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交丨俄羅斯駐華大使:能源合作已是中俄雙邊關係的核心

大外交丨俄罗斯驻华大使:能源合作已是中俄双边关系的核心

2018年12月13日,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年度新聞發佈會上,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發言。 澎湃新聞記者 於瀟清 圖

“我們並不拘泥於用石油或天然氣管道供應能源的方式,能源合作也廣泛應用最先進和最高端的技術,亞馬爾項目就是典型,我參觀時彷彿去了22世紀一般。”俄羅斯駐華大使傑尼索夫12月13日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對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充滿信心。

就在採訪前2天,據新華社報道,位於北極圈內的亞馬爾液化天然氣(LNG)項目第三條生產線11日正式投產,比計劃提前一年。亞馬爾項目是全球最大的北極液化天然氣項目,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在俄羅斯實施的首個特大型能源合作項目。

以亞馬爾項目為代表,中俄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正如火如荼地展開。

在12月13日舉行的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年度新聞發佈會上,傑尼索夫5次提及中俄能源合作。談及兩國近年來在這一領域的合作發展時,傑尼索夫也毫不掩飾自己作為見證者的激動。“中俄能源領域的合作現在已經是我們整個雙邊關係的核心,俄羅斯向中國出口中70%是礦物、燃料的原產品及其附屬產品,能源合作對中國和俄羅斯是雙贏的合作。俄羅斯願意在能源領域同中國開展一個長期且穩定的供應合作。”

根據官方數據統計,2017年,俄羅斯已成為中國第一大原油和電力的進口來源國,第四大煤炭進口來源國。今年1至9月,中國進口俄羅斯原油超過5000萬噸,同比增長12.4%。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11月6日也在接受俄羅斯媒體採訪時表示,“能源合作是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雙方務實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範圍最廣的領域。目前,中國是俄能源領域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俄已是中國原油進口第一大供應國。若雙方西線供氣協議達成,俄將成為中國天然氣進口最大供應國。”

“中俄關系在戰略上有共同應對西方壓力的層面,但更重要的是中俄關系本身的互補性或者說內生性動力還是很強的,而能源合作無疑是中俄合作內生性動力的生動體現。與其說‘應對西方壓力’,不如說我們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俄羅斯所專家陳宇也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分析指出。

重點項目與三條線路

亞馬爾項目向中國供應的首船液化天然氣,通過北極東北航道已於今年7月19日運抵中石油旗下的江蘇如東接收站,開啟了亞馬爾項目向中國供應液化天然氣的新篇章。根據協議,在亞馬爾項目第二條、第三條生產線投產後,中石油將從2019年起每年進口來自亞馬爾項目的300萬噸液化天然氣。

在13日的投產儀式上,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表示,第三條生產線能夠提前一年投產得益於俄羅斯、中國、法國等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這一項目對俄羅斯天然氣進入亞洲市場有積極作用,推動了包括北極航道在內的相關跨國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

作為中俄之間能源合作最重要的合作成果之一,亞馬爾項目由俄羅斯諾瓦泰克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法國道達爾公司和中國絲路基金共同合作開發,其中中國公司佔股30%,該項目所生產的液化天然氣從北極的東北航道運抵中國,比常規蘇伊士運河航線節省了20天以上的時間。

除了亞馬爾項目,中俄之間的能源合作特別是在天然氣領域還有更多值得期待。2019年12月20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即將開通並正式投入輸送,預計未來30年中每年向中國輸氣380億萬立方米。加上目前正在談判的西線天然氣管道以及未來可能討論興建的遠東天然氣管道,中俄之間在可預見的未來至少會有三條跨境鏈接的天然氣輸送樞紐。

陳宇分析認為,“中俄之間的能源合作項目值得期待,其中尤其是天然氣方面,這些年中國在天然氣需求增長很快,現在東線天然氣管道明年開通,西線的天然氣管道正在談判,包括東線可能未來還會有新的天然氣管道,再配合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的海上連接,可以說進一步深化和豐富了兩國能源合作。”

