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弃物理成趋势,物理学界很心塞,如果让你再考一次你会选物理么?

每日一点摄影


听到这个消息,我觉得太好了,因为我的孩子,语文、数学、物理这三科,都相当好。大家都不选择物理的时候,我的孩子相对优势就很突出,他的竞争就会少一点,真的感激这个社会。想当年诸葛村姑自己高考的时候,物理考了98分(满分一百分),语文不及格,导致落榜,现在我的孩子应该不会这样了,有点羡慕嫉妒恨。

物理是技术的根基,不过物理学习相当难,没有坚实的数学基础,语文基础,估计连题目都看不懂,有了我这个后盾,经常利用作图法引导孩子,他对物理的理解能力非同一般,想现在的他已经预习大学物理部分了。

今天的孩子,学习任务很重,家长普遍不把他们当人看,只是把他们当成计算机,什么都想让他们学一点,结果什么都学不好。更多的是,有的孩子根本不想学习,他们从事艺术,体育,武术,手工艺,可能更有出息,生活会更轻松,然而他们屈服于自己父母的淫威,不得不在,高考的独木桥上,拼命厮杀。我的一个亲戚孩子,放弃了两次大专录取,已经复读第三次了,真不知道他的父母是怎么想的?脑子是不是秀逗了?


其实我了解这个表侄子,他喜欢的是音乐,笛子吹得非常棒,还喜欢下棋,可他父母是公务员,见不得孩子从事这些职业,认为上不了台面,因为没有文凭,无法考公务员了,给他们丢了面子,愣是把孩子拉向万劫不复,恭喜他们家。(我的孩子告诉我,他绝对不会去复读,他很了解历史,他说人生,不能有太多如果,我很欣慰。)


所以啊,不管别人如何选择,我都认为物理是很好的学科,可以展开无穷想象,工作波澜不惊,十分呵护自己孩子的性格。


诸葛村姑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放弃物理?不可能~也不存在!

老一辈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全不怕。我们来回忆一下,高中主要学的几门课: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

首先你得承认,历史、政治、语文、地理你得好好学,这是你毕业之后,和别人聊天不露怯的根源之一。一堆人尤其是和新朋友、新同事坐在一起,如果你满口只能说些明星、八卦之类的话,你会被大家所鄙夷的。要是再说个贻笑大方的话,那更是会成为笑柄。

接着,数学和英语,也是你未来的加分项。尤其是你想考研、考博、出国,这两项也是必须甚至最优先学好的。

说到最后,仿佛物理很不重要了?

不,首先选物理最简单啊。

我自己就是从江苏出来的考生,物理几乎是诸多学科里最不需要花时间的科目。力学、光学、电学以及一些相对论的初步概念,都是浅尝辄止的东西,可以说,高中的物理,在你做好受力分析后、学好电和磁,就学好了一半儿。既然不难,还能拉开差距,为何不学呢?

其次,物理是建立科学思维的基础。

高中的诸多课程里,物理以及政治里的哲学部分,是能潜移默化影响你一辈子的。很多人会说理科思维,其实很大程度就是这两门课给予你的。

所以,如果再选一次,我必定先选物理,其他再说。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希望您可以给我点个赞!花不了多少流量哒!相信我!嘿嘿嘿!


不哈韩的小韩


虽然我很喜欢物理,也认为物理很重要,但是在不合理的制度下,出于理性,当然不选物理。

作为一个理科生,最重要的是保持理性和逻辑,做出理性的选择,至少,对于聪明的学生而言,不考物理显然是一个理性的选择。所以我觉得在讨论这个现象的时候,大家先需要把逻辑理清楚,不要一上来就谈物理学有多重要这一类的情怀。只有真正解决了在制度设计层面的问题,才能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

学生们之所以弃考物理,不是因为物理不重要,也不是因为物理的考试本身难。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要考物理,那么物理考多难都是无所谓的。如果物理的题目特别难,导致物理考试的平均分跟化学的平均分比低很多,那显然是制度设计不公平,但这么显而易见的不公平显然是不存在的。之所以会导致大家不选物理,是因为为了避免前面提到的这种显而易见的不公平,在统计分数的时候,强行把成绩的概率分布拉成一样。也就是说,考试按照偏差值给出等级或者标准化后的分数,如果考试的分数不能达到整个成绩分布中靠前一定的比例,那么就无法得到 A 或者 A+ 的成绩。可是选考物理的学生(因为选了物理学可以在选专业时有更大的自由度)本身成绩就相对比较好,所以考试的竞争变得更激烈。理解了这个逻辑,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大学越是对选考了物理的学生有选专业方面的照顾,学生反而可能更不愿意选物理了——因为自己的竞争者都是更加希望自由选择的更优秀的学生。

当然,话说回来,这其实不是物理一门课的问题。我认为现在的高考的环境对于理科或者文科成绩优异的考生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学生的语数外成绩被提高到了非常高的高度,而这会导致偏科学生(例如只有物理一门课特别优秀的学生)根本连进入好大学的资格都没有。举个例子吧,我在上大学的时候(那是十年前),有一个好朋友,他的眼睛有弱视,他平时看书时,眼睛距离书本必须近到只有一两厘米的程度,他的高考成绩非常高,数学和理综都是接近满分的成绩,而语文和英语都是刚及格的分数,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眼睛问题,导致根本无法来做阅读(尤其是英语的快速阅读题)。可是现在,在这样的政策下,他可能根本没法上985的大学,甚至上211都很困难,他的物理固然能考到A+,但是语数外三门加起来,他的分数也依然是很低的。这样的学生不是天才吗?这样的学生不应该被顶尖的学校,顶尖的数学物理专业录取吗?


