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年轻人文化也不高,但是会写古诗,读起来也很有意境,他们是怎么写出这些诗的?

新疆卖火柴的小女孩儿


如果我说,会写诗与文化程度关系不大甚至无关,可能有一些人不信。会写诗,主要是由天赋决定的,这种天赋包括对诗歌的语言感知、思维灵性、情感领悟、意象创造、生活先验等。但凡在诗歌创作上取得突出成就者,这种天赋至少占70%以上。

在我看来,不光是写诗,也包括写小说等其它文学体裁,还有艺术领域里的音乐、舞蹈、绘画等,体育领域里的许多竞技项目,都与天赋有关。如果先天是这个料子,再通过后天努力,就比较容易出成果,取得成功。相反,如果先天不是这个料子,没有这些相应天赋,那后天再怎么努力,也不容易出成绩,至多只是一个“匠”而非一个“师”,只是一个“爱好者”而不是一个“家”。

这不是我夸大天赋的作用,而事实确实如此。几乎人类创造性活动的所有领域,但凡出大成就者,都是某方面的天才。古今中外,那些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等等,莫不如此。




清风朗月zgh


我初中二年级就毕业了。很喜欢唐诗宋词。我认为写诗就是一种爱好和对生活的感悟而已,和学历没有太大关系。

【秋雨】《一》

秋雨绵绵夜茫茫,

轻起怅惆自倚窗。

早春烂漫留不住,

昏昏且睡梦黄梁。

【秋雨】《二》

春去秋残雨意凉,

落花凋零遍地伤。

悄闻迷离声渐静,

忽来晚风雨更狂。

【秋雨】《三》

午夜未眠雨不休,

点点滴落话烦愁。

晚秋草木空相向,

繁华落尽始凄凉。

【秋雨】《四》

昨夜秋雨至天明,

晨寒应怨雨和风。

阶前落花无人赏,

我笑他人在梦中。

【故乡】

君问何时归

我心亦茫然

远途终有尽

他乡非故园

【亮剑】

龙吟剑出鞘

利刃光芒耀

不惧玉石焚

涛声惊海啸

【流光】

天地日月长

青发染成霜

流年多少事

只在梦中藏


天涯1032145481


这个问题我有发言权,因为在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文艺青年,年纪就在30岁左右,常常没事就在朋友圈里面来一首七言绝句,别说,读起来还真是朗朗上口,意境也很不错的说。

归途

薄纱欲掩众峰屏,倒影车窗雨滴青。

一色天山曾识我,松间似有醉花亭。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缘分

我们也私底下探讨过,为何这么喜欢嗮诗,而且还写的这么好。他就给我来了句谁谁谁的名言来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哈哈,把劳资给怼的差点没把嘴里的水给喷出来。

不过他也说了,写诗是一种兴趣爱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给自己的精神添加点粮食来释放自己,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所想,锤炼自己的心境,也是一个自我修身养性的过程。

为什么写的这么好,有去网校进修过

我也曾问他为何写的这么好,他说他曾经在网络上的诗词学校去专门上课,貌似还拿了好多个毕业证,网络学校颁发的那种,诗词赋联,样样俱全,是个才子。

据他说了一些网校,像神马小渔村、古风、中华楹联一大堆,我没记住,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下。据说都有专业的老师授课教学,有作业,用业余时间来上课,管理还挺严格的,都是一群爱好国学的人在免费义务教学与推广,说实话,我也很佩服他们。

近体诗与古诗差别很大

受到这小子的影响,我也对国学感兴趣了起来,跟着学了点皮毛,结合我讨教他的观点,简单梳理下古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现代人写的近体诗是源自于南北朝时期南齐的“永明体”,也称“新体诗”,强调声韵格律。而近体诗的成型是在唐朝时期,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新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主要分为五言诗、七言诗,所押韵多采用的是“平水韵”。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在近体诗成型前的诗歌题材,都可以称作为古体诗,古体诗的特点是比较自由,有四言体、五言体、六言体、七言体,没有近体诗那么多局限,而且还不是很讲究押韵。我们今天看到唐朝很多诗人的句子,会出现失替、不押韵等情况,就是因为我们用近体诗的标准来看待古体诗。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就曾引起争议,按近体诗标准来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第二句、第三句是失替,因为二四没有交替,上下句也没有相对。但是人家这首是古诗,并没有这么多条条框框的,所以白费力气,难道人家李白诗仙是白叫的,还不如学了点近体诗的你?

