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的父母该怎么养老?

燕国有勇士


我们这一代养老不可能依靠孩子了。因为我们都是晚婚,当孩子退休时,我们已经九十岁了,有多少人能活到九十呀。所以我觉得独生子女的父母要提前打算,一是储蓄足够自己晚年不能自理那一段时间所需要的费用,当然是因人而宜,因经济条件而言。多者享受好的待遇,差者只能享受简单的待遇。二是当自己能够自理时,要自力更生,能者多劳,夫妻两人相互照顾。三是当无法自理时或者去养老院,或者请保姆,真的希望这段时间越短越好。

独生子女不是不孝顺,是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孝顺。当父母绝对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希望当我们不能自理时,人工智能会提供帮助,养老就不是难事了。


聪明秀88


看了挺多回答。我说点实际的吧。

独生子女如果远嫁或者出门在外都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的父母在变老,他们怕自己时日无多,不能多让孩子陪在身边。现在的年轻人也不喜欢和父母住一起,因为所谓的代沟,让这份亲情真的有一道鸿沟。

我想过很多办法。1.到养老院去。但是观念问题,不放心问题,争议很大。

2.接到一起住。落叶归根问题,习惯问题,老人家不愿意。

3.父母最美好的愿望是孩子赚钱少点,在家找份公务员的稳定工作,嫁娶住在本地,要看你半小时可以搞定的那种。

其实第三种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愿景,也是现在社会很难达到的状态。因为人们想要的更多了,观念也变了,这势必要牺牲和父母相处的时间。

这时候父母要做的,是有一份退休养老金(这点非常重要,就是社会养老保险,也要提前做好准备买好),是一个健康的身体。

有了养老金,父母有了自己的金钱来源才不会那么惶恐,很多父母年轻的时候没有这方面意识,等到老了,才会因为内心的不安全感,对子女做过多的要求。

健康的身体,需要有社交活动和每天早上固定的锻炼时间,但是千万别让你的爸妈被各种推销保健品的业务员拐跑了。

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过得幸福安康。


柠檬的语过添情


其实,这个问题最伤脑筋的,有钱人都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有孝心,经常陪个父母,问候问候下父母,多关心关心父母,再一个主要是不差钱,父母养老问题都好解决!


但是,对于农村人,特别是经济差的、病又多的老人,小两口加他们小孩1、2个又加上我们两口子,还有我们还有父母健在,儿媳妇那边也有父母、爷奶,两大家子加起来就有将近十来口人,全靠儿子媳妇两个人怎么扛得动?我们两老已接近六十的人,社保、商保都没条件买,这种家庭在农村很普遍,你说可不可怕?


趁还干得动,搭上最后挣钱的机会,多挣点钱,多存点,给孩子们减轻点负担,我心足亦。


E糊涂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

对老年人而言,应该在未老之前,对孩子的未来和自己后半生有所盘算。

1、父母要适时引导孩子不要恋巢。父母要意识到,树大分枝,再好的窝也留不住长硬的翅膀,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成人,离开父母,独闯天涯。不恋家,站的高,才能看的远。

2、父母不要目光短浅,妨碍孩子远行。不要因为自己的不舍或自私把孩子的美好前程禁锢住,化茧才能成蝶,纵有千般不舍,也不要给孩子作茧,捆绑住本应该高飞的梦。

3、叶落归根,老来恋旧。父母能走能动的时候,最好自己过,在熟悉的老地方对老年人健康很有益处。人老了,适应环境的能力也相对弱了,留在熟悉的环境里,有人群,有回忆,有温暖,更舒服。

4、关于生活习惯。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很忙,回到家可能会随意一些,这跟老年人多年养成的按部就班的生活习惯差异很大。比如有的年轻人爱睡懒觉;有的年轻人袜子攒一堆才想起来洗;有的年轻人不喜欢家里饭菜,总爱订外卖;有的年轻人花钱手脚大,不算计;有的年轻人不善家务,整天玩手机,睡得很晚,等等。这些行为习惯大多数老人都看不惯。在一起住容易产生矛盾。眼不见心不烦,自己在一边过,互不干扰,婆婆是好婆婆,媳妇是好媳妇。你好我好大家好,相安无事。

5、父母要预留一些过河钱。居安思危,谁有也不如怀揣自有。孩子在外面打拼也不容易,有了小家庭,也需要顶起门过日子。自己节俭一些,有个风吹草动的,不至于全指望子女。手头宽裕还能帮帮子女。这样不但自己活的有底气,也不至于因为孩子不管大事小事都要接济父母,而造成小家庭的矛盾。

6、父母健康时要考虑好动不了时怎么办。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把后来生活想好了,有备无患。现在很多中年人在一起也聊这个问题,多数倾向于年纪大了去养老院或者几个熟悉的人在一起抱团取暖。去养老院这笔费用是否有着落,养老金是不是够开销,要核计好。

以上是针对老年人的建议。对年轻人而言,心里也要有个谱,是否把父母接过来自己同住,是否经常回去看望照顾老人。切记不尊重老人的想法,一意孤行地接老人过来同住的。已经有这样的例子,有的老人因为不适应儿女所在地的新环境,没人群,不熟悉路,甚至听不懂地方话,而将自己关在屋子里闷闷不乐,这样做看似孝顺,实际跟笼中鸟没什么两样,对老人身心健康弊大于利。



蝶梦春晓


这是个令人思考而沉重的问题。

作为只生一个孩子的父母,当初是响应国家号召而只生一个,前提是国家为你养老。如今呢?国家改口了,你自己想办法养老吧。自己想办法?有啥法子呀,只生一个孩子的父母退休后的退休费只比两个孩子以上的多10%。例如,现在普通企业退休的人员,他的基础养老金是700~1000元,这10%就是70~100元。这点费用能自己养老吗?到动不了的时候请个保姆都不够零头啊!现在100元能买啥呢?