傅渥成


其实吧,作为一个物生班的高三学生,物理真心不想学,为什么呢?

一、旧知识越来越复杂

高考一轮复习,老师讲的东西感觉比上新课还复杂,很多东西在对照以前的笔记复习时,总会发现以前的东西根本不够用,黑板上的板书全是新知识,上课一脸懵逼,感觉高一高二物理课白上了。

二、教材编写不合理

将苏教版和人教版的高中物理教材进行对比,不难发现,人教版教材编写更加符合高中生口味,课本区块特色明显,知识点切入点较低,易于理解,随后安排的内容又能很好地将知识过渡到一个新高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反观苏教版物理教材,简直是一本教师用书,一般物理老师一眼就能看懂,因为物理老师的物理素养都是比较好的,理解书上的内容真是小菜一碟,但是学生不一样,学生接触物理一直到高考结束才不到5年,相比于物理教师,学生的物理素养低了可不止一点半点。

三、 学生对物理没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大家都听过,只要有兴趣去学,基本上不可能学不好。就像我,对生物兴趣很大,所以我生物成绩一直不赖,然而我对数学和物理极低的兴趣使得我这两门怎么都学不好,学不好就考不好,考不好就更不想学,不想学就渴望高考能弃物理,这样就更学不好,是个恶性循环。

四、结尾

物理真的很重要(虽然在我心里远远没有生物地位高)。很多高校要求的A+ B, A+ . A中,那个等级要求高的往往是物理,了。在现代社会生活、文化教育中,生物学一直是受到物理和化学排挤的,可以说,如果不是化学对于学生的要求非常高,肯定没有多少学校会将生物作为选修科目之一来分班


MF47667472


高考确实改了,我就是目前的亲历者,是第一代小白鼠。

我不希望看到那些不是亲历者的人过来东扯西扯误导观众,因为你要知道物理并没有被弃考。

整个北京市,选择物理的远远多于选择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政治的,什么叫做被弃考?文科不好不选文科的大有人在,但我很少见过物理不好就不选物理的同学。选择物理是趋势,也是未来竞争的筹码,没人会放弃,也没人敢放弃。

倒是去年北京的中考改革使文科成了优选,让许多学生上了高一之后发现自己的理科跟不上文科又开始变难,尤其发现了理科对于高考专业的影响而去课外班恶补,这是中考改革的缺憾。教育部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中考就改成9科全考了。


燕过倾巢


作为高考改革的第二届学生,对高考改革深有感触。浙江高考改革的模式将文综理综改为七选三,并实行赋分模式,按照学生的排名来决定分数,譬如如果你原始分数只有80,但排名全省第一,那么你就是100分。并且和英语内有两次考试的机会。这里我就不过多的介绍政策的了内容。就说他的利弊。首先采取赋分的制度之后,对于最高层次的学生来说拉小了差距,本来如果你实力强可以考满分,即使人家不是满分,但最后分数都是满分,这对最高层次的学生其实是不利的,但是对于稍微弱一些的同学来说确是福音,即使有差距,但是你们和最高的同学=分数是一样的,而且和后面的同学分数拉开较大,并且两次机会给了失误的可能,来冲击高分。但正是这种多次考试的模式,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两次学考,两次选考以及最后的高考一共五次考试,有些在外校考试的学生就得为自己的吃饭住宿考虑,而且也给学校的课业安排造成了一定困扰,搞得学生和老师家长十分的疲惫。而且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种模式容易使人趋利避害,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可以取得高分又进一步拉小了选考科目的差距,但很明显,选择理科的人数明显少于文科人数,尤其是物理科目,由于竞争的激烈,很多学生放放弃物理。希望选择其他科目来减小差距,这样的做法对于个人来说是正确的,但是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有 是不对的,物理数学作为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如果这样下去肯定会让全民的科学素养下降。并且我认为英语的分数过高,培养学习能力是教育的最基础的目的,但是在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对自然科学的探索精神的培养,如果一味的只是为了单纯的高考而学习,就是教育的悲哀了


八分之琪


1.浙江高考改革方案的赋分制导致弃物理。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前提赋予40分基础分,再以级差3分共分21个等级,按报考人数以正态分布比例赋分。考生基数越少赋高分越难。物理相对其它学科难度大,优秀学生选择物理,中等及一下学生选择物理甚少。优秀学生之间互相竞争,虽卷面分数高,也得分个等级,这样会导致卷面分高赋分也会低。弄的优秀学生也不愿选物理了。这都是赋分制带给物理的灾难。

2.对理工科重视,才有今日中国的发展。物理几乎是所有技术的支撑,理解所有自然现象的基础。对于任何一门理工科,如果不懂物理,必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假如因为制度或者反智主义盛行,导致我国真正的理工科人才后继乏力,我们完整的工业体系还能存在吗?又怎么谈国家实力?


