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柱山景色怎么样?

美羊妈咪


绰约多姿天柱山!一县一品公益助农,安徽潜山特产舒席

安徽省潜山市(县级市),地处安徽省西南部,位于大别山东南麓,长江北岸,皖河上游, 素有古皖之源、皖国古都、二乔故里、安徽之源、京剧之祖、禅宗之地、黄梅之乡"的美誉。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

 天柱山,又名皖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天柱山有雄峰奇石、幽洞秀水,绰约多姿,纯朴自然,居“南国第一”。 这里有花岗岩第一秘府洞穴――神秘谷,上下迂回,幽深莫测;这里有全国第三大高山人工湖――炼丹湖如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峰之中……明代大诗人李庚曾惊呼“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

 天柱大峡谷毗邻天柱山主峰景区,介于三祖寺与佛光寺景区之间,以其秀丽多资的瀑布、水潭、山涧、湖同主峰景区的雄峰、奇石、怪松相得益彰。峡谷石崖陡、水湍急,大小瀑布跌落成群,大瀑布腾空飞落、气势恢宏,小瀑布蜿蜒曲折、婀娜多姿,通天瀑落差百米,堪称华东一绝。众多的水潭形状各异、妩媚动人;雄狮回首、大佛听涛、猿人戏水等象形怪石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天柱香鸭,保持生态原汁的基础,选用天然佐料,精巧配方,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加工制成,气香味醇,百吃不厌。

 一县一品(潜山舒席)

 潜山舒席产于安庆潜山县,历史悠久,古时潜山称舒州,故得名“舒席”。舒席以舒州本地产的腊水竹为原料,精心编织而成。其色泽鲜润,柔软爽滑,不腐不蚀,折卷不断,携带方便。品种有床席、枕席、挂席等。凡古今字画,不论山水人物、流云花卉、飞禽走兽、神话故事,或楷书行草、横幅条屏,均能编织入席间。(中国农林科技网)

点击右上角,您的关注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中国农林科技网


太巧了,我刚刚从安庆回来,而且去爬了天柱山,你问天柱山景色怎么样,那我就来说说天柱山吧。

说实话,来安庆之前,我对天柱山并不知晓。当安庆的朋友问我:“三姐姐去过天柱山吗?” “天柱山在哪里?”我真的不知道。因为我恐高,对于爬山一向很畏惧,可是安庆的朋友很坚定的对我说

:“你一定要去爬一下天柱山!”

盛情难却,我便跟着朋友去了天柱山。天柱山,位于安徽安庆市潜山县西部,白居易曾诗曰"天柱一峰擎日月”,之所以叫天柱山,大概就是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吧。

当地朋友介绍说,天柱山又称古南岳,自古即为中华历史文化名山。《史记》中曾记载汉武帝刘彻南巡“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然而后来,隋文帝为开拓南疆,改封湖南衡山为南岳,从此人们便称天柱山为“古南岳”。

天柱山,还叫皖山,有着“江淮第一山”的美誉,可见天柱山之壮美。据说山上有45峰,17岭,18崖,22洞,86怪石,18瀑,17泉等自然景观,而且人文景观纷呈荟萃。

恐高之人去登山,异常艰辛。但天柱山与我真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吸引着我,鼓励着我,我一步步地向上再向上。

当我气喘吁吁爬上这座神奇的巨石王国时,忽然明白,千奇百怪的天外飞石其实就是天柱山的灵魂。天柱山仿若一座奇峰怪石的风情之城,充满了“奇、幽、秀、险、雄”的梦幻般磅礴意境。天柱山的石头,不仅可以入画,而且可以入诗,

不由地想起了王安石的那首诗:“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

坐着天柱山上,你会懂得山也是有生命的。天柱山经历了五千年的荣辱浮沉,就像是一位看透了世界万事万物的长者,独坐于天地间;以他的缄默,告诉我,面对

喧嚣与浮华,不必焦虑和跟风,一份信仰,一种坚守,就是最强大的坚实与自信

我是不是有些跑题了,其实,三山五岳的景色在每个人的眼中都各有不同,天柱山也是如此,还是要看你怎么悟了。


三姐姐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境内,因主峰如擎天一柱,所以得名天柱山,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的简称便由此得来。天柱山风景秀美,名崖,奇石,异洞,云海等景观分列其间。被喻为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





天柱山不光有天柱峰,一线天,渡仙桥,神秘谷等自然景观,还有很多石刻,这些石刻都是古代圣贤来到天柱山有感于天柱山的优美景色写下的。其中一些石刻还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





