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10岁的男孩子没有一点自控力,已经影响到学习和生活了,作为妈妈我该怎么去帮助他呢?

145878863


孩子都没自控力,不要以为长大点了,10岁了,自控力也就长大了。5岁前自控力好,要么不懂玩,要么看的紧陪的多。

培养自控力很难,不如从习惯养成抓起。


孩子就是这样,你放松他放松,全靠自觉不可能。父母面前没有自觉,只有任性!

你教育孩子方面没有出大问题,主要你力不从心,也没办法。

二胎前,孩子懂事自控,有了其他孩子后,母爱少了不止一半,关注少了不止一半,陪伴少了不止一半……

母亲被分享,有时候是孩子人生的痛苦事件。很多妈妈,都觉得有了老二,对不起老大。


孩子调皮,学习生活要乱套,对待造反的孩子,你只是怎么帮,应该怎么出手管教吧?

孩子一天天没有了自控力,父母疼爱万分,希望帮助孩子,那么,谁来帮助养家活口的父母。孩子懂事,就是帮助父母也在成就自己。


母亲疼爱孩子没错,因为二胎疏忽了一些孩子有错,但是父母精力有限,需要孩子怎么样很重要。

父母心中希望孩子:做好哥哥,做个好榜样,懂事努力,让父母少操心,好好学习,按时睡觉吃饭等。

按目标,制定计划,和孩子一起努力。

帮助孩子按时起床吃饭,放学做好作业,多阅读,学好特长等。

多开展孩子喜欢的活动,比如周末爬山,踢球,去阅览室,下棋等。


白沙踏歌队


十岁孩子没有一点自控力,已经影响到学习和生活,不清楚孩子的自控力是如何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的,或有什么具体 的表现。因此,这里就这个孩子的状况进行一个一般性的分析。

首先,孩子十岁时,是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处于巨大变化中。首先说生理,这个时候的孩子开始出现性特征。比如:身体的一些部位开始长体毛,男孩子的性器官开始变大,孩子的身高会迅猛增长,体型也会有所改变,总之,在生理上孩子对于自己的身体变化既有好奇,也会有迷惑不解。加之我们爸爸妈妈对于孩子生理知识普及不够,性知识缺乏,会让孩子处于相对困惑和迷茫,有的孩子甚至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状况。另一方面,在心理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既想表明自己的独立性,想用一些方法向爸爸妈妈和身边人表示自己长大 了,同时,在情感上又相对想寻找一个支撑和依靠,因为生理上的变化,让孩子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正常的,别的孩子是不是也这样,于是心理上还会在同伴中寻求归属感。此外,十岁的孩子大约处于小学四年级,也是学业上的一个分水岭,很多小学老师都认为小学四年级处于小学阶段的转折期,因此,会格外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这时候的孩子在学业上也会有较之前更大的压力。

由此可见,十岁的男孩子在生理上、心理上和学业上都面临着一些困扰和压力。

而这个男孩还面临另一个问题:二宝。男孩子五岁之前,爸爸妈妈和家庭所有成员的所有注意力都在他身上,五岁有了二宝,身边亲人的全部注意力都转移到了二宝身上,原本属于他的一切都被另一个夺走,孩子巨大的失落是可想而知的。随着时间推移,孩子内心埋藏的想夺回所有人的关注的力量,加上生理、心理和学业甚至与小伙伴的关系等一些问题的压力,孩子很有可能自己无力承受,于是,退化到小婴孩儿的时候,以小婴孩儿的方式,希望世界围绕自己转,所有的人都以我为中心,以我的意愿为主。一方面是以此想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另一方面也是表达自己无法用言语表述的情绪。因此,我们的爸爸妈妈会觉得孩子怎么突然变了,怎么变得这么不懂事了。

那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爸爸妈妈接纳孩子的现状,因为孩子这种变化很大程度上提醒着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需要有所调整。

期次,我们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爱。二宝的出现对孩子来说是个很大的冲击,需要爸爸妈妈在照顾二宝的时候,尽量多地陪伴大宝,让大宝意识到爸爸妈妈并没有因为二宝而忽视他,爸爸妈妈对大宝的关爱依然没有改变。

第三,爸爸妈妈需要帮助孩子即使疏导一些负面情绪,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处理这个情绪。同时,也需要及时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生理变化,并学习接受这些变化。

总之,孩子出现的各种状况往往是提醒我们爸爸妈妈,孩子需要关注,我们需要改变。


沉吟心理健康札记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以身作则,诚信守时。现在十岁还有机会,有时间给他矫正过来。我估计没自控力是玩手机,想打王者荣耀吧。如果孩子已经玩上瘾,你要完全禁止她玩手机可能一时半会儿做不到。建立家庭奖惩制度吧。规定写到纸上,孩子可以通过家务劳动获得玩游戏的时间或者是成绩单按比分按比例获得游戏时间,有句话叫做堵不如疏。通过上面的办法,第一个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第二个提高学习成绩,第三个也就是最重要的,慢慢的转移他的兴趣点。这个需要家长也要付出努力,自己多充实一下,多看一看书,学学一些文学典故,讲一些有趣而有意义的故事给孩子听。只有孩子用崇拜的眼光看着你的时候,你说的话才最有效。


手机用户经常在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和他一起制定一些规则,并确定出达到了怎么样,没达到怎么样。大人多督促,多鼓励。慢慢的就能养成好习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