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朱元璋的明军有不少蒙古骑兵,为什么这些蒙古人要帮助明军推翻自己的国家?

文史爱好者


明太祖朱元璋确实将许多蒙古人安置在明朝境内。

例如,洪武二年(1369)九月,明军扫荡甘青、燕山和阴山地区的故元势力时,将归降的巩昌守将汪灵真宝、达鲁花赤张虎都帖木儿的军队,以及元豫王属众七千人,送到北京安置。

洪武三年(1370)开始,随着明、元战场的北移,明朝发现北伐消灭蒙古,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故而决定采取招抚政策,收编参元势力。随后,不断有蒙古人归附明朝,包括:

元陕西行省吐蕃宣慰使何锁南普献元所授金银牌印,与镇西武靖王卜剌纳以诸部来降;

故元参将脱火赤等自忙忽滩来归;元宗王也先帖木等自大同来降;

这些记录是数不胜数。明朝采取设立卫所、授为达官的方式,安置这些来归的蒙古人。

从时间来看,这时元大都早已沦陷,谈不上“帮助明军推翻自己的国家”;至少以中原内地而论,蒙古的势力已经被推翻。

除此以外,如果我说当时有相当数量的汉人士大夫,以元朝为正统,认为明朝得位不正,是不是会有人感到惊讶?

事实上,这恰恰是明初社会的潮流,汉人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并没有因为他的身份,就获得了当然的正统性。



这就说明华夷之辨并非元末明初之际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才会出现蒙古人相助汉人,汉人怀念蒙古统治的情况。


HuiNanHistory


因为蒙古人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

在元朝,蒙古上层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蒙古人,一类是汉化蒙古人。汉化蒙古人进入汉地较早,主要集中在中书省周边,而传统蒙古人大多居于草原。这两类人的关系可以用水火不容来形容,互相看不顺眼,而且在汉化蒙古人看来,儒士比传统蒙古人还要亲近,再加上这帮人没少和汉人大族通婚,所以他们对汉人并不排斥。

再一点,元朝底层蒙古平民过的还不如汉人,底层蒙古士兵为了出征,要么借贷,要么典卖妻子儿女,非常凄惨。许多破产的蒙古平民被典卖为奴,甚至被卖到海外,所以他们很难对元朝有什么认同感。

所以非常容易理解为什么元惠宗北去的时候只有六万户蒙古人跟着了,剩下44万户蒙古人选择了给明朝扛活。道理很简单,因为跟着明朝混更符合他们的利益。首先朱元璋需要骑兵,而蒙古骑兵是他的最佳选择,整个明朝骑兵都是蒙古风格,甚至元朝的服饰制度也被明朝所继承。同时只要翻阅历史就可以发现,朱元璋清洗了大量的汉族军官,反而蒙古军官则大量保留了下来。再者,在朱元璋看来,他是天下共主,既然如此,那么蒙古人就成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明朝上层社会,很多贵族都是蒙古贵族。最后,对于这些蒙古人来说,元朝对草原采取的事空心化政策,这点对于他们来说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他们不会为了那点君臣大义而让自己的生活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对于汉化蒙古人来说,与其去草原继续和传统蒙古人撕逼,还不如留在内地,毕竟在文化上和政治上他们更认同儒家思想,而明朝这个儒家王朝对他们来说更具有吸引力,他们也可以有一展身手的空间,虽然他们也认同自己的蒙古人身份。

总的来说,不论古今中外,政治认同并不和自身身份认同发生冲突,就比如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人民虽然也说德语,但是他们依然维持对法国的认同。所以以民族来区分人的政治认同是最愚蠢的事。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如果真有这事的话,(反正我没听说过)应该是在朱元璋攻下大都,将元顺帝赶回草原放羊, 那时候吧。

朱元璋制定了一条法律,无论是汉人还是蒙古人,人人平等,如果是蒙古人,将免除兵役,草原上除了羊牛什么都缺,又没什么娱乐节, 当然是去明朝好啊,就这样成千上百万的蒙古人搬进了明朝。

蒙古人战斗力强悍,是有可能明朝用大量金钱让他们入军。

这仅是我的看法。


才京说历史


然而并没有,朱元璋的明朝骑兵并不是纯蒙古人,更多是我们汉人或者蒙汉混血的骑士!由于蒙古人有大量养马,在中原地区都有马厩;蒙古人还蓄养奴隶,这些奴隶大部分是汉人或者通过其他手段搜罗来的,蒙古人让他们养马。而朱元璋起义以后,这些人带着他们养的马匹便投奔朱元璋,并成为朱元璋的骑兵。

至于蒙古人,当时的蒙古人还是很团结的,基本上纯蒙古人有可能会拒绝为元朝皇帝打仗,但是还不至于反水倒戈相向。元朝末期蒙古人依然是少数民族,整个元朝有人口5700万人,蒙古人只占了300万,蒙古人与汉人的比例不到一个零头,他们的兵力也是很少的,比如明朝北伐的时候,纯蒙古骑兵也不过50000人,其他的后勤部队20万人实际上都是各个民族组合成的杂牌军。在徐达北伐的时候由于蒙古军缺粮,那些杂牌军一路撤退一路当逃兵。基本上被徐达招降收拢去了。到了河北地界,元军败局已定。双方短兵相接,元军将领王保保带领两万骑兵截击,掩护元帝撤退,最终王保保战败两万骑兵损失殆尽,而元帝则带领30000人逃亡草原。

