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動不動就辭官回鄉,靠什麼生活?

鄉野趣談


大部分辭官回到家以後,肯定是衣食用度不愁的,因為家裡怎麼也在任上已經買了田了。不說別的積蓄,單單幾十畝田地,就足以過上古代的小康生活了。

所以,只要不是驕奢淫逸的人,辭官以後,種種田,讀讀書,遊山玩水,都沒問題。

比如明朝第一權臣張居正,曾經在考中進士,做了幾年翰林院編修後,對朝廷裡嚴黨把持朝政和內閣裡明爭暗鬥不滿,於是告假回鄉,隱居起來了。張居正隱居的這段時間,總共有三年多。大概是從嘉靖三十三年到嘉靖三十六年。

他本來野心極大,無奈嚴黨當時勢力正熾,自己又只是個沒有實職的翰林,他寄希望的內閣次輔徐階這時候又只會隱忍,而不敢輕易向嚴嵩發出挑戰,所以張居正一氣之下,找了個藉口回到家鄉江陵隱居,過起了田園生活。

按照張居正的說法,他家裡本來是非常貧窮的,他小時候過的是窮日子。張居正在自己的文集裡曾說:“餘少苦貧篤。”他辭官回家時,給徐階上書,曾經說自己:“起自寒士。”總之一直在說自己多窮多窮。

他的祖先張關保,是明太祖旗下的一個小兵,曾跟著大將軍徐達平定江南,最後因戰功封千戶,子孫後代也可以世襲千戶的爵位。但是到了張居正曾祖張誠這裡,張誠是次子,沒資格世襲千戶,只能自己謀生。

所以,張居正這一支就很貧窮,張居正的曾祖就帶著自己的家人搬到江陵這個地方謀生。張誠生了三個兒子,次子叫張鎮,是張居正的祖父。張居正的大爺爺張鉞善於理家,張家開始富起來了。

可是,張居正的祖父張鎮,是個放浪的人,對家裡不管不問,跑到藩王遼王家裡做了護衛。所以張居正這一支還是很貧窮。

張居正的父親張文明,是個老秀才,從二十歲參加科舉考試,一直考到張居正中進士,點翰林,張文明都沒考中,最後只好放棄了。畢竟自己的兒子都比自己先考中,自己還考個屁啊。張文明曾經連續七次參加鄉試,都沒有考中。實在不適合這條道路,還好,他生了個好兒子張居正,是個神童。

當然,雖然張居正口口聲聲說他從小受窮,可是,他家裡仍然是有傭人,有奶媽。這說明,他家比普通老百姓要強得多。

這都是因為他祖父的大哥,張鉞善於治家,而他的曾祖父張誠又特別希望家裡出讀書人,出科舉人才。所以全家都對張居正的父親張文明愛護有加,花錢供他讀書科舉,張居正的曾祖對張居正的父親張文明異常寵愛,作為武人世家,出了張文明這個讀書種子,全家自然非常高興,並著意培養。

到了張居正小時候,又表現出神童的徵兆,因此,即便張居正的父祖都不能置產業,但是張家好歹還有個張鉞支撐。僕人有了,奶媽也有了。

即便如此,張居正這一支仍然是過的不夠好。因此張居正考中進士,做了翰林以後,花錢在老家買了幾十畝地。他們這一支,總算有了點產業。

在張居正辭官歸隱的這三年多里,他就在老家這幾十畝地上討生活了。

當然,張居正一介文人,怎麼會懂得種地呢?他也是把田地包給附近的農戶租種而已。這些田地,除了他自己佔用了幾畝,蓋了一座小院子,種了一片竹子和樹林,其他的都租給別人種,除了交朝廷的田賦,其他的收入都歸了自己。

在這三年間,他基本上謝絕客人,閉門讀書。偶爾去遼王的府上宴飲,一方面是他的祖父曾在遼王府做護衛,有關係,另一方面是遼王喜歡吟詩作賦,而張居正是翰林出身,遼王正好找到了酬和的人。