就酱紫啦,欢迎大神指导,说的不好不要见怪。


医疗百晓生


我觉得在当今互联网网络发达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者,每一个人都可以写诗作赋,为什么这样说呢,那么就要从问题开始回答了。

第一善于学习,功底扎实

其实写诗歌是不需要你有多高的学历也不需要你有多高的文化水平,关键是你掌握没有诗歌的基本要点和诗歌的基本规律,然后写作就成功了一半。这些能写作好作品的人我想一半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基本功,善于自我学习,掌握了诗歌写作的扎实功底。

第二意境结合,多多写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想没有个写出好作品的人都不是一天两天的所能成功的,都是通过不断的写作和揣摩才写出好的作品的,我觉得诗尤其是要看意境,意境美,在读起来就给人感觉不一样的,像古代的诗人他们写作大多是根据当时的环境和自己的心情写出了经典的作品,我想当下很多写的好的人也是这样吧,他们写的诗有自己的意境美,还有自己的感受和心灵,心里的变化所以表达出来的是真情实感。再加上几分润色那就不一样了。所以平时多写作很关键,熟能生巧,熟可以让笔下有更多的灵感。

第三勤于思考,见多识广

我觉得写作是一个非常简单而又复杂的过程,写诗也是一样的,短小精悍但是意思和意境一定要表达的准确清楚,这一点确实非常不好把握,做到这一点也比较难,我想写的好的年轻人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吧。他们喜欢思考,平时喜欢多看多练,最后写出来的作品就让人耐人寻味。

诗歌的意境和写作的技巧需要学习更需要掌握规律,每个人都喜欢感兴趣了就会出好作品的。欢迎大家一起学习文化知识,一起关注交流。你觉得呢?


兵传媒


这和学历没大关系,关键是爱好,爱好了就会常写常琢磨,我大概每年二三百首,没感到怎么吃力。

前两天爬山写的几首

山径:

1 翠岚春蓄足,山行忘所忧。

天高人不见,寸草压重楼。

2

樱桃指甲赤,杏子牛眼麻。

釆得丹参蕊,归来煮胡茶。

3

天蓝遮翠幕,莲斗浸甘泉。

倒影无声息,只因三月间。

4

仙人撒空碧,旷海照莲山。

一啸复而再,振衣卷重峦。

5

登山如衲子,呼吸若散仙。

梦作天上客,飘飘忘谈玄。

6

行人青嶂里,云无我是云。

飘摇松巅上,峰无我是峰。

无我也无道,无意得空冥。


葫芦道人


《自由体诗》

——(摘录)

小学文化来写诗,前言后句推敲迟。

偶然摘录一句话,月光如水照缁衣。

——以上是娱乐,是娱乐。

《自由体诗》

——(诗于苦中的)

欲想写好一首诗,必定先得苦冥思。

三天无有茶饭味,精魄所至妙生词。



如若天风


看到这个问答,我忍不住来抢答。我虽不懂诗词,但我知道古诗词用词严谨,如小时读古诗,第一遍非常蒙逼。老师一讲解,写得太好了!可老师毕竟比学生少,换言之社会上高文凭的毕竟比低文凭的少。所以离开了老师的讲解,有内涵深奥的诗词只是一些高文凭的专利!而现在低文化年青人,大多在社会上属精灵古怪型,对时代流行词语用的很顺手。虽用词不深奥大多大白话,如:一下二下三四下,七上八下就爬下。我认为很好呀!顺应潮流朗朗上口更易懂,反而大受欢迎。像我虽文化不高,但专给别人起绰号(俗称混名)有的我估计也能流传他几代人!这也是赵本山为啥能红几十年的主因,因他抓住了大众的笑点,市场大呀!😂😂一句话他们是用时代词汇的积累,靠其灵活改创加以组合而成,但也另有一种韵味!






