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90後寧願去當農民工也不願意去工廠打工了?

聚山望海


很多90後確是寧願選擇去做一個農民工,也不願意進入工廠上班。我曾經就這個問題問過我的表弟,他是九五後,因為學習成績不好,很早就跟隨村裡的鄰居南下打工。第一站就是進入著名的某康工廠,後來又進了東莞另一家電子廠。沒幹多久,就跑到溫州跟我的另一個堂兄弟後面做工程裝修。

我問表弟為什麼不願意在乾淨整潔的工廠裡上班,而是願意去髒兮兮的工地上幹活呢,每天和泥水沙漿及灰塵為伍。他給了我下面幾個理由和答案。

第一,工地工作時間自由,而且相對較短,工廠時間穩定,但是加班太長。表弟說他在工地上幹活,一天八個小時,到點可以下班,晚上也不用加班。而當時在電子廠,每天工作十個小時,有時候要到11甚至12個小時。工作太累非常辛苦,而且中間沒有休息時間。

第二,工廠工資沒有在工地掙的多。工廠工資底薪非常少,只有1000多元,要想得到高工資,全靠沒日沒夜的拼命加班,掙取加班費。而工地上,只要有一點手藝,一個月五六千很正常,如果是懂技術的大工,一個月上萬也是可能的。

第三,工廠管理太嚴格,而工地相對寬鬆自由。工廠一線員工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那裡不許說話,不許交頭接耳,不許玩手機,只能一刻不停的站在生產線前忙碌不息。因為每一個蘿蔔一個坑,只要你稍微有點懈怠就會耽誤到別人的工作,所以你必須全神貫注,時刻都在緊張的工作中。時間久了會讓人感覺非常壓抑,而且工廠對工人的管理也非常的嚴格,動不動就會罰錢扣工資。在工地上卻沒有這一些嚴格的規定,只要你犯大錯,一般沒有人管你。

第四,工廠一線員工學不到東西,而在工地幹活,可以跟師傅學到很多,以後可以出來單幹,比較有前途。很多工廠的一線員工,每個人負責的只是很小的一塊。你表弟當年所在的電子廠,他就只負責裝配手機後殼,其他任何東西她都接觸不到,也就更別說學習了。而在工地上他跟在師傅後面學到了很多手藝,現在已經出師,可以自己承包小的裝修工程,能掙到錢了。

以上是我的農民工堂弟跟我說為什麼不願意去工廠上班,而願意選擇去工地打工的原因。我相信這些原因可以代表很多90後的內心想法。


農家許小河


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確實現實情況是很多90後、95後寧可去當建築工、裝修工等等也不願意去工廠打工,至於原因今天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不適合和不符合是主要原因

先來說不適合:

第一、現在是看學歷的時代。現在主要的90、95年的經歷過大學教育畢業後理工科學生,大部分還是去大型工廠上班的多,經歷過校招和社會招聘進入工廠的待遇區別是很大的。簡單來說,沒有學歷的進入工廠後基本就是生產一線(而且未來升職概率很小),有學歷的進入工廠後基本上半年左右就會進入管理崗;無論是誰都不願意在一線生產上一直待下去,所以對於沒有學歷的這批人來說短時間在工廠可以接受,長期誰都受不了。

第二、工作內容乏味。就像上面講的一樣,流水線作業是相當枯燥和累的。有在富士康這樣的工廠流水線待過的朋友(或者周圍有這樣的朋友)應該知道,基本上工人流水線就跟機器人差不多,天天干一件事時間久了自然就乏味。

第三、工廠一般管理很嚴格。尤其是大型工廠更是如此,嚴格的生產製度和獎罰制度,包括休息制度都是與你工資掛鉤的,面對嚴格的管理很多人受不了也是情理之中。

再說不符合:

第一、用人單位也有學歷要求。現在是看學歷的時代,如果有學歷還好說,沒有學歷自然工廠就把你分配到最低崗。甚至一些自動化的工廠對於學歷要求更是嚴格,所以說沒有學歷的90/95後自然就不符合用人單位要求。