除了這些活動,張居正還曾經遊山玩水。他到過武昌,到過衡山,到過長沙。

對於沒有野心,沒有抱負的人,這樣衣食無憂,遊山玩水,耕讀為樂的生活,自然是人生快事。但是張居正是有抱負的人。

三年時間他就厭倦了,他內心終於又蠢蠢欲動了。他在民間,見到了老百姓的疾苦,也看到了朝廷的腐敗,官吏的不作為,嚴黨的橫徵暴斂。所以,他又毅然決然地回到了北京,重新投入了朝局的漩渦中。要為國為民幹一番有意義的事業。


西堤君


古代官員辭職歸鄉是有條件的,不是說走就走那麼容易的,為父母守孝和厭倦官場懷才不遇是辭官的兩個常見原因。但辭官之後生活來源各不相同,生活狀態也是差異很大。一般大部分官員在做官時,有了一定積蓄,會去置辦一些田產,以作為退隱的本錢。這是比較普遍的生活來源。

不過,有的官員辭了官仍是富貴,比如那些封候封爵的,即使不做官,但有候爵之位,呂不韋在辭官後還有侯爺爵位,擁有洛陽10萬戶的賦稅收益,就是整個洛陽地區的全部財政收入都屬於他。還有的官員辭官還保留待遇,如朱熹就享有有待遇不管事的“奉祠”之位。還有些官員本就是官宦或大地主家庭出生,家境豐足,比如“劃粥斷齏”的范仲淹,其親生父親是節度掌書記,繼父是縣令,還有司馬光,退隱寫書,還有能力為邵雍建園子,可見資產豐厚。少部分官員比較清貧些,田產不多,讀書農耕,但仍可以恬淡悠哉度日,相對於鄉里農夫之類,有地位有知識,還是好多了。


例外狀態




首先,古代能考上進士當官的人,家底一般都比較厚實,不然很難有辦法把書讀的那麼好,讀書是要花時間的,要花錢的。特別是進京趕考,在古代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要花不少錢,尤其是南方人,比如廣東和福建,進京趕考前後耗時半年多,路上要吃飯要住店,得花多少錢?



比如明朝的許多進士,都是父子兄弟,比如有的地方說一門九進士,就是這個道理。比如正德皇帝的內閣首輔楊廷和和兒子楊慎,楊慎是狀元;王陽明和父親王華,王華是吏部尚書;還有張居正和兒子;楊嗣昌和父親楊鶴,楊鶴是兵部侍郎,等等。

古代一個家庭想要有兒子做官,首先要置地,置很多地,然後出租或是顧長工,生了兒子後請老師慢慢教,一路從秀才開始考,最後進京趕考,要大把大把的銀子。



古代不是沒有寒門子弟中進士,但畢竟相當少,這部分人如果中了進士,他們反而會比較珍惜當官的日子,因為他們輸不起,一旦不當官,讀書趕考借的錢都還不起啊!

其實,古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讀書做官是古人崇高的理想,做忠臣孝子是古人最大的情懷。



正常情況下,沒有人會主動辭官回鄉,除非是朝廷太黑暗。比如明末天啟年間,太監魏忠賢禍亂朝政,不少正直官員辭官回鄉,包括孫傳庭、楊嗣昌等等才俊。

關鍵是能古代沒有房貸、沒有信用卡,城鄉容易切換一點,即使家底不厚實,也可以想走就走,辭官回鄉養活自己還是比較容易的。


坐看東南了


首先要明白一個事實,當官的不會動不動就辭官回鄉。因為這樣會對他的仕途有影響,人走茶涼是常態。

如果一個人長期不在官場,慢慢就會有新勢力出來。過去的關係就會慢慢淡化,當你再回到官場的時候發現官場已不是那個官場,後臺也不是那個後臺了。

當然在中國歷史上,有不少官員會辭職還鄉。這種現象是存在的,因為當官基本上是賠錢的。皇帝給發的俸祿非常低,並且只發給正職官員。大量的吏員必須有正職官員來供養,否則就沒人幹活。

在歷史上碰到一下幾種情況,官員會辭職回鄉。

第一種情況,父母死了。按照儒家思想要求,必須以孝道治天下。父母死了,就要回家守孝三年。

第二種情況,大臣給皇帝提建議,被皇帝駁回。大臣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於是大臣們就回家了,不跟你玩了。

第三種情況,官場超級黑暗,一些正直的官員不願意同流合汙。官員們又擔心被其他勢力打壓,會有其他不好的後果,最終選擇辭職還鄉。

回到題目上,如果辭職還鄉,他能靠什麼吃飯?

