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稳外贸”就要“抢出口”?错!

据海关总署统计,截至11月中旬,中国进出口总值已超过2017年全年,同比增长近15%。面对2018年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形势,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情形,中国对外贸易的增幅远超预期的原因究竟何在?

锐评|“稳外贸”就要“抢出口”?错!

一方面,国际经济继续走在复苏的轨道上,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进口需求增加带动了中国的出口。WTO预测,2018年全球贸易量增长将达到4.4%,连续两年超过全球经济的增长率。我国外贸的核心竞争力在不断增强。外贸转型升级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要素成本上涨、部分产业转移、其他经济体竞争等压力,进口的快速增长也带动了外贸整体增长。另一方面,人民币贬值带动了出口向好,外贸企业因中美贸易摩擦“抢出口”效应明显。7月至10月,中国对美出口同比增长12.9%,高于去年同期的9.9%增速。部分外贸企业为规避美国加征关税提前出口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出口增速。

12月1日,中美经贸摩擦按下“暂停键”,双方同意停止升级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两国经贸团队将加紧磋商,达成协议,朝着取消今年以来加征关税的方向努力,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尽快回到正常轨道。在此背景下,努力寻求“稳定的增长”来实现“稳外贸”的目标,“抢出口”不应当成为一个选项,否则将会对2019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平稳发展带来影响

首先,出口下行风险是否在累积?从PMI和货运指数看,全球经济明年复苏势头会减弱,全球需求仍处于“分饼”阶段。最新的10月广交会数据中指向出口成交额和采购商人数均有所下滑,也预示着2019年中国出口环境不容乐观。尽管截止到目前中国对美出口增速提高,但后劲是否重组也不乐观。尤其是未来中美贸易摩擦能否顺利化解,将直接影响中国出口产业链的调整。毕竟,对美出口一直是中国出口的重中之重。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对其他地区出口对整体出口的重要性在上升,“市场多元化”仍旧任重而道远。

其次,中国扩大进口的拉动效应能否持续?扩大进口是今年对外贸易领域的重点主题。国家下发《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并先后三次下调了部分商品进口关税、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进一步拉动中国的进口增长。国内政策转向扩内需、稳经济,未来进口增速理论上能够保持一个较高水平。但是进口规模与内需增长关联度高,考虑到今年中国投资消费增速已处于历史低位的新情况,内需不足的情形就必然会对进口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讲,进一步通过政策调整来拉动国内投资消费也是助力对外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

锐评|“稳外贸”就要“抢出口”?错!

最后,“抢出口”现象是不是可持续?伴随着中美经贸摩擦,不少企业通过“抢出口”的方式实现了今年订单的增长,但是其实是对中美贸易摩擦未来结果预期不看好的直接反应。国际贸易需求总量实际上一直保持着稳中趋升的态势,“抢出口”行为无非是把明年乃至未来的出口增量人为转移到今年来提前释放的现象,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即使未来数月中美贸易摩擦得以妥善化解,这种不可持续的“抢出口”行为将会导致2019年初中国对外贸易数据出现下行波动的可能性增大。

面对国际国内各种挑战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稳外贸的意义和作用则更加凸显。主动扩大进口,优化国际贸易布局,从体制优化和政策完善的角度主动深入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打造便捷高效、稳定透明、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都是政府确保对外贸易稳定发展的重器。与此同时,给予外贸企业在税收、融资、降低外贸程序性成本上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提升外贸企业应对各种贸易风险的应对处置能力,特别是鼓励外贸企业收购海外具有技术优势的上下游企业以此驱动产业技术升级,提升产品出口竞争力与议价能力,采取措施进一步鼓励外贸企业“走出去”,努力推动“市场多元化”,才会真正为2019年对外贸易的稳定发展注入动力。


投稿/建议:[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