、高举能够实现的。因此,在信仰、信念、教育缺失后,发出‘’寒门再难出孝子‘’也是可想而知了。

现在的爷爷奶奶辈人甘愿给孙子辈人当孙子,透视的不是溺爱,而是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责任担当;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传承、教育、强盛。

这些思维、理念、信念、思想不从根本上重视、引导、教化、解决,国家、社会、民族不会越来越向强大、自觉和优化的方向发展。

管中窥豹,生死存亡的影射,不可不查呀!


杨长发1968


提问者说“像孙子一样伺候着孙子”,那么问题来了,谁是爷爷,谁是孙子?孙子应该被爷爷伺候,还是爷爷应该被孙子伺候?如果伺候别人就跟“孙子一样”,被伺候就跟“爷爷一样”,那么我们的人生,究竟是从孙子变成爷爷,还是从爷爷变成孙子?如果时空可以穿越,你是愿意回到过去,当自己的孙子,被未来的自己伺候,当自己的爷爷;还是去往未来,当自己的爷爷,斥候过去的自己,当自己的孙子?如果人的一生只是一个谎言,我们一直在伺候别人的痛苦中轮回,不得超脱,是否只有“乐此不疲”才是是精神彼岸?


老花32


那是因为他们年轻的时候没有条件去更多的去爱自己的孩子,等年纪大了,也会因为自己的儿女经常不在自己的身边会有点孤独,会把更多的爱去爱孙子,来补偿自己当年愧对自己孩子没有经常陪伴的缺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