上邊已經說了,當官如果不貪汙的話,根本賺不到什麼錢,說不定還要往裡面貼錢。所以不能說當官才有飯吃,畢竟天底下當官的人是少數,其他人也沒餓死。

另一方面,在中國歷史上,生產力低下,很多人都吃不飽飯,更不要說讀書。甚至一些中等收入的人,也讀不起書。在中國古代讀書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情,除非是名門望族,當地的權貴才讀得起書。只有讀得起書,才有可能做官,也就是說,當官的人都是有錢人。

既然當官的人都是有錢人,自然也就會有飯吃。家中差不多都有花不完的錢和種不完的地,大量的房產。

況且敢辭職還鄉的的官員,大部分心中還是有底氣的,要不然怎麼敢辭官呢!


新知傳習閣


官員辭官回鄉,也要分主動的和被動的,大多數不作死的話,生活還是有保證的。

辭官的原因各有不同:

父母去世,官員丁憂,需要三年守孝,主動回家;

官場不好混,才華不得發揮,參考李白,來場大唐全國遊;

在歸隱和做官之間來回猶豫,例如陶淵明,最後回家種豆南山下;

父母在,不遠遊,如包拯辭職不當縣令,回家照顧父母了;

犯錯了,罷免了,給個面子,辭職回家,比如韓愈,以後還啟用的;

再比如,花木蘭辭官回家,因為戰爭打完了,女子身份被發現。帶著大筆賞賜回家了。



一般能做官的,家境都不錯,畢竟讀書是件特別花錢的事情。即使家裡差,考上秀才了,家裡可以免稅一定數目,一步步往上考,收益更多,比如范進中舉了,商人官紳立馬送來各種財物。

辭官回鄉的官員,土地是第一位的,大部分都會從置地開始,這也是老習慣,在田地上經營,地主官紳是不錯的選擇。

還有一部分是二代,不愁吃喝,比如陶淵明家世不錯,李白和包拯家的父親都做過官,有家業在,不愁生活。

還有一批迴家榮養的,皇帝也會給一些賞賜,本地的商人等也會有孝敬。寫字作畫不錯的,賺錢是大大的。

只要官員本身不是太糟糕,一般是不愁吃喝的。


我是小妞,親愛的朋友們,動動小手,點個贊呦^_^


農村妞說事兒


官員動不動就辭官的,畢竟是少數。按明朝“文死諫”的傳統,因為勸諫皇帝被打死那是要青史留名,勸諫皇帝不成,炒皇上魷魚的也是要在史書上記一筆的,所以電視劇裡的官員辭官看著特別多。

十年寒窗苦讀,千里去做官不就是為了吃和穿,不到萬不得已誰會想辭官。張居正為了在“丁憂”期間皇帝能“奪情”處理,幾乎和整個官僚集團為敵。官員位置是一個蘿蔔一個坑,離開以後位置早有別人。《喬家大院》裡的情節,左宗棠“丁憂”結束,回朝任職,只能找喬致庸借貸十萬兩給吏部,所以不是萬不得已誰會辭官。

官員因為各種原因辭官或者被貶回鄉的,除了做官期間的積蓄,家裡的田產,就算海瑞一樣的清官,回家以後生活還是不錯的。中國有窮秀才的稱號,卻沒窮舉人的說法,范進中舉以後原本看不起他的老丈人立馬跑來巴結。因為中舉人以後,國家是免徭役、田賦的,家裡沒地的,自有地方上的鄉紳地主把土地登記你名下,免除部分兩人分成。辭官回鄉的官員頭上都頂著進士、舉人的頭銜,按政策一品大員回來有一萬畝田賦可免,實際操作是很難精確,官員免除的田賦比實際要多。