自古有山便有教,天柱山佛教,道教两家文化共存。其中中国佛教禅宗三祖曾在此建立寺庙传道,后称三祖寺。每年到三祖寺进香拜佛的信众络绎不绝。





小楼的情感世界


安庆天柱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庆市潜山县西部的天柱山,中心位置约为北纬N30°44′12.99″ 东经E116°27′18.84″,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主峰海拔为1488.4米,规划保护区面积为333平方公里,风景区面积为82.46平方公里。

景区内分布有名崖、奇石、异洞、涧瀑、云海等自然景观,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时就封天柱山为"南岳",天柱山历代都有人文活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是对天柱山雄奇景象的描叙,1949年后开发为风景名胜区。

安庆天柱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属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

安徽天柱山自古即为中华历史文化名山,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登临天柱山封号"南岳"。道家将其列为第14洞天、57福地;三祖寺是佛教禅宗的发祥地之一,传说中佛家三祖僧璨大师曾在此弘扬佛法,寺院有一座觉寂塔,可惜年久失修,如今已经不为游人所开放。天柱山又名皖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是对天柱山雄奇景象的精彩描叙。

1982年天柱山被国务院首批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11年5月5日,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天柱山5A级旅游景区称号,主景区82.46平方公里,全山有45峰,17岭,18崖,22洞,86怪石,18瀑,17泉,其自然景观雄厅灵秀,兼容并蓄;人文景观纷呈荟萃,历史悠久。

2011年9月18日02时50分,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挪威召开的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大会上传来消息,中国政府提交的安徽天柱山地质公园申报资料及联合国专家组实地考察报告,得到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和与会专家评委认可,安徽天柱山地质公园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荣膺"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折叠天柱峰

天柱峰天柱峰,海拔1489.8米。它凌空耸立,一柱擎天,浑身石骨,嶙峋奇绝,瑰伟秀丽,如柱、如锥、如炬、如剑、如楼台,又如生花妙笔,帮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柱归来不看峰"之赞誉!唐代大诗人李白路过宿松长江江面时,望见天柱峰的雄奇壮丽,放声高歌:"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白居易也曾咏叹:"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宋朱熹大发感叹:"屹然天一柱,雄镇翰维东。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明李庚也赞曰:"巍然天柱峰,峻拔插天表。登跻犹未半,身已在蓬岛。凭虚举鸾鹤,举步烟云绕。天下有奇山,争似此山好。"

天柱峰孤峰突起,山峰险绝,很难登攀,据记载,作为游客登上极顶的只有两人。

折叠一线天

一线天天柱峰下,有一峰与主峰裂有一缝,如巨斧劈开一般,下不着地,俗称小天门,又称"一线天"。峰高不过10米,如一初开的花朵,因而峰名"花峰"。仰望天柱峰的石壁上,有楷体横书"顶天立地"四个大字。这是民国时期,国民党将领刘义纯题写的。

折叠飞来峰

飞来峰飞来峰在"龙吟虎啸崖"的最西端,一峰独立入云,峰顶巨石如盖,浑身石骨,浅浅的水痕遍布全身,这就是天柱山第三高峰--飞来峰。它海拔1424米,整座山峰为一整块巨石构成,顶有一石长约3丈有余,围长30余丈,高丈余,浑圆如盖压在顶峰,似从天外飞来,石称"飞来石",峰因石名,峰顶的飞来石,像一顶华冠端端正正地戴在峰顶。许多游人看到飞来峰,都十分惊奇。

传说天柱山在26亿年前是一片茫茫无际的西海,西海里许多蛇妖鳖精在兴风作浪,扰得民不聊生。后一太上老君路见不平,运用法力从东海龙王处借来一块镇妖石压在飞来峰上,用来镇妖。

飞来峰,从南面看,如帽如笠;从北面看,如棋如磨;从东看,如球如拳;从西看,则如牛眠虎卧。飞来峰的西部的石壁上,由于泉水的长期侵蚀,形成一块石鳞斑斑酷似"龙鳞"的斑块。

在飞来峰南面的是"宝月峰"。峰顶东西有两个触角状的巧石,中间平坦一块方桌状的石板,两块巧石像两位老者各自向后微微倾斜,好一幅悠闲自得的神态----"二仙对弈";从东向西望,似一弯新月挂在蓝天----"宝月";而从东南方向西北观望又变成了"金鸡唱晚",真可谓移步换景,妙趣横生!东边,天蛙峰、丹砂峰、飞虎峰、佛子峰、迎真峰、石纽峰、麟角峰、覆盆峰、天狮峰等,群峰起伏,清秀挺拔。