除了已建成的和規劃中的合作項目,中俄能源合作機制的建設同樣密切。

11月29日,由中國石油和俄羅斯石油公司聯合主辦的中俄能源商務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中俄90多個公司的500多參加者在現場簽署了14項合作協議,涉及油氣、煤炭、信息技術等多個領域。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當日還分別向中俄能源商務論壇致賀信。

傑尼索夫表示,“現在能源商務論壇已經機制化,明年將在聖彼得堡舉行。當下兩國專家已經在探討俄中之間建立能源合作機制。能源合作不同於其他合作,因為開採自然資源和供應自然資源的過程比較漫長,需要中俄對合作做長期規劃,且每一個環節之間必須是相互聯結的。中俄如果能夠在能源問題上結伴,將毫無疑問有利於俄羅斯的發展,打造一個安全的網絡。”

對此,陳宇分析認為,能源是用管道連接在一起的,石油和天然氣之間的合作都是需要相對配套的設施的,“因此能源的合作通常是一個非常長期的過程,能夠形成一個比普通的貿易往來更加穩固的利益捆綁關係。”

不僅如此,眼下,俄羅斯方面還將推進能源領域的本幣結算作為未來重點開展的方向。傑尼索夫在談到中俄能源合作時表示,目前中俄之間在今年前11個月的雙邊貿易額已經超過970億美元,其中15%的貿易是用本幣結算的,然而這15%的本幣結算貿易卻沒有包含任意一項能源類合作,“選擇美元來作為能源領域的結算貨幣是因為有其特殊性,未來如何開展本幣結算在兩國能源領域內合作的應用,可以成為兩國能源領域合作接下來的努力方向。”

這也成為了西方重點關注中俄能源合作的原因之一。此前11月29日,在首屆中俄能源商務論壇之後,也特別開設了圍繞“油氣與金融如何結合發展”的分論壇。據新華社11月29日報道,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第一副總裁丹尼斯·舒拉科夫在現場指出,目前中俄在金融領域、資本市場方面的協同較少,以本幣為結算工具的金融合作有待加強,兩國在大型能源項目的融資方面還有巨大的合作空間可以挖掘。

此前,中國的絲路基金已經參與到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融資之中。但對於推進以本幣結算為中俄能源合作的努力方向。

外溢效應與全球關注

而隨著中俄能源合作的開展,外溢效應也正在不斷產生。傑尼索夫表示,“除了對先進技術的研發與應用,中俄之間未來在能源合作時也會考慮建立合資企業,同時我們正在修建的中俄跨境鐵路大橋未來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輸送煤炭資源。”

陳宇表示,“中俄能源合作也會在其他領域產生外溢效應,包括對中俄之間鐵路通道的推動,類似於亞馬爾項目因為需要通過海上的運輸,也會推進中俄之間共同推進北方航道的開發和冰上絲綢之路的建設。”

2019年,中俄將迎來建交70週年。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2018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開幕式上的演講展望未來中俄一年的中俄關系時指出,“我們將共同慶祝中俄建交70週年,加強兩國的高層交往,堅持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深化各領域的務實合作,把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推向新的高度。”

而在傑尼索夫看來,未來一年中俄能源合作將繼續在進一步推進雙邊關係中扮演重要角色,“中俄能源合作的基礎是我們兩國共同的利益和目標,在這方面我們的利益是平衡的,這也是我們在未來繼續長期開展能源合作的保障。”

也正因此,中俄之間的能源合作開始越發受到西方的關注。據參考消息網12月2日援引美國石油價格網站近期發表題為《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液化天然氣協議將永久改變全球能源地緣政治》的文章稱,中國液化天然氣使用量的增加已經在改變全球過冷的燃料市場。

而俄羅斯正在通過這些協議,與卡塔爾、澳大利亞和美國展開競爭,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

“俄羅斯現在的選擇具有戰略性考量成分。”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李永全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目前西方能源市場現在出現飽和的跡象,而中國恰恰需要大量的進口能源。能源合作恰恰體現了中俄之間的互補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