假如再考一次我是会选物理的,我相信其他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会借鉴浙江上海的不足做调整,不会让理工科人才流失。当然老师也得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让教师和物理学科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喜欢物理,让我们的学生不要再觉得物理难学。


知对知错学物理


若我再参加高考也不会选物理。为什么呢?就现在这高考选择方案的设置,选择物理的考生有点吃亏。因物理学科的学习,在所有高考选择科目中是最难学的,要求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很高,许多学生虽然认真学习,也不容易学懂,特別是大多数理科成绩较好的女生,表现更加突出。由于比较难学,高考又考不出好成绩,显然总分就不如其它科目总分高。



所以,多数同学选择时,就不选择物理,就造成了高考放弃物理。但物理科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如航天飞机,宇宙飞船,核能核艇等领域,需要大量的物理专业高科技人才,需要大量的优秀学生报考物理专业。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选择,又要体现高考公平性,物理高考可以命题稍易点,若考生考试分数低的话,也可以根据物理专业招生的人数,将物理成绩折合成其它学科相当的分数。这样选择高考参加物理考试的学生不吃亏,这也是对高考改革中存在的不足的补充。


徐祖吉


这个问题我来说说。

我国教育这几十年来一直都是以应用为导向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重视工科,所以那会儿工科大学吃香,最近十年来是重视财经,所以财经大学热门。它们都属于应用型。对于基础科学,一直重视不够,因为不能马上拿来就用。

物理学自然是纯粹的理科,虽然它是重要的基础科学,对于数理逻辑的培养至关重要,但即便是内地理科最强大的北大,很多理科专业就业都不太好,所以愿意学纯粹理科的人并不很多。

然而,物理这个学科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大多数高中生而言,都是值得学习的。

从高考的角度来看,以前不少理科生学习了物理,虽然后来并没排上什么实际用场,但对于后续的大学理工科的学习,乃至其他需要较强数理逻辑能力的专业的学习,都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以我自己为例,我高中就是学理科的,也很喜欢物理这个专业,但进入大学,我学了金融,与物理这门学科就绝缘了。但我毫不否认,当年学习物理对于我在大学期间学好金融是有作用的。当年学习物理,不但培养了我较强的对抽象理论的理解能力,而且使我具备了较强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还因为学好物理需要构建物理模型,而让我具备了构造模型的初步思维,为我在大学学子自己的专业起到了明显的基础性的作用。

所以,如果让我再选一次,我依然会选择物理这一门科目,并且会学好它,尽管我上大学可能依然不会选择理工科专业。

至于现在的新高考,很多人可能会放弃物理,其实是因为物理这个科目比较抽象,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对于高考升学不利。但是这个问题,我认为不必太担心。

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如果选择放弃物理,那么,将来上大学填报专业会很受限,特别是现在热门的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基本都需要用到物理,所以选择物理具有某种“刚性需求”,不是你想不想选的问题,而是你可能必须选择。更不用说,总会有那么一些学生对这个科目很感兴趣自愿选择的。

所以,所谓放弃物理成为趋势,这个说法也不太确切。对于那些确实不喜欢物理,也不打算在大学学习与物理紧密相连的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他们放弃了,才是正常的。这总比新高考之前,很多人尽管不喜欢也学不好物理,但为了将来好就业,只能硬着头皮选择理科,只能硬着头皮去学,要好得多。

另一方面,教育管理部门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于高考制度作出适当的调整。比如,可以对高考物理试卷适当降低难度,以免选择物理的人在高考中“吃亏”。只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比较灵活而且合理的措施,放弃物理不会成为大规模的现象,更不会成为我国基础物理教育的“杯具”。


风雨燕园之百二十载


选物理的比例低很正常的,据我所知,一般高中的重点班都是理化班,也就是选择物理这门学科的学生多数成绩优异,这也是高中理科班多数是重点班的原因,而成绩优秀的学生真的觉得学习物理是很有意思的事。

不可否认的是擅长理科的学生真的比较聪明!高一还没有分科时,大家的差距会拉开,往往成绩好的学生选择理科,我们不能强迫学生学习不擅长的科目,有些学生擅长文科,有的学生擅长理科,相信物理永远都不会被人放弃,放弃它的只是不擅长它的学生而已。


如果再来一次我还是选择物理,因为真的是有趣的学科啊,在我看来学习理化这种科目很容易融会贯通,而文科多数是机械记忆,对于我来说没有意思。我们无需担忧过多,一门学科只要存在就会有热爱它的人存在,并且学科本身就具有过滤的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