折叠渡仙桥

天池峰天池峰,为天柱山的第二高峰,它稍高于飞来峰,海拔1426米。天池峰,一裂为三,由瘦瘦的两段石条连接在一起,这便是著名的"渡仙桥",有句俗语:"人到桥头皆是仙"。

登上天池峰顶,可以领略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这里视野宽阔无比,景色十分壮丽。是观日出、云海、佛光、晚霞的最佳方位。天晴之时,极目远眺,飞来峰、衔珠峰,五指峰,山连天际;炼丹湖如同一面银光闪闪的镜子被潜河、皖水两条银链夹在中间;大龙窝、后山、东关诸峰如同一个个土丘,尽收眼底。

小心翼翼地跨过渡仙桥,即达方圆不足10平方米的一平台,台中大小两个石坑,称"天池"。它深不盈尺,但水清冽,久雨不盈,久旱不涸。天池平台外沿是悬崖绝壁,令人望而惊心,称试心崖。试心崖是观赏"天柱山佛光"最理想的地方。若遇浓雾弥漫山谷,艳阳悬挂碧空,那白色的云雾上将会出现一个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光环,光环层层相套,绚丽无比。

折叠蓬莱岛

花峰左侧,一峰苍秀圆润,它便是蓬莱峰。蓬莱峰海拔1350米,南眺天池峰,蓬莱岛北依天柱峰。蓬莱峰是一单体石壁,西、南、北三面岸陡壁削,向西延伸一百多米处是万丈深渊。峰顶狭长绝险,纵长百余米,宽仅二、三米。古木护石,葛蔓绕膝,跻身往来,险象从生。峰下时常云掩雾绕,峰顶在云海中若隐若显。上得蓬莱岛,只见青藤蔓蔓,人迹罕至,浓雾缭绕,如入瑶池仙境!西南北三面悬崖陡壁,古松倒挂,乱云飞渡,似海岛仙山,明代李庚有诗:"登跻犹未半,身已在蓬莱",故称蓬莱峰。登山峰顶可远眺湖北英山、安徽霍山、金寨,领略毛泽东诗词中"苍山如海,残阳似血"的壮美景象。

折叠九井河

九井河源于天柱山后宫殿,曲折宛转,绵延十余公里,汇千万溪泉而成,其间幽潭飞瀑,风清气爽,"九井西风"为潜阳十景之一。

九井西风可算是天柱一绝。绝就绝在一年四季,无论阴、晴、雨、雪都有股西北风吹进古口、野寨一带。特别是夏天,不管白天天气多么炎热,入夜西风一来,暑气顿消。因此谷口、野寨不光是人们听风观景的好地方,还是避暑胜地。

折叠炼丹湖

炼丹湖炼丹湖,水面面积近3万平方米,蓄水量8万立方米,海拔高1100米,在中国名山中可以和天山"天池"、长白山"天池"相媲美。它水质清澈、碧绿如玉,四周群山罗列,环境优雅,天晴无风,湖如明镜,蓝天白云,映入其中;四周群峰,苍崖青松倒影其中,如锦如织,给这平静的水面增添了生机;微风徐来,湖水荡漾,波光粼粼,又是一番景象,泛舟其上,如入瑶池。在"炼丹湖"平静的水面之下,原来未修湖以前,称"良药坪",又叫"上炼丹"。汉未明道左慈曾在此采药炼丹,现在"炼丹湖"名即来源于此。左慈当年炼丹住过的"炼丹房"与炼丹起炉的"炼丹台"还在。在"炼丹台",举目四望,西关群峰,历历在目,飞来如坠,宝月如锡,衔珠欲坠,天柱在望。狮峰耸于左,青龙背横于右,登仙打鼓诸峰在其东,麟角、覆盆、迎真诸峰峙其南,远瞻近瞩,可尽天柱一山之胜。[1]

折叠薛家岗古文化遗址

薛家岗古文化遗址薛家岗古文化遗址,即薛家岗新石器文化遗址,已有五、六千年历史,位于潜山县城南7.5公里处的河镇乡利华村与水岗村交界处。

该遗址坐落在潜河边上,高出附近农田3-7米,为一椭圆形台地,总面积约有六万多平方米。在开挖过的一千多平方米方塘中,人们从土质结构上可以看到五个自然层。第一层为耕土层,第二层为唐、宋文化层,第三层为殷商文化层,第四、五层为新石器文化层。从四、五层叠压关系和随葬品的组合变化来看,新石器时期的潜山人,已经脱离了原始人群的流浪生活,逐渐走向定居,并且创造了相当进步的生活、生产用具。