元帝逃亡草原之后,大量的蒙古人滞留在明朝境内,由于朱元璋奉行民族平等政策,又加上元朝已经灭亡,这些蒙古部落便归降明朝。


优己


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并由子孙们弄了个元朝出来。作为蒙古天可汗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元朝统治下的中国版图也是各路蒙古人最想要抢夺的地方。但是当年蒙古人太能打了,最西边到了多瑙河的下游,包括现在的罗马尼亚、乌克兰、俄罗斯等地区,中压五国地区,甚至印度北部都是蒙古大汉国的一部分。等到成吉思汗一死,广袤的领土一夜之间便四分五裂了,中压地区以及现在的新疆地区,那是察哈汗国的地盘,现在中国绝大部分地盘和西伯利亚地区属于成吉思汗子孙——忽必烈一支的地盘,还有占领了伏尔加河流域的一支,等等。

所以蒙古人的结构就好像狼群一样,如果有一个强大的统领还能团结,当出现了几个都很强大的统领时,那便只有分裂一条路了。

即便入主中原的元朝蒙古人,在统治国家的过程中,也逐渐分裂成几个势力,互相不服气,甚至元顺帝都被架空了,几方势力互相拆台,争斗不休,最后也造成了严重的国力损伤,给南方的农民起义军以可乘之机,逐渐发展为燎原之势。这时候的其他蒙古汗国也压根没有施以援手的想法,可见一斑了。

在元末起义反对元朝的战争中,很多蒙古人被俘虏,这些俘虏在朱元璋的控制下集中到了北京附近,再加上早早向明朝表示臣服的朵颜三卫等部落,一时之间明朝掌握的蒙古人骑兵部队也已经不在少数。

这些蒙古骑兵,大家千万别以为像别的明军主力部队一样,只拿薪水的,他们是正儿八经的“雇佣军”体制,不但要拿平常的薪水,而且要明朝政府单独给他们包红包的。

后来这些蒙古部落在发现明朝政府没有那么强大了的时候,便又开始兴起反叛明朝,重建大元的梦想,明朝政府当然不能容忍,所以朵颜三卫后来也被明政府给清理掉了。这也给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女真诸部”提供了发展空间,此是后话了,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阿庆还是阿庆


元朝压迫的是广大的底层劳功人民。不是单一的一个民族。元朝的既得利者是蒙古贵族和色目贵族,普通人过的并不比汉族平民好基至还不如。元王朝东往西讨蒙古士兵需要自备粮食和武器,很多蒙古士兵因此倾家荡产大有人在。在和平时期很多蒙古贵族会将手中的蒙古属民卖给汉族地主为奴。普通蒙古人对蒙古贵族也是非常痛恨的。在元末朱元璋对待通普蒙古士兵住往是比较宽容的。无论是蒙古人还是色目人只要能够遵循明王朝的法律。是和普通汉族一样对待。明军中蒙古将领也有很多,蒙古投靠过来的士兵更是比比皆是。元王朝的腐败和黑暗是被全国各族人民痛恨。这样在元王朝不得意乃至被压迫的蒙古人为明王朝效力也就不奇怪了。





上上落水


你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他们的国家”?

另外,国家不等于政府,国家不可能被推翻,能推翻的,是政府。

所以,每到王朝末年,为啥总有揭竿而起要“推翻政府”的?

以及,曹操为啥要推翻汉朝政府?

以及,那些投降的,为啥要推翻原来的组织或者“政府”?

其实,你为什么会有“蒙古人都是为了蒙古这个统一国家而甘洒热血”的信仰呢?话说他们还都是人类呢,怎么不为了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呢?

——无陈词滥调,无不知所云,无酸腐鸡汤,无缤纷喧嚣,唯有一点赤诚真意,一点犀利深刻;君若有得,乞轻落玉指点赞、高抬贵手转发;若有相左之真知灼见,请评论中不吝赐教。

長風浩荡


那都是明朝建国后 收纳的投降的元朝军队 整编而来的 在北伐灭元的时候 还并没有使用。 北伐时候朱元璋有自己的骑兵 先前刘福通的北伐 最终被元朝从草原地区调来的精锐骑兵打得大败 刘福通部队以步兵为主 在河南平原地区根本挡不住元军骑兵的大举冲锋 最终溃败 朱元璋听逃出来的刘残部汇报后触目惊心 因此筹划组建训练一支自己的优秀骑兵部队 以备将来抗衡元骑兵。所以朱元璋下令 每攻取一地 所获马匹必须上交 不能私藏 也不能杀马 吃马肉 否则以罪论处 平时专设官员 对战马进行饲养 繁衍 所以北伐之时 朱元璋麾下已有了相当多的战马与骑兵 加上神机营对元军骑兵的压制 明军顺利攻下北方中国 将元朝驱逐回草原


岁月是把杀你刀02


不知道你从哪里听来的,蒙古骑兵真正开始为明朝效力,应该始于朱棣靖难之役,这些蒙古骑兵来源于当时亲近明朝的兀良哈,又称朵颜三卫,最初是在宁王朱权麾下,但却被朱棣收买过来,并在之后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明朝京师三大营中三千营的前身,便是这些蒙古骑兵。三千营是纯骑兵部队,因创立之初是由三千蒙古骑兵组成,因而得名


Andy苏州


朱元璋在抗元初期其所属的队伍中并没有所谓的蒙古人,更谈不上帮明政府推翻自己过国家的事,如果非要说明军有蒙古部队存在的话,那也是发生在明朝建立后的事。


明朝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将在捕鱼儿海大战中投降的部分蒙古部落从新整编并且授予新的番号,它们就是著名的朵颜三卫,它们第一任老板是塞北的宁王朱权。可是这群蒙古蛮子从始至终与明政府存在的关系都是雇佣关系,给钱就干活,有奶就是娘谁给我钱谁就是我老板,谁让我吃奶谁就是我妈!。所以他们反复无常,背信弃义,对明政府也是几降几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