第二、工作經驗要求。對於非校招進入工廠的人來說,很多做研發或者智能化的工廠對於招聘人員也有工作經驗要求,比如:華為、中興等,而大部分沒有經歷過高等教育或者幾年工作經驗的90/95後來說基本沒有相關工作經驗。

所以,個人覺得現在90/95後不去工廠的主要原因是自己不適合工廠的工作環境和氛圍,有些高端的工廠也達不到條件。

做農民工也是不得已的選擇

就像上面說的一樣,雖然說我國的高等教育在普及,但是還有很多朋友是沒有享受高等教育機會的。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其身上的壓力卻不會因為沒有上過學就減少,也要考慮買房、結婚、生子、養家餬口的問題。而做農民工就成為為數不多的選擇,掙的錢還行,工作氛圍可以接受,關鍵是很多農民工都有具有區域性(一個地方的很多人到同一個工地的情況)等等。

曾看過一個視頻,一個建築工地10個領導在周邊看有2個工人在幹活的場景。不得不說農民工也好,工人也好都是很多人不得已的選擇,都是最基層的勞動,也是最為辛苦的。所以,真心為農民工朋友點贊,無論是70/80/90後城市的發展和建設離不了你們,也希望農民工朋友能夠有更好的生活。

希望隨著社會發展農民工朋友會有更多的掙錢門路,原創不易喜歡就點贊、關注、轉評吧。


勇哥雜談壹貳叄


我有個朋友今年已經45歲了,從中學畢業就開始南下打工,已經打了三十年的工了,其間去工紡紗廠、電子廠、皮鞋廠等很多工廠,工資也從開始的一千多漲到二千多三千多,後來漲到四千多,可是年年也不見到錢。結婚以後有了孩子,兩口子就一起去南方打工,把孩子放在家裡,由孩子的爺爺奶奶照顧。轉眼孩子已經上大學了,孩子的脾氣很壞,動不動就發脾氣,兩口子已經管不住孩子了,人已到中年,不得已,只能從南方打工的隊伍中退了回來,回到了農村老家當了一名農民。

我想很多90後的父母都和我所講的這位朋友一樣,在南方打工數年,又回到家裡當農民,90後看到了自己父母辛辛苦苦打工多少年,最終也難逃回歸農村的命運,所以有很多90後願意直接去當農民。


老惠工作室


我以前在工廠上班過,說真的一點都不自由,請假也不好請,規矩特別多,忙的時候還要強制加班,就像被關在一個大籠子裡面一樣,還有就是工資低,,,,

其實在工地上打工也沒有什麼不好的,無非就是累點 髒點,但是工資高啊!而且還自由。工地上一個小工一天都120,大工200到280不等,看你什麼工種。這是時工 比如一天八個小時或者十個小時,因老闆而定。要是包工就更多了,300到600不等,也是看你什麼工種而定,比如給你一個價格,兩元一平方,要想掙四百元就要幹200平方。一個看價格,一個要看手藝。所以一些90後跟著老一輩人學點手藝,在工地上也不少掙錢。現在會手藝的幹包工一個月一萬塊錢很正常。在工廠兩個月算上加班才一萬左右。

所以有些90後,願意在工地上也不進工廠上班。


阿超14742736253


為什麼90後寧願進工地做工也不願進廠打工?

為什麼要背景離鄉的去廠裡打工呢?

現實現在是看學歷的年代,很多90後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機會上大學接受高等教育,不得已選擇進工地或者進廠打工。不管是進工地還是進工廠打工,現實一點,為了錢。


但是我們來看一組工廠的招聘廣告,薪資看上去挺誘人的。




而實際情況是這樣的。




底薪一般是城市的最低工資,就是說你正常上班時間的工資就是這個城市的最低工資,其他的錢都是靠不斷加班換來的。

加班多意味著你沒有太多的業餘時間,生活單一。缺乏生活的激情。 長期的流水線工作,日服一日,十幾二十年都是重複的事情,意味著你沒有進步。變得思維單一,頭腦木納,看不到未來。



