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部超8.5分口碑剧诞生!《大江大河》成剧集市场强心剂!

文 | 狐狸勋

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特殊节点,顶着“现实主义”、“主旋律”名头的献礼剧在今年的电视剧市场层出不穷,浩浩荡荡好不热闹,但量多却质“忧”,凄凄惨惨扑街不怪。当然不只献礼剧,今年网台两端多数大剧均呈现哑火状态,观众陷入了“有剧追不动”的“剧荒期”。

今年首部超8.5分口碑剧诞生!《大江大河》成剧集市场强心剂!

因此,集“‘侯孔黄’的正午品牌组合+阿耐的成名大作+王凯、杨烁、董子健的强演员阵容”于一身的《大江大河》毫无疑问成为了2018年末业内和观众的期望之作。从目前成绩来看,“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魔咒并没有发生在它的身上。

目前,《大江大河》开播6天,CSM52黄金时段收视率稳居一位,并且在年轻人聚集的网络端也收获了不错的声量,不含爱奇艺播放数据的情况下,累计播放量已经达2.8亿,微博话题阅读量达10亿,讨论量543.9万,豆瓣评分8.8分,是今年第一部,也是截至目前唯一一部豆瓣8.5分以上的国产剧。

今年首部超8.5分口碑剧诞生!《大江大河》成剧集市场强心剂!


今年首部超8.5分口碑剧诞生!《大江大河》成剧集市场强心剂!

细节成就经典,口碑拉拢观众

从早期与山影联合出品的《北平无战事》《琅琊榜》,到后来更加偏年轻化的《伪装者》《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正午阳光出品的剧集质量一直有口皆碑,虽然去年的《欢乐颂2》有失水准,但作为出自山影体制的优质班子,正午阳光对于正剧的把控能力十分到位,这一点在《大江大河》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在IP选择上,正午阳光向来眼光毒辣,《大江大河》的成功影视化离不开精彩的原著故事。该剧原著《大江东去》是一部全景展现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变迁的长篇小说,曾摘得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的“五个一工程奖”,这也是网络小说首次获得该奖。

制片人侯鸿亮也对《大江东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小说用的是一种‘编年体’的方式,每一年发生的事和人物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有这个作为基础导演在创作上方便了很多。”

今年首部超8.5分口碑剧诞生!《大江大河》成剧集市场强心剂!

优质的原著质量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有跨越文字与影像之间壁垒的能力。相比于同类反映时代变迁的剧集,从宏观入手,一味往恢弘庞大、“伟大正”方向靠,《大江大河》则尽可能从微观切入,格局越大,越要小做。

首先是时间线,《大江大河》没有全部改编小说涉及的30年,而是将时间节点放在了1978年至1988年的十年间。一方面是考虑到影视化时间、精力的问题,另一方面这段时期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是时代与人纠葛最深刻的10年。一面国家新政策已经出台,一面人民旧观念还未打破,这样的背景下,戏剧效果不用刻意渲染便能跃然而出。

其次,《大江大河》用小人物的人生际遇和发展轨迹为叙事线索。如愿上了大学并进入国营金州化工厂的宋运辉(王凯 饰),退伍回村带领村民致富的雷东宝(杨烁 饰),在扬子街电器市场打拼的个体户杨巡(董子健 饰),他们分别代表了“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三种经济形式。以小人物命运折射时代的变革,既有以小见大的故事吸引力,也体现出了大格局观。

今年首部超8.5分口碑剧诞生!《大江大河》成剧集市场强心剂!

而且在人物形象上绝不走“伟光正”、空喊口号路线,而是放大了人物的七情六欲与瑕疵,宋运辉的犟,雷东宝的野,杨巡的精,接地气的人设加深了剧集的真实感,也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

演员在角色塑造上也下足了功夫。王凯为了贴近角色减重十几斤,对其前期木讷、耿直、缺乏安全感的性格也表达得十分到位;杨烁则为戏增肥,走路、说话、吃饭,都活脱脱还原了农村“大老粗”形象。

今年首部超8.5分口碑剧诞生!《大江大河》成剧集市场强心剂!

对于表现特定历史时期的作品而言,通过场景还原塑造年代感这一环节必不可少。相比许多年代剧投机取巧采用只给画面叠加一层昏黄滤镜的方法,正午阳光在服化道方面再次沿袭了一贯的“处女座”风格。

国内影视城找不到1978年以后的相关场景,剧组就不惜辗转数十个地点取景、搭建实景,费用超出了其他电视剧的两倍,并在国剧领域首次采用了超宽屏幕镜头拍摄,甚至大于正常宽幕电影的2.35:1。

今年首部超8.5分口碑剧诞生!《大江大河》成剧集市场强心剂!

大到绿皮火车、革委会办公楼,绿油油的竹林,小到宋运辉家里的橱柜、身上松垮的红背心,甚至是领口的磨损,切猪草的绣刀、板车车轮上的锈、门板上凹凸不平的洞,既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又散发着生活的温度。

并且,为了贴合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变化,留给美术翻新时间,《大江大河》甚至采用了需要耗费极大时间、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顺拍模式。房子从最开始的茅草房、毛坯房变成砖瓦房、大院,都是顺着剧情一点点建起来的。

每一个细节都非常自然,好得不着痕迹、混溶于整体,但单独拎出来就会发现背后全是功夫。

今年首部超8.5分口碑剧诞生!《大江大河》成剧集市场强心剂!

切猪草的绣刀、木头砧板


今年首部超8.5分口碑剧诞生!《大江大河》成剧集市场强心剂!

板车车轮上的锈,符合“穷家”设定

故事佳、演技好、制作优,使《大江大河》成为了今年为数不多出圈的献礼剧,不仅获得了中老年观众的喜爱,也受到了年轻观众的追捧,原因很简单,好内容永远受欢迎。

今年首部超8.5分口碑剧诞生!《大江大河》成剧集市场强心剂!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正剧与年轻人的磁场天然相斥,但事实却是某些所谓的正剧,为了刻意迎合年轻观众加入不必要的元素,反而显得不伦不类,有失专业。侯鸿亮就曾吐槽道,

“很多1978年的戏,已经穿上了1998年,甚至是2018年的西装,这不是迎合年轻人的问题,是智商问题,是专业上的问题。”

如今的年轻观众受日韩英美等国高品质剧集的滋养,审美要求愈发苛刻,但其实他们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难以俘获,对于年轻人来说,题材不是限制因素,品质才是吸睛利器。

从之前的《平凡的世界》《鸡毛飞上天》到去年的《人民的名义》再到今年的《大江大河》,这些正剧无一不是通过口碑俘获了年轻观众的“芳心”。

今年首部超8.5分口碑剧诞生!《大江大河》成剧集市场强心剂!

在一个爽剧、甜宠剧、“三幻”剧、悬浮剧大行其道的市场上,如《大江大河》这类没有流于表面的年代氛围,没有开挂的人物光环,没有脱离日常生活“道德神话”的良心剧恰似一股清流。事实也证明,年代剧、现实主义不是没有市场,质量不佳的锅别再让观众背。


影投人 [公众号ID:movieeye]

有眼力、有脑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视内容制片工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