有人会说,企业养老金不可能这么低呀,请注意,这里说的是"基础",把其它部分加起来每个月发到手的养老金就是两千多元。而独生子女费却是按照基础部分来计提那百分之十的。当然,有的国企退休可以每月拿到六七千元养老金,相当于处级干部退休,那是少数人(就别眼红好了,气不过会影响自己健康的),也请不要把他们拿来与大多数人是两千元的来平均哦,因为,这些拿得多的人不会把他们的退休金来平摊养老的。

说到独生子女费,再多说一句,这个计提是有问题的。十几年前退休的工资低,计提就少得可怜,近年退休的因为退休金高就计提的多,这是为何?物价不断上涨所以才增加养老金的,但独生子女费用也要因物价上涨而增加才对呀?这可是独生子女父母的特殊养老费啊!您说对吧?这是题外话了。

回到如何养老问题上来。这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养老金少的

和多的人是无法相同的,身体差的和好的没法参照; 退休后还继续"发光发热"有积蓄的和老老实实呆在家吃那点养老金的肯定不同; 孩子是普通工人和孩子是白领或已做了领导的更是天地之别。

所以说,今后的养老之路,还是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定。

经济条件差的千万不要向好的看齐,去埋怨孩子。孩子工作忙碌的就别要求他(她)也像有时间关照父母的他(她)那样对待自己,要多多理解孩子在这竞争激烈年代的不容易。

乐观面对衰老,乐观面对人生。这是每个人的基本态度。不要寄望于孩子,因为他也要养孩养家了呢。老年人要么居家养老,要么去养老院,要么抱团养老,要么请保姆照顾,一切都要根据身体变化情况而定。

当然,希望国家还是要兌现过去所说,多拿出点钱来,给普通老年人提供好的养老环境和条件去安度晚年,这应该是多数人的心声。


牛恋坑


现代社会,不论从现实可操作性还是法律角度,父母养老都不应只是子女一己之力。所以,是否是独生子女,养老都不再是一个家庭的事,而是关于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及国家福祉制度建设的事。


我们安养帮平台也就是在老龄化大趋势下应运而生的。

因此,我们既全力支持家庭安养

家庭安养是传统,长辈在家安度晚年,需要不同程度的监护和日常生活协助,我们提供全面、专业的家庭安养指南,涵盖安全环境改造、护理经验建议、老人健康生活指南、家庭照护者及所有非正式照护者关爱指导和长者权益及法律规划,为您排忧解难。

又倡导优质社会化养老服务

我们审核了全国数千家养老院的公共信息(包含各类养老机构、退休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商),真实呈现出目前中国社会化养老的模式和服务内容,并提供在线搜索工具和费用计算器,方便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理想的养老方式。

我们的理念

我们既尊重传统家庭养老观,也倡导社会化养老。以人为本,传递科学的养老理念。不论您选择哪种养老方式,只要能生活得安全舒适、内心宁静,“此心安处,便是家”。

欢迎您在需要的时候使用安养帮,为家人找到满意的养老服务。


安养帮


以我自己来说,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没有能力跟父母住在一起。我父母七十多了,单独住,每周带孩子过去。平时还好,一但住院,我只能两头跑,自己要上班,抽空接孩子,心情会很压抑。目前父母还能相互照顾,再以后就不知道会怎么样了,走一步算一步吧。希望父母都好好的。

我的孩子也是独生子女,二胎都不敢想。等我老了,打算和关系好的朋友同学的,最好能凑在一起找个养老院,哈哈,只是幻想一下。所以,现在我要保重自己,让自己身体不至于太糟,少给孩子负担吧。


糖花开


我就是生了一个孩子。年轻时就觉得我们国家的人口太多了,很多多子女的家庭都很困难,就是没有计划生育,我也不会多生。现在看来,生一个孩子的人家,大部分都比两个孩子日子过得好。一个孩子负担小的多了,我从50多岁就给自己存钱,10多年了,已经存够了养老钱,有自己的住房,如果无法自理,就把房卖了,去好的养老院,人不能自理,也不过两三年时间,长了就自裁吧,不能自理了,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了!


jong5170518199阿琼


独生子女给自己父母养老这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了,俗话说:养儿防老。也就是说,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就有义务去为他们养老送终,他们养我们小,我们养他们老。

给父母养老即是本分,同样也是义务,如果父母老了,而我们不去赡养,我们岂能抵得过良心上的谴责?同样,在这个会上,我们还有何脸面立足?!


田先森1411


对于我来说,我是这么想的,我的父母每个月我给他生活费,让他够用。对于我的孩子,我是这么想的,我自己把身体锻炼好,健健康康,不给孩子添负担,还可以照顾他。即使我没有存一分钱,到老的时候,我的住房公积金也够我生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