無法照顧家庭。長期在外長時間的工作,一年可能就過年回家一次。老人無法照顧,小孩成了留守兒童。90後也有一些留守兒童長大,深知留守的兒童的可憐,不想自己的孩子吃自己的苦。

沒有自由。工廠上班時間盯的很緊,有的廠中午午休吃飯時間都只有短短几十分鐘,更有甚者上廁所的時間都有所限制,超過就扣錢。

進工地和進工廠一樣,也比較辛苦,但是現在的進工地工資卻不低,主要能吃苦,有點技術,拿到上萬工資也不是難事。 進工地在家附近也可以幹活,不一定需要離鄉背景的,這樣也能照顧孩子和老人,有時還能幫家裡下地幹活,享受家庭溫暖。


玲雅思


1.工廠沒自由。

太死板,流水線的工作,為了掙錢每天機械式重複,時間久了人會變得麻木無聊,尤其是年輕人,更不喜歡這種工作狀態。

2.工地掙得多。

工廠工資地,沒自由。在工地上班,做農民工工資高掙得多,沒那麼多拘束,只要把活幹好就行。而且還能學門技術。

我那個朋友就是這樣說的,現在在工地一個月掙一萬多,非常不錯了,所以相對於工廠工作,大家更願意去做農民工。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歡迎關注留言討論。

我是鄉村阿冬,一個東北小夥回鄉創業做三農自媒體,專注拍攝東北農村美食、美景、美人,希望大家能喜歡,關注支持,謝謝


鄉村阿冬


① 家庭情況所逼,可能是因為他們目前今天生活還困難,開支大,父母養家的能力有限或是父母因某種原因失去或減弱了養家的能力,在這樣的情形下,一心只想多掙點錢,目前來說,農民工的日工資還是很高的,所以就來當農民工也是他的選擇,這類,90後農民工多是很成熟,很懂事的人。



② 缺少文化技能,現在在工廠裡上班,也文化,有技能很吃的香,而且工資也高,可以有升職的機會,如果沒有什麼文化,技術,在工廠上班也只是一個普工,做一下包裝,搬運什麼力氣活,工資低,也沒有升職機會,竟然都是要出力氣的活,還不如去工地上幹還可以多掙錢,所以也就來當了農民工。


③ 臨時當農民工,也不可以否定,工地上一些90後的農民工,只是臨時工,也許是因為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沒錢,又不想回家,因為工地上隨時都需要人,只要有力氣就行,所以就想先到工地上做一段時間解決當下之急,再作打算,這類臨時的農民工應該不會做太久的。

不管在工地當農民工也好,在工廠打工也吧,人生活就需要工作,需要勞動,什麼工作都需要有人去幹,憑我們的能力、自己的意願,無論做什麼工作,都是光榮的!

(圖片來源 網絡)


農村多事哥


我建議把這個題目改成,“為什麼有些90後寧願去當農民,也不願意去工廠打工”。那樣就可以回答了:

問題很簡單:你是願意打工,還是願意做老闆?你是想做主人,還是想做僕人。90後,最聰明的一代,一定會選擇前者,90後滿打滿算也就快30歲了,30而立。計劃30前立起來的都是胸懷大志的人。前些年遇到一個從省城回來的女孩,願來在某大型私企工作,私企老闆是一個跨國公司的老大,和她是家鄉人。她的父親是老闆村子的會計,自然網開一面,她當了白領。女孩辭了白領回家創業,創辦了一家小小的旅遊公司,離土不離鄉,往返於城鄉之間,雖不再務農,卻生活在農村。

現在的年輕人思想很放的開,更願意海闊天空。假如有點理想有點抱負是不願意做那些限制的很死,命運掌握在別人手中的工作的,他們更希望自主。農民實際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職業,關健在自己把握。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後,農民有幾次機會,能夠把握住機會的都會有所收穫。在房屋上,在創業上是城市職工無法相比的。改革開放之後的農村,更是得風氣之先,先富起來的比比皆是。如今的農村人實際多是兩棲人,城裡農村兩頭跑,忙時在農村,閒時到城裡,農活生意打工幾不誤。

