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供求已颠覆!约20家楼盘欲分购房者,试问还有多少“韭菜”

还记得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来徐州讲座的时候,说过那么一句话

“房地产运行的规律,好比巨龙舞动,龙头是一线城市,脖子是二线城市,龙身是三四线城市,龙尾是五线城市”。

他认为,当一线城市的市场下行时,二线城市尚未有降温的迹象,而三四线城市通常开始升温。

这句话用很形象的比喻表达了房地产周期的传导效应。

也正是为我们了解徐州楼市做了一定的参考。

01、龙头低垂


就目前来讲,部分一二线城市确确实实已经进入了“冰冻期”!龙头已经低垂,一线城市降价的消息不绝于耳。成交量下滑,反应最为明显的就是深圳。今年10月份,深圳市新房成交量环比下降18.3%,每平米成交均价5.4万元左右,环比微跌。

而二手房市场更是表现冷清,一些中介甚至表示,他们已经半年没有接单了。


逆转,供求已颠覆!约20家楼盘欲分购房者,试问还有多少“韭菜”


在一些库存较高的三四线城市,价格已经飘摇

号称2018楼市第一砸之地的江西上饶,自8月份以来不少楼盘直接降价,降幅多的可以超30%,8~9折的优惠更是成风而起,还有精装变毛坯、开设特价房、卖转指标房等各类形式的变相调价。

安徽宿州砀山某B楼盘降价后,当地组织召开了一次“降价未遂事件”约谈会,停办相关楼盘预售许可证,同时对4家合作银行予以处罚。

在安徽的省会合肥,房价则挑逗着更加敏感的神经。

近日传出,合肥某楼盘降价超过6000元/平米,惊动房产局长亲自前往调研,房价这才回调过来。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在今年拿下过全国房价增速第一名的岳阳,降价便已成趋势,某央企开发的楼盘价位下降近20%。

一般来说,降价是开发商最后的杀手锏。老业主闹事、政府施压、得罪友商以及自伤品牌,每一个都不是闹着玩的。

02、徐州新房尚未出现降价 但热度不再


如果按照顾云昌教授的“舞龙论”来看,目前部分二线城市已经出现了降温,而作为强三线的徐州来讲,预计出现降价的信号也不会很远。

但从近几个月的开盘来看,徐州楼市也确实出现了“降温”,“一房难求”、“深夜抢房”、“开盘即售罄”的现象基本不复存在。

但新房价格却四号没有出现降价的趋势。据从极房网5-11月份近的部分开盘项目来看,徐州目前的整体房价处于比较稳定的趋势。调控政策效果明显。


逆转,供求已颠覆!约20家楼盘欲分购房者,试问还有多少“韭菜”


房价尚处在一种调整期,也不乏出现个别微降价的项目。

但总体来看,不论是高新区板块、娇山湖板块、西区板块、北区板块,整体的房价趋于稳定,甚至有些项目还出现了“微涨”,例如荣盛城从之前的8800元/平左右,调整到目前的9200元/平左右,每平上涨了200-300元/平。

而作为限价盘的雲珑府、万科弘阳结庐、中海九樾,几经开盘,房价基本趋于不变。

03、徐州商品房住宅成交量

明显出现大幅下跌


商品房成交量的涨跌,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市场热度”,而徐州的市场热度却实实在在的“降温了”。

据克尔瑞11月份的商品房成交数据报告得知,

2018年11月份,徐州的商品房成交面积66万平方米,环比下跌33%,同比增长79%,较2018年平均下跌35%。


逆转,供求已颠覆!约20家楼盘欲分购房者,试问还有多少“韭菜”


足以见得,11月份的买房热度持续降温,购房者的观望情绪依旧明显,大部分买房者依旧是持有“再看看”的打算。

成交量下跌,市场新增供应却涨幅较大。


逆转,供求已颠覆!约20家楼盘欲分购房者,试问还有多少“韭菜”


据数据显示,11月份,徐州新增供应171万平方米,环比上涨73%,同比上涨171%,

今年前11个月新增面积1233万平方米,环比上涨198%。这从全国城市的涨幅来看,都是较大的增幅!

新增供应量的加大,说明目前徐州的房源量很充足,购房者的可选择性较高,这主要是前期政府对于徐州土地市场的极大供应,开发商也纷纷买单,时隔几个月,新项目开始纷纷入市,市场货源量加大!

04、徐州供求比环比增大1.58个百分点

去化周期环比增长38%


成交和供应,始终市场难舍难分的“最佳情侣”,擦出了“供求比”这么个“熊孩子”。

你还别说,供求比才是真正直接反应市场供需关系的关键,继而影响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房价走势。


逆转,供求已颠覆!约20家楼盘欲分购房者,试问还有多少“韭菜”


11月份,徐州的供求比2.59,环比增长1.58个百分点,目前库存量为817万平方米,环比上涨15%。

截止到11月份,徐州商品住房的去化周期为9.79个月,相比较去年,足足增大了近7个月的去化周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