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今天給大家講一部畫風十分硬核的動作片。

這部新片不僅鏡頭生猛,而且劇情刺激,喜歡看“能動手就別逼逼”的小夥伴們,可以興奮起來了——

《22英里》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影片由彼得·博格執導,馬克·沃爾伯格主演,這已經是兩人繼《孤獨的倖存者》、《深海浩劫》和《恐襲波士頓》之後的第四次合作。

可以說,在彼得·博格的鏡頭下,馬克·沃爾伯格就像蝙蝠俠一樣輾轉在各種水深火熱的罪案現場,承包了所有阿湯哥來不及接的活兒。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孤獨的倖存者》劇照

而這次的《22英里》,也不例外。

在片中,沃爾伯格飾演的男主詹姆斯是個CIA特工。

他帶領的精銳小分隊,專門負責幹那些最“髒”最危險的活兒。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為什麼要說“髒”呢?

因為他們號稱“幽靈特工”,當事情用“見得了光”的手段搞不定的時候,才會派他們出馬“下黑手”。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比如,影片開頭就給我們展示的一場突襲行動——精銳小分隊接到命令,要端掉一個俄羅斯情報小組。

於是,詹姆斯帶隊兵分兩路,一路人負責執行任務;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另一路人則待在秘密據點,遠程提供技術支持。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在一連串行雲流水的配合下,他們以炫酷的走位完成了任務。

不僅如此,還當場殺死了7名俄國間諜,其中包括一個18歲的青年。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事後,他們又將現場偽裝成俄國安全部內鬥的結果,用熟悉的套路成功甩鍋。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這波操作,一邊向我們展示了小分隊成員們的實力,一邊又讓我們看到,他們每個人身上,也都有自己的問題。

比如說詹姆斯,他有重度狂躁症。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只要有人在身邊,他就易燃易爆炸;然而一個人獨處時,他又會焦慮症發作。

這是因為,這份工作不僅使他長期接觸暴力,而且時常衝擊他的三觀。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再比如核心隊員愛麗絲,她剛剛經歷離婚,在爭取女兒的探視權,前腳殺完敵人,後腳就要和電話那頭的前夫撕X。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更坑爹的是,狀態不佳的他們很快又接到一個新任務,居然還是和俄國人有關。

這次,是俄羅斯弄丟了6組銫燃料。

這些燃料一旦被用來製造炸彈,全球的主要城市,都有可能成為恐怖襲擊的目標。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所以,小分隊必須要儘快找回燃料。

他們廣佈眼線,一路追查到了印尼,並駐紮進了當地的大使館中。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正在這時,出乎意料的事情發生了。

一名叫李諾爾的當地警察衝進大使館,表示自己知道6組燃料的下落。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不過,他將燃料的座標,存放在了一個加密磁盤中。磁盤裡的其他信息,還可能導致印尼政府的垮臺。

所以,李諾爾表示,只有當自己安全離境後,才會解鎖磁盤。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而事實上,這個李諾爾並非普通的印尼警察,而是一名長期為CIA提供情報的間諜。

所以,他的話一開始就受到了小分隊的重視。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隨後,李諾爾為表誠意,向小分隊透露了其中一組燃料的下落,併成功帶人找到了燃料。這一舉動,更是加深了詹姆斯對他的信任。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在通過一系列的測謊實驗後,詹姆斯決定滿足李諾爾的要求,帶領小分隊護送他逃往美國。

而從大使館到飛機場之間的22英里路程,也正是片名的由來。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然而,就在他們出發之前,又發生了一樁意外。

印尼政府得知李諾爾要逃跑,並要曝光磁盤內容,立馬將他列為通緝犯,禁止他離境;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同時,他們還派出殺手潛入大使館,想要進行秘密滅口。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但是,他們低估了李諾爾的實力——派出的殺手不僅沒能完成任務,還當場遭到了殘暴反殺。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不過,印尼政府沒有就此放棄,他們決定在通往機場的路上進行伏擊。

因此,護送小分隊要想找回剩餘的5組燃料,就必須做好一路血戰的準備。

一場你死我活的人質搶奪戰,就此拉開帷幕。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而影片接下來,就開啟了短兵相接、血肉橫飛的動作片模式。