近年又有一個新動向,即到農村創業。這部分人大多還是原來的農村人,在上學或打工增加了見識後,權衡利弊,感覺還是回到自己的家鄉發展更好。農業己不是過去意義上的農業,經過多年的農村實踐,農業的機械化,良種培育,化肥使用,除草技朮等多方面的發展,農業己有了很大的發展。它正需要思想開放,有文化,有理想的90後去挑起這個歷史的重任。農村不是世外桃源,它確實還存在著許多有待改進的地方,但它確實是充滿著機會的理想場所。相比較城市,它成功的機會更多,對90後來說,是一個實現自己夢想,拓展人生之路的機會,把握住這個機會,就有收穫。


天太2


隨著城市化的擴張,城鎮化的推進,大量的良田變成了樓房、道路,大量的年輕人不再也不會種地,致使鄉村大量的土地閒置。

同時呈現“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現象,當下鄉村種地農民多以老弱病殘留守為主!而且三十多年來,糧食和農副產品的價錢漲了三倍,農藥化肥種子的價錢漲了十倍,農業機械具漲了二十倍,農民依賴的醫療和教育本錢漲了上百倍,這等於人為變相把糧價貶值3至30倍,這也成了農民越種地越賠本越不想種地的一個重要緣由。種糧辛勞收入低,本錢和辛勞與收入曾經不成比例,固然國度下鼎力氣補貼農業,但農民願意種地的人不多,這是當下不少鄉村面臨的困境——中國是農業大國,可當中國青年不願種地,問題自然很嚴重!在鄉村還有一個現象,本來一望無邊綠油油的田間地頭,集體作戰,大興水利,車進馬出,分工有序,男耕女種,尊老愛幼,相互協助,切膚之痛。往常分紅碎布丁一樣田間地頭雜草叢生,老弱病殘,單打獨鬥,刀耕火種,人背馬馱,愁眉苦臉,要想把拖拉機開進去,有的時分比進入另一個國度還費事,分紅幾十家人的地要一家一家的諧和。一位來自鄉村的朋友說,鄉村人期盼孩子讀書,為了就是未來到城裡,種地不掙錢,分開鄉村,換個身份, 這是骨子裡的思想。固然國度也在陸續出臺優惠政策,吸收有志青年到鄉村科學種田(辦農場),推行機械化及糧食(食品)加工業,同時處理農民就業問題,但作為父母想的是花幾萬供你讀書,本科、研討生畢業,你要回來鄉村種地,父母自然覺得錢白花了。 所以中國鄉村建立不容易搞好。


梵雅泉護膚品牌CEO


每個人都有選擇不同生活方式的觀點,有些人認為在農村的生活自由自在,可以在種植養殖方面基本滿足自己的需求了!簡簡單單沒有必要過得那麼複雜......還有一個普遍的原因是:有些家庭的孩子出身就是獨生子女為多,一個父母寵愛過頭,什麼都不讓孩子去做,怕這做不好那也做不好,最後就什麼都不用去做了,什麼都父母扛著;一個本來自己就惰性滿滿,加上自己父母的疼愛與家境還不錯的因素,哪裡來的心思進廠打工呢?為什麼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呢?舉個例子比如窮人家的孩子他放學後得幫父母幹農活,或幫煮飯或幫照顧弟弟妹妹等等他力所能及的活,然後幹完活了才能有時間寫作業;可家境不錯的孩子他放學後什麼都不用去幫忙做了,還作業也不主動寫,反而還鬧著要去哪裡玩。所以說大部分窮人家的孩子他在他的潛意識裡就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需要去做什麼......話又說回來也並不是說所有家境好的孩子都是不懂事不勤勞的......還有90後為何不願意去工廠打工的原因也在於現在是看學歷的時代,而且有些工作內容很乏味,還有工廠一般管理很嚴格。尤其是大型工廠更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