除了免除田賦,回鄉的官員可以在家辦書院,招收生員,還能在地方上包攬詞訟。就算清官勸諫皇帝不成,回家又不屑於做這些齷蹉事,自有大戶人家請他做西席先生。能夠中進士、舉人的學問肯定得到承認,要是自己辭官回家的,名聲一定顯赫,在封建社會一定被認為是道德高尚的人。有的是人出大把銀子請到家裡教孩子。

科舉制度下,不要說辭官回家,只要你中過舉人,以後就衣食無憂,只是真正做到為理念辭官有幾人!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古代官員並不是動不動就辭官回鄉

中國古代是一個很長的時間跨度,就從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到清朝溥儀遜位也有兩千多年。

中間更是跨越了很多朝代,每一個朝代的官場生態都不一樣,比如在清朝,動不動就辭官的,縱橫估計他離掉腦袋就不遠了!

因為清朝是到六十歲才允許退休,即使是到了六十歲,也要向朝廷上書,請辭,說一些當今皇上聖明,千古一帝,然而自己歲數大了,身體也不太好,想要回家享受天倫之樂。這樣,皇帝開恩,官員才能告老還鄉!

當然,在清朝之前,比如宋、明兩朝,比較重孝道,如果官員父母去世,這個就要守孝三年,一般官員都會主動辭官回鄉,到後來甚至演變成,父母去世,官員不請辭反而給人落下話柄。比如明朝的輔臣,張居正,就因為這事,後來還被人彈劾過。

宋朝的時候還鼓勵那些歲數大的官員辭職,比如趙匡胤為了解除武將和削弱相權,甚至還來了一次“杯酒釋兵權”。像宋朝著名的大臣兼文學家的王安石,因為主持變法,最高官至宰相,後來變法失敗,心灰意冷,託病請求辭職,當然,官員裡面真正敢稱得上是多次請辭的,估計也就是王安石了。

讀書人的夢想其實就是當官,怎麼會輕易辭官呢?

唐朝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其實李白一輩子都想當官,結果總是鬱郁不得志,李白可能因為已經成名,所以沒有參加科舉(考不上的話,太磕磣,也可能是因為什麼原因不能考)。

另外一個鬱郁不得志的名人是宋朝的蘇軾,蘇軾其實也想當官,因為蘇軾和王安石政見不和,也是一貶再貶。好不容易熬到王安石倒了,司馬光這些保守派起來了,結果蘇軾因為替王安石的變法說了幾句話,結果又被一貶再貶。

讀書人的夢想,就是當官,根本不可能動不動就辭官,動不動就辭官的,那是電視劇裡面演的!

讀書人其實就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後的目的無非就是“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他們為了當官付出多少,如果不是因為一些外在的因素,怎麼會去辭官。

辭職的官員或者退休的官員,不當官的話,靠什麼生活?

在我國古代,能讀起書的,首先就是有錢人,能夠參加科舉的家庭條件肯定不會差,古代參加科舉首先要不是賤民不是奴隸,得有人身自由,一般還需要人舉薦,這個我估計沒有一定身份地位或者花錢,也沒人舉薦你。

所以,有錢人不一定讀書(隋唐時期的商人參加不了科舉),但是能讀起書的,差不多都是有錢人。

當然,我說的這個有錢不一定就是真金白銀,而是那種地主豪紳,在我國古代,只有四種職業“士農工商”,工商都排在後面,社會地位低,而士其實不單單是官員,更是大地主,皇帝就是最大的地主。

在《紅樓夢》中對明清的社會生活有一定的瞭解,賈政本身就是一個小官,每個月的俸祿其實也不多,而榮國公府那麼大一家子,還要奢靡的生活,俸祿是絕對養活不了的。他們家的來源,明面上是靠收租,實際則是靠王熙鳳放高利貸。

說到這裡,其實古代官員根本也不是靠當官的俸祿吃飯,朝廷發的俸祿只是一小部分,很多時候犯點錯誤,還給罰俸半年,大多數的收入,都是來源於“灰色收入”。不然古代的小說裡面,經常說“肥差”“油水”“民脂民膏”。


史論縱橫


做官,是古代大多數人的夢想,即便到了現在,也仍舊有相當一部分人具有官僚主義,比如,一個小鄉鎮的公務員在一些中年人看來,就比得過一個上市公司的經理,這是一種十分扭曲的思維。


古代科舉是文人成才的唯一方式,尤其是寒門弟子,這也與中國古代重官、農,輕商、藝有關,寒門弟子不當官,就種地。而大多數人在千辛萬苦過了獨木橋,求得一官半職之後,是不會主動辭官的。他們千辛萬苦過來的目的就是當官,怎麼會輕易放棄。

春秋時期的介之推,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年輕時幫助重耳成功上位,在重耳功成名就後介之推選擇歸隱山林,靠與母親一起種地為生,但是重耳知道後,專門去找他,誰知介之推根本不想見他,無奈之下,重耳燒了山,想引出介之推,沒想到,一把火把他們母子燒死了,國君十分後悔,於是把放火燒山這一天定為“寒食”,舉國不能動煙火。



還有一個人,那就是陶淵明,陶淵明本身就是晉朝的名門之後,雖然家道中落,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即使陶淵明很窮,他家還有僕人。入朝為官的他,工作很不順心,於是乾脆辭官回去採菊東籬下了。當然,採菊只不過是他的業餘愛好,他認識許多名人,幾幅畫,幾首詩就夠他吃一陣子了,何況,他雖窮,卻也本來就不愁吃喝,不必為生活奔波。


歷史密探


這個問題是偽問題,根本不能成立。總體來說,所謂古代官員動不動就辭官回鄉,都是憑空臆想,就算有一些,也是很少的。絕大部分情況下,官員們都是捨不得辭官,因為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內,官員退休之後滾回家鄉,都是沒有退休金的,除非皇帝專門下詔給予優待,才會特別發放一段時間的退休金(終身發放的情況當然也有)。所以,只要不是跟錢有仇,誰肯辭官,喪失一大筆收入呢?當然,在古代早期,有些高官被封為列侯,保有封地,封地的百姓按時給他們納稅,也算是有固定豐厚的收入,這些收入比當官的薪水還高得多,但是,除了吃飽喝足,人大多有權力慾望。做官時可以坐堂、撒籤、打人,可以武斷鄉曲,魚肉鄉民,退休了在家,則除了打自己幾個奴僕,沒有權力打更多的人,遠沒有當官時的威風。在這種情況下,誰願意棄官不做?春秋時候,有個魯國國君非常老實地承認:“當國君也沒有什麼快樂的,唯一快樂的就是,說一句話,沒有人敢隨便不聽。”所以,這種快樂還是很厲害的,大多數人,是不會主動辭官不做的。當然,我們也不可否定,古代有不少官員,骨子裡是文學家、藝術家、學者,他們確實不很愛做官,比如陶淵明、嵇康、李密、袁枚等等等等,但這樣的人是非常少的,不可當成常態。


用戶4130325716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生活一定要靠當官來保證嗎?辭官回鄉,從此過上普通人家的生活,那生活照樣是可以保證的,只不過可能生活質量不似從前罷了。

一、

首先說明一點,古代官員動不動就辭官回鄉,這只是極少數。因為當官有權力啊,有國家俸祿啊。不然為什麼十年寒窗苦讀?還不是等待金榜題名那一刻?


二、

雖說辭官回鄉的少,但也是存在的。官場不順,得不到重用,心灰意冷、亦或是厭倦了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再或是滿腹聖賢書,不甘於一幫銅臭共事的清高自傲。

總而言之,辭官的理由千差萬別,但結果都是一個,老子不幹了。無論是回鄉,或者是歸隱山林,再不濟來個四處漂泊,遊遍祖國大好河山,抒發心中的豪情,那也是人生一大樂事。

三、

回鄉,因為有當官的背景,地位自然比街坊鄰居要高,也會受到鄉里人的擁戴。倘若心境夠平靜,種他個二畝田地,養幾頭雞鴨羊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倒也活得瀟灑。雖說日子不算富裕,但生活卻也足夠了。

最後送上陶淵明的一首詩,來結束筆者的問答。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飲酒·其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