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外的朋友对广东地区第一印象是怎样的?

你好大腿哦


作为广东人,好像不适合答这个问题吧。

不过没关系,说说之前在长沙读书时候经历吧。

第一个是普通话口音印象。

刚开始读书时候,同学们大部分不习惯我的口音,说我的舌头不会卷,其实我初中高中都有好多外省老师,经常用普通话交流,但卷舌音还是不流畅!

毕业时候,一些同学说,居然忘了我是广东人了,大概是我普通话已经让人分辨不出来了吧😊。

第二个是经济方面印象。

我家在广东最落后的山区之一,靠老父亲种田和借钱上的学,但可能是因为来自广东,申请了好几次助学贷款,都没能批下来,也许学校觉得广东人都有钱吧。最后靠亲戚借钱才交的学费。

这是从广东人角度感觉外省人对广东人的印象,呵呵,不知道有人也一样经历不。


付心付力


我就是生活在广东的外省人。对广东的印象,一直在改变,是越来越好。

广东,在很多人眼里,最大的印象就是富裕,我也不例外。

说广东富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要知道,广东已经连续好多年经济总量全国第一。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广东独占广州深圳两个。

当然,后来去广东的地方多了,才知道广东也有很多地方很穷。

主要是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是很惊人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广东这么富裕的省份,居然有28个贫困县,它们分别是:

  • 全国性扶贫县(3个)

清远(1):阳山

韶关(1):乳源

汕尾(1):陆河

  • 省级重点扶贫的特困县(13个)

清远(3):清新、连南、连山梅州(3):五华、丰顺、大埔

河源(5):紫金、和平、连平、龙川、东源揭阳(1):揭西

韶关(1):新丰

  • 广东省山区贫困县(12个)

韶关(3):翁源、始兴、南雄

清远(1):佛冈

梅州(2):蕉岭、平远

肇庆(3):怀集、广宁、封开

云浮(1):郁南

惠州(1):龙门

潮州(1):饶平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些贫困县,都是分布在交通落后的地区。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的约束,基础设施和道路交通一直都是建设滞后的。

广东人能吃会吃,但是口味对外省人来说,太淡了。

广东人在吃方面,是很出名的。当然,和谣传的广东人什么都吃不符,其实广东人对吃是很挑剔的。

因为什么?我觉得是因为口味太淡了。不像广东遍地都有的川菜湘菜,要放很多佐料调料。要显出食材的原味,除了少放调味料,食材新鲜极其重要。

当初,去朋友家里做客,上了三道菜:青菜,脆肉鲩,酱油鸡,对于无辣不欢的我来说,上的菜很是煎熬。

青菜是先把菜汁分出来到碗里先喝,但是太淡了啊,也没什么油。问了朋友,确实只放了一点点油盐。

脆肉鲩,还是同样的淡,主要是口感很奇怪,咬不烂,一直在怀疑没有煮熟。鱼腥味还是有很多的。后来,才知道,脆肉鲩就是这口感,市场上也不好买。谢谢朋友!

不过,广东清蒸福寿鱼,简直一绝,太嫩了,一点腥味都没有,我一个人可以吃一盘。

至于烧腊,砂锅粥,肠粉,白灼菜心,酿豆腐,猪脚饭,白切鸡···都已经是我的日常菜谱了。在广东,我戒掉了炒菜放味精的习惯,但是,酱油倒是越来越多。

广东的文化,很独特。

初到广东,是在广州。最让我惊讶的是:广东人说粤语到处都是,就连地铁都是普通话粤语英语一起播!我后来去过四川,虽然当地人平时基本不说普通话,但起码公交车播报还是普通话啊,也没见他们播四川方言。所以说,一方面说明粤语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广府文化的独特性。当然,不是封闭性,广东人的思想是很开放包容的。造成的后果就是,广东人对于广东以外的地区(可能不包括海南和闽桂部分区域),都称之为北方。

八九年以前,在广州,去过一次西关,逛过一次上下九,在恩宁路晃悠过一个下午,在荔湾湖听了一回大妈们的粤剧,我就喜欢上这里了。

这里很不错,希望可爱的中国,处处都能像广东一样富裕有魅力。


东莞鱼小智


在广东呆了20多年。广东人给我的基本印象是(可能我说的不够具体详细):

1.喜欢叫年青的的女孩,阿姨。这种权限不仅仅是小孩子叫,老太太也喜欢这样子叫,阿姨,你知知…… 现在这种情况少很多了。对于非广东人,一般对于介于大姨和美女之间的这种,一般会叫姐。


2.爱吃。很多人都说,广东人什么都敢吃。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广东什么都有的吃,但是吃的不止是广东人,还有很多非广东人的人。年轻人一般对例如一般的“龙虎凤”这样的东西还是比较抵触的。像蛇羹这些,也不止广东人吃。

广东人吃的东西讲究火候,夏天一定要喝老火汤,不然会感觉不舒服😔。对于辣椒的需求比较少,对于葱姜蒜的需求比较多。做菜比较讲求食物本身的味道。

3.对宗亲的观念比较重。广东很多地方清明节扫墓,会花很多天的。一天是远远不够的。清明节扫墓会伴着太公分猪肉一起进行,还有宗亲聚餐。

4.低调。广东有些发达地区,例如深圳,有的本地人他有房出租,完全不愁钱,但是他可能去找份清洁工来做。这些很常见。

看衣着打扮看不出来的。

5.喜欢喝茶。招呼客人,一般以茶相待。

6.散了吧,我编不下去了


单车的春天


广东省位于中国华南地区,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经济发达,人民富裕。广东的珠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中国四大一线城市有两个在这里。广东历史悠久,是岭南文化的核心区域,其粤语是中国最热门的方言之一。广东还是是世界侨乡,在海外拥有庞大的华人华侨群体。目前广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劳动力输入大省,在中国地位举足轻重!
那么,外省人对广东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呢?


这是在广东呆了

多年的外省人对广东的印象,哈哈。
这是头条网友对广东的第一印象。

另外,还有……

网友一:劳动力输入大省,到处都是工厂。

网友二:深圳广州东莞都是广东的。

网友三:粤语很独特,很好听。

网友四:个矮,人黑,不过也有不少帅哥。

网友五:粤菜很有名,煲汤很好吃,还有广东煲仔饭,河粉。

网友六:冬天不冷,不下雪的地方,没有四季。

网友七:很有钱啦,都是土豪。

网友八:南方的南方。

网友九:……

……


那诗那远方


广东省是中国开放改革的排头兵及前沿阵地,第一批先富裕起来的地区之一。


对广东地区第一印象是:

首先,交通发达,道路四通八达。

你进入广东地区,特别是珠三角沿海地带,道路四通八达,车辆串流不息 。广州市道路立体交通,星罗棋布,外地人没有车辆导航,是很难驾车的。

其次,城市化进程快,珠三角地区,几乎是一个城市群体。

当你走在,广州地区、佛山地区、深圳地区、珠海地区、江门地区等时,你会惊叹城镇化进程的变化,市与市,镇与镇,村与村等,几乎连在一起,分不清楚,乡村与城镇的印象了。发达的交通,富有特色及现代化的建筑群,严然,就是一个大城市群了。

再有,经济发展,开发区林立,企业走现代化之路。

珠三角地区的沿海一带 ,经济开发区林立,从市到镇,再到乡村,都设有经济发展区,工厂公司建筑现代化,有些企业进入了机器人时代。

广东省比较发展的地区,人们特别是老板的头脑,超前意识较强,办事比较快,也是比较好客的群体之一。

珠三角沿海以外的地区 ,经济也是欠发达,广东贫富不均也是在拉大。

人们期待全广东及全国均衡发展起来!


金玉林桂之春


对广东的印象,很模糊,但是应该不算好。

2001年的时候第一次去广东茂名,要在广州转坐大巴,在广州站活生生被一张破纸片骗去50元钱;在广州长途汽车站用IC卡打电话,刚买的新卡插进电话机的瞬间就已经被盗费了……那时我已经深刻体会到了“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也对广州城市的繁华和高楼大厦的喜悦和新奇荡然无存。


来到了茂名高州,处处是自家盖的七八层洋楼,人们生活富裕、安康,却很少见男主人,听说男主人都在广州、深圳打拼挣钱才有了家乡这些洋房。那时候从高州家家户户大门口上方的小圆镜和供奉神位,就感觉南方人原来比北方人还要迷信!最受不了的是这里的人们竟然吃猫肉!饭店门口的笼子里随处可见可怜的猫咪在等待任人宰割……而且这里的人爱抽水烟,粗粗的竹子做的那种,让我有了一种异国他乡的感觉。

其实广东也就南部沿海城市比较发达,北部的清远、韶关……等城市也是破旧不堪。 这就是我对广东的印象,异域、复杂而又繁华……

对了广东的电视广播充斥着粤语而不像其他外省市都是普通话…… 神奇的广东……


天空里的海


广东给外省人的第一印象一一富裕。

但是,夲省人很清楚,广东的经济发展很不衡,财富集中于珠三角,沿海城市,西部北部地区,经济仍旧落后,扶穷工作十分艰巨。


改革开放初期,一句话"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千百万外省劳动大军涌向广东,广东的经济成就离不开他们,广东的富裕有他们(她们)的一份功劳。2017年广东生产总值达8万9千多亿元。

夲人接触不少外省务工人員,身边有的朋友是;湖南省、江西省、四川省、……。从事;杂工,搬运工,装修工……等职业,他们(她们)来到生疏的广州务工,认识广州,熟悉广州,热爱广州,来了不想走,生活得各有各精彩。


一个真实的例子;唐小姐,湖南籍,二十來岁,随亲属来广州务工,从杂工(看店)做起,多年勤力苦干,朴素悭俭。后来,自己开个水果小店,经营有色,找个广东人结婚,生活美满,夫妻多年打拼,先在广州番禺买了一套商品房,适逢广州楼价起涨,夫妻做起投机买卖楼盘,终有收获。日前,手中几套商品楼出租,女儿上贵族学校,一家人喜欢广州,生活乐悠悠。

广东省城广州,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又是一个美食之都,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非常适合年青人的创业和打拼。虽有部分外省人,因种种原因而离开,但有更多的人选择留在广东广州。近期,广州市出台一项放宽积分入户的优惠政策,志在吸引更多的外省人材落户广东广州。

(图片源于网络)


智者二0一八


我对广东第一印象就是户东人矮丑,讲话不懂,普通话废劲半懂,唱歌歌词能听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