xian无聊


写诗不一定需要多高的文化水平。李白和杜甫按现在的标准来说,应该也大学没毕业(哈哈)。写诗得有天赋和诗才,这是与生俱来的,学不来。你有了天赋和诗才,还要对诗词有兴趣,熟读群诗,就应该能写出诗来。当然,要写得好,就得不断的学习。我自己也是前两年才开始写诗,因为学历不高(初中没毕业),所以从来不敢写诗。别人拉我进了一个当地的诗词群,有一天我喝醉了看了一个诗友写的一首诗,便和了一首(邀月,共醉),当时不懂格律,便拿了黄鹤楼的韵脚来押韵。醒来看评价很高,才确立了写诗的信心。才开始边写边学平仄格律。我从来没拿毛笔写过一个隶书,以前就拿钢笔练了两年。但我拿起毛笔写的第一幅隶书(也是邀月共醉),我也敢发上头条。这说明,有天赋,有信心,肯钻研,你一定能把诗写好。





鉴水渔翁


本人小学文化,现有原创诗词诗歌快近三千首左右,在一些大型文学刊物和网站上都有发表,虽然说不上有什么佳品,但本人的作品通俗易懂,不失韵味!

这跟文化高低没多大关系,当然,文化高肯定好,文化低能写古诗,这是天赋,而且,有大学生硕士请我帮她改诗的故事和过生日求帮她题诗祝福的事!也许有人不信,但这是真事,并非杜撰,下面附上本人的几首诗,不是什么佳作,或许可以一读吧。

卜算子【清高】

问月几时圆?梦里相思景。若等今年又明年,不似归鸿影! 今夜有清闲,绿酒无人冷,素墨青笺好聚贤,又见飞花令。

这首词灵感来自观看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飞花令。

【清明】

莫道生前人易老,

而今只在天地存。

无情岁月成荒冢,

梦里犹思寻旧痕。

【寒梅】

组诗

作者/修竹居士

昨夜寒梅咋夜开,

为君飞雪为君裁。

若非刻骨若非恋!

怎会相思怎会来。

咋夜星辰昨夜杯,

为君煮酒为君陪。

借来笔墨借来砚!

为赋相思为赋梅。

又见寒梅又见枝,

吟诗煮酒起相思。

纷纷瑞雪纷纷落!

不是缘来不是痴。

往日红梅往日歌,

南方雪落北方河。

赊来美酒赊来笔!

可赋相思可赋么?

一路红梅一路花,

相知相恋到天涯。

今宵酒醒归何处,

不是情来不是家。

雪里梅花雪里香,

一生傲骨一生强。

哪堪冷落金枝节,

不论平慵不论长。

又是琴来又是箫,

朵朵瑞雪朵朵媚,

不怨红梅不愿娇。

昨夜寒来昨夜星,

风吹月落月难停。

杯空酒浅花已谢!

不愿离殇不愿醒。

这些是一组组诗,原配有图片的,由于粘贴复制一下,图片就看不到了,

这组诗是写我一位寒梅好友的。

长相思【四川】

作者/修竹居士 天府楼,叙府楼,不断川江滚滚流, 邀君慢慢游。 乐山头,眉山头,九寨青城重庆留 你来多少州。

【二】 峨眉山,马鞍山,人物风流出广安, 英雄不一般, 剑门关,雁门关,直教猴猿不敢攀。 雁鸿难入川。

这两首词不用说,看官一看就知道是用四川地名写的,不知道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呢?写诗除努力学习多读以外,就是天赋。各位老师可否认同呢?


雨水17032166


看了几个条友的回复,一致的观点是写韵律诗不难,只要平仄相对,有意境就可以,看来大家把这事看简单了。悟空问答说有些年轻人文化不高,会写古诗,我看未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就韵律诗而言,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都是驾驭不了的。

韵律诗除了讲究平仄,还要有意境,讲究启,承,转,合,言必有源,出必有典,不是几句顺口溜就可以胡弄得了的,

杜甫写诗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推敲”孟郊“两句三年得,一语泪双流”都是诗坛佳话。

大家可以看看林黛玉是怎么教香菱写诗的。

条友中有很多会写诗的,都值得我学习,尤其光头阿来功底深厚,但也有很多还没有入门的,基本在顺口溜水平,有的顺口溜都算不上,希望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文中引用的没有细考,错了请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