这里三面临水、一面靠山,在此定居,既便于饮水、耕作、养殖,也便于上山避灾。这一具有独特环境的定居点,被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命名为"薛家岗文化",被安徽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为我国研究新石器时代人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活和生产活动之状况,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此外,在潜山县城内的天宁寨,也发现了一处新的古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证明,在五六千年前,己有另外一个氏族,在潜山定居了。

从出土的一千多件石器、陶器、玉器等文物来看,其石器大都经过通体精磨,刃部非常锋利。有一把石挫,光泽晶莹,可以照见人影。尤其是石刀,有一、三、五、七、九等奇数刀孔,更属国内罕见。石器有盆、碗、壶、杯等,大都为当时人民的生活用品。陶器尤为精美,有泥质和夹砂两种,外表为素面磨光,少数有弦纹、刻划纹、针刺纹、堆纹等。折腹壶、鸡冠耳手碗等,形式多样,制作甚为精细。

在这些陶器中,还有数十个球,小的中空有丸,摇之叮哨作响,大球镂有十四个对称圆孔,内有七个小丸,亦摇之有声。这些珍贵的陶器,告诉了人们,早期的潜山人已经掌握了很高的制陶技艺。出土的玉器多为装饰品。有玲成剔透的玉环、玉管、玉琼等。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器物中,以孔眼石刀上的红色花果图案最具有代表性。它构图严谨、线条匀称,布局优美,是薛岗氏族特有的器物。

在第三层中出土了许多具有殷商时代特征的青铜器,如箭镰等,为研究安徽省及长江北岸青铜器文化造型艺术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致于唐、宋时期的文物就更多了,有唐朝的砖、瓦、当,宋代的瓶、碗、纺锤等许多生活用品,这说明此时的潜山人己具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技能,这些发掘出来的珍贵文物,经过整理分类,有的放在省博物馆保存,有的在潜山文物所陈列室内展出,供游人参观。

折叠三祖寺

三祖寺,又名乾元寺、山谷寺,佛教禅宗三祖僧璨的道场。

南朝时,今南京道林寺高僧宝志,看中了谷口凤形山。江南云游方士白鹤道人,也看中了此处。两人向梁武帝具奏,都想在此建观造刹。武帝命二人各显神通以物识地,得者而居。宝志与白鹤道士斗法术,卓锡于此。宝志得了这块宝地。他先居洞习静,后何氏三兄弟献私宅,于公元505年建"菩提庵"。武帝于公元536年赐名"山谷寺"。

折叠佛光寺

佛光寺


小狼视频汇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西部,自然景观独特,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另外两座是黄山和九华山)。



天柱山是5A级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等,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 ,大别山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



天柱山有四大特点:峰雄、石奇、洞幽、水秀,同时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天柱山的水资源丰富,山水相连,水绕山转,既有一泻而下的飞瀑,又有缓缓流淌的泉水;既有激流险滩,又有平湖秋月,一切的一切为天柱山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既然被称作安徽的三大名山之一,天柱山必定有她的奇特之处。天柱山每年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去观光游览,而且经久不衰。


飘摇的炊烟



安庆市潜山县西部的天柱山,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万岁山、万山等。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一般指潜山县境内以其主峰天柱峰为中心的山地,有时也指其主峰。天柱山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早在汉武帝时就封为“南岳”,历代都有人文活动。建国后开发为风景名胜区,景区于2011年获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201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安庆天柱山风景名胜区,因主峰如“擎天一柱”而得名,被誉为“江淮第一山”,主要有天柱峰、飞来峰、天池峰,千米以上高峰有45座,主峰海拔为1488.4米,景区规划保护区面积为333平方公里,风景区面积为82.46平方公里。安庆天柱山风景名胜区内分布有名崖、奇石、异洞、涧瀑、云海等自然景观,景区宗教文化积淀深厚,是中华佛教禅宗发源地之一。禅宗第三代祖师僧璨在此驻锡弘法、传承衣钵。三祖寺多次受到历代帝王加封,享有“禅林谁第一,此地冠南州”的盛誉。保留有“解缚石”、三祖舍利塔、三祖洞等珍贵文物。

天柱山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跟黄山的感觉有几分相像但是比黄山更加粗犷大气,没有黄山石头那么细腻。整个游览下来大约6个小时左右,有两条索道,天柱山索道和新建的大龙窝索道,都是从山脚到半山的,原来的青龙涧索道要拆了。天柱山分为东关和西关景区,去东关的比较少,因为没有开发成熟还比较危险。建议乘坐大龙窝索道上,沿着神秘谷到天池峰,再下到炼丹湖,最后坐天柱山索道下山,这样可以游览大部分景点。去天柱山最好住在山上,山上有个全力国际大酒店不错,四星级的也不算贵。


六安事儿


那叫一个美啊,一柱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