雖然兩夥人一路上都在打打殺殺,但影片在節奏、場景和動作設計上,都玩出了不少變化。

從場景上來說,它既有開闊空間裡瘋狂刺激的飆車戲;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又有利用街道與建築,團隊配合的突圍戰;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還有在封閉環境中,兩方人馬互為貓鼠的近距離搏殺。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我們既可以看到標準的美式槍戰,也能看到帶有印尼風格的生猛肉搏。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值得一提的是,導演彼得·博格毫不掩飾自己對印尼動作片《突襲》系列的喜愛。

他不僅特意找來《突襲》的動作指導團隊,還啟用了《突襲》男主伊科·艾烏斯飾演片中的核心人物李諾爾。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因此,不少人在看到片中酣暢淋漓的動作場景時,都感覺自己彷彿看了個“美國版《突襲》”。

但事實上,《22英里》從劇本層面來說,比《突襲》野心大了很多。

一方面,影片對人物的刻畫很細緻,文戲貫穿在動作場景之中。越往後看,你越會發現片中那些對於人物性格與人物關係的提及,都並非廢筆。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比如說,當小分隊眼看就要抵達機場時,忽然被亂槍打散,愛麗絲一個人落入險境。

這時,平時看似對待下屬又暴躁又冷酷的詹姆斯,卻執意要回頭去救愛麗絲。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這是因為,他每天都能聽見愛麗絲接到女兒的電話,親眼目睹了她是如何因為工作而失去家庭;

也是因為在經歷了無數次內心糾結後,這次他想按自己的想法行事。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而同時,愛麗絲也正是出於對女兒的愛,才在身處險境時,還不忘保護一名無辜的女孩。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之後,正是這名女孩為趕來救援的詹姆斯帶路,才救了她一命。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另一方面,影片也並沒有像許多同類題材的作品一樣,通過一場“正義戰勝邪惡”的較量,來渲染個人英雄主義的思想。

相反,它通過一次劇情反轉,表達出了對暗黑現實的諷刺。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在影片結尾,經過一路血戰,小分隊只剩下詹姆斯和愛麗絲兩人存活。

他們歷盡艱辛,終於將李諾爾送上了飛機。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而李諾爾也信守承諾,給出解鎖密碼,讓CIA找到了剩餘5組燃料的下落。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任務順利完成時,詹姆斯卻忽然意識到事情有詐——因為磁盤的解鎖密碼是一個俄語單詞,並且指向了一個地址。

那個地址,正是影片開頭,詹姆斯帶隊端掉俄羅斯情報小組的地方。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詹姆斯恍然大悟,原來李諾爾是個偽裝成印尼警察,暗地裡給CIA提供情報,實際上卻為俄國賣命的“三面間諜”。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他的出現,以及之後的一路血戰,都是一個局。

目的就是先讓小分隊死於混戰,再讓CIA解鎖磁盤——當密碼被輸入的瞬間,CIA的系統就被木馬病毒給攻陷了。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同時,所有被入侵的電腦屏幕上,都出現了同一個青年的臉——他就是在影片開頭,被詹姆斯打死的那個18歲的間諜。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原來,他是俄國安全部女將軍的兒子。

而整個“護送證人計劃”,不過是女將軍針對小分隊的一場復仇。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看到這裡,真相已經徹底大白,但畫外音卻提示著觀眾——“博弈仍在繼續”。

這一方面是因為影片確實有著拍成三部曲的計劃,所以如果有續集的話,我們很可能會看到詹姆斯為隊友們復仇的劇情。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另一方面,也暗示著詹姆斯那句“根本不存在什麼和平”的真實含義——

在許多地方,看似和平的表象下,也許正上演著慘烈的廝殺;

而看似偉大的勝利,也可能是由無數見不得光的交易換來的。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這是詹姆斯作為一名“幽靈特工”,所看到的現實真相,也是始終令他糾結和自我懷疑的痛苦源頭。

正是因為這樣的自我懷疑,在影片的最後,我們看到了一次徹底失敗的行動——

“英雄主義的熱情”,輸給了“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的決心”;

“正義必勝”的美式主旋律,輸給了無可指責的普世情感。


美國也有一幫無名之輩,狂拽酷炫

沒錯,向來自大的美式文化,這次竟然也走起了自嘲自省的路子。

但是,誰能說勇於自省本身,不是一種精神上的勝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