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豪鵬區漢成:“亂象”上動力電池回收應迴歸理性

動力電池回收發展將遇窗口期,由此吸引了包括車企、動力電池企業、材料企業、跨界上市公司在內的大量資本的瘋狂湧入。

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測算,預計到2020年,國內將有29.5GWh動力電池退役,2015-2020年累計退役電池將達到59.5GWh,其中三元動力電池累積退役量佔比35%,預計從2021年開始,三元電池的退役量將超過磷酸鐵鋰。以含金屬價值量計算,2022年國內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將突破百億元。

百億市場“藍海”也成為企業/資本競相入局的熱土。高工鋰電瞭解到,目前佈局動力電池回收領域企業超30家,預計明年回收領域將有超60個項目落戶。然而在資本簇擁下,電池回收行業也逐漸開始湧現亂象。

贛州豪鵬總經理區漢成表示,按照現在各家回收企業已經有的及正在建設中的處理量,已經遠遠超過報廢量甚至多出幾倍,算到2025年都已經夠用了;按目前全國動力電池的產量GWh折算重量,現在已投入的動力電池即使全部回收,都不能滿足回收利用企業處理的需求量,整個行業變得比較瘋狂。

一面是回收企業扎堆擴產,讓回收產能短期內遠超於動力電池回收報廢量。另一面,是一些無資質企業對廢舊電池進行回收後,對廢舊電池高價競收及不按標準處理,不僅擾亂還不成規模的回收市場,同時也埋下了極大的環境及安全隱患。

當前,動力電池回收市場面臨回收渠道不完善、電池技術標準不統一、回收技術不全面、盈利模式不確定等等難題。如何摸索出一條安全、穩健、經濟價值高的成長體系成為擺在回收企業面前的難題。

在此大背景之下,12月19-21日,“利元亨·2018高工鋰電&電動車年會”將在深圳維納斯皇家酒店(寶安沙井)舉行。在“新應用及回收專場”,將共同探討動力電池回收市場的機遇與挑戰。

贛州豪鵬也將在“新應用及回收專場”的圓桌對話中與行業人士分享當前動力電池回收領域直面的痛點瓶頸以及企業的出路探索。

據瞭解,贛州豪鵬成立於2010年,主營業務為廢舊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廢舊電池無害化和資源循環利用企業,是國內最早從事廢舊二次電池回收及加工利用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之一。

得益於回收市場的多年根植、技術的深厚積累以及產業鏈資本的扶持,贛州豪鵬的成長正在進入快通道。

2018年7月,贛州豪鵬入選工信部公佈的首批五家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範條件》企業之一,也是江西省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牽頭企業。

2018年11月,贛州豪鵬與力信能源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達成“動力電池回收處理”戰略合作。在此之前,贛州豪鵬已為北汽新能源、孚能科技等知名車企和電池生產企業提供配套電池處理服務。

區漢成表示,贛州豪鵬將一直圍繞企業定位“專業、專注、專致”發展。積極開展廢舊動力電池的回收、拆解、梯次利用、再生利用技術研究。利用專業的廢舊電池回收處理團隊、利用專業的廢舊電池運輸車輛和貯存倉庫、利用專業的回收處理生產線;專注於廢舊電池回收市場開發、專注於廢舊電池無害化處理技術研究,專注於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綠色服務;專致把廢舊電池回收和無害化處理這一件事做好。

面向未來,贛州豪鵬將不斷以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核心技術創新為驅動,建立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技術和新能源材料生產技術創新鏈,和投資股東共同構建電